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读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精品资料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精讲+知识归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习题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汇编下载

教材分析

  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一、单元课程结构

  1. 单元地位

  七年级,是孩子们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跨度,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七年级《历史》课本的体例编排上,中国古代史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处于七个历史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之前。

  2. 单元主题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史前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伴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历史也同步展开。在这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境内的远古先民们用智慧点亮了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之光。

  3. 单元结构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这三课分别是: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这三课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彼此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课中的学习重点都是中国史前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具代表意义的里程碑。

  在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中,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大约在一万年前,伴随着磨制石器的发展,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距今约四五千年,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单元知识梳理

  1. 知识梳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展现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同时,遵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点—线结合”原则,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知识的选择上与呈现上突出基本的、典型的、重要的史事。

  本单元第1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洞人”。

  第2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3课的主要知识点有“炎帝”、“黄帝”、“炎黄子孙”、“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和“禅让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该避免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平均用力,应该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对每节课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2. 课标解析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本单元相关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单元教学建议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建议做好以下三点:1.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2.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3.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下面,我就每一课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1. 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特征。第一个子目与第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之间是递进关系。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是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从面到点,从概括论述到典型实例的关系。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发展。第一、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第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

  半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聚落建筑不断完善,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体现总—分—总的结构,即从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到南北方两种原始农耕生活的展示再到原始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3课,远古的传说。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三个子目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

  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这条主线展开,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以时间为序,体现从分散到联合再到发展的主题。

  2. 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第1课的重点内容是北京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选定北京人为我国早期人类的典型,是因为北京人考古发掘的成果最具代表性。通过学习北京人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体态特征、生产与生活状况;并通过北京人的发掘过程,了解科学家们执着探索的精神。

  第2课的学习重点是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我国是世界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产与生活,是我国早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考古发掘证明,约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形成了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后来发展为两大农业区,这就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华北旱地农业区和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华中水田农业区。半坡和河姆渡这两处遗址,从农作物的种植、定居生活及房屋建筑等方面,分别突出地反映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

  第3课的学习重点是炎帝与黄帝的传说故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这里包含了两层学习要求,一是知道炎帝、黄帝的古老传说;二是了解传说与神话虽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史实,但也传递出某些历史的信息。

  中国人十分重视对自己历史的记述及代代相传,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在后代的史籍、诗歌以及神话故事中多有记载,由于没有地下考古的实物证明和文字证据,有关他们的事迹仍属于传说,并且富有神话的色彩。但从炎帝、黄帝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的信息,如在我国氏族部落时期,中原地区分布着一些部落,其中炎帝与黄帝的部落通过联盟进而融合,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很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发明创造,反映出我国史前晚期的文明特征。

  3. 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新版《历史》教材实现了“教本”与“学本”的结合,在以课文为主体的前提下,设计有大量的插图,配备了许多辅助学习的栏目。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在第1课的示范教学中,授课教师使用课本中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北京人头盖骨”历史文物图和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等资料引导学生感知我国早期人类的基本面貌,了解北京人的体态特征、石器生产、群居生活以及用火的大致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在图片中寻找有效信息,从而提升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历史文物图片中了解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在第2课的示范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教材第七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使学生明确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的具体生活位置。在基于南北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引导使学生了解、感知这两个不同的早期农业文明。

  授课教师运用自制的对比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主要信息,运用有关的考古材料与学生一起探讨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分别代表了我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这两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第3课示范教学的最后环节,授课教师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里的炎帝像”和“河南新郑轩辕故里”等图片,组织学生谈谈对炎帝、黄帝的认识,从而形成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中华文明的开启者的共识。教师还选择教材中的“材料研读”栏目组织学生讨论“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有何特点?”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在不断联结、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的历史特征。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中国古代史,在体例上,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编排的。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统编七年级教材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部分,就是按照上述七个历史时期编排的。


本单元夏商周时期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为止(或以前256年东周灭亡为标志),涉及夏朝、商朝、西周及东周(春秋、战国)的历史。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早期融合与壮大、中原地区逐渐形成“华夏族”的民族交融的时期,同时也是早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勃兴和传播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文化奠基时期。


2.单元主题


统编七年级教材在夏商周时期内容上,梳理了历史的发展进程,突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本单元展现了两个重要的主题: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变革。


3.课程结构


(1)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主要是:第4、第5两课,涉及夏、商和西周的历史


(2)社会变革


主要是:第6、第7、第8三课,涉及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奴隶制渐趋瓦解和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统编七年级教材展示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诸多变化。


二、单元知识梳理


1.知识梳理


夏商周时期是按时间顺序讲述约公元前2070年到前221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夏、商、周王朝兴替的历史进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也开始了以王位世袭制为特征的“家天下”。


夏商周时期在古代史上被称为“三代”。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夏、商、周三族的始祖与祖先崇拜各异,但其时已认同黄帝是共同的始祖,这显然是民族认同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西周的分封制,对王室稳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起了重要作用,说明我国古代疆域的不断扩大和对疆域控制管理的稳固,是我国古代早期重要的政治制度。


青铜器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日趋衰落;


战国时期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工程,既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更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繁荣的表现。


2.课标解析


本单元所涉及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如下: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建立于大约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作为中国古代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要素:都城、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机构。


夏朝、商朝和西周地域更为扩大,建立了各项制度,尤其是西周的分封制,对王室稳固统治、扩大统治范围起了重要作用。


夏、商、周三代政权更替过程中,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揭示了政权更替的主要原因。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涉及的课程内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活动建议: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说说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有很大发展,形成了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的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业十分发展,青铜器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教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介绍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发展;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组织学生浏览国家博物馆等博物馆收集青铜器、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认识。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西周的各种制度开始动摇,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战国时期,大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而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改革,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揭示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


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选取都江堰作为学习内容,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反映出它在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8课 百家争鸣:本课涉及的课程内容是“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组织学生搜集孔子的言论,还可以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通过讲述老子、孔子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提出了一些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重要思想,例如“和为贵”“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深刻地影响了后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成为数千年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发展、生生不息的思想渊源。


百家争鸣对当时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高峰,也是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源头,为后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三、单元教学建议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本单元的课程有一定的接触,如《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2课中,学生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通过图片认识了青铜器,分辨了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以及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还对“一言九鼎”等与青铜器有关的成语进行了探究。


第二单元第4课中,学生知道了“屈原的故事”,学习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对中国文字的特点有所了解。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


第三单元第1课中,学生学习了“伟大的先人孔子”,了解了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第三单元第2课介绍了中国的国宝,提到了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介绍了神医扁鹊高超的医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引导。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有:对本单元一些艰深晦涩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将古代神话传说典故与历史史实相混淆,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


统编七年教材的编者在教材资源的创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教材本身就可以看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各位教师应关注教材和配套的地图册,这两种教学资源是每个学生手中都有的读物,学生离开课堂后还是可以阅读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材资源的使用。


教材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比如单元总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对本单元的总体把握。


下面我就针对每1课的内容,提供一些粗浅的建议。


第4课 主要有4个子目: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本课的四个板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反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历程。


本课教学中各位教师可以参考示范课中的教学设计,梳理历史线索,利用教材、地图册,以时间线索为主线进行教学,结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P11-P13:《夏朝形势》《商朝形势》《西周分封形势》等地图,有利于学生在初一阶段树立时空观念。


各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考古学的成就和教材中提供的考古成果素材:与夏朝有关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教材P19《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与商朝有关的殷墟遗址(教材P22《知识拓展安阳殷墟》、地图册P12《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妇好墓出土的玉凤》)、以及与武王伐纣有关的利簋(教材P24)和与分封制有关的宜侯夨簋等,有利于培养初一学生的证据意识。


西周分封制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识读P21地图,了解主要诸侯国的分布,探究教材P22课后活动1,组织学生研读教材,认识和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本课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书后大事年表,制作一张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整理。


第5课 主要有三个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板块:青铜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青铜器的用途、功能和制作工艺三个方面来探究,教材和地图册都有丰富的青铜器器皿的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P23《相关史事》、教材P26课后探究1、地图册P14《青铜器的种类》组织教学活动,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和功能,进而利用两个典型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来探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后用环保材料或者是适合的材料制作青铜器的模型。


有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26《知识拓展——金文》,进而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甲骨文的学习。


甲骨文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有关甲骨文的内容是用两个子目来叙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P25《相关史事》帮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历程,利用地图册P15《甲骨文的刻写》让学生动手试试甲骨文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进一步了解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地位和影响。关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对初一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从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谈起,结合现代汉字结构和教材P25《甲骨文字形举例》与学生共同探究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当时中国高度文明的代表,夏商周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从传说时代走向文字记载的时代,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通过本课学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初一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6课 主要有三个子目: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大飞跃、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本课全面地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春秋时期的图景:经济发展、王室衰微,春秋霸主、争霸战争、民族交融,让学生能够更加多角度地去感受春秋时代。本课的核心主线:从社会经济和政治局面两个方面呈现了春秋时期的变化,建议教师参考示范课的设计,抓住“变”这个核心,帮助学生理解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本课可以利用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从本地区与春秋时期有关的历史入手,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者作为教师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是本课的难点,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了解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27《相关史事》、《春秋铁制农具图》,还可以组织学生浏览国家博物馆网站,查找收集相关的文物资料。进一步认识到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人类自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之后,进入了铁器时代。进而探究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P28《材料研读》;P29《相关史事》、《春秋争霸形势图》、《春秋护头铜胄》、《山东临沂春秋殉马坑》;P30《知识拓展——步兵逐渐成为军队主体》、《勾践剑与夫差矛》等,通过对这些教学素材的研读,探究这一时期政治上的主要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进而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大权旁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下共主”的局面不复存在;而强大的诸侯为了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争霸过程中原“诸华”“诸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交往与冲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


第7课 主要有三个子目: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三个子目之间是有因果联系的,各国的变法和兴修水利工程都是为了适应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商鞅变法和都江堰都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七雄是本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延续春秋时期的剧烈动荡和社会转型。军事上,战争更频繁,争霸战争发展为兼并战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出现战国七雄。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阅和本课有关的出自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P32《战国形势图》、《相关史事》和《战国铜壶》,结合教材从三个角度探究:战国七雄的形成、兼并战争的特点和评价。通过比对春秋、战国形势图来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谋当一方霸主,而力图在各国中胜出,以统一天下,因而开展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规模之大,战争之惨烈前所未有,可以组织学生讲述这一时期相关故事或者完成P35《课后活动》1。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促进了社会进步,揭示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当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它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P33《商鞅变法的内容》、《人物扫描》、《材料研读》、《商鞅铜方量》等教学资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革促进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战国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都江堰工程体现了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都江堰工程修筑的过程,分析其原理,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力。教材中P34《都江堰示意图》、《李冰石像》,P35《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地图册P20-21关于都江堰的介绍,材料鲜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第8课主要有三个子目: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说明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春秋时期,旧制度逐步瓦解,王室衰微,社会动荡,以老子和孔子为代表的士人对社会发展关注和担忧,思考解决方法,提出主张。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旧制度分崩离析;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名言,分析老子、孔子的思想主张,初步认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希腊文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研读教材,总结老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和儒家学说是本课的重点,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也有《论语》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孔子的言论,结合教材P37《材料研读》通过讲述《苛政猛于虎》等故事,分析他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和文化贡献,培养学生提升史料解释的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现象产生的原因时,应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等角度展开讨论;通过列表归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感悟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神内涵,理解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秦汉时期是指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共440年的历史。它包括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朝代和王莽政权。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灭六国的战争开始,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包括了秦的统一与灭亡、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动荡,两汉时期的文化等内容。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诸多史事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单元主题

  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本单元标题所揭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在秦汉以前的数百年间,各地诸侯和地方势力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争战,民不聊生。秦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此后,秦实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亡之后建立起来的汉朝,特别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汉武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往也开始发展起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确立了世界领先地位。

  3.单元结构

  本单元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首先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秦朝—西汉—东汉,线索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秦汉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其次是对于秦汉时期的一些重大史事,教材直接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4课丝绸之路等等。这些编排既直观,又比较明确地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二、单元知识梳理

  在2011版课标中,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下:

  1.课标解析

  课题

  课程内容

  9秦统一中国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0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3东汉的兴亡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7课实为7个学习要点,具体包括了以下知识内容:

  第9课: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第10课: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得以恢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治世——“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即“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强化中央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西汉王朝也进入到了鼎盛时期。

  第13课: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第14课: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及作用、对西域的管理、南海诸岛。张骞通西域以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理,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汉代就成为我国疆域的组成部分。南海诸岛也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的。

  第15课:造纸术的发明及对传播文化的作用、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播及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呢?2011版课标关于中国古代史内容的学习要求,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1.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2.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

  3.整合课程资源,还原历史

  第1点建议: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如何才能做到教学中的准确定位呢?这涉及我们对历史、历史教学的认识。

  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把史学说成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是过去的事情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之间的谈话。”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历史的价值永远是面向未来的。虽然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昨天已成为历史,但它却是现实与未来的背影。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一场对话,我们研读史料、教材等文本时与历史的对话,我们引导学生与历史进行的超时空对话,当然更应该是我们与学生共同面对历史,去思考、追问、交流与分享的对话。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有上位的思考,面向未来、与时代相融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定位和着眼点。

  本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时,老师们可以从每一课不同的时空和叙事中,找到诸多的历史认同。

  “大中国”:由疆域认同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

  各位老师想必都清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中国”,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现代“中国”作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名称,其实是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

  本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以地图的形式明确了秦朝疆域的四至,并说明秦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教学中,中国概念首先应引导学生从空间上去认识,即疆域认同。

  本单元中,还特别强调了秦汉时期边疆地区的主权归属。如在《秦朝形势图》中特别标出南海区域;第14课“张骞通西域,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强化了新疆和南海的主权归属,课后的“知识拓展”明确了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开发以及管理的,这种疆域认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

  秦汉时期,随着中央政权统治地域的扩大,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得以不断形成、发展和稳固,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步确立和发展,所以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说明从那里起,“大中国”就已经从疆域认同逐渐发展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了。

  “大一统”的观念认同

  大一统首先表现为“大统一”,即封建王朝建立起统一的、统治全国的政权。“大一统”虽然是在第12课出现的,但其实它很早就有所体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政治制度基础。大一统的观念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采取措施,使大一统得以巩固和发展。从此以后,“大一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无论是大一统时代,还是分裂战乱的时代,统一始终都是主流;即使是在分裂时期,局部地区也是统一的;而且,各民族都希望统一,都争取统一。这种“大一统”的观念,使得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到今天,“大一统”思想都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统一、和平、团结、积极进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追求。

  “中央集权”的制度认同

  秦汉时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随着秦统一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应运而生。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又高度集中于皇权。与皇帝制度相适应的是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和官僚体系,保障了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地实施。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在中国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深远。

  制度认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其实,这也是“大一统”理论在政治上的具体实践。

  “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

  秦汉时期是一个由文化多元到逐渐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秦汉时期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不仅很快实现了“书同文,行同伦”的理想。而且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用来作为统一思想、道德和文化的武器。从此,统一的文化思想、统一的道德伦理和统一的心理素质,即统一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上的历史认同,就是本单元教学中的基本定位。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就像卜宪群总撰稿的《中国通史》中所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以后中国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此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

  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这一客观规律的具体表现就是历史发展的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2011版课标明确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以通史的形式,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教材内容丰富,“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也十分明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依据教材以点连线、以线串点,在分析课文结构的过程中,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增强时空观念。

  3.整合课程资源,还原历史

  准确领会课标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适当整合,帮助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还原历史,相信这是每位历史老师都在进行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史料教学,到哪里去找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方便易得的史料呢?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不用到处去找,用好我们手上的统编教材,一堂生动、精彩、充满历史味的历史课就生成了。

  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

  在此仅从统编教材课程资源整合的角度,抛砖引玉,供老师们参考。

  重组教材资源

  老师运用教材第9课《秦统一中国》中的“材料研读”的史料,将史料和教材上的历史文物图片进行重组和补充,使原本陌生的度量衡概念跃然纸上,对史料中难以理解的字还专门加了注解,加深了学生对统一度量衡概念的理解。

  还原原始史料

  有些内容教材未用史料原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本地区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如对一些关键史料将教材的白话文翻译还原成原始文言史料,这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也有助于创设历史情境,形成历史解释。在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教学中,老师将教材中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白话文翻译还原成《史记》中的原始史料,更便于情境再现,也加深学生了对秦末农民起义过程的感性认识。

  恰当介绍文物

  统编教材内容丰富,所选择的文物肯定具有代表性,有时,对教材展示的文物图片予以恰当介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在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中,教材选用的东汉的这两件文物现都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众多画像砖和说唱俑中,教材的编写者们为何偏偏选择了他们?当老师对这两件文物所展示的图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后,同学们对文物以及文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适当补充史料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再现历史情境,适当补充史料也是可以做到的。在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中,学生对东汉光武帝并不了解,为此,老师专门选择了这样一则史料: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的意思)两项头衔的帝王(黄留珠:《刘秀传·序章》)。老师通过对史料中“中兴之君”、“帝鼎帝王”的解释,说明中国历史上只有刘秀一个皇帝有此称号,学生对刘秀、东汉政权以及光武中兴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中,老师特意补充了丝绸之路上驿站和关隘的图片和史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如果有条件,把文物直接带进课堂,或者把历史课上到博物馆里,给学生直观的感受,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历史教育了。

  在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教学中,老师把文物五铢钱带进了课堂,当学生触摸五铢钱时,的的确确在感知历史。

  汤普森《理解历史》中说:学校的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

  在第12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但触摸到了西汉时期的五铢钱,而且还动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汉武帝,并大胆发表自己对汉武帝的看法。在亲身的参与中,学生感知历史,感悟了历史。

  当然,我们的教学仅仅只依靠教科书,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各位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更好地落实教学活动,在此推荐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如下:

  (1)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秦汉史》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2)林剑鸣著:《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6月版

  (4)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秦汉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1月版

  (5)视频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

  (6)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华夏出版社2016年5月版

  (7)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各位老师,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希望我们的教学探索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本单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地位。这段历史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至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之前。

  在这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除了西晋有五十多年的短期统一外,大部分时间国家是处于多个政治分治、战事不休的状态。然而,也正是在这种交往与冲突交织不断的情况下,民族交往、交融也在进一步发展,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南迁的汉人又将中原文化推进到南方,促进了江南的社会发展。因此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交融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中华文化也在此时有了重要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看上去纷繁复杂,政权分立,更迭频繁。但无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内容上的选取,还是统编教材对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都突显了两个明显的时代特征,分别为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民族不断交融和发展。所以本单元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课程安排上保留主题教学的特征外,更加突出历史发展的线索,注重时序性。增加朝代更迭的概括描述,如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时期。突出主干知识,阶段特征更加明显,并增加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如:北方各族的内迁,北魏政治,这些都能帮助学生直观而深刻地对历史进行解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第四单元共有5课。这5课分别为:第16课《三国鼎立》是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形成,第17、18、19三课在讲述政权更迭脉络发展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第20课又从文化层面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封建国家分裂、各民族大交融、北方经济发展以及江南经济的开发,这些在客观上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本单元第16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时期是中国从东汉末年的割据状态走向局部统一的历史阶段。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关键是赤壁之战。

  第17课的知识点包括西晋的短暂统一,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地区,以及知识拓展中的十六国至北朝更替。

  第18课的知识点为东晋南朝历史的更替,中原地区的部分汉族迁徙到江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析明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迁徙,即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部分汉族迁徙到江南,随着汉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第19课中,淝水之战进一步确定了早已存在的南北对峙局面,之后南北继续分别发展。北魏孝文帝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潮流,积极进行了改革,这既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也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20课涉及科技文化的内容,特别列举祖冲之的数学成就;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等相关知识点。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三点建议:一、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二、紧扣单元主题,理清教学主线;三挖掘课本材料、构建教学平台。

  一、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第16课《三国鼎立》,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共有三个子目,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子目之间因果相联。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也是包含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晋建立,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其中第二子目八王之乱包含于第一子目之中,属于西晋的统一和统治。而北方各族的内迁在历史发展时间轴上随着西晋的建立、统一、发展、灭亡而持续进行。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有三个子目: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更替与政治局面的变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将本课前两个子目整合在一起为东晋南朝等政权的更迭,以历史时间先后为序,更能帮助学生增强时空概念,本课讲授建议分为两大子目:即东晋南朝更迭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在东晋南朝更迭的时空背景下,与学生一起探究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个子目之间的关系应该为:

  淝水之战以后,南北继续分别发展。后来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北魏,统一了北方,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北魏孝文帝统治时进行了改革,其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发展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

  魏晋以来,随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汉族的南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愈加深入,从吃穿住行到思想文化,民族交融渐成趋势。北方的民族大交融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中,呈现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成就,三个子目分别是同一历史背景下不同方面的展示。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在动荡中继续延续和发展,创造了璀璨的科技文化。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且说不尽的人物和故事,仔细引导,把握主线,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

  二、紧扣单元主题、理清教学主线。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明确,一是政权分立,二是民族融合。

  在示范课的展示中,授课教师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史实时,通过各种图示或时间轴向学生展示了历史的变化过程,主线清晰,图示明了,紧扣政权分立的单元主题,同时向学生徐徐展开了历史变迁的脉络主线。

  与此同时北方民族内迁;北方地区民族交融;江南地区的开发;科技与文化继承与发展。

  在这样一条教学主线的牵引下,授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教学环节,如介绍前秦皇帝任用汉人王猛为相、仿照中原的统治方式、优待百姓、学习汉文化。北魏孝文帝紧随时代主流,积极推行汉化改革。北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出现了这么多精妙的书法作品,说明了什么?这些无不在回应本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民族融合不断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晋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挖掘课本材料、构建教学平台。

  新编教材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格式各样的栏目和丰富多彩的图片,全方位地落实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以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严谨科学的历史教科书,实现了教本和学本的结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资源,尽可能多地将课本资源应用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地图演示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第16课中的三国鼎立形势图,第17课中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还有第19中的东晋前秦形势图,可以看出老师们在设计课例时,都有意识地挖掘了地图直观、示意性强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时空概念。

  教科书各板块相辅相成,各施其职,分工合作。正文是核心,导言与辅助栏目(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以及大事年表,共同构成有机整体。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补给材料,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才是最佳的做法。因为有些材料的补充和再生成,是可以达到给学生知识及时补偿的效果。如第17课中知识拓展部分的有关十六国北朝政权更替,授课教师不仅向学生补充讲解,同时还以图示的方式配合进行,一目了然,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另外每一课中的《材料研读》是大家关注的一个栏目。趣味性、导读性强。

  新编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授课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并将此充分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搭建出更多师生教学互动的平台。除了地图、史料研读外,其实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史事也是令学生感兴趣的。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祖逖的“闻鸡起舞”意志品质;还有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祖冲之等等。这些有趣的历史人物史事伴随学生历史学习,这对刚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格外生动!

  教学设计应该是无止境的,是灵动而富有热情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借统编教材这缕春风,洋溢于历史教学中,找到动力,找到乐趣。

  为了让各位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更好地落实教学活动,现推荐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如下:

  (1)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2)佟春燕著:《唯美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古人生活剪影》学林出版社2016年10月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6月版

  (4)沈伯俊:《沈伯俊说三国》中华书局2006年3月版

  (5)视频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

  (6)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7)《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

  (8)白寿彝,《中国简明通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


教材全解

淘宝天猫扫一扫领优惠券下单


 新版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上册历史全解人教版教辅书 初一7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全解 初中上册历史中学教材全解辅导资料书 【包邮】
【在售价】25.40元
【下单链接】https://m.tb.cn/h.e6qdfUM
----------------- 
复制这条代码,¥B3SyYTuzAuQ¥,到【手机淘宝】打开即可查看下单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