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丨王德军:基于学生心理的后进生转化对策探究——对转化个案的思考

王德军 中国德育 2021-05-26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广东省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心理活动周

今年中考成绩揭晓的午夜,我的电话突然响起,只听见小聪高兴地说:“老师,我历史85分,总分600,我们实现目标了!老师,你开心吗?”我说:“我当然开心,为你的进步,为我们的成功!”小聪给我报告这个喜讯,我的头脑立刻呈现出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寒假里,小聪父母经朋友介绍带小聪来找我,他个子只有1米6出头,很瘦,那天他低着头,眯着眼,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在沙发角落里坐下来,远离我和妈妈,也不怎么搭理我们,被妈妈逼急了,才应付说几个词,“嗯”“是”“好”,真是惜字如金。经过了解才得知,这一年来,因为迷恋手机,他先后被老师和家长没收了6部;因为迷恋玄幻小说,他用零花钱买的杂志,至少100本;因为睡眠不足,被多位老师投诉上课打瞌睡;在家里,父母一见他就来气,他也不喜欢妈妈唠叨,抗拒爸爸管教,父子关系紧张,父子俩还多次打架。用他的话说:“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回家,那里简直不是人呆的地方”。面对家长的期待、老师的嘱托,我的好奇心“毛病”又犯了,希望能寻找“灵丹妙药”,救小聪于“水火”之中。我开始研究小聪及其家庭,寻找对策。

一、了解“心”状况:

转化后进生的前提

要解决问题只有走进当事人,尤其是了解其心理状况,为接下来定制方案,实施干预作好准备。于是我开始研究小聪,首先调取他的心理健康档案,我发现这还是他初一入学时做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没有补充记录,有效信息不多;接着进入我校校园信息平台调取他的考试记录、德育量化记录(我校德育量化系统,有助于了解他的在校行为表现,尤其是违纪情况,里面有详细记录),分析他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弄清他学习下降的关键时期,为面谈作准备;最后对小聪班主任老师、同伴进行访谈,主要了解他两年以来在班级的表现,涉及同伴关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并让班主任给他作了一个书面评价,包括他的优点、不足、努力方向以及她对小聪的整体评价。

为了更加准确了解小聪的心理状态,我约他来面谈一次。先简单回顾他的成长经历,绘制了他的成长地图,了解他初三后学习下降、迷恋手机和玄幻小说的自我解释,并对他作了学习测评,主要涉及学习动机测试、学习能力测试,包括听课效率、考试技巧、纠错意识,以及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等几个方面,然后对他进行亲子关系情况测试。也许是他改变意愿强,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最后,我对查阅资料、访谈信息、以及测评结果进行评估,并听取学校心理老师的意见,我们一致认为,按照品行、学业两个维度,小聪属于学业型后进生,但学业失败引发小聪厌学、逆反、焦虑和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自我认知偏差,亲子关系也需要改进,但小聪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有改变意愿,家长非常配合老师和我的工作等有利条件。

二、巧用“心”智慧:

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后进生转化始终是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一线实践中,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总是抱怨,我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给了班级那几个后进生,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李季教授主张教育者要从“经验式”思维切换到“理念式”思维,“把经验化为理念—把理念化为原理—把原理化为策略—把策略化为技术—把技术化为行动”,他还说:“这需要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和教育自觉”,做到这些,才能有效抵达人的心灵,唯如此,后进生工作才能做到有效、有趣。

(一)自信训练,让小聪克服自卑心理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会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他便会形成‘自卑情结’。”后进生自卑心理尤为严重,小聪也不例外。作为市区最好的重点中学,学习成绩不佳让小聪感觉在学校被同学看不起,亲子关系不睦让小聪感觉在家被父母看不起,小聪为了躲避现实生活中的失意,玩手机和看玄幻小说正好让他在虚幻世界中得到满足。

转化后进生,首在克服自卑心理。针对小聪的情况,我首先采取积极暗示法来训练他的自信心。主要做法是每天一句表决心,让他在日记本上写一句激励自己的话,如“今天上午我要好好听课”“今天我要做一个完成作业的好学生”“我一定要积极发言”“今天我一定要做一个勤奋的好学生”;每周正面评价,每周我会寻找小聪学业、纪律、行为、道德等层面的细小进步,填写成长记录册,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每月一次喜报送家长。其次,自我演练提自信。第一,我会让小聪把自己窘迫、担心、害怕的事情写下来,自己寻找对策,然后对着镜子进行自我演练;第二,让他写出每天的小目标,然后把它分解成更小的目标,一个个尝试去做;第三,让他在心中给自己描绘一个理想的形象,适当进行行为预演;第四,我会要求他面对自己崇拜或害怕的人时,进行强化自我的训练,见面径直挺胸走过去,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

除此之外,我也通过讲故事、开展活动、团队辅导、体验成功等方式提升小聪的自信心,经过半年的训练,他眼神坚定,见人主动打招呼,最为重要的是,他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没有退缩,也有自己的“小目标”,经过测试,他的自我评价显著提升。

(二)学法指导,帮小聪克服厌学心理

李季教授在《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一书中说:“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中学生心理行为中存在三个明显的‘80%现象’——80%的品行问题源于学习不良,80%的学习障碍是动机性障碍,80%的情绪不良源自成人世界——父母和教师的影响”,我深以为是。俄罗斯教育学者巴班斯基对后进生群体研究也发现,教育因素在后进生问题中起主要作用,而基础学习技能差、不良的学习态度则是重要原因。小聪因为学习差而导致自信心不足,因为不自信,从而引发学习焦虑、考试焦虑,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如果要转化小聪,在教学内容、教科书等外部因素不易改变的前提下,只有通过改变小聪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内因,才能打破这个负性的闭合圈。

鉴于此,我首先要解决小聪学习动力问题。我用“投针实验”“一分钟鼓掌”等体验性游戏打破他的认知平衡,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潜力;我和他一起查看以往成功的案例,用榜样的力量促使他努力向上,让他内心从“我不行”到“我也行”的转变;我和他一起制订学科和中考目标,并将目标细分,让他确立努力的方向。

解决了“想不想学”问题后,我着手解决他“会不会学”问题。针对小聪文科较弱,尤其是历史成绩太差的现状,我把历史学习能力提升作为转变他的关键一步,通过学习能力测试评估结果,制订了辅导方案。首先是文本阅读能力指导,从如何阅读一节课、如何用好课本目标、如何建构简单的知识体系入手;接着消除他历史学习中概念障碍,比如讲解历史学科基本概念;最后进行典型试题解析指导,经过数次训练,他做题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与此同时,我也注意帮他改善学习习惯,比如做笔记习惯、听课习惯、及时完成作业习惯等。

小聪这类学业型后进生转化关键在于他能否在转化过程提升自我学习体验,如努力一段时间后,能否在日常学习中验证自己的进步,尤其是老师、家长的评价,从而维持学习的动力,保证转化的效果,进而改变厌学等不良心理状态。这要求在学习指导时,方案要精准,目标要细化,家校要合作,注重过程性激励,做好转化记录,在每一次单独指导时不断强化他的进步,提升他的自我期待,帮助他获得成功,共同创造他转化征途上的“关键性事件”。

(三)巧用“代币法”,助小聪克服逆反心理

代币法属于心理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它强调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逆反是青少年成长中常态,但小聪表现明显超出“正常值”。虽然他在校表现“风平浪静”,但在家里父子关系势同水火,他对父母抵触情绪非常严重,对父母的教育充耳不闻,不愿回家,对家庭生活表现得非常冷漠,父母完全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通过调查、测试和分析,小聪和家长的矛盾焦点在学习目标、手机不当使用和看玄幻小说问题,导致小聪逆反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教育方式失当、父母期待与小聪现状有一定的距离。鉴于小聪和父母都想改变,我尝试用代币法改变小聪不良行为,如手机滥用、迷恋玄幻小说、不尊敬父母、乱发脾气等,用强化法帮助他确立目标,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自我情绪管理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主要操作过程如下:

1.我、小聪、小聪家长和小聪老师经过协商,形成代币系统。包括细化目标行为,确定交换系统。

2.与小聪达成协定,督促其行为。包括协商监督对象,保证日常监督,共同坚守协议,以增加约束力。

3.代币系统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注重培养其内部动机。包括经常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权限奖励为辅,让他感受代币的乐趣,阶段性调整代币系统。

我在运用代币法改变小聪不良行为、强化期待目标的同时,也对小聪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具体包括帮助他们建立民主的教养方式、宽严适度的教育尺度以及对小聪合理的期待,给他们介绍了青春期男生的身心特点,让他们放下担忧,理解孩子现在出现的问题,给小聪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聪在家里表现明显改善,周末放学后立即回家,主动向爸妈问好,也能正确面对爸妈的教育,没有再发生亲子间的冲突。随着他学习成绩的提升,他学习信心明显增强,情绪的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能适度表达自己的快乐和忧愁,并愿意分享给父母,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用好“心”策略:

转化后进生的保证

后进生转化是一场“攻坚战”,它需要教育者、家庭和后进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没有团队协作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教育需要走心,后进生转化更是如此,正如理解教育的倡导者熊川武教授所言,后进生转化需要教师的“四心”,即拥有热心,强调教师要付出真情实感;知心,要求教师要善解人意;用心,就是以巧代拙,教师要有教育的智慧;耐心,需要教师锲而不舍,屡败屡战,给后进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后进生转化需要家长走心,就是要家长有接纳和改变之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且不可替代,在后进生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与家庭教育有关,正如一些班主任常说,“搞定后进生有时候相对容易,搞定后进生家长就很困难。”家长走心,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其次,家长要建立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不越位亦不缺位;再次,家长愿意为了孩子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期待和行为,把孩子身心健康作为孩子发展的首要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它决定了后进生转化成为一线教育者的工作常态。 然而在一线教育实践中教育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转化后进生却收效甚微,这除了后进生自身因素,一线教育实践者在认知和技术层面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要转化后进生,了解后进生心理状况是前提,教师拥有“心智慧”是关键,老师和家长走心是保证。刘铁芳教授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引导人不断地去欲求美好的事物,以个体心灵中不断萌生的美好事物的欲求来激励、引导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后进生不应该是教育的“弃儿”,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怜爱,让其拥有健康的身心,这是成长的前提和关键。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坚守初心,把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此为后进生转化的价值所在。

【作者:王德军,广东省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秦岩】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20期】

【微信编辑:崔倩倩】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观点丨熊丙奇:规则教育是最重要的德育

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大家谈 |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关注 | 影响儿童教育百年的心理实验

课例 | “爱情是什么”教学实录

征稿 | 固定栏目征稿         非固定栏目征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