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da Workshop | 予力计算机领域每一位女性,成就不凡

微软学术合作 微软学术合作 2021-04-27


Ada 不是第一个写程序的女性,而是世界上第一个写程序的人。”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说。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理工科更适合男性学习,而女性更擅长文学艺术。Ada Workshop 的意义,就在于激励女生们勇敢摆脱类似的偏见,勇敢地留在科技领域。


在过去的三年中,通过年度活动、走进高校以及与 SOSP 顶会、CCF IT 女性精英大会等合办论坛,Ada Workshop 已将榜样的力量面对面带给超过 1000 名女生。


今年,我们选择“从心出发”。我们希望成就计算机领域的不凡,也希望带妳找到自己。


Ada Workshop 2019 参与者大合影

属于我们的世纪,属于我们的领域




微软相信,只有多元化团队创造的技术,才有潜力服务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无论肤色、种族、年龄、信仰,以及性别。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博士说:“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本科时,班上 36 名同学,其中有 9 名女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5%。”时代的发展并未使 IT 领域的男女比例趋于平衡。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 IT 行业的女性比例仅为 20% 左右。


在王永东看来,计算机并不是男性的专属领域,相反,“这是一份十分适合女性从事的工作”。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博士致欢迎辞


微软小冰,就是展现女性力量的生动一例。赋予小冰“情商”并非易事:设计情感框架,处理情感判断,做出情感响应……而女性开发者在情感上的细致考量,让小冰在人性化方面表现得更为卓越。


这不是孤证。微软研究员张海燕与设计师、帕金森病患者 Emma Lawton 合作开发的 The Emma Watch,能让帕金森病患者克服手部震颤,重获握笔能力;微软智能女声“晓晓”背后,是两位女性研究员与产品碰撞而发端的科技罗曼史。


正如王永东所说的:“计算机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史元春老师,经常在参加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会议时发现女性的身影。在史老师看来,“写程序犹如写诗”,逻辑的最深处也是诗意的表达。女性所拥有的感性特质,在感受问题的细微处、发现问题的根源方面,也比男性更有优势。


清华大学教授、全球创新学院 (GIX) 院长史元春带来《智能人机交互》主题演讲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谢幸博士,是本次 Ada Workshop 中为数不多的男性讲者。现已加入微软必应硅谷团队的王迎紫,就是谢幸的博士生。在 MSRA 期间,王英子用自己出色的沟通技能,主动与其他研究者寻求合作,将自己的学术方向与其他研究者擅长的领域结合,产出了许多高水平论文。“在合作方面,女性有很多值得男性学习的地方。”谢幸说。


嘉宾论坛:从心出发

(从左至右分别为:孙丽君、史元春、庄莉、徐静怡、谢幸)


但是,传统的性别偏见,还是为女性的职业发展筑起壁垒。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罗翀讲述了自己大二找实习时的一次碰壁:实验室负责人见罗翀是一名女生,先是婉拒了她;直到听说罗翀成绩优异,才答应让她试一试。但两个月的实习,并没有让她接触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


转机很快到来。2000 年,在导师的推荐下,罗翀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微软亚洲研究院前沿的研究理念和多元包容的氛围给予罗翀极大的触动,这也让她在毕业后选择加入这里。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罗翀带来主题演讲《我在微软的“三好生活”》


“微软的使命是‘予力全球每一组织、每一人,成就不凡’。”王永东博士说,“我们相信,只有多元化团队创造的技术,才有潜力服务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无论肤色、种族、年龄、信仰,以及性别。


走出舒适区,拥抱不一样的自己



生命不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追寻自己的旅程。




当下,想“向前一步”的女性面对着许多阻力:生育和家庭的责任,职场上升的隐形天花板,潜在的性别偏见。重重压力之下,许多女性选择待在生活的 Comfort Zone(舒适区)内。


庄莉却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她一直在计算机领域深耕,也不断转换着角色。从清华大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数据库到视觉识别,再到分布式系统、推荐系统,从网易有道、微软、雅虎再到猎豹,庄莉从来没停下过脚步。现在的她,又从软件领域横跨到硬件领域,担任蔚来软件开发(中国)副总裁。


驱动着人生向前走的,是好奇心。”庄莉说。作为公司技术团队的领导者,庄莉管理的工程师超过百人。在时间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她仍然每天坚持看技术文章、了解新技术趋势,了解公司技术的细节,对她而言,这些事都和去看一场电影、进行某种娱乐一样令人愉快。


蔚来软件开发(中国)副总裁庄莉带来《汽车互联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


作为微软最快成长为首席项目经理的人,徐静怡是一个“传说”。但在职业生涯之初,她也曾遇到过难题。一位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客户对产品呈现效果不满,作为产品的负责人之一,徐静怡以恳切的态度与客户沟通,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她才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


徐静怡总结:“在工作的早期,大家一定要勇于去尝试,不要担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用户需求的原点出发,往往会有很好的结果。”


头顶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光环,微软亚洲研究院项目经理刘潏是大家眼中的“学霸”。但她也曾遭到过否定与质疑。本科期间,刘潏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的学习中,刘潏发现自己“更喜欢软件编程”。临近毕业,刘潏毫不犹豫地决定“干一票大的”:跨专业申请CS领域的王牌学校 CMU。


“申请老师告诉我,‘这根本没有可能’,” 刘潏笑着说,“但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做到了。”


在加入 MSRA 之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副研究员徐勇曾赴往柬埔寨支教。“当时我妈妈非常不同意我去,”徐勇说,“她担心我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怕我被骗了。”经过长久的劝说和准备,徐勇才最终说服了家人,而这也让她收获了特别的风景。


嘉宾论坛:向前一步

(从左至右分别为:陈昊、罗翀、刘家瑛、沈晓璐、刘潏、徐勇)


恐惧,是人们在跨越舒适区、面临不确定时的本能,但它并非全然是一件坏事,沈晓璐更愿意将其定义为“一种熟悉的感觉”。在“旷视研究院高级技术项目经理”的身份之外,她还在业余学习潜水。潜水并不是简单的水底游泳:潜水者要背负十多公斤重的潜水瓶,在低于十摄氏度、深达十几米的水池里完成许多高难度动作。


“最后一次潜水课,是到海洋馆和白鲸一起‘考试’。考试当天,我中午吃完饭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人已经完全被恐惧压倒。”沈晓璐半开玩笑着说,“一直躺到下午三点多,我突然明白了我在干什么。”


这大概是帮助我们跳出舒适区的一条路径——面临未知时,大脑会本能地躲到最熟悉的环境下;但一旦想明白恐惧的出处,就会发现前面的未知并不可怕。“站在水池边缘时,恐惧像一条锁链,拴在我身上。但当我跳下水池时,我发现恐惧就是一条绳子,轻轻地就滑下去了。”沈晓璐说。


旷视研究院高级技术项目经理沈晓璐带来《我的 4 个关键词》主题演讲


种种不可克服的困难,大多数来源于女性自身的想象。庄莉认为,CS 领域的女生完全可以更自信: “理工科的人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之前积累的理论基础和工程训练,都会成为你学习的武器。”相信自我,相信自己拥有“获得能力的能力”,是每一位女性应该具备的素质。


将程序和生活都写成一首诗



你不要活一个最成功的人生,你要活一个最快乐的人生。




在搜索引擎上以“职业女性”为关键词检索图片,得到的结果十分统一:笔挺的西服套装、一丝不苟的短发,严肃而不接地气。许多人认为,职业女性只有工作,没有个人生活。


事实上,“职业女性“和“女人”并非两个物种:她们热爱工作,也热爱生活;她们积极又充满好奇,温柔也坚韧不拔;对待生活与工作,她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与哲学。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作演讲《从心出发》


在做中玩儿、玩儿中学,是北京大学副教授刘家瑛给出的答案。意外获得北京大学讲课比赛第一名的经历,让之前毫无教学经验的刘家瑛走上了非典型“青椒”之路:在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 475 名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探索不同的慕课平台……刘家瑛和学生们一起尝试了各种慕课录制形式,升华 MOOC 讲义。


保持快乐的态度不止于教学,刘家瑛也善于在看似枯燥的科研日常中制造“乐趣”。“如果明天是 ICCV(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的截稿日,我们科研组会有一个‘顶会轰趴’的内容,”刘家瑛说,“因此,大家对投论文也不再紧张和恐惧,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北京大学副教授刘家瑛带来《科研教学中的各种玩儿》主题演讲


撇开忙碌的工作,罗翀每年都会抽出两周时间和闺蜜一起外出旅行。“每年有一段固定时间,脱离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发展一些自己的个人爱好,这是一件很酷的事。”罗翀说。


顺势而为、享受过程,是庄莉的生活态度。庄莉认为,自己的第一角色是母亲和妻子,然后才是工作和事业。家庭的责任,或许会对女性的职业生涯产生一些影响,但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节奏来行走。 “不要惧怕人生路上短暂的 slow down。” 庄莉十分笃定,“我们必须努力,但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随遇而安,也十分重要。”


Ada Workshop 2019 结束,女孩们,我们明年再见!


她们也是我们。


那些在台上闪闪发光的优秀女性,曾经也是身边的女孩。她们的分享,或许会给在座下聆听的你一些启发、一些鼓励,让对未来有些迷茫的你再次拥有信心。


希望我们做到了。


关于 Ada Workshop,你可能还想看:


Ada Workshop | 来自五大公司资深 HR 的职场秘技

Ada Workshop | 往届参与者分享:程序媛,妳并不孤单

女生节故事 | 在 Ada Workshop,找到妳向往的样子

以 Ada 之名,绽放 CS 领域的女性力量

Ada Workshop:微软小姐姐的秘技分享会

Ada Workshop:微软大牛力挺科技女生勇敢追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