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2019年第1期话题:新时代青少年的奋斗精神
《中国德育》(半月刊,CN11-5338/G4;ISSN 1673-3010)系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刊物,秉承“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开放性”办刊宗旨,坚持“大德育、低重心、高品质”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热难点,以服务决策、交流思想、分享做法和引导舆论为重点,推动德育特别是中小学德育改革发展。
拒绝“佛系”人生,
做有奋斗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
“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六个下功夫”,培养奋斗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说到奋斗,除了“努力”“拼搏”“坚毅”“理想”这些关键词,在2018年,人们还可能联想到另一个表达——“佛系”。大约一年前,一篇题为《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文章介绍了当代青年人的“佛系生活”方式,由此,“佛系”一词迅速引爆网络,我们身边突然出现了一批“佛系父母”“佛系少年”“佛系上班族”。有人把“佛系”定义为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也有人提出,青少年就应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而不是逃避现实、虚度光阴,沉迷于“丧文化”。
追求生活的从容与随性并无错处,但是,倘若以“佛系”作为挡箭牌,终日碌碌无为、浪费生命,就并非美好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了。正如《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所言,“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那么,“佛系”究竟反映了当代青少年怎样的心理状态和现实诉求?在“佛系”文化盛行的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而积极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中国德育》2019年第1期话题聚焦“新时代青少年的奋斗精神”,欢迎踊跃来稿,以下维度供您参考:
1. 如何做到“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2. 对当代青少年亚文化的解构与思考;
3. 如何与当代青少年谈论奋斗精神;
4. 培养青少年的奋斗精神,学校德育能够做什么;
……
写作要求:
1.来稿可就上述任一维度进行论述,也可围绕话题自选维度。
2.观照现实问题,谈透谈实,切勿空泛。字数在4500—6000之间为宜。
3.规范撰写(GB/T 7714—2015),“注释”和“参考文献”于文末呈现(标出页码并与内文对应),不需要摘要和关键词。
4.文末注明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课题、电话、邮箱等信息。
5.杂志有规范的三审流程,稿件录用后会给作者邮寄样刊和稿酬。
6.本期话题截稿时间:2018年12月16日
期待关心、支持、从事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各界人士不吝赐稿。
本期编辑:何 蕊
电话:010-62003355地址: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官网:http://www.nies.net.cn/zgdy/邮箱:herui516@126.com(来稿请注明“话题—新时代青少年的奋斗精神”)特别提示
约稿不一定表明能被刊用,所有来稿均需经过三审,质量为先。稿件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寄送样刊和相应稿酬。请确保投寄作品系个人原创,且没有在其他报刊杂志、书籍或网络平台上公开发表。凡向本刊投稿被录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刊将其作品在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中国德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期待您的来稿。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开学|班主任应对班级文化建设有自己的追求——芮彭年: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观点∣抓德育要抓学科渗透?——田保华:学科德育是内生“溢出”,非外求“渗透”
荐读|李政涛: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观点∣教师在校外的不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师德问题——谢延龙:师之所存,德之所存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全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