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炼《大雁塔》

杨炼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杨炼《大雁塔》


1.位置


孩子们来了

拉着年轻母亲的手

穿过灰色的庭院


孩了们来了

眼睛在小槐树的青色衬裙间

象被风吹落的

透明的雨滴

幽静地向我凝望


燕子喳喳地在我身边盘旋……


我被固定在这里

已经千年

在中国

古老的都城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我被固定在这里

山峰似的一动不动

墓碑似的一动不动

记寻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沉默

岩石坚硬的心

孤独地思考

黑洞洞的嘴唇张开着

朝太阳发出无声的叫喊

也许,我就应当这样

给孩子们

讲讲故事


2.遥远的童话


我该怎样为无数明媚的记忆欢笑

金子的光辉、玉石的光辉、丝绸一样柔软的光辉

照耀我的诞生

勤劳的手、华贵的牡丹和窈窕的飞檐环绕着我

仪仗、匾额、荣华者的名字环绕着我

许许多多庙堂、辉惶的钟声在我耳畔长鸣

我的身影拂过原野和山峦、河流和春天

在祖先居住的穹庐旁,撒下

星星点点翡翠似的城市和村庄

火光一闪一闪抹红了我的脸,铁犁和瓷器

发出清脆的声响,音乐、诗

在节日,织满天空

我该怎样为明媚的记忆欢笑

在那青春的日子,我曾俯瞰世界

紫色的葡萄,像夜晚,从西方飘来

垂落在喧闹的大街上,每滴汁液的一颗星

嵌进铜镜,辉映一下我的面容

我的心像黎明时开放的大地和海洋

驼铃、壁画似的帆从我身边出发

到遥远的地方,叩响金币似的太阳


在我诞生时候

我欢笑、甚至

朝那些炫耀着釉彩的宫殿、血红色的

墙,那些一个世纪、又一世纪枕在香案上

享受着甜蜜梦境的人们

灼热而赤诚地歌唱

却没有想到

为什么珍珠和汗水都向一个地方流去

——向一座座饱满而空旷的陵墓流去

为什么在颤抖的黄昏

那个农家姑娘徘徊在河岸

终于,销烟和火从封闭的庄院里燃起

从北方,那苍茫无边的群山与平原之间

响起了马蹄,厮杀和哭嚎

纷乱的旗帜在我周围变幻、像云朵

像一片片在逃难中破碎的衣裳

我看到黄河急急忙忙地奔走

被月光铺成一道银白色的挽联

哀掉着历史,哀掉着沉默

而我所熟悉的街道、人群、喧闹哪儿去了呢

我所思念的七叶树、新鲜的青草

和桥下潺潺的溪水哪儿去了呢

只有卖花老汉流出的血凝固在我的灵魂里

只有烧焦的房屋、瓦砾堆、废墟

在弥漫的风沙中渐渐沉没

变成梦、变成荒原


3.痛苦


漫长的岁了里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像成千上万被鞭子驱使的农民中的一个

畜牧似的,被牵到这北方来的士卒中的一个

寒冷的风撕裂了我的皮肤

夜晚窒息着我的呼吸

我被迫站在这里

守卫天空、守卫大地

守卫着自己被践踏、被凌辱的命运

在我遥远的家乡

那一小片田园荒芜了,年轻的妻子

倚在倾斜的竹篱旁

那样地黯淡、那样的凋残

一群群蜘蛛在她绝望的目光中结网

旷野、道路

伸向使人伤心的冬天

和泪水像雨一样飞落的夏天

伸向我的母亲深深抠进泥土的手指

绿荧荧的,比飘游的磷火更阴森的豺狼的眼睛


我的动作被剥夺了

我的声音被剥夺了

浓重的乌云,从天空落下

写满一道道不容反抗的旨意

写满代替思考的许诺、空空洞洞的

希望,当死亡走过时,捐税般

勒索着明天

我的命运呵、你哭泣吧!你流血吧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却不能像一个人那样生活

连影子都不属于自己



4.民族的悲剧


奔跑呵、奔跑呵、奔跑呵、奔跑呵、

浑身颤栗的土地,赤裸臂膀的土地

激荡起锄头、刀剑、阳光

像密林里冲出的野兽

象荒原上喷吐的烈火

一排又一排不肯屈服的山脉、雄壮地

朝天空显示紫色的胸膛

在头颅砍去的地方,江河

更加疯涌地汹狂


呼喊呵、呼喊呵,呼喊呵,呼喊呵

涂满鲜血的战鼓、涨饱力量的战鼓

用风暴和海洋的节奏

摇撼一座座石墙和古堡

五颜六色的旗帜在埃里招展

草原、湖泊上升起千千万万颗星辰

像无数战死者没有合上的眼睛

那威武而晶莹的灵魂呵

看着胜利、看着秋天

看着满山遍野金黄色的野菊花


我是这队伍中一名英勇的战士

我的身躯、铭刻着

千百年的苦难、不屈和尊严

哪怕厚重的城门紧咬着生锈的牙齿

哪怕道路上布满荆棘和深渊

我的脚步踏过天——云梯

从腐烂的城垛上

警起我的红缨和早晨


无边无际的向我展开的世界呵

无穷无尽的向我沸腾的人群呵

那么多笑容——男人的、女人的

兄弟们的、伙伴们的、像我的父亲一样

在垄沟的皱纹间抖动的

象我的妻子一样在丝线似的睫笔下闪耀的

甚至在我的仇敌脸世挤出的

笑容呵,和醉人的美酒一同斟满

和祭坛上庄严的烟缕、钟声

一同融进另一片黄昏


一次又一次,我留在这里

望着复归沉寂的苍老的大地

望着我的低垂的手掌,被犁杖、刀柄

磨得粗硬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我的肩头:秦岭和太行山

望着吱吱作响的独轮车、扁担

怎样在我心上压出一道道伤口,迷茫的

情歌飘荡着,乌云似的

遮住我的眼睛,而我的兄弟们呵

骑在水牛背上,依旧那样悠然自得

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

我留在这里,悲愤地望着这一切

我说心在汩汩地淌血


一次又一次,已经千年

在中国,古老的都城

黑夜围绕着我,泥泞围绕着我

我被判卖,我被斯骗

我被夸耀和隔绝着

与民族的灾难一起,与贫穷、麻木一起

固定在这里

陷入沉思



5.思想者


我常常凝神倾听远方传来的声音

闪闪烁烁、枯叶、白雪

在悠长的梦境中飘落

我常常向雨后游来的彩虹

寻找长城的影子、骄傲和慰藉

但咆哮的风却告诉我更多崩塌的故事

——碎裂的泥沙、石块、淤塞了

运河,我的血管不再跳动

我的喉咙不再歌唱


我被自己所铸造的牢笼禁锢着

几千年的历史,沉重地压在肩上

沉重得像一块铅,我的灵魂

在有毒的寂寞中枯萎

灰色的庭院呵

寥落、空旷

燕子们栖息、飞翔的地方……

我感到羞愧

面对这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面对每天亲吻我的太阳

手指般的,雕刻出美丽山川的光

面对一年一度在春风里开始飘动的

柳丝和头发,项链似的

树枝上成熟的果实

我感到羞愧


祖先从埋葬他们尸骨的草丛中

忧郁地注视着我

成队的面孔,那曾经用鲜血

赋予我光辉的人们注视着我

甚至当孩子们来到我面前

当花朵般柔软的小手信任地抚摸

眸子纯净得象四月的湖

我感到羞愧


我的心被大洋彼岸的浪花激动着

被翅膀、闪电和手中升起是星群激动着

可我却不能飞上天空、像自由的鸟

和昔日从沙漠中走来的人们

驾驶过独木舟的人们

欢聚到一起

我的心在郁闷中焦急地颤栗


就让这渴望、折磨和梦想变成力量吧

像积聚着激流的冰层,在太阳下

投射出奔放的热情

我像一个人那样站在这里,一个

经历过无数痛苦、死亡而依然倔强挺立的人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就让我最终把这铸造恶梦的牢笼摧毁吧

把历史的阴影,战斗者的姿态

像夜晚和黎明那样连接在一起

像一分钟一分钟增长的树木、绿荫、森林

我的青春将这样重新发芽

我的兄弟们呵,让代表死亡的沉默永久消失吧

像覆盖大地的雪——我的歌声

将和排成“人”字的大雁并肩飞回

和所有的人一起,走向光明


我将托起孩子们

高高地、高高地、在太阳上欢笑……




杨炼是朦胧诗派成员,他创作的诗歌体现了朦胧诗的特征。朦胧诗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时代的痛苦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了浓刻的反思和批判,重新满足人的价值,追求自由人格,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在诗歌艺术上,朦胧诗追求意象化、象征化和理想化。常采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的表现方法,注重形象、意象的刻画与表现。形式和语言都具有“陌生化”的效果。但杨炼在朦胧诗群中又是风格独异的,他的诗歌很明显的具有一种史诗意识,总能从历史发展和民族斗争的角度来审视和重新体认现实,并进而以自我的历史来归纳民族历史,这种感知角度和抒情方式使得他的诗有一种沉郁悲怆的英雄气质以及厚重的历史感。为此杨炼曾说:“我的使命就是表现这个时代”,“表现长期被屈辱被压抑的中国人民为争取彻底解放进行的英勇斗争,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领域的巨大变革”。《大雁塔》便是他在这种诗歌观念下的创作。
从价值观来看,杨炼的诗《大雁塔》有一种沉郁悲怆的英雄气质以及厚重的历史感,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通过民族为生存所作的斗争,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审察,来思考现实社会问题”是他常采用的创作方法。杨炼的《大雁塔》由五首组诗组成,它以历史见证人的身分对大雁塔作出了沉郁而痛苦的思考。“我被固定在这里/已经千年/在中国古老的都城/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的土地/我被固定在这里/山峰似的一动不动/墓碑似的一动不动/记录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面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这位历史见证人的万般痛苦只能让他化为守卫着自己被践踏、被凌辱的命运的苦痛者:“这个漫长的岁月里/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像成千上万被鞭子驱使的农民中的一个/畜生似的、被牵到这北方来的士卒中的一个/寒冷的风撕裂了我的皮肤/夜晚窒息着我的呼吸/我被迫站在这里/守卫天空、守卫大地/”。痛定思痛让这位历史见证人陷入沉思:“与民族的灾难一起,与贫穷、麻木一起/固定在这里/陷入沉思”。诗歌中反复使用的词语如“太阳”、“天空”、“大地”和句子“我像一个人那样站立着”等也成了蕴涵着诗人强烈感情的词句。
从诗歌艺术上看,杨炼的《大雁塔》运用了象征、比喻的表现手法,注重形象与意象的刻画。大雁塔在杨诗中是中华民族和历史文化的象征,诗人反复使用“太阳”、“天空”、“战士”等一系列意象为读者刻画了一位历史见证人的形象;在抒情基调上,杨炼的《大雁塔》是沉郁悲壮的,抒发的是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在语言方式上,杨诗使用的是能表达他沉重深情的书面语,读起来感情充沛而又强烈。( 戴 惠 )



推荐阅读:

张枣《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

张枣《镜中》

张枣《何人斯》

张枣《历史与欲望》

张枣《空白练习曲》

张枣《杜鹃鸟》

张枣《春秋来信》

张枣《卡夫卡致菲丽丝》

张枣《祖国》

翟永明《黑房间》

翟永明《女人》

翟永明《静安庄》

翟永明《十四首素歌》

翟永明《在古代》

海子《亚洲铜》

海子《以梦为马》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顾城《远和近》

顾城《一代人》

席慕容《莲的心事》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