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中大(深圳)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你会遇到这样的老师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篇推文带你快速了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跨学科专业,旨在探索“智慧能源系统”这⼀新兴能源发展新形态,结合了物理与材料科学的传统训练,以及⽣物分⼦⼯程、光化学及电化学的现代元素。除新能源课程外,还包括集成电路、信号系统以及⾼级统计学课程,将新能源学习与数据计算技术结合,让学⽣能够平衡智慧能源系统所需的能源与互联⽹技术⽅⾯的训练,同时适应⽬前就业市场对能源⽅向复合型⼈才的需求。
师
资
·
介
绍
本期推文为您介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授课老师:黄建伟教授、肖博文教授、赵俊华教授、唐晓莹教授、吴辰晔教授、Arjan ABEYNAIKE博士、纪冬旭博士以及凌晗博士。
1
1
1
黄建伟
校长讲座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美国西北大学)
硕士(美国西北大学)
本科(中国东南大学)
研究领域
群体智能,网络优化和经济学
上下滑动浏览更多
个人简介
黄建伟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理工学院副院长。他是IEEE Fellow、IEEE通信学会杰出讲师、科睿唯安计算机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2005年于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间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至2018年间于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
黄建伟博士在通信网络领域的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谷歌学术总引用10000余次,H-Index为50。他与其合作者九次获得国际会议和期刊的最佳论文奖,包括2011年IEEE马可尼无线通信论文奖。他已发表六本学术专著,包括教材《无线网络定价》。他通过香港中文大学iTunesU开设的网上公开课“我们如何博弈?"已被网易云课堂翻译为中文。黄建伟博士于2014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青年研究学者奖,2009年获得IEEE通信协会亚太杰出青年研究学者奖。
黄建伟博士现任/曾任多个一流国际期刊的编委,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 Cognitive Radio Series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他历任IEEE通信学会认知网络专委会主席、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通信专委员会主席以及IEEE通信学会亚太分会技术委员会主席。黄建伟博士获得2015年IEEE通信学会多媒体通信专委员会杰出服务奖和2010年IEEE GLBOECOM卓越服务奖。
黄建伟博士领导的网路通信和经济学实验室(NCEL)长期专注于无线通信、网络和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实验室致力于使用诸如分布式优化、博弈论、经济学等数学工具来分析诸多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和产业竞争理论。黄建伟所领导的实验室已经在网络经济学、认知无线数据网络、协作通信、蜂窝及自组织网络、无线多媒体通信、无线运营商定价与竞争、智能电网经济学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突破性成果。从NCEL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先后在美国、英国、瑞典、德国、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多家知名科研机构任职,截止2018年已有九人在多所知名高校担任教职。
2021年1月出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的新一任主编。
1
2
1
肖博文
副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学士(北京大学)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高能核物理理论
上下滑动浏览更多
个人简介
肖博文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并且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之后相继于2008年至2010年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2010年至2012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至2020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另外,2017年和2018年还作为短期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自2020年起,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副教授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
在理论物理的研究领域中,肖博文博士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高能高密极限下量子色动力学以及与电子离子对撞机相关的唯象学。另外,他对重离子碰撞中的喷注物理,规范场/重力对偶理论以及相对论流体力学方程的解析解等问题也有很浓厚的研究兴趣。
1
3
1
赵俊华
副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学士(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领域
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智能电网,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电力市场
上下滑动浏览更多
个人简介
赵俊华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主任、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研究员。他回国前担任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智能电网研究中心主任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有11年的电力行业从业经验。长期从事智能电网、电力市场、能源经济、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超过100篇,IEEE Transactions收录论文50篇。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引用7300次,H-index为43(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
2017年获澳大利亚达沃斯论坛(ADC Forum)授予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of the Future)。2017年获国家科技部“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中文科技期刊论文”奖。2016年获得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授予最佳审稿人奖。2014年获得IEEE电力与能源大会(IEEE PES General Meeting)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2013年与国内学者合作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四次获得全国“F5000”精品论文奖。
赵教授具有丰富的电力能源行业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在工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度参与了中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的规则设计与市场建设。参与开发的三项软件产品已在纽约爱迪生公司、香港电灯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大唐发电、中海油等大型能源企业获得实际应用。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包括澳大利亚联邦“智能电网、智能城市”试点项目等在内的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获得总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
他还是《澳大利亚国家展望报告(Australian National Outlook)》特邀外部专家、IEE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on Active Distribution Grids and Microgrids联合主席、IEEE PES SBLC(Smart Building, Load and Customer)亚太工作组秘书、国际智能电网联盟(GSGF)“Interfaces of Grid Users/ Focus on EV and Local Storage”专家组成员、澳大利亚智能电网研究委员会(SGA)“Cyber Physical Security of the Smart Grid”专家组成员、澳大利亚联邦检察官办公室CIPMA(Critical Infrastructure Program for Modelling and Analysis)专家组成员以及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他还是国际期刊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 编委、国际期刊Modern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 编委、国际期刊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编委、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基金委员会(ARC)评审专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香港政府研究基金(RGC)评审专家,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Applied Energy、IET Generation、Transmission&Distribution等多个国际顶级期刊的审稿人。
1
4
1
唐晓莹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后/研究员 ( 香港中文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大学 )
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
学士(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领域
算法设计,智能网络,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上下滑动浏览更多
个人简介
唐晓莹博士现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她于201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9年末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任博士后和研究科学家。其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布式优化、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系统等交叉领域研究。具体包括:
1. 电动车群体充电网络系统的智能算法设计(电动车最优路径规划、充电桩最优布局、定价策略等)
2. 联邦与持续学习算法设计与理论分析
3. 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及其他信息与通信系统如云/边缘网络中的智能算法设计
1
5
1
吴辰晔
助理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清华大学)
学士(清华大学)
研究领域
智能能源系统
上下滑动浏览更多
个人简介
吴辰晔教授现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并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青年学者(Presidential Young Fellow)资助 。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前,吴辰晔教授曾在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吴教授于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博士学位,其导师是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
交叉研究是吴辰晔教授的特长和兴趣所在。目前,他积极参与两项“CS/AI+X"类的研究领域:
1. AI+能源经济学,重点研究基于AI的定价方案的脆弱性、在样本极不平衡情况下的AI局限性。
2. CS+Urban Systems,即通过计算(往往是随机的)建模来理解许多现实世界的现象,其涵盖范围很广,从电力行业的共享经济到最优在线游戏配对机制设计。
1
6
1
ABEYNAIKE, Arjan
高级讲师
教育背景
博士(英国剑桥大学)
学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研究领域
生物燃料生产
个人简介
Arjan Abeynaike博士对发展可持续技术,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可持续技术有着长期的兴趣。出于研究兴趣,Arjan在剑桥大学获得了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甘油在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分离。他曾在BP工业工作,开展新型生物燃料研究并为石化工厂提供工程服务。此外,他还曾担任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安全和风险顾问。
Abeynaike博士于2018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理工学院高级讲师,教授新能源课程。
1
7
1
纪冬旭
讲师
教育背景
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学士(哈尔滨工程大学)
研究领域
新能源,能源管理,能源经济学,热分析与热设计,机器学习,热电发电
上下滑动浏览更多
个人简介
纪冬旭博士2009年至2013年于哈尔滨工程大学陈赓实验班学习,2013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8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在罗尔斯罗伊斯-南洋理工联合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船用超临界水冷核反应堆以及热电发电。获得博士学位后,2018年至2019年于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院,从事能源回收利用和存储相关研究工作。2019年9月回国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理工学院讲师。
纪冬旭博士的主要研究兴趣有:新能源,能源管理,能源经济学,热分析与热设计,机器学习,热电发电。
1
8
1
凌晗
讲师
教育背景
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领域
电致变色的材料与器件,以及其在智能窗、柔性显示器等方面的应用
个人简介
凌晗博士先后于2011年和2016年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加入新加坡create-share研究项目,从事研究电致变色的材料与器件,以及其在智能窗、柔性显示器等方面的应用。
理工学院简介
理工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一所理工学科类的学院。在面对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及国际学科发展趋势下,理工学院在学科上定位于战略性新兴理工学科,着重培养全面型和创新型的理工人才。与此同时,秉承着香港中文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结合深圳作为中国硅谷这一独特的地理、科技和产业优势,理工学院在学术科研上致力于打造国际公认的一流科学和工程学术中心,除了拥有电子、物理、化学、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和金融工程实验室外,还建立了各研究领域的专业实验室。此外,理工学院还拥有国际一流的研究实验室、区级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
理工学院于2015年创立,包括今年新增设的化学专业在内,截至目前,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数学方向、应用数学方向、金融数学方向)、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方向、电子工程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金融工程(与数据科学学院、经管学院联合创办)。所有本科专业设置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经验积累,为工程类专业开设毕业设计课程。在研究生项目上,理工学院目前共设2个授课型研究生项目: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人员(与经管学院联合开办)、通信工程理学硕士专业;3个研究型硕士生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哲学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哲学硕士、数学哲学硕士。在博士项目上,理工学院共开设3个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哲学博士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哲学博士项目、数学哲学博士项目。
为了更好地培育勇于创新、高瞻远瞩、具备全球视野并努力改善业界和社会的优秀人才,理工学院在全球范围内招聚世界级的一流教授团队,包括图灵奖获得者2人、菲尔兹奖获得者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以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理工学院现有教职人员100余人,包括全职教授69人,兼职教授20人,客座教授17人。其中99%具有博士学位,100%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或工作经验。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联系方式
学院邮箱:
sse@cuhk.edu.cn
联系电话:
(86) 0755-8427 3833
学院网站:
https://sse.cuhk.edu.cn/
图片及内容由理工学院提供
排版:王骆彬(2020级市场学理学硕士,逸夫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CUHK-Shenzhen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