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惠特曼《黄昏的和歌》

惠特曼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沃尔特·惠特曼(英语: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出生于纽约州长岛,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1841年 搬到纽约。1855年父亲去世,《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1862年 探望在腓烈德利斯堡战役中受伤的兄弟。1865年 林肯被暗杀,惠特曼的战时诗集 Drum-Taps(后来放到《草叶集》中)出版。1871年母亲路易莎去世。1882年 会见奥斯卡·王尔德,出版 Specimen Days and Collect。1885年 为纪念林肯逝世20周年,作诗《献给那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后收入《草叶集》。1888年 第二次打击。严重的疾病。1891年 草叶集最后一版,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去世。
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1888年出版的《十一月枝丫》,收入62首新诗和一些文章,集中的诗篇后来收入《草叶集》的第8版(1889),并成为“附诗一”。1891年费城的出版家出版惠特曼的新作《再见吧,我的幻想》,其中的诗篇成为《草叶集》的“附诗二”。《草叶集》的第9版(1892)包括“附诗一”、《七十之年》和“附诗二”《再见吧,我的幻想》。诗人去世后的遗诗《老年的回声》,作为“附诗”。见1897至1898年出版的集子,后采的全集也都收入。1898年后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9版。《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被编入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五课



惠特曼《黄昏的和歌》


正当微风摇曳着枝头的花影,

每朵鲜花香炉般地吐轻烟;

声音和香味在黄昏的天际回旋;

忧郁的华尔兹和颓丧的眩晕!


每朵鲜花香炉般地吐轻烟;

颤栗的小提琴像一颗受伤的心;

忧郁的华尔兹和颓丧的眩晕!

哀愁美丽的苍天像一座巨大的祭坛。


颤栗的小提琴像一颗受伤的心,

一颗柔心,憎恨浩渺的虚无与黑暗!

哀愁美丽的苍天像一座巨大的祭坛;

太阳沉溺于它那血色的冰凌。


一颗柔心,憎恨浩渺的虚无与黑暗,

从辉煌的往昔采集残留的风景!

太阳沉溺于它那血色的冰凌……

你的记忆在我心中灵光般明灿!


王 以 培 / 译



当黄昏的风吹拂着枝头的鲜花,每朵花儿像一只香炉吐露着轻烟,风声和花香在黄昏的天空中荡漾回旋,仿佛在跳着一曲忧郁的华尔兹,——大自然与人都在这旋转之中感到颓丧哀愁。
花香袅袅,烟雾氤氲,“颤栗的小提琴像一颗受伤的心”,忧郁的华尔兹还在不停地旋转,“哀愁美丽的苍天像一座巨大的祭坛”。
颤栗的琴声缭绕不散,仿佛一颗温柔的心,“憎恨浩渺的虚无与黑暗”,太阳淹没在红云里,仿佛“沉溺于它那血色的冰凌”。
温柔的心儿如泣如诉,在这黄昏之中仿佛是要“从辉煌的往昔采集残留的风景”,太阳渐渐隐没,而此时,“你的记忆在我心中灵光般明灿”。
这是黄昏的风景,还是诗人的心灵?这里我们无法分清,因为诗人已将自己的心灵融进风景,而这黄昏的风景也已渗入了诗人的心灵,——物我之间相重叠的地方,正是诗歌宝座之所在。

不难看出这首诗有些特别之处:四节诗中,从第二节开始,每节的一三两句,正是上一节的二四两句,因而使得同样的旋律反复交叉出现,音乐忽弱忽强;而且每节都采取的是ABBA的合抱韵,使这首“黄昏的和歌”达到了完美的和谐。最后一节的第三句末用了省略号,预示着这支乐曲将反复出现,最后一句是一个结束的强音,将全诗的音调推至顶峰。
这就是波德莱尔所创造的艺术世界,这就是诗人的心灵与大自然之间产生“应和”而流出的一支精妙绝伦的乐曲。



相关阅读:

惠特曼诗50首

惠特曼诗32首

惠特曼《草叶集》1 2 3

惠特曼《自我之歌》

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

惠特曼《哀歌》

惠特曼《从滚滚的人海中》

波德莱尔《信天翁》

波德莱尔《恶之花》

波德莱尔《秋歌》

波德莱尔《感应》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

叶甫图申科《娘子谷》

沃兹涅先斯基《戈雅》

纪德《别再等待》

瓦莱里《海滨墓园》

福尔《夜莺》

叶拉金《雨水踮起足尖沿著大街奔跑》

容格尔《未来》

伊万诺夫《安谧的傍晚》

赫塔·米勒《我怕故我写》

帕索里尼《葛兰西的骨灰》

帕索里尼《胜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