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兆鳌《杜诗详注²》
【顾注】天宝三载三月,白自翰林放归。四载,白在齐州,公与同游历下,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是也。
李侯有佳句①,往往似阴铿②。余亦东蒙客③,怜君如弟兄④。醉眠秋共被⑤,携手日同行⑥。
②《汉书·吴王传》:往往而有。《南史》:武威阴铿,字子坚,五岁能诵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
③《论语疏》:“颛臾主祭蒙山。”山在东,故曰东蒙。【鹤注】《唐志》:蒙山在沂州新泰县。沂与兖州为邻,公在兖,故云东蒙客。
⑤《世说》:朱百年就孔思远宿,饮酒醉眠。汉姜肱兄弟,同被而寝。晋祖逖、刘琨情好绸缨,共被同寝。
⑥《诗》:“携手同行”。
更想幽期处①,还寻北郭生②。入门高兴发③,侍立小童清④。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⑥。
(次叙同寻隐居。更想、还寻,叙途中也。人门、侍立,造范居也。落景、屯云,则留连至晚矣。)
①丁督护诗:“幽期济河梁。”谢灵运诗:“平生协幽期。”
②《高士传》:楚聘北郭先生,妇曰:“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遂辞聘。《后汉书》:汝南廖扶,绝志世外,不应辟召,时号北郭先生。【钱笺】太白集《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诗云:“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此云“来寻北郭生”,即其人也。【鹤注】范居任城北郭,非兖州北郭。
③《曲礼》:“客人门而左。”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
④《家语》:“升堂侍立。”《庄子》:黄帝遇牧马童子,问涂焉。黄帝曰:“异哉小童!”《杜臆》:见小童之清俊,便知主人不俗。
⑤梁元帝《纂要》:“晚照谓之落景。”卢思道诗:“落景照长亭。”
⑥《列子》:“望之若屯云焉。”袁孝若《诸葛孔明论》:“古城荒毁,难可修复。”
向来吟《橘颂》①,谁与讨莼羹②?不愿论簪笏③,悠悠沧海情④。
(末对隐居而思物外之游也。橘药,秋时物品。沧海近齐,有神仙在焉。此章前二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
①《杜臆》:《橘颂》以受命不迁,行比伯夷。颂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②《晋书》:张翰在洛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鲙,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羇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③江总诗:“暂笏奉周行。”【邵注】“冠簪手笏,贵者之服。④李陵诗:“悠悠清川水。”吾丘寿王论:“东越沧海。”
主家阴洞细烟雾①,留客夏簟青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③,冰浆碗碧玛瑙寒④。误疑茅堂过江麓⑤,已入风磴霾云端⑥。自是秦楼压郑谷⑦,时闻杂佩声珊珊⑧。
①《汉书·东方朔传》:“董偃出入主家。”注:“公主之家也。”《拾遗记》:“洞穴阴源,下通地脉。”陶开虞曰:主家阴洞四字,若今人为之,近于谐谑矣。鲍照诗:“重拾烟雾迹。”
③朱瀚曰:李德林诗。“壶盛仙客酒,瓶贮帝台浆”。颔联本此。《诗》:“为此春酒。”萧子范诗:“握中清酒玛瑙钟,据边杂佩琥珀红。”陈藏器《本草》:“琥珀指出罽宾国。”陶隐居曰:“松脂人地千年,化为琥珀”。
④陆机乐府:“渴饮坚冰浆。”魏文帝《玛瑙赋序》)曰:“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因以名之。”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元琛酒器,有水晶钵、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
⑥鲍照诗:“既类风门磴,复象天井壁。”风磴,登陟之路,凌风而上也。陆机诗:“飞升蹑云端。”
⑦《列仙传》:秦穆公以女弄玉妻萧史,日于楼上吹萧作凤呜,凤止其屋,一旦夫妻皆随凤去。殷谋诗:“秦楼出佳丽。”《扬子法言》:谷口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郑朴,字子真,汉成帝时人。
冬日有怀李白
【顾宸注】此诗在天宝四载冬作。诸家谓白未官时,误。鳌按:曾巩《李白集序》:李白至齐、鲁凡两次,初去云梦,之齐、鲁,居徂来山竹溪而入吴,此在天宝三年前明皇未召见时。后至洛阳,游梁、宋,复之齐、鲁,南游淮、泗而再入吴,此在天宝三年后翰林既放归时。杜之怀李,当在四年之冬,此时李复有东吴之游,后《春日怀李》诗云“江东日暮云”,当属五年之春。其《送孔巢父诗》题云“游江东兼呈李白”,亦即五年之春也。
寂寞书斋里①,终朝独尔思②。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③。短褐风霜入④,还丹日月迟⑤。未因乘兴去⑥,空有鹿门期⑦。
(上四怀李,下四自叙。【朱注】公不忘太白,犹季武之不忘韩宣,故有嘉树、《角弓》语。短褐二句,自伤流落蹉跎。空有鹿门期,即前诗“相期拾瑶草”意也。)
①曹植诗:“闲房何寂寞。”王勃诗:“书斋望晓开。”
②《诗》:“终朝采绿。”逸诗:“岂不尔思。”
③庾信诗:“更寻终不见。”《左传》:晋韩宣子来聘,公享之,韩子赋《角弓》。既享燕于季氏,有嘉树焉,宣子誉之,武曰:“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遂赋《甘棠》、【倾注】此将一事翻成两句。
④《杜臆》:短褐二句,言贫难炼药,即前诗“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也。【朱注】《战国策》:邻有短褐。一作裋褐。《史记》:士不得短褐。司马贞曰:短亦作裋。裋,襦也。《贡禹传》:裋褐不完。《王命论》:裋褐之亵。裋,皆音竖。魏文帝令:“衣或短褐不完。”唐人两用之。若少陵“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与“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以属对言,不当作裋。陆倕诗:“行止避风霜。”
⑤《神仙传》:药之上者有九转还丹。陶潜诗:“日月不肯迟”。
⑥《世说》:戴安道居剡溪,王子猷雪夜命掉,未至遽反,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张远注】《旧唐书》:李白天宝初客游会稽,与吴筠隐于剡下。故有乘兴句。
⑦《后汉书》:庞德公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
李集有《无祠赠杜补阙》诗:“我觉秋风逸,谁言秋气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相宜。烟归碧海少,雁度青天迟。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段成式《酉阳杂俎》谓杜补阙即杜子美,公此诗用李诗迟字以和之。其说非也。公遇李时尚为布衣,其投拾遗,在至德乾元间。且补阙、拾遗,官衔不同,岂可强作傅会耶。
洪迈《容斋随笔》云:李太白、杜子美,在布衣时同游梁、宋,为诗酒会心之友。以杜集考之,其称大白及怀赠之作,凡十四五篇。至于太白与子美诗,略不可见。盖杜自谏省出为华州司功,迆逦入蜀,未尝复至东州也。所谓饭颗山带头之嘲,亦好事者所撰耳。
今考:太白集中,有寄少陵二章,一是《鲁郡石门送杜》,一是《沙丘城下寄杜》,皆一时刻应之篇,无甚出色,亦可见两公交情,李疏旷而杜剀切矣。至于天宝之后,间关秦蜀,杜年愈多而诗学愈精,惜太白未之见耳。若使再有赠答,其推服少陵,不知当如何倾倒耶!
春日忆李白
【顾注】天宝五载春,公归长安,白被放浪游,再人吴,诗必此时所作。
白也诗无敌①,飘然思不群②。清新庾开府③,俊逸鲍参军④。渭北春天树⑤,江东日暮云⑥。何时一樽酒⑦,重与细论文⑧?
(上四称白诗才,下乃春日有怀。才兼庾、鲍,则思不群而当世无敌矣。杯酒论文,望其竿头更进也。公居渭北,白在江东,春树春云,即景寓情,不言怀而怀在其中。王嗣奭《杜臆》曰:公怀太白,欲与论文也。公与白同行同卧,论文旧矣。然于别后另有悟人。因忆向所与言,犹粗而未精,思重与论之。此公之笃于交谊也。)
①《檀引》:“是为白也母。”句法本此。《史记·项羽纪》:“所向无敌。”
②晋曹毗《黄帝赞》:“飘然跨腾鳞。”《诗品》:“曹思王超逸今古,卓尔不群。”
③黄生曰:六朝绮靡,庾、鲍独存气骨。今按:庾新,主五言。鲍逸,主长句。晋《文士传》。张翰善属文,造次立成,辞义清新。任昉《荐士表》:“词赋清新。”《周书》:庾信留长安,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④《世说》:边文礼才辩俊逸,孔北海荐于曹公。沈约《任昉墓铭》:“天才俊逸,文雅弘备。”《宋书》:临海王子瑱在荆州,以鲍照文辞赡逸,为前军参军。
⑤江淹诗:“渭北雨声过。”陈子昂诗:“郊园春树平。”
⑥《语林》:王充著《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中郎至江东得之。此指浙江之东,充盖会稽上虞人也。【朱注】江东,即会稽。太白《怀贺监》诗:“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盖亦以会稽为江东。江淹诗:“日暮碧云合。”
⑦苏武诗:“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⑧庾信诗:“论文报潘岳。”
朱鹤龄曰:公与太白之诗,皆学六朝,前诗以李侯佳句比之阴铿,此又比之庾鲍,盖举生平所最慕者以相方也。王荆公谓少陵于太白,仅比以鲍、庾,阴铿则又下矣。或遂以“细论文”讥其才疏也,此真瞽说。公诗云“颇学阴何苦用心”,又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又云“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公之推服诸家甚至,则其推服太白为何如哉!荆公所云,必是俗子伪托耳。
《遁斋闲览》云:王荆公编杜、欧、韩、李四家诗。或问公云:“子编四诗,以杜为第一,李为第四,岂白之才格词致不逮子美耶?”公曰:“太白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子美,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绮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师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酝藉若贵介公子者。盖公诗绪密而思深,观者苟不能臻其阃奥,未易识其妙处,夫岂浅近者所能窥哉。此子美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元稹谓兼人所独专,斯言信矣。”杨万里诚斋田:太白之诗,列子之御风也。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驾玉车也。无待者,神于诗者欤?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者欤?徐仲车曰:太白之诗,饥鹰瞥汉。少陵之诗,骏马绝尘。严沧浪曰:少陵之侍法如孙吴,太白之诗法如李广。孙器之曰:太白如淮安鸡犬,遗响白云,核其归存,恍无定处。独少陵如周公制作,后世莫能拟议。杨慎升庵曰:太白诗,仙翁剑客之语。少陵诗,雅士骚人之词。比之于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也。
王世贞曰:五言律,七言歌行,子美神矣,七言律,圣矣。五七言绝,太白神矣,七言歌行,圣矣,五言次之。太白之七言律于美之七言绝,皆变体为之可耳。又曰:十首以前,少陵较难入。百首以后,青莲较易厌。扬之则高华,抑之则沉实,有色有声,有气有骨,有味有态,浓淡浅深,奇正开阖,各极其则,吾不能不服膺少陵。
胡应麟曰:才超一代者李也,体兼一代者杜也。李如星悬日揭,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包罗万汇。李唯超出一代,故高华莫并,色相难求。杜唯兼综一代,故利钝杂陈,巨细咸蓄。又曰:李才高气逸而调雄,杜体大思精而格浑。超出唐人而不离唐人者,李也。不尽唐调而兼得唐调者,杜也。
送孔巢父谢病旧游江东兼呈李白
【朱注】此诗乃天宝中在京师作。【唐注】时蔡侯饯别巢父,公在筵上赋此。《唐书》:孔巢父,字弱翁,冀州人,早勤文史,少与韩准、李白、裴政、张叔明、陶酒隐居徂徕山,时号竹溪六逸。【朱注】江东乃浙江以东。《晋书》:谢安被召,历年不至,遂栖迟东土。王羲之既去官,遍游东中诸郡。皆谓会稽也,又云:考史,巢父以辞永王璘辟署知名,广德中始授右卫兵曹参军。意巢父在天室间尝游长安,辞官归隐,史不及载耳。旧注云:巢父察永王必败,谢病而归,公作此送之。大谬。
巢父掉头不肯住①,东将入海随烟雾②。诗卷长留天地间③,钓竿欲拂珊瑚树④。
(此叙巢父往江东。孔之东游,志在遁世引年,故篇中多言神仙事。)
①《庄子》:鸿蒙拊髀雀跃掉头曰:“吾弗知。”陶潜诗:“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②《吏记·秦始皇纪》:“方士徐市等人海求神药。”江淹诗:“乘鸾向烟雾。”
③【本集注】巢父有《徂徕集》行于世。古诗:“人生天地间。”
④东游近海,故引珊瑚树。魏文帝诗:“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述异记》:郁林郡有珊瑚市,海客市珊瑚处也。珊瑚碧色,生海底,一树数枝,枝间无叶,大者高五六尺。《西京杂记》: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欲然。赵曰:珊瑚树生海底石上,故以拂言之也。
深山大泽龙蛇远①,春寒野阴风景暮②。蓬莱织女回云车③,指点虚无是征路④。
(此写东游景事。龙蛇山泽,况其归隐之迹。春寒野阴,纪其别去之时。蓬莱征路,言当有同志契合也。)
①《左传》:“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②《汉·成帝纪》:阳朔元年二月,春寒。颜延之诗:“庭昏见野阴。”宋武帝诗:“粤值风景和。”
③蓬莱在东海之中,织女为吴越分野,故用之。别本作仙人玉女,稍泛。《汉·郊祀志》:蓬莱、方丈、瀛洲为三神山。织女,见二卷《赠张垍》诗注。司马相如《大人赋》:“排阊阖而入帝宫,载玉女而与之俱归。”后汉桓君山《仙赋》:“乘凌虚无,洞达幽明,诸物皆见,玉女在傍。”傅玄诗:“云为车兮风为马。”陶隐居《真诰》:“朱关内真,以云车虚辕相适。”
④《抱朴子》:“莫不指点之。”《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大人赋》:“乘虚无而上假。”陈子昂诗:”离亭暗风雨,征路入云烟。”
自是君身有仙骨①,世人那得知其故②。惜君只欲苦死留③,富贵何如草头露④。
(此称其隐志已决,爱惜而苦留,此世人不知巢父者。富贵如草露,此巢父独有仙骨也。)
①葛洪《神仙传·刘根传》:神人曰:“汝有仙骨,故得见吾耳。”又:严青居贫,忽有人以一卷素书与青,曰:“汝有仙骨,应得长生。”
②鲍照诗:“旁人那得知。”《诗》:“憯不知其故。”
③苦死留,虽用方言,然亦有所本。《庄子》:“苦死者。”《世说》:羊孚食毕便退,遂苦相留。
④李峤诗:“富贵荣华能几时。”《述征记》: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草头露,洗眼,眼明。《商君传》:“君之危若朝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①,清夜置酒临前除②。罢琴惆怅月照席③,几岁寄我空中书④。南寻禹穴见李白⑤。道甫问讯今何如⑥。
(结出送孔呈李之意。置酒者蔡也;惆怅者公也,寄书道讯者孔也,宾主一齐收拾矣。此章前三段,各四句。末段,六句收。)
①梦弼谓:蔡侯为人恬静而意气有余。今按:谢灵运诗:“还得静者便。”公三用之。如《贻阮隐居》诗云“贫知静者性。”《寄张彪》诗云“静者心多妙。”师氏以静为蔡侯名,误矣。
②魏文帝诗:“清夜延宾客。”陆机诗:“置酒高堂。”前除,庭前阶除也。王勃诗:“倾影赴前除。”
③沈佺期诗:“罢琴明月夜。”楚辞:“惆怅兮而私自怜。”注:“惆怅,悲哀也。”
④陶弘景《左仙公萧公碑》:有人漂海,随风吵漭无垠,忽值神岛,见人授书一函,题曰:“寄葛公。”令归吴达之,上云神仙事。【钱笺】《西溪丛语》:空中书,用史宗事,乃蓬菜仙人也。洪庆善云“雁足书”,非是。【朱注】《梁高僧传》:蓬莱道人,寄书小儿至广陵白兔埭,令其捉杖飘然而往,足下时闻波涛。或云:有商人海行,见一沙门求寄书史宗。同侣欲看书,书著船不脱,及至白兔埭,书飞起就宗,宗接而将去。宗后憩上虞龙山寺,会稽谢邵、魏迈之等皆师焉。《列子》:“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南史》:褚翔少有孝行,闻空中弹指。
⑤《史记自序》:“上会稽,探禹穴。”周珽注:禹穴有两处,蜀之石泉,禹生之地,古碑刻有太白书“禹穴”二字。今绍兴会稽亦有禹穴,乃窆所也。天宝初白居会稽,故云。南寻句,一作“若逢李白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欲传太白醉骑鲸鱼,溺死浔阳,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
⑥古诗:“幸可广问讯。”
王洙曰:一本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书卷长携天地间,钓竿欲拂三珠树。我拟把袂苦留君,富贵何如草头露。深山大泽龙蛇远,花繁草青春日暮。仙人玉女回云车,指点虚无引归路。若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讯今何如。”按:别本止十二句,语虽简净,然少宕逸风神,还依诸家本为正。
刘勰曰:七言成章,必优柔和平。长短措词,贵抑扬顿挫。
范梈曰:七言古诗,要铺叙,要开合,要风度,要迢递、险怪、雄峻、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奇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备此法者,唯李、杜也。开合灿然,音韵锤然,法度森然,学问充然,义论超然。又曰:七言长古,篇法有八:曰分段、过段、突兀、字贯、赞叹、再起、归题、送尾。分段如五言,过段亦如之。稍有异者,突兀万仞,则不用过句,陡顿便说他事。杜诗大多如此,岑参专尚此法,为一家数。字贯,前后重三叠四,用两三字贯串,极精神好诵,岑参所长。赞叹如五言。再起且如一篇三段,说了前事,再提起从头说去,谓反覆有情,如《魏将军歌》、《松子障歌》是也。归题,乃本末一二句,缴上起句,又谓之顾首,如《蜀道难》、《古别离》、《洗兵马行》是也。送尾,则生一段余意结末,或反用,或比喻用,如《坠马歌》曰“君不见嵇康养生被杀戮”,又曰“如何不饮令人哀”。长篇有此,便不迫促,甚有从容意思。
王世贞曰:歌行有三难,起调一也,转节二也,收结三也。惟收为尤难。如作平调,舒徐绵丽者,结须为雅词,勿使不足。奔腾汹涌,驱突而来者,须一截便住,勿留有余。中作奇语,峻夺人魄者,须令上下脉相顾,一起一伏,一顿一挫,有力无迹,方成篇法。又曰:李杜歌行之妙,冠于盛唐。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慷慨激烈,歔欷欲绝者,子美也。
谢榛曰:七言长古之法,如波涛初作,一层紧一层,拙句不失大体,巧句不害正气,铺叙意不可尽,力不可竭,贵有变化之妙。
胡应麟曰:五言古至两汉,无论中才,即大匠国工,履冰袖手。七言古,苟天才雄赡,而刻意前规,则纵横排荡,滔滔莽莽,千言不穷,点笔立就,无不可者。然五古才力不足,可勉而能。七古非才力有余,断不至此也。又曰:七言长歌,非博大雄浑,横逸浩瀚之才,鲜克办此。盖歌行不难于师匠,而难于赋授;不难于挥洒,而难于蕴藉;不难于气概,而难于神情;不难于音节,而难于步骤;不难于胸腹,而难于首尾。学者须寻其本色,即千言钜什,亦不使有一字离去,乃为善耳。又曰: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陈也。张、李、沈、宋,稍汰浮华,渐趋平实,唐体肇矣,然而未畅也。高、岑、王、李,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织修短,得衷合度,畅矣,然而未大也。太白、少陵,大而化矣,能事毕矣。降而钱、刘,神情未远,气骨顿衰。元相白傅,起而振之,敷演有余,步骤不足。昌黎而下,门户竞开,卢金之拙扑,马异之庸猥,李贺之幽奇,刘叉之狂谲,虽浅深高下,材局悬殊,要皆曲径旁蹊,无取大雅。张籍、王建,稍为真淡,体益卑卑。庭筠之流,更事绮绘,渐入诗余,古意尽矣。又曰:初唐七言古,以才藻胜,盛唐以风神胜,李、杜以气概胜,而才藻风神称之,加以变化灵异,遂为大家。又曰:李、杜歌行,虽沉郁逸宕不同,然皆才大气雄,非子建、渊明判不相入者比。又曰: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唯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
今夕行
【鹤注】诗言“咸阳客舍一事无”,当是天宝五年,自齐赵西归至长安时作。
今夕何夕岁云徂①,更长烛明不可孤②。咸阳客舍一事无③,相与博塞为欢娱④。冯陵大叫呼五白⑤,袒跣不肯成枭卢⑥。英雄有时亦如此⑦,邂逅岂即非良图⑧。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⑨。
(此诗见少年豪放之意。除夕博戏,呼白而不成枭,因作自解之词。末引刘毅输钱,以见英雄得失,不系乎此也。《庚溪诗话》:澄江朱正民曰:今夕岁徂;值除夜也。更长烛明,夜守岁也。客舍无事而博塞,旅中借以遣兴也,在他时则不暇为此矣。不可孤,言不负此夕。冯陵,意气发扬貌。袒跣,袒臂跣足也。《杜臆》:邂逅良图,谓失意中偶然遭遇,便成良缘,此贫人意想之词。)
①《诗》:“今夕何夕。”韦孟诗:“岁月其徂,年其逮耈。”
②《楚辞》:“兰膏明烛,华灯错些。”
③《三辅黄图》:秦都咸阳,山水俱在其南,故名咸阳。《唐书》:武德元年,析泾阳始平置咸阳县,属京兆府。潘岳议:“客舍洒扫,以待征旅。”
④《庄子》:“问谷何事,则博塞以游。”苏武诗:“欢娱在今夕。”
⑤《左传》:“冯陵我城郭。”《英雄记·公孙瓒传》:“扬尘大叫,直前冲突。”《招魂》:“成枭而牟,呼五白些。”
⑥《吴越春秋》:“肉袒徒跣。”后汉杜笃《论都赋》:“莫不袒跣稽颡。”
⑦应劭《人物志》:“草之秀者为英,兽之特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聪明秀出渭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陆机诗:“英雄有屯邅。”
⑧《诗》:“邂逅相遇”。陆机诗:“行矣勉良图。”
⑨《晋书·刘毅传》:毅于东堂聚樗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余人并黑犊以还,惟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桵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又《慕容宝传》:宝与韩黄、李根等樗蒱,誓之曰:“世云樗蒱有神,若富贵可期,频得三卢。”于是三掷尽卢,宝拜而受赐。《前汉·蒯通传》:“守儋石之禄。”《扬雄传》:“家无儋石之储。”应劭《汉书注》:齐人名罂为儋石,受米二斛。《南史》:刘毅家无儋石储,樗蒱一掷百万。
附考:王逸《楚辞注》: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许慎《说文》:博,局戏,六箸,十二棋也。鲍宏《博经》:用十二棋,六白六黑,所掷投谓之琼,琼有五采。潘鸿曰:古大博则六棋,小博则十二棋,故王、许说不同。《说文》:簺,行棋相塞谓之塞。鲍宏《塞经》:塞有四采,塞四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谓之格五。《招魂》王逸注:倍胜为牟,五白,博齿也。言已箸棋,当成牟胜,射张食棋,下逃子窟,故呼五白以助投也。师氏曰:五白,即今之骰子。李白云:连呼五白行六博。《战国策》:王不见夫博之用枭耶?欲食则食;欲握则握。补注:正义云:博头有刻为袅鸟形者,掷得袅者,合食其子,食者行棋。握,不行也。《晋·张重华传》:谢艾曰:袅者,邀也。六博得袅者胜。邵注:枭卢以五木为采,有枭、卢、雉、犊之形,卢多者为胜。卢,犬名。《唐国史补》:崔师本好为古樗蒱,其法三分其子三百六十,限以二关,人执六马,其骰五枚,上黑下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全黑为卢,二雉三黑为雉,二犊三白为犊,全白为白。四者,贵采也。开、塞、■、秃、撅、袅六者,杂采也。贵采得连掷,得打马,得过关,余则否。程大昌《演繁露》:卢在樗蒱为最高之采,枭固为善齿,而杀枭者又当得隽,则袅之采品,非卢比也。杜概言枭卢,亦恐未详。【朱注】不肯成枭卢,正用刘毅事,兼举六博之袅者,以樗蒱本博类也。昌黎诗:“六博在一掷,袅卢叱回旋。”语与此同。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鹤注】《旧史》:天宝初,琎终父丧,加特进,九载卒。考宁王宪以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薨,天宝三载,琎丧服方终,必其年二月封琎以嗣宁王,并加特进也。公于开元二十四年下考功第,去游齐赵八九年,其归长安当在天宝四五载间。《壮游》诗云:“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正其时也。梁权道编在十一载,非。《唐书》:文散阶正二品曰特进。
特进群公表①,天人夙德升②。霜蹄千里骏③,风翮九霄鹏④。
(首从特进叙起。上二言位以德升,下二言德以位显。夙德句,领下两段。)
①《汉官仪》: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在三公下。《书》:“群公既皆听命”。表,表帅也。
②《貌略》:邯郸淳见曹植才辩,对其所知,叹为天人。《后汉·齐武王传》:“名儒宿德,莫不造门。”应璩书:“王肃以宿德显授。”夙德。早成之德也。
③《庄子》:“马蹄可以践霜雪”。《汉书》:武帝谓刘德为千里驹。
④陆机诗:“苟无凌风翮。”《庄子》:“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支遁诗:“九霄落芳津。”
服礼求毫发①,惟忠忘寝兴②。圣情常有眷③,朝退若无凭④。仙醴来浮蚁⑤,奇毛或赐鹰⑥。清关尘不杂⑦,中使日相乘⑧。
(此言其尊君谦己之德。惟忠,故帝常眷注。服礼,故势不敢凭。醴、鹰遣使,申言圣眷。门关不杂,正见无凭。)
①《忠经》:“被服礼乐。”钟繇表:“不差毫发。”《贾子新书》:十毫曰发,十发曰厘。
②庾信诗:“惟忠复惟孝。”江淹诗:“寝兴何时平。”
③孔焘诗:“圣情想区外。”沈约《齐安陆昭王碑文》:“皇情眷眷”。
④按:郑继之善夫云:若无凭,犹汉高失萧何若失左右手意。此说非也。诗主汝阳,不主明皇,还依王洙作不挟贵为是。【卢注】如汉吴王濞、梁孝王皆以有所凭而致祸败,河间献王、东平王苍皆以无所凭而得令名。只若无凭三字,可为千古藩王法矣。
⑤戴暠诗:“安平酝仙酒。”《汉书》:楚元王敬礼申公、穆生,每置洒,尝为穆生设醴。《释名》:“酒有泛齐浮蚁。”曹子建《七启》:“浮蚁鼎沸,酷烈馨香。”
⑥陶潜诗:“毛色奇可怜。”
⑦《会稽典录》:“丁宽门无杂宾。”陶潜诗:“户庭无尘杂。”
⑧《前汉·田横传》:“中使还报。”《吴志·朱然传》:“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
晚节嬉游简①,平居孝义称②。自多亲棣萼③,谁敢问山陵④。学业醇儒富⑤,辞华哲匠能⑥。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⑦。精理通谈笑⑧,忘形向友朋⑨。寸长堪缱绻⑩,一诺岂骄矜(11)。
(此详述生平善迹,皆夙德所致也。晚节四句,称其孝友。学业四句,称其文翰。精理四句,称其交谊。棣萼承义,山陵承孝,鸾凤言其书法,初举笔,后成章也。谈笑而有精理,此得之于学问者,寸长、一诺,能好善而无德色矣。)
①张景阳诗:“晚节悲年促。”曹植《铜雀台赋》:“从明后而嬉游兮。”
②嵇康诗:“念我平居时。”《高士传》:汉姜岐,少修孝义,乡曲归仁。
③《诗》:“棠棣之华,萼不....。”明皇尝造华萼相辉之楼,以友爱诸王。此言汝阳能善于兄弟也。汉中王瑀,即汝阳之弟。
④光武沼:“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旧唐书》:宁王薨,谥曰让皇帝,葬桥陵,号惠陵。琎上表恳辞。【朱注】此所谓不敢问山陵也。吴任臣注:梁竟陵王萧子良,乞停止山陵,不许。
⑤《南齐·杜栖传》:“学业清标,后来之秀。”《贾山传》:“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⑥《齐书》:“卢询有术学,文辞华美。殷仲文诗:“哲匠感萧晨。”
⑦吴质《答太子笺》:“摛藻下笔,龙鸾之文奋矣。”张怀瓘《书录》:许圉师见太宗书曰:“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
⑧王僧达诗:“精理亦道心”。《颜氏家训》:“韩兰英甚有名篇,又善谈笑。”
⑨《庄子》:“养志者忘形”。阮瑀诗:“友朋集光辉”。
⑩沈约《与范述曾书》:“微表寸长。”《左传》:“缱绻从公。”傅咸诗:“缱绻情所希。”邵注:“缱绻,反覆固结之意。”
(11)《吏记·季布传》:曹丘生谓布曰:“得黄金百斤,不若得季布一诺。”《魏国策》:公子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庾信《周齐宪王碑》:“不自骄矜,谦光下物。”
已忝归曹植①,何如对李膺②。招要恩屡至③,崇重力难胜④。披雾初欢夕⑤,高秋爽气澄⑥。樽罍临极浦⑦,凫雁宿张灯⑧。花月穷游宴⑨,炎天避郁蒸⑩。砚寒金井水(11)。檐动玉壶冰(12)。
(此感王接遇之厚。以曹植比汝阳,自谦不如王粲辈,故曰已忝。又以杜密自比,见汝阳可方李膺,故云何如。初宴在秋,故见凫宿灯张。后宴在夏,故见井水壶冰。中间花月之游,当属春时,所谓招要崇重也。)
①《魏志》:曹植封陈王,谥曰思。《诗》:“无忝尔所生。”注云:“忝,辱也。”
②《后汉书》:杜密与李膺俱坐党锢而名行相次,时人亦称李杜焉。
③谢瞻诗,“辍策共骈筵,并坐相招要。”
④《晋书·山涛传》:“礼秩崇重。”
⑤《世说》:卫瓘见乐广曰:“见此人若披云雾而睹青天。”《北史》:李绘仪容端伟,邢晏曰:“若披云雾,如对珠玉。”
⑥何逊诗:“萧索高秋暮。”《世说》:王徽之为桓冲参军,以手扳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⑦《周礼》:“司尊彝,再献用两象尊,皆有罍。”注:罍,所以副贰其尊也。《礼图》:六彝为上,受三斗。六尊为中,受五斗。六罍为下,受一斛。《楚辞》:“望涔阳兮极浦。”
⑧《西京杂记》:梁孝王好宫室苑囿之乐,筑兔园,园有雁他,池间有鹤洲凫渚。陆机诗:“飞鸣乱凫雁。”《汉书·外戚传》:“张灯烛,设帏帷。”
⑨阴铿诗:“花月分窗进,苔草共阶生。”何劭诗:“游宴绸缪。”《梁书》:建安王爱文学之士,日与游宴。
⑩颜延之诗,“炎天方埃郁。”《子夜歌》:“郁蒸仲暑月。”
(11)《西征记》:太极殿前有金井。
(12)鲍照诗:“清如玉壶冰。”
瓢饮惟三径①,岩栖在百层②。谬持蠡测海③,况挹酒如渑④。鸿宝宁全秘⑤,丹梯庶可凌⑥。淮王门有客⑦,终不愧孙登⑧。
(末段自叙,喜见知于王也。瓢饮岩栖,言身本隐逸。蠡测海,王德之深。酒如渑,王恩之渥。《杜臆》:公自居淮王门客,而云不愧于孙登,盖嵇康所遇非时,公所与游,则贤王而当盛世也。末乃宾主兼收,各见品格。此章上句起,中后十二句者两段,八句者两段,章法匀称。)
①《逸士传》:许由手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沥沥有声,由以为烦,去之。嵇康《高士传》:蒋诩,社陵人。诩为兖州,王莽居宰衡,诩移疾归杜陵,荆棘塞门,舍中三径,终身不出。
②嵇康书:“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百层,高山也。《西京赋》:“井干叠而百层。”
③《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注:“蠡,瓠勺也”。《韵会》:“螺,亦作蠡。”
④《诗》:“不可以挹酒浆”。《左传》:“有酒如渑。”
⑤《刘向传》:淮南王有枕中鸿宝苑秘书。《神仙传》:淮南王安,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凡十万言。
⑥【朱注】谢灵运诗:“躧步陵丹梯。”注:“丹梯,升阶也。”又诗:“即此陵丹梯。”注:谓山也。二注不同。邵注以丹梯为山上升仙之路,当从前说。
⑦《神仙传》“淮南王安,好方术,养士数千人,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白。王薄其老,八公俄变为童子。
⑧《晋·隐逸传》:孙登居汲郡北山,好读《易》,抚一弦琴,嵇康从之游,三年,问其所图,终不答。将别,乃曰:“子才多识寡,难免于今之世矣。”康不能用,果遭非命,乃作《幽愤》诗曰:“昔惭柳下,今愧孙登。”
王嗣奭《杜臆》云:用十蒸韵,颇难。此篇二十二韵,收取殆尽,须看其落韵之巧。陵字作凌,可免重复。凌,超越也。
胡应麟曰:杜排律五十百韵者,极意铺陈,颇伤芜碎。盖大篇冗长,不得不尔。惟赠汝阳、哥舒、李白、见素诸作,格调精严,体骨匀称。每读一篇,无论其人履历,咸若指掌,且形神意气,踊跃毫楮,如周昉写生,太史序传,逼夺化工。而杜从容声律间,尤为难事,真古今绝诣也。又曰:凡排律起句,极宜冠冕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二廷归望断,万里客心愁”,杜审言“六位乾坤动,三徽历数迁”,沈昉期“阊阖连云起,岩廊拂雾开”,玄宗“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张说“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李白“独坐清天下,专征四海隅”,高适“云纪轩皇代,星高太白年”,此类最为得体。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原注:甫从姑之子。
《唐书》:比部属刑部,郎中、员外各一人。诗云“漂荡”“沉埋”,又云“归老任乾坤”,此必天宝六载应诏退下后所作。黄氏谓在未献赋之前,是也。
有美生人杰①,由来积德门②。汉朝丞相系,梁日帝王孙③。蕴藉为郎久④,魁梧秉哲尊⑤。词华倾后辈⑥,风雅蔼孤鶱⑦。
(此从萧公叙起。首句推本从姑,三四称其家世,五六记官职人品,七八记文章才望。)
①《诗》:“有美一人。”《桓玄传》: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
②《开皇神告录》曰:隋开皇末,有老翁诣唐高祖,从容置酒,语及时事,曰:“公积德之门,负至贵之表。”
③《唐书·世系表》:萧氏出自姬姓,汉有丞相酂文终侯何。萧氏定著二房,一曰皇舅房,一曰齐梁房。齐梁房即梁武帝之后。
④《汉书·薛广德传》:“为人温雅有蕴藉。”颜师古注:“蕴,言如酝酿。藉,有所荐藉。”又曰:“道其宽博厚重也。”《汉书》:冯唐白首为郎。
⑤《周勃传》:“魁梧奇伟。”《前汉注》:“梧音忤。”《后汉注》:“梧音吾。”今从后音。《书》:“经德秉哲。”《王俭传》:俭体道秉哲,风字渊赡。
⑥《蔡邕传》:“后辈被遣。”
⑦钟嵘云:文约意广,取效风雅。《正韵注》:“霭,云集貌。”霭孤鶱,如鸟之飞鶱云际也。他本作蔼字,误。蔼,多也。【朱注】骞、鶱音义各异。骞,去乾切,马腹热。鶱,虚言切,鸟飞貌。
宅相荣烟戚①,儿童惠讨论②。见知真自幼③,谋拙愧诸昆④。
(次叙亲谊交情,乃上下关钮。见知,指萧。谋拙,自谓。诸昆,谓萧氏兄弟。)
①《晋·魏舒传》: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后果为公。赵曰:萧系杜家外甥,故比之魏舒。
②潘岳《闲居赋》:“昆弟斑白,儿童稚齿。”潘徽诗:“篇章极讨论。”
③任昉《赠王僧孺诗》:“唯子见知,唯余知子。”
④隋孙万寿诗:“粤余非巧宦,少小拙谋身。”洙曰:公与萧为姑舅之昆仲。
漂荡云天阔①,沉埋日月奔②。致君时已晚③,怀古意空存④。中散山阳锻⑤,愚公野谷村⑥。宁纡长者辙⑦,归老任乾坤⑧。
(未承谋拙意,自叹不遇。言漂泊沉沦,无复遭际矣。唯有学中散、愚公,玩世隐身而已。从此归老旧乡,不烦萧之枉驾也。此章前后各八句,中间四句。)
①古诗:“漂荡水无根。”《庄子》:“黄帝得之以游云天。”谢灵运诗:“岂若登云天。”
②《吴越春秋》:伍尚曰:“其遂沉埋,亦吾所喜。”《黄庭经》:“高奔日月吾上道。”
③应璩《与弟书》:“思致君于唐虞。”
④傅亮《修张良庙教》:“抒怀古之情,存不刊之烈。”
⑤《嵇康传》: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居山阳,性绝巧而善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复月居其下以锻。【朱注】《急就篇注》:凡金铁之属,椎打而成器者谓之锻。
⑥《说苑》:齐桓公逐鹿,入谷中,见一老公,问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以臣名之。臣故畜牸牛,生子大,卖之而买马。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邻人以臣为愚,故名愚公谷。”《水经注》:时水又北径杜山,北有愚公谷。
⑦陶渊明曰:“王公纡辙。”注:“纡辙,犹言在驾。”
⑧《汉书》:邴汉以清行征为京兆尹,遂归老于乡里。乾、坤,本《易》卦名。孔子《易传》以此为天地之称。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原注:甫故庐在偃师,承韦公频有访问,故有下句。
【鹤注】《旧唐书·韦济传》:天宝七载,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唐·地理志》河南府偃师注云:天宝七载,尹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则诗当作于是年。诗云“章甫尚西东”,又云“江湖漂短褐”,“周流道术空”,可知是时公又去京师而他矣。意在近畿,故云奉寄。是年韦方拜左丞,公又有两诗赠之。谓之赠,则归京师后投赠也。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①。青囊仍隐逸②,章甫尚西东③。鼎食分门户④,词场继《国风》⑤。尊荣瞻地绝⑥,疏放忆途穷⑦。
(首段,宾主并叙。上四述存问之语,下四感垂注之情。李膺比韦,孔融自喻。隐逸、西东,伤公之困穷潦倒。鼎食,称韦家世。词场,称韦文翰。尊荣属韦,瞻者在公,疏放属公,忆者在韦也。《重游何氏》诗,先提“将军有报书”,而接以倒衣二句,即报书语也。此提“逢人问孔融”,而接以青囊二句,即所问意也。)
①《诗》:“有客有客。”《后汉·孔融传》:河南尹李膺,不妄接士,融年十岁,造门与交。
②《晋书·郭璞传》:璞尝受业于郑公,得青囊书九卷,遂开洞五行。《抱朴子》:“褒隐逸之士。”
③《记·儒行》:孔子居宋,冠章甫之冠。《檀弓》:“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④《家语》:“子路仕卫,列鼎而食。”夏侯湛《抵疑》: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韦氏有大小两逍遥房,故云分门户。
⑤《旧唐书》:济以词翰闻,制《先德》诗四章,辞致高雅。杜审言诗:“岩谷卧词场。”《国风》,《毛诗》也。钟嵘《诗品》:“子建诗原出《国风》,卓尔不群。”
⑥尊荣二字,出《孟子》。任昉《齐景陵行状》:“地尊礼绝,亲贤莫贰。”
⑦向秀《思旧赋序》:“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阮籍诗:“途穷能无恸。”
浊酒寻陶令①,丹砂访葛洪②。江湖漂短褐③,霜雪满飞蓬④。牢落乾坤大⑤,周流道术空⑥。谬惭知蓟子⑦,真怯笑扬雄⑧。
(此自叙途穷,以答所问之意。浊酒二句,言隐逸之状。江湖二句,言东西之迹。牢落、周流,对章甫言,不敢以孔子自方也。惭蓟、怯雄,对青囊言,不欲居郭璞,而以子云自命也。知指韦丈,笑指他人。)
①陶潜诗:“浊酒且自陶。”
②葛洪丹砂,见前。
③陶潜诗:“江湖多贱贫。”
④【朱注】霜雪,喻头白也。张正见诗:“鬓似雪飘蓬。”《诗》:“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⑤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郭璞曰:“群奔走也。”李善云:犹辽落也。曹植诗:“牢落冥冥。”
⑥《说苑》:孔子周流应聘。《庄子》:“人相忘乎道术。”
⑦《后汉·方术传》:蓟子训有神异之道,既到京师,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常数百人。
⑧《扬雄传》:雄草《太玄》,或嘲雄以玄尚白。雄作《解嘲》曰:“子徒笑我玄之尚白,我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鹊。”【卢注】公《秋述》云:“扬子云草《玄》寂寞,多为后辈所亵。”意正相同。
盘错神明惧①,讴歌德义丰②。尸乡余土室③,谁话祝鸡翁④。
(末称颂河尹,仍归结见问之意。盘错,言才堪经世。讴歌,言化能及人。尸乡系公旧
居。谁话鸡翁,唯韦独见问耳。《杜臆》:杜公赠人诸诗,大概前半颂所赠,后截乃自陈。此独参错转接,承顶呼应,脉理极细。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后汉·虞诩传》:诩为朝歌长,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治政咸称神明。神明惧,犹言鬼神畏其精锐。
②陆云《赠汲郡太守》诗:“之子于行,民固讴歌。”《左传》:敬奉德义。《淮南子》: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朱注】《唐书》称济文雅,能修饰政事,所至以治称。此诗盘错二语,乃是实录。
③《诗正义》:河南偃师县西二十里,有尸乡亭。《水经注》:阳渠水,又东流,经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此山即祝鸡翁之故居。《后汉·袁闳传》:闳四周筑土于庭,以为房室。王绩诗:“土室映山斜。”【鹤注】土室,谓依土山以为室,如《宿赞公土室》诗云“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是也。诸社庐与墓多在河南偃师,故《凭孟仓曹觅土娄旧庄》诗:“平居丧乱后,不列洛阳岑。”则丧乱之前,公屡到矣。自开元二十九年酹远祖于洛之首阳,及天宝元年为姑万年县君制服作铭,三年为皇甫妃范阳太君卢氏作志,皆在河南也。所以公殁又归袝于偃师。
④《列仙传》:祝鸡翁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年余鸡至千头,皆有名字,欲取呼则种别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钱笺】《风俗通》:呼鸡朱朱。俗说鸡本朱公化为之,至今呼鸡皆朱朱也。《说文解字》:喌喌二口为讙,州,其声也,读若祝,祝者,诱致禽畜和顺之意。喌与朱音相似耳。
赠韦左丞丈济
【鹤注】此诗当是天宝七载冬作。
左辖频虚位①,今年得旧儒②。相门韦氏在③,经木汉臣须④。时议归前烈⑤,天伦恨莫俱⑥。鸰原荒宿草⑦,凤沼接亨衢⑧。
(首从左丞之职,叙出韦公门第。旧儒,指韦济。相门、前烈,指其祖父。天伦、宿草,记其兄亡。凤沼,谓拜左丞。)
①赵曰:魏晋以来,左丞得弹奏八座,故傅咸云:斯乃皇朝之司直,天台之管辖。《唐六典》: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察宪章。《唐书》:天宝中,济迁尚书左丞,三代并为省辖,衣冠荣之。卢照邻诗:“左辖去南台。”任昉表:“台阶虚位。”
②后汉樊准疏:公卿各举明经及旧儒子孙。
③《孟尝君传》:相门必有相。《汉书》:韦贤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七十余为相。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旧唐书》:韦思谦,武后时同鸾台风阁三品。子承庆、嗣立。长寿中,嗣立代承庆为凤阁舍人。长安三年,承庆代嗣立为天官侍郎。顷之,又代知政事。及承庆卒,嗣立又代为黄门侍郎。前后四职相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④《史记·滑稽传》:褚先生曰:“臣幸得以经术为郎。”
⑤《幽通赋》:“懿前烈之纯淑。”《旧书》:济制《先德》诗四章,词致高雅。
⑥《榖梁传》:“兄弟,天伦也。”何休注:“兄先弟后,天之伦次。”
⑦《诗》:“脊令在原,兄弟急难。”《笺》:“雝渠,水鸟,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鸣求其类。”《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注:“宿草,陈根也,谓期年。”陶潜《悲从弟》诗:“流尘集虚位,宿草旅前庭。”《旧书》:嗣立三子,孚、恒、济,皆知名。孚累迁至左司员外郎。恒开元初为碣山令,字文融密荐恒有经济才,擢拜殿中侍御史,为陇右道河西黜涉使,出为陈留太守,未行而卒。【朱注】济迁左丞时,其兄恒必已先殁,故有“恨莫俱”“荒宿草”之句。
⑧《晋中兴书》:荀勖从中书监迁尚书令,有贺之者,曰:“夺我凤凰池,诸君何贺耶?”谢庄《让中书表》:“壁门天邃,凤沼神深。”《易》:“何天之衢亨。”《灵光殿赋》:“何天衢以元亨。”【朱注】《通典》:光宅元年,中书省改曰凤阁。济父祖皆官凤阁,故以接亨衢期之。千家本有公自注:“济之兄恒亦为给事中。”此出黄鹤补注,他本无之,其实误也。
有客虽安命①,衰容岂壮夫②。家人忧几杖③,甲子混泥涂④。不谓矜余力⑤,还来谒大巫⑥。岁寒仍顾遇⑦,日暮且踟蹰⑧。
(次言穷老而受知于韦。应诏退回,命之穷也。衰容渐改,老将至矣。忧几杖,承衰。困泥涂,承命。今犹乘余力而来谒者,以韦有接遇之情也。因此遂起踌蹰盼望之意矣。)
①《诗》:“有客戾止。”《庄子》云:“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②谢朓诗:“开镜眄衰容。”扬子云曰:“雕虫之技,壮夫不为。”
③《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
④《左传》:绛县老人曰:“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赵孟谢曰:“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家人、甲子,以卦名配支干。
⑤梁武帝诗:“不谓当过时。”《隋·艺文传》:“笔有余力,词无竭源”。
⑥《吴志注》:张紘见陈琳《武库赋》,叹美之,琳答曰:“河北率少文章,易为雄伯。今足下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徐陵诗:“漳川仰大巫”。
⑦岁寒、日暮,寓言穷老,亦时值岁暮而云然耳。高允《答宗钦诗》:“虽曰不敏,请事金兰。尔其励之,无忘岁寒。”
⑧《主父偃传》: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之。《诗》:“搔首踟蹰。”曹植诗:“搅辔正踟蹰。”
老骥思千里①,饥鹰待一呼②。君能微感激③,亦足慰榛芜④。
(一云折骨效区区。末有望于韦之汲引也。老骥,况己之衰。饥鹰,况已之穷。曰思、曰待,承上踟蹰,言韦能感动激发,则己不沦于荆榛芜草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魏武乐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
②《魏志》:陈登谓吕布曰:“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鹰然,饥则为用,饱则颺去。”孙楚《鹰赋》:“饥则易呼。”
③《张仪传》:苏秦使人微感张仪。赵岐《孟子章指》:“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④傅亮表:“伊洛棒芜,津涂久废。”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按:【黄鹤注】公以天宝六载,应诏赴毂下,为李林甫见阻,由是退下。侍云“主上顷见徵”,“青冥却垂翅”,当是七载所作。篇内皆系陈情语,当在《赠韦左丞丈》诗后。末云《况怀辞大臣》,明年果又有东都之游矣。《杜臆》:前诗有颂韦丞语,此篇全属陈情,题曰赠,似误,恐当作呈。
纨袴不饿死①,儒冠多误身②。丈人试静听③,贱子请具陈④。
(首用议论总提。《杜臆》:儒冠误身,乃通篇之主,纨袴句特伴语耳。)
①《汉书》:班伯在绮襦纨袴之间,非其所好也。注:“绮,细绫。纨,素也。并贵戚子弟服。”《汉书》:邓通相当饿死。
②《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之。
③《吴越春秋》:伍子胥谓渔父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又王弼《易注》:丈人,严庄之称。鲍照书:“静听无闻。”
④鲍照乐府:“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蔡琰《胡笳》:“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甫昔少年日①,早充观国宾②。读书破万卷③,下笔如有神④。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⑤。李邕求识面⑥,王翰愿为邻⑦。自谓颇挺出⑧,立登要路津⑨。致君尧舜上⑩,再使风俗淳(11)。
(此叙少年自负,申言儒冠之事。甫昔八句,言学优才敏,足以驰骋古今。自谓四句,欲正君善俗,不但文辞见长也。此乃备陈学问本领,言大而非夸。《杜臆》:公以韦丞为知己,故通篇作衷语,如“读书破万卷”等句,大胆说出,绝无谦逊也。)
①沈约诗:“生平少年日。”【鹤注】《壮游》诗云“中岁贡旧乡”,“忤下考功第”,开元二十四年改用礼部侍即主考,公预举在二十四年之前,故主试属考功郎。其时年方二十余岁,宜自谓少年也。
②《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③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张远谓识破万卷之理,另是一解。《梁元帝纪》:兵败,焚图书十四万卷,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北史》:李永和曰:“丈夫拥书万卷,何暇南面百城。”
④魏文帝《典论》:傅武仲下笔不能自休。孔文举表:“性与道合,思若有神。”
⑤汉扬雄尝作《甘泉》等赋,魏曹子建七步成诗,公谓扬雄之赋与己敌体,子建之诗于己相近也。考字书:物料之料从去声,料度之料从平声。《左传》:“臣料虞君。”
⑥《唐书》本传:甫少贫不自振,客齐、赵间,李邕奇其才,先往见之。《北齐书》:神武自太原来朝,见宋游道,曰:“尝闻其名,今日始识其面。”赵曰:公《哀李邕》诗:“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追言洛阳相见事,岂非公与邕先识面于洛阳乎。《新史》盖误以再见为始识面矣。
⑦《唐书·文苑传》: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及进士第,张说辅政,召为秘书正字,终道州司马。《左传》:“二三子先卜邻矣。”陶潜诗:“思与尔为邻。”【朱注】邕、翰皆公同时前辈,识面、卜邻乃当时实事。旧注引杜华母使华与王翰卜邻,出伪书杜撰。
⑧刘峻《辩命论》:“孔墨之挺生。”《蜀志·吕凯传》:“诸葛丞相英才挺出。”
⑨古诗:“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⑩应璩《与弟书》:“伊尹辍耕,郅恽牧羊,思致君于唐虞,济斯民于涂炭。”《孟子》:伊尹使是君为尧舜之君。
(11)《诗序》:“美教化,移风俗。”《何氏语林》:阮孝绪叹明宾山曰:“是使还淳返朴。”
此意竟萧条①,行歌非隐沦②。骑驴十三载③,旅食京华春④。朝扣富儿门⑤,暮随肥马尘⑥。残杯与冷炙⑦,到处潜悲辛⑧。主上顷见征⑨,欲然欲求伸⑩。青冥却垂翅(11),蹭蹬无纵鳞(12)。
(此慨历年不遇,申明误身之故。萧条八句,前因贡举不第。见征四句,后以应诏退下。黄生曰:骑驴六句,极言困厄之状,略不自讳,隐然见抱负如彼,而厄穷乃如此,俗眼无一知己矣。)
①李陵书:“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②《列子》:“林类年且百岁,拾穗行歌”。桓谭《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嵇康诗:“寻山洽隐沦。”【朱注】“言以穷困行歌,非隐沦肥遁之流也。”
③汉灵帝时,执政皆骑驴。《后汉·独行传》:向栩或骑驴入市,乞丐于人。公两至长安,初自开元二十三年赴京兆之贡,后以应诏到京,在天宝六载为十三载也。他本作三十载,断误。
④《仪礼》:尊士旅食于门。郑注作众食解。魏钟繇表:“旅食许下。”作旅寓之食解矣。魏文帝《与吴质书》:“旅食南馆。”郭璞诗:“京华游侠窟。”
⑤鲍照侍:“结友多贵门,出入富儿邻。”
⑥《世说》:司马德操曰:“坐则华屋,行则肥马。”
⑦《颜氏家训》:“残杯冷炙之辱,戴安道犹遭之,况尔曹乎。”
⑧潜悲辛,含悲不忍言也。鲍照《野鹤赋》:“对钟鼓而悲辛。”
⑨《年谱》:天宝六载,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李林甫命尚书省皆下之,公应诏退下。《淮南子》:“主上出令。”《汉杂事》:宣帝时,蒋蒲与子方召见征。
⑩《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11)《楚辞》:“据青冥而摅虹。”注:“青冥,云也。”《后汉·冯异传》: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渑池。王通《东征赋》:“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
(12)《海赋》:“蹭蹬穷波。”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沛乎若巨鱼之纵大壑。”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①。每于百僚上②,猥诵佳句新③。窃效贡公喜④,难甘原宪贫⑤。焉能心怏怏⑥,只是走踆踆⑦。今欲东入海⑧,即将西去秦⑨。尚怜终南山⑩,回首清渭滨(11)。常拟报一饭(12),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13),万里谁能驯(14)?
(末段感怀韦丈,而致临别缝绻之情,甚愧四句,藉韦公为知己。窃效四句,不得志而思去矣。今欲四句,欲去而不忍径去。常拟四句,欲留而不能复留也。诗到尾梢,他人几于力竭,公独滔滔滚滚,意思不穷,正所谓“篇终接混茫”也。然须玩其转折层次,不可增减,非汗漫敷陈者比。此章首段四句,中二段各十二句,末段十六句收。)
①赵曰:厚,言其相待之厚,如《世说》范达深愧其厚意。真,言其怀抱之真,如《庄子》云其为人也真。
②《书》:“百僚师师。”《史记》:相国位诸侯王百僚之上。
③《前汉·朱云传》:“嘉猥称云。”《后汉·孔融传》:“猥惠书教。”曹植《责躬表》:“猥垂齿召。”注:“猥,曲也。”又解作遝。《范滂传》:“所劾猥多。”此诗言频育佳句也。《世说》: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④《前汉·王吉传》:吉字子阳,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刘孝标《广绝交论》:王阳登则贡公喜。
⑤《仲尼弟子传》:原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而去。
⑥《吴越春秋》:“公子光心气怏怏,常有愧恨之色。”怏怏,不平貌。
⑦《西京赋》:“大雀踆踆。”注:“踆踆,行走貌。”
⑧《庄子》:“石户之农,携子入于海,终身不返。”《易林》:“东入海口。”
⑨裴让之诗:“申胥欲去秦。”李斯《上始皇书》:“天下之士,退而不西向,裹足不入秦。”
⑩《诗》:“终南何有。”《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京兆府万年县南五十里。渭水在万年县北五十里。
(11)《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
(12)《史记·范睢传》:“一饭之恩必偿。”《后汉·李固传》:“窃感古人一饭之报。”注:“谓灵辄也。”
(13)《杜臆》:白鸥,承入海来,用海客事,属在自己说,以东海望秦川,则相去万里矣。鲍照诗:“翻波扬白鸥。”赵曰:浩荡,或取流放之貌,如《离骚》“怨灵修之浩荡”。或取旷远之貌,如《楚辞》“志浩荡而伤怀”,《东坡志林》:子美“白鸥没浩荡”,言灭没于烟波间耳,宋敏求谓鸥不解没,改作波字,便觉神气索然。今按《易林》:“凫游江海,没行千里。”此没字所本。
(14)阮籍诗:“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颜延之《王君咏》:“龙性谁能驯。”驯,驯服也。
范元实《诗眼》曰:山谷谓文章必谨布置,每见后学多告以《原道》命意曲折。后予以此概考古人法度,如子美《赠韦左丞》诗云“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此一篇立意也,故使人静听而具陈之耳。自“甫昔少年日”至“再使风俗淳”,皆言儒冠事业也。自“此意竟萧条”,至“蹭蹬无纵鳞”,言误身如此也,则意举而文已备矣。然必言其所以见韦者,于是有厚愧真知之语,而所以真知者,谓传诵其诗也。然宰相职在荐贤,不当徒爱人而已,故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果不能荐贤,则去之可也,故将东入海而西去秦。然其去也,必有迟迟不忍之意,故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然后知不可以不别,故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夫如是,可以相忘于江湖之外,虽韦亦不得而见矣,故以“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终焉。此诗前贤录为压卷,其布置最得正体,如官府甲第,厅堂房舍,各有定处,不可乱也。韩文公《原道》与《书》之《尧典》盖如此,其他皆谓之变体可也。又曰:诗有一篇命意,有句中命意。如此诗前后布置,是一篇命意也。至其道不忍决去之意,则曰“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其道欲与韦别之意,则曰“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此句中命意也。盖如此,然后可谓顿挫高雅矣。
董养性曰:篇中皆陈情告诉之语,而无干望请谒之私,词气磊落,傲睨宇宙,可见公虽困踬之中,英锋俊彩,未尝少挫也。
王嗣奭曰:此篇本古诗,而颇带排句,以呈左丞,故体近庄雅耳。通首直抒隐衷,如写尺牍,而纵横转折,感愤悲壮之气溢于行间,边缘踌蹰,曲尽其妙。
《东皋杂录》:或问荆公,杜诗何故妙绝古今。公曰:老社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严羽曰:五言始于李陵,以兴在汉,故云古诗。
茅一相曰:独孤及云:五言之源,生于《国风》,广于《离骚》,若于苏、李,盛于曹、刘。当汉、魏之间,虽已朴散为器,作者犹质有余而文不足。以今揆昔,则有朱弦疏越、太羹遗味之叹。
徐用吾曰:五言古诗,或引兴起,或赋比起,须要用意深远,托词温厚,反覆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摹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遗意。
范梈曰:五言长篇,法有四要,曰分段、过脉、回照、赞叹。先分为几段几节,每节句数多少,要略均齐。首段是叙子,一篇之意皆含在其中。结段要照应起段,且选诗分段,节数耍均,三句则皆三句,四句、六句、八句,则皆不参差。惟工部夔州后诗,间有错综,然亦不太长太短也。次要过句,名为血脉,此处用两句,一结上,一生下也。回照,谓十步一回头以照题目,又五步作一消息语以赞叹之,方不甚迫促。长篇怕杂乱,一意为一段。以上四法,备于《北征》诗,举一隅之道也。
胡应麟曰: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声易杂。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盖莫尚于五言。故两汉以还,文人艺士,平生精力,咸萃斯道。又曰:统论五言之变,则质漓于魏,体排于晋,调流于宋,格丧于齐。又曰:两汉之诗,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不唯里巷歌谣,匠心信口,即枚、李、张、蔡,未尝锻炼求合,而神气工巧,备出天造。又曰:古诗浩繁,作者至众,虽风格体裁,人以代异,支流原委,谱系具存。炎刘之制,远绍《国风》;曹魏之声,近沿枚、李。陈思而下,诸体毕各,门户渐开。阮籍、左思,尚存其质;陆机、潘岳,首播其华。灵运之词,渊源潘、陆;明远之步,驰骤太冲。有唐一代,拾遗草创,实阮前踪:太白纵横,亦鲍近矱。少陵才具,无施不可,而宪章汉魏,祖述六朝,所谓风雅之大宗,艺林之正朔也。又曰:古诗轨辙殊多,大要不过二格:有以和平浑厚、悲怆婉丽为宗者,即前所列诸家。有以高闲旷逸、清远玄妙为宗者,六朝则陶,唐则王、孟、常、储、韦、柳。但其格本一偏,体靡兼备,宜短章不宜钜什,宜古选不宜歌行,宜五言律不宜七言律。历考前人遗集,靡不然者。中唯右丞才高,时能旁及,至于本调,反劣诸子。余虽深造自得,然皆株守一隅,才之所趋,力故难强。又曰:备诸体于建安者,陈王也。集大成于开元者,工部也,青莲才之逸并驾陈王,气之雄齐驱工部,可谓撮胜二家。第古风既乏温淳,律体微乖整栗,故令评者不无轩轾。
王世贞曰:卢、骆、王、杨,号称四杰,词旨华靡,固沿陈隋之遗,而骨气翩翩,意象老境,则超然胜之。陈正字陶洗六朝,铅华都尽,寄托大阮,微加断裁,而天韵不及。李、杜光焰千古,人人知之。沧浪并极推尊,而不能致辩。元微之独重子美,宋人以为谈柄。杨用修为李左袒,轻俊之士往往耳传。大约五言选体,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沈雄为贵。然太白多露语率语,子美多稚语累语,置之陶、谢间,便觉不伦,乃欲使之夺曹氏父子耶。
杜甫全集卷之二
(此极摹贺公狂态。骑马若船,言醉中自得。眼花落井,言醉后忘躯。吴人善乘舟,故以比乘马)。
①《旧唐书》:贺知章,会稽永兴人,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醉后属辞,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天宝三载,上疏请度为道士,还乡里,《越绝书》:“夫越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汝阳三斗始朝天①,道逢麴车口流涎②,恨不移封向酒泉③。
(三斗朝天,醉后入朝也。见麴流涎、欲向酒泉,甚言汝阳之好酒。)
①《旧书》:让皇帝长子琎封汝阳郡王,与贺知章、褚庭海为诗酒之交。《抱朴子》:“管辂倾酒三斗,而清辩绮粲。”
②汉乐府《妇病行》:“道逢亲交。”魏文帝《与吴质书》:葡萄酿以为酒,甘于麴糵,道之已流■咽唾。■,同涎。陆机诗:“目苦浊镜口流涎。”
③《三秦记》:酒泉郡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拾遗记》:羌人姚馥嗜酒,群辈呼力渴羌,晋武帝擢为朝歌宰。辞曰:“请辞朝歌之县,长充养马为役,时赐美酒以乐余年。”帝曰:“朝歌,纣之旧都,地有酒池,使老羌不复呼渴。”对曰:“老羌渐染王化,若欢酒池之役,更为殷纣之民。”帝大悦,即迁酒泉太守。此条伪苏注所引北齐王询及汉郭弘事,亦系妄撰,师氏又造为旧史拾遗之说,并无根据。
左相日兴费万钱①,饮如长鲸吸百川②,衔杯乐圣称避贤③。
(费万钱,言其豪侈。吸百川,状其纵饮。乐圣避贤,即述适之诗中语。)
①《旧书》:李适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燕赏,昼决公务。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与李林甫争权不叶。五载,罢知政事,守太子少保。与亲知欢会,赋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七月,贬宜春太守,仰药而卒。黄希曰:日费万钱,饷客之用皆出于此是也。师氏谓:唐时酒价每斗三百钱,以万钱计之,当饮三石三斗有余,误矣。据本传,但云一斗不乱耳。《晋书》:“何曾日食万钱,犹言无下箸处。”
②左思《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鲵吐浪。”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噏波则洪踧蹜,吹潦则百川倒流。”
③刘伶《酒德颂》:“衔杯漱醪。”《魏志》: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世说》:简文曰:“请避贤路。”
宗之萧洒美少年①,举觞白眼望青天②,皎如玉树临风前③。
(宗之萧洒,丰姿超逸。白眼望天,席前傲岸之状。玉树临风,醉后摇曳之态。)
①《旧书》:崔宗之,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李白传》: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倡和。《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阮藉诗:“朝为美少年。”
②《列子》:“景公举觞自罚。”《晋书》:阮籍任情不羁,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列子》:“至人者上阚青天。”
③《甘泉赋》:“翠玉树之青葱。”《世说》: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兼葭倚玉树。
苏晋长斋绣佛前①,醉中往往爱逃禅。
(持斋而仍好饮,晋非真禅,直逃禅耳。逃禅,犹云逃墨、逃杨,是逃而出,非逃而入,《杜臆》云:醉酒而悸其教,故曰逃禅。后人以学佛者为逃禅,误矣。)
①《新唐书》:苏晋,珦之子。数岁知为文,房颖叔、王绍宗叹曰:“后来之王粲也。”举进士,先天中为中书舍人。玄宗监国,所下制命多晋及贾曾稿定。屡献说言,天子嘉允。历户、吏二部侍郎,终太子庶子。《续晋阳秋》:谢敷崇信释氏,以长斋供养为业。徐陵《双林寺碑》:“绝粒长斋。”《广弘明集》:宋刘义隆时,灵鹫寺有群燕共衔绣像委之堂内。据此则绣佛之制久矣。此条师氏谓晋得胡僧所绣弥勒佛事,亦属伪撰。
李白一斗诗百篇①,长安市上酒家眠②。天子呼来不上船③。自称臣是酒中仙④。
(斗酒百篇,言白之兴豪而才敏。吴论:当时沉香亭之召,正眠酒家,白莲池之召,扶以登舟,此两述其事。酒中仙,兼述其语。)
①《新唐书》:李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欲得白为乐章。召人,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范传正《李白新墓碑》:玄宗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翰苑中,命高将军扶以登舟。《史记·淳于髡传》:“臣饮一斗亦醉。”《墨子》:周公朝读百篇。
②《晋书》:颜延之为始安郡,与渊明二万钱,悉送酒家。
③【钱笺】被酒不能上船,故须扶掖登舟,非竟不上船也。旧注以船为衣领,不上船是披襟见帝,大谬。王浚表:“先臣一日上其船。”
④王绩《醉乡记》:“中国以为酒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①,脱帽露顶王公前②,挥毫落纸如云烟③。
(旭书为人传颂,故以草圣比之。脱帽露顶,醉时豪放之状。落纸云烟,得意疾书之兴。)
①《旧书》:吴郡张旭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功。《国史补》: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搵水墨中而书之,醒后自视,以为神异。《金壶记》:旭官右率府长史。《汉书》:朱博案上不过三杯。王愔《文章志》:后汉张芝好草书,学崔杜之法,韦仲将谓之草圣。
②《古乐府》:“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后汉·西域传》:莫不露顶肘行。李颀赠旭诗:“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③高允《征士颂》:“挥毫颂德。”宗钦《赠高允》诗:“弹毫珠零,落纸锦粲。”潘岳《杨荆州诔》:“翰动若飞,落纸如云。”高彪诗:“抗志凌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①,高谈雄辩惊四筵②。
(谈论惊筵,得于醉后,见遂之卓然特异,非沉湎于醉乡者,此诗参差多寡,句数不齐,但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间错成文,极变化而仍有条理。)
①袁郊《甘泽谣》:陶岘,开元中家于昆山,自制三舟,客有前进士孟彦深、进士孟云卿、布衣焦遂,各置仆妾,共载游山水。《滑稽传》:淳于髡曰:“朋友交游,私情相语,饮不过五六斗,竟醉矣。”《汉·元帝纪》:“卓然可观。”
②庾信诗:“高谭变白马,雄辩塞飞狐。”谢瞻诗:“四筵沾芳醴。”此条师氏所引口吃之说,亦属妄撰。
蔡绦《西清诗话》:此歌眠字、天字再押,前字三押,古未见其体。叔父叔度云:歌分八篇,人人各异,虽重押韵无害,亦周诗分章之意也。唐汝询曰:柏梁诗,人各说一句,八仙歌,人各记一章,特变其体耳,重韵何害。
王嗣奭《杜臆》曰:此系创格,前古无所因,后人不能学。描写八公,各极生平醉趣,而都带仙气。或两句,或三句、四句,如云在睛空,卷舒自如,亦诗中之仙也。
吴见思曰:此诗一人一段,或短或长,似铭似赞,合之共为一篇,分之各成一章,诚创格也。
旧刻《分类千家注》多载伪苏注,大概以杜句为主,添设首尾,假托古人,初无其事。蔡傅卿编年千家本削去,最快。前辈如邵二泉、焦弱侯,多为伪注所惑。后来《五车韵瑞》遂引作实事。张迩可《会粹》又本《韵瑞》,且于附会古人处妄添某史,可谓巧于缘饰矣。近日吴门所刻《庾开府文集》亦误引伪注,沿讹不觉,亟当正之。此篇所引伪苏注数条,概从芟却,不使惑人。
《容斋随笔》曰:此诗乐圣避贤,乃引李适之诗语。别本误以“避贤”为“世贤”,绝无意义。“世”字又犯太宗御讳。《秦州雨晴》诗云:“天永秋云薄,从西万里风。”谓秋天辽永,风从万里而来,可谓广大。而集中作“天水”,此乃秦州郡名。若用入此篇,其思致浅矣。《和李表丈早春作》云:“力疾坐清晓,来诗悲早春。”正答其意,而集中作来时,殊失所谓和篇本旨。
高都护骢马行
按:高仙芝平少勃律,在天宝六载。是年,大食诸部七十二国皆降附。八载,入朝,诗云“飘飘远自流沙至”,又云“长安健儿不敢骑”,正其时也。九载,仙芝讨石国,俘其王以献,则知次年又往边疆矣。此诗当是天宝八载所作。黄云七载,梁云十一载,皆非。《汉书·郑吉传》:吉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注:并护南北二道,故谓之都。
安西都护胡青骢①,声价歘然来向东②。此马临阵久无敌③,与人一心成大功④。
(此言骢马在边,而有功行阵。)
①《旧唐书》:贞观十七年,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显庆三年,移治龟兹国城。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都护府隶焉。《隋书》:西域吐谷浑有青海,中有小山,至冬冰合,尝得波斯马放入海,因生骢马,日行千里,故时称青海骢马。胡青骢,犹《淮南子》所云胡骏马。古诗:“踯躅青骢马。”《广韵》:“骢,马青白色。”
②《赭白马赋》:“声价隆振。”又:“歘耸擢以惊。”注:“歘,忽也。”汉《天马歌》:“天马来,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③戴暠诗:“刀环临阵鸣。”《史记》:项王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向无敌。”
④《国语》:“戮力一心。”《大戴礼》:“均马力,齐马心。”应德琏《悯骥赋》:“展心力于知己兮。”《史记》: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①,飘飘远自流沙至②。雄姿未受伏枥恩③,猛气犹思战场利④。
(此言骢马在厩,而不忘战伐。)
①《赭白马赋》:“愿终惠养,荫本枝兮。”
②曹植诗:“飘飘随长风。”《元和郡县志》:居延泽,在张掖县东北一千六百里,即古流沙。《天马歌》:“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
③《赭白马赋》:“弭雄姿以奉引。”《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注:“伏枥,谓伏槽枥而秣之。”
④《西征赋》:“何猛气之咆勃。”《战国策》:张仪曰:“魏之地势,固战场也。”
婉促蹄高如踣铁①,交河几蹴曾冰裂②。五花散作云满身③,万里方音汗流血④。
(此言其形相、精力之出群。上云流沙,此云交河,正见来自远地也。)
①《南都赋》:“马踠余足。”《相马经》:“马踠欲促,促则健,蹄欲高,高耐险峻。”《齐民要术》:“马踠欲促而大,其间才容靽,蹄欲得厚二三寸,硬如石。”踣,踏也。【邵注】“踣铁,言马蹄之坚。”
②《元和郡县志》:贞观四年,于汉车师前王地置交河县,取界内交河为名。交河源出县北天山,分流城下。《一统志》:今为西番火州地。【王洙注】唐安西去交河七十里。顾野王诗:“交河冰未坚。”赵曰:东方朔《神异记》曰: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诗言交河有层积之冰,马几度蹴踏之而破裂也。旧引颜赋“经玄蹄而雹散,历素皮而冰裂”,非是。盖赋谓骑射耳。玄蹄、素皮,皆射帖名,而雹散、冰裂,皆射帖声,与马踏冰裂之义无涉。
③《名画录》:开元内厩,有飞黄、照夜、浮云、五花之乘。丹元子《步天歌》:“五个花文王良星。”《李白集注》:“五花,马毛色也。”又郭若虚云:五花者,剪鬃为瓣,或三花,或五花。白乐天诗“马鬣剪三花”,此另一说。
④《天马歌》:“经万里兮归有德。”《汉书》:李广利获汗血马来。注: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小孔中出,如血。赵曰:“汗血之姿,非万里无以见。”
长安壮儿不敢骑①,走过掣电倾城知②。青丝络头为君老③,何由却出横门道④。
(末用感慨作结,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郑氏曰:长安,古雍州地,汉始都此。
②崔豹《古今注》:“秦始皇有七马,一曰追电。”《隋书》:“长孙晟为总管,突厥畏之,见其赤马称为闪电。”赵注:“此言马行如电,举国皆知耳。”旧引傅玄诗“童女掣电策,童男挽雷车”,非其义。孙楚诗:“倾城远追送”。注:“倾,犹尽也。”
③古乐府:“青丝缠马尾,黄金络马头。”
④《汉·西域传》:“百官送至横门外”。《三辅黄图》:“长安城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其外有桥,曰横桥。”程大昌《雍录》:“自横门渡渭而西,即是趋西域之路。”【远注】出横门道,言欲驰驱于战场。
张綖曰:凡诗人题咏,必胸次高超,下笔方能卓绝。此诗“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如此状物,不唯格韵特高,亦见少陵人品。若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曾敢潜忘秣饲恩。”乃乞儿语也。
王嗣奭曰:“与人一心成大功”,此盛赞马德,即所谓“其堪托死生”也。下文猛气思战场,万里看流血,壮儿不敢骑,却出横门道,节节俱蒙此意,写得雄骏绝伦,“语不惊人死不休”,洵足空前绝后矣。
胡应麟曰:七言古诗,概曰歌行。余漫考之,歌之名义,由来远矣。《南风》、《击壤》兴于三代之前,《易水》、《越人》作于七雄之世,而篇什之盛,无如《骚》之《九歌》,皆七古所始也。汉则《安世》、《房中》、《郊祀》、《鼓吹》,咸系歌名,并登乐府。或四言,上规风雅,或杂调,下仿《离骚》,名义虽同,体裁则异。孝武以还,乐府大演,《陇西》、《豫章》、《长安》、《京洛》、《东西门行》等,不可胜数,而行之名,于是著焉。较之歌曲,名虽小异,体实大同。至长、短、燕、鞠诸篇,合而一之,不复分别,又总而目之曰相和等歌。则知歌者,曲调之总名,原于上古。行者,歌中之一体,创自汉人,明矣。又曰:今人例以七言长短句为歌行,汉魏殊不尔也。诸歌行,有三言者,《郊祀歌》、《董逃行》之类;四言者,《安世歌》、《善哉行》之类;五言者,《长歌行》之类;六言者,《上留田》、《妾薄命》之类。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则《柏梁》始之,《燕歌》、《白纻》皆此体。自唐人以七言长短为歌行,余皆别类乐府矣。又曰:歌行,兆自《大风》、《垓下》,《四愁》、《燕歌》而后,六代寥寥,至唐大畅。王、杨四子,婉转流丽,李、杜二家,逸宕纵横。又曰:阖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电,凄风急雨,歌也。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行。又曰:李、杜歌行,扩汉、魏而大之,而古质不及。卢、骆歌行衍齐梁而畅之,而富丽有余。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鹤注】天宝二年三月壬子,亲祀玄元庙,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东京庙为太微宫,天下为紫微宫。据旧史改庙为宫,已在二年,题曰玄元皇帝庙,仍旧称也。五圣联龙衮,是天宝八载闰六月事,题云《冬日》,当是其冬作。盖天宝九载,公归长安,进《三大礼赋》,不在洛阳矣。【朱注】此诗所咏,即太微宫也。作于加谥五圣之后,当在八载之冬。封演《见闻记》: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白衣老父,呼谓曰:“为吾语唐天子,吾是老君,即汝祖也,今年无贼,天下太平。”高祖即遣使致祭,立庙其地。《唐书》:高宗乾封元年,幸毫州,诣老君庙,追尊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九年,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天宝元年,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书:玄元皇帝降于丹风门之通衙,告锡灵符在尹喜故宅。上遣使就函谷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元庙于大宁坊,东都于积善坊临淄旧邸,亲享新庙。
配极玄都閟①,凭高禁篽长②。守桃严具礼③,掌节镇非常④。碧瓦初寒外⑤,金茎一气旁⑥。山河扶绣户⑦,日月近雕梁⑧。
(首段,记庙制之尊严。赵曰:庙在洛城北,故云配极。洙曰:庙在北邙山,故云凭高。赵曰:尊老君为圣祖,故谓守祧。符验以备非常,故得掌节。碧瓦外覆,寒气先侵矣。金茎旁列,一气上通矣。山河拱户,形其雄壮。日月近梁,状其高华。)
①《史记》:始皇为极庙,象天极。《索隐》曰:“为宫庙象天极,故曰极庙。”李峤诗:“配极光辉远”。康骈《剧谈录》:东都北邙山,有玄元观,南有老君庙,台展高敞,下瞰伊洛。《道藏》:道君处大玄都,坐高盖天。《云笈七签·三洞经》:玄都上有九曲峻赠凤台琼房玉室,处于九天之上,玉京之阳。张正见诗:“玄都府内驾青牛。”《诗》:“閟宫有洫。”注:“閟,深闭也。”
②王僧孺诗:“凭高且一望。”《羽猎赋》:“禁御所营。”《汉纪注》:“篽者,禁苑之遮卫也。”《后汉纪注》:“折竹以绳悬连之,使人不得往来。”今作籞。
③《周礼》:“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注:“迁主所藏曰祧”。《唐书》:老君庙置令丞各一员。《史记》:萧何曰:“王若欲拜大将,具礼乃可。”此借用字。
④《周礼》:掌节,掌守邦节而辩其用。注:“节,犹信也,行者所执之信。”《史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亦借用字。
⑤刘陶駼诗:“缥碧以为瓦”。碧瓦,琉璃瓦也。谢灵运《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
⑥《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注:“金茎,铜柱也。”《郊祀志》:“汉武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朱注】《曹子建集》:明帝诏有司铸铜,建承露盘于芳林园,茎长十二丈,大十围,使植作颂铭,则洛城金茎固有之矣。《庄子》:“通天下一气耳。”《西征赋》:“化一气而甄三才。”
⑦陈后主诗:“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舞影赋》:“耀金波兮绣户。”
⑧檀约《阳春歌》:“白日映雕梁。”
仙李蟠根大①,猗兰奕叶光②。世家遗旧史③,道德付今王④。
(此推言庙祀之由。唐奉老君为圣祖,故言很大而叶盛。《史记》不载于世家,故云“遗旧史”。明皇尝注《道德经》,故云“付今王”。)
①《申仙传》: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老子内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其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有娠。七十二岁,于陈涡水李树下,剖左掖而生。《述异记》:中山有缥李大如拳者,呼为仙李。又云:濑乡老子祠有红缥李,一李二色。唐太宗《探得李》诗云:“盘根植瀛诸,交于倚天舒。”庾信《老子庙》诗:“盘根占树底。”
②《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先是景帝坐崇芳阁,见赤气如林,来蔽户牖,乃改阁为椅兰殿。【钱笺】以”倚兰”对“仙李”,亦以汉武比玄宗也。曹植《王仲宣诔》:“伊昔显考,奕叶佐时。”注:“奕,不绝之称。”
③《唐会要》:开元二十三年,敕升老子、庄子为列传首,居伯夷之上。《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④《史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封演《闻见记》:开无二十一年,明皇亲注《道德经》,令学者习之。《书》:“今王嗣有令绪。”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①。森罗移地轴②。妙绝动宫墙②。五圣联龙衮④,千官列雁行⑤。冕旒俱秀发⑥,旌筛尽飞扬⑦。
(此记绘画之精工。移地轴,言山水逼真。动宫墙,言殿宇生色。冕旒承龙衮,从衣及冠也。旌筛承千官,由扈从及仪仗也。)
①原注:庙有吴道子画《五圣图》。朱景玄《名画录》:吴道玄,字道子,东京阳翟人。明皇知其名,召入内供奉。吴生凡画人物、佛像、神鬼、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国朝第一。《历代名画录》:吴道子学书不成。因工画。张怀瓘每云:“吴生之画,下笔有神,是张僧繇后身。”官至宁王友。孔融《与曹操书》:“今之年,喜谤前辈。《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曹植诗:“常得擅此场”。黄山谷云:“能干前辈中檀场,不独争长时辈也。”
②《肇论》:“万象森罗。”《海赋》:“地轴挺拔而争回”。《春秋元命苞》:“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
③《续晋阳秋》:顾恺之尤好丹青,妙绝于时。应琚诗:“侈靡在宫墙。”
④《通鉴》:天宝八载六月,上以符瑞相继,皆祖宗休烈,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皇帝,太宗谥曰文武大圣皇帝,高宗溢曰天皇大圣皇帝,中宗谥曰孝和大圣皇帝,睿宗谥曰玄贞大圣皇帝。康骈《剧谈录》:玄元观壁上有吴道子画五圣真容及《老子化胡经》事,丹青绝妙,古今无比。《淮南子》:“此五圣者,天下之盛王。”《礼器》:“天子龙衮”。
⑤《荀子》:“天子千官”。《记》:“兄之齿雁行”。
⑥又:“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沈佺期诗:“朝光映冕旒”。《蜀都赋》:“王褒..晔而秀发”。
⑦孔德璋诗:“风交旌旆扬。”汉高帝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翠柏深留景①,红梨迥得霜②。风筝吹玉柱③,露井冻银床④。
(此兼叙冬日之景。柏耐寒而色留,梨得霜而叶落,吹玉柱,风冽檐前。冻银床,冰凝井干也。)
①《水经注》:“翠柏荫峰。”谢朓《松赋》:“怀风音而送声,当月路而留景。”
②庾肩吾诗:“梨红大谷晚。”
③【郭知达注】风筝,谓挂筝于风际,风至则鸣也。杨慎《丹铅录》:古人殿阁檐棱间,有风琴、风筝,皆因风动成音,自叶宫商。或曰风筝,檐铃也,俗谓呼风马儿。【朱注】唐人有风筝诗,前说是。李白诗:“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柳恽诗:“秋风吹玉柱。”袁淑《正情赋》:“陈王柱之呜筝。”
④赵曰:露井,露地之井。古乐府:“桃生露井上。”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绥汲寒浆。”庾肩吾诗:“银床落井桐。”【朱注】旧以银床为井栏。《名义考》:“银床乃辘轮架,非井栏也。”
身退卑周室①,经传拱汉皇②。谷神如不死③,养拙更何乡④。
(末乃追论老子,以见渎祀之不经。身退二句,言人往而道存。谷神二句,言神藏而迹隐。结含讽意。此章起首、中间各八句,前后三段各四句。)
①《老子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列仙传》:老子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转为守藏史。积八百余年,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而去,入大秦。《孔丛子》:“今周室卑微。”
②《高士传》:“经传世国。”《老氏圣纪图》:河上公授汉文帝道德二经旨奥,帝斋戒受之。《神仙传》:汉孝景读《老子经》,有所不解,以问河上公,公乃授素书二卷。拱汉皇,谓端拱,而受此书。
③《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按:谷神,谓身中空窍处有元神也,即丹田之说。故庾信诗云:“虚无养谷神。”旧解谷为养,则谷神上不当更加养字矣。
④潘岳《闲居赋》:“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庄子》:“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钱谦益《笺》曰:唐自追祖老子,见像降符,告者不一。玄宗骂信而崇事之,公作此诗以讽谏也。配极四句,言玄元庙用宗庙之礼,为诬其祖也。碧瓦四句,言宫殿壮丽逾制,为非礼也。仙李蟠根、猗兰奕叶,言神尧以下,圣子神孙,仙源积庆,何取乎玄元而追之为祖乎?“世家遗旧史”,言太史公已不列世家,其在唐世,何谱牒之可据耶?“道德付今王”,言明皇虽尊信其教,然未能深知道德之意。皆微词也。画手八句,言画图近于儿戏。翠柏四句,叙冬日庙中景象。末四句,总括一篇大旨。老子见周德之衰,则引身去之,今安肯非时而出耶?且言汉文恭俭醇厚,深得五千言之旨,故经传致垂拱之治,今之崇尚,则异是矣,亦申明“道德付今王”之意也。老子之学,归本于谷神不死,为天地根,假令长生驻世,亦当藏名养拙于无何有之乡,岂其凭人降形,炫耀光景,以博后人之崇奉乎?此诗虽极意讽谏,而铺张盛丽,语意浑然,所谓“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也。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陈无已先生语余曰:“今人爱少陵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像之,非善学者。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予曰:“如何等是?”曰:“《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叙述功德,反覆伸意,事核而理长。《阆中歌》,辞致峭丽,语脉新奇,句清而体好。兹非立格之妙乎?《江汉》诗言,乾坤之大,腐儒无所寄其身。《缚鸡行》言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兹非命意之深乎?《赠希鲁》云“轻身一鸟过”,力在一过字。《徐步》诗云:“花蕊上蜂须”,力在一上字。兹非用字之精乎?学者体其格,高其意,练其字,则自然有合矣,何必规规然仿像之乎。”
汪道昆曰:唐尊老子为圣祖,故曰盘根,曰奕叶,曰挑,曰节,皆以祖庙事言。诗句清丽奇伟,势欲飞动,可与吴生画手,并绝古今。
毛先舒曰:此篇钱氏以为皆属讽刺,不知诗人忠厚为心,况于子姜耶。即如明皇失德致乱,子美于《洞房》、《宿昔》诸作,及《千秋节有感》二首,何等含蓄温和。况玄元致祭立庙,起于唐高祖,历世沿记,不始明皇,在洛城庙中,又五圣并列,臣子入谒,宜何如肃将者。且子美后来献《三大礼赋》,其《朝献太清宫》,即老子庙也。赋中竭力铺扬,若先刺后颂,则自相矛盾亦甚矣,子美必不出此也。
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
此诗梁氏编在天宝十四载,是年十一月安禄山已反,而诗中并无伤乱之词,知其非此时矣。黄氏据《通鉴》“八载冬,冰合”,遂以此证“黄河十月冰。”按“诗意本谓塞外河冰,引证未台。大抵属未乱以前之诗,其年数已不可考矣。又按:开元天宝间,府兵罢,折冲停,民间挟兵器者有禁。“王者今无战”,正指其时,盖天宝六七载,时在京师作也。自此以后,边将多尚战功矣。【鹤注】武卫将军之名,起于魏许褚。《唐书》:左右武卫大将军各一员,将军各一员,掌统领宫禁警卫之法。谯周《法训》:挽歌出于田横之门人,挽柩而行,因谓之挽歌。
严警当寒夜①,前军落大星②。壮夫思敢决③,哀诏惜精灵④。王者今无战⑤,书生已勒铭⑥。封侯意疏阔⑦,编简为谁青⑧。
(首章,记初丧情事。上四,言身殁可哀。下四,言功存足述。夜落将星,见其有关气运。敢决,念生前。精灵,伤死后。无战,世际承平。勒铭,立碑墓道。意疏阔,褒封绝望。为谁青,史简足传也。《杜臆》:封侯句,无限感慨,与汉文帝惜李广不遇时者同意。)
①武卫主警卫宫禁,故云严警。《魏志》:太后令曰:“驰语大将军,得先严警。”梁武帝诗:“调梭辍寒夜。”
②诸葛武侯《与步騭书》:“仆前军在五丈原。”《晋阳秋》:“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往西南,投于诸葛亮营,俄而亮卒。”
③《扬子》:“壮夫不为。”
④《吴都赋》:“舜禹精灵,留其山河。”
⑤【卢注】是时罢府兵,停折卫,禁民间挟兵器,故云“今无战。”淮南王安书: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⑥《晋书·苏峻传》:少为书生,有才学。蔡邕《张伯雅祠堂碑》:“假石勒铭。”此谓墓铭也。旧引班固作《燕然山铭》,勒石纪功,未合。
⑦《后汉·梁棘传》:大丈夫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贾谊《鵩赋》:“制度疏阔。”王右军《书论》:“疏阔相间。”
⑧刘歆《责太常书》:“或脱简,或脱编。”刘孝标书:“青简尚新。”
其二
舞剑过人绝①,鸣弓射兽能②。铦锋行惬顺③,猛噬失蹻腾④。赤羽千夫膳⑤,黄河十月冰⑥。横行沙漠外⑦,神速至今称⑧。
(次章,忆生前忠勇,承上思敢决。锋利而师行皆顺,此剑之雄。中箭而猛兽失威,此弓之捷。操此绝技,率众渡河,直能横行沙漠矣。《杜臆》:行惬顺,谓所向如意。失蹻腾,谓应弦倒兽。赤羽旗下,干夫会膳,言孤军深入,塞外黄河,十月冰冻,见不避苦寒,此正形容其横行神速。)
①《汉书》:“项庄请以剑舞。”《前汉·晁错传》: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伎艺,过人绝远。
②阴铿诗:“战士夜呜弓。”
③《西京赋》:“胸突铦锋。”
④《西部赋》:“掎僄狡“扼猛噬。”梦弼云:猛噬,猛虎之啮噬者。卢注谓即饮羽意,犹曹景宗云“放箭如饿鴟叫泽中”,此欲配合话锋耳,失之纤巧。蹻腾,壮跃之貌。
⑤《家语》:子路曰:“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注:羽,旗也。按:刘会孟以赤羽为塞雁,不知十月时雁已南翔矣。钱谦益以赤羽为箭羽,岂军行绝漠,能射禽充食乎。千夫,指军士。《牧誓》:“千夫长,百夫长。”
⑥虞世南诗:“冰壮黄河绝。”按:《钱笺》引《左传》:“公徒释甲,执冰而饮。”注云:“冰,椟丸盖也。”此说晦曲。
⑦《前汉·樊哙传》:“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⑧《晋书》:张宾谓石勒曰:“用兵贵神速,勿后时也。”
后人崇尚杜诗,于炼字、炼句、炼格莫不取法焉。如杜:“铦锋行惬顺,猛噬失睛腾。”上二字用《汉书》作对。王介甫云:“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借用《汉书》字,而语尤工巧。杜:“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将地里年数作对。柳子厚云:“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苏子瞻云:“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十二年。”亦本杜句,但杜以两语领全诗,柳、苏只中间叙述耳。杜《郑驸马宅宴》诗,上尾用薄、麓、谷,乃同韵字。唐末章碣诗:“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雪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七律中,隔句用韵,并为奇格。但杜出之无心,而章却摹仿有意也。
其三
哀挽青门去①,新阡绛水遥②。路人纷雨泣③,天意飒风飙④。部曲精仍锐⑤,匈奴气不骄。无由睹雄略⑥,大树日萧萧⑦。
(三章,想死后余威,承上惜精灵。上四,言归榇堪伤。下四,言边功犹在。)
①哀挽,挽丧车而哀愉也。《三辅黄图》: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其青色,因名青城门。
②崔融诗:“京兆新阡辟,扶阳甲第开。”《原涉传》:京兆尹曹氏葬茂陵,谓京兆阡。涉慕之,起父冢,表曰原氏阡。阡,墓表也。《水经注》:绛水,出绛山西北,流注于浍。应劭曰:绛水,出绛县西南。【邵注】绛州去长安六百里。
③阮瑀诗:“悲声感路人。”赵曰:诸葛亮亡,人皆野哭。曹植诔:“延首叹息,雨泣交颐。”
④尚德缓刑书,以应天意。庾仲初《吊贾谊文》:“飙风独丧。”《尔雅》:“风从下上曰飘。”
⑤《光武纪注》:大将军营有五部、三校尉,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晋书·刘牢之传》:领精锐为前锋。精仍锐,精力仍然勇锐也。
⑥《通鉴》:燕梁琛谓苻坚曰:“吴王垂雄略冠世,折冲御侮。”
⑦大树,暗用冯异事,见首卷。
此诗次章云“横行沙漠外”,将军盖能立功边外者。首章则云“封侯意疏阔”,末章又云“大树日萧萧”,是能有功而不伐者,异于边将之邀功生事矣。公特表而出之,以致深惜焉。
张希良曰:诗题不纪姓名,按唐乔潭《裴将军舞剑赋序》:“后元年秋九月,羽林裴公献戎捷于京师,上御花萼楼,大置酒。酒酣,诏将军舞剑,为天下壮观。”赋云:“将军以幽燕劲卒,耀武穷发。俘海夷,虏山羯,振旅阗阗,献功魏阙。”后元年,当是明皇之天宝初载,花萼楼亦其明验,少陵诗中“横行沙漠外”,“匈奴气不骄”等语合。将军,意即裴羽林也。裴名旻,善射,一日斃十一虎,见《唐书·李白传》、《太平广记》虎部。又与诗之“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者合,存以俟考。王维亦有《赠裴将军》诗云:“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琱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檎黠卤,始知天上右将军。”亦与舞剑鸣弓合。又,唐之裴氏,多籍山西,篇中“新阡绛水遥”似亦指裴旻。但《唐书·宰相表》裴晏官金吾将军,与武卫将军不合,未知是否也?
赠翰林张四学士蝈
【鹤注】天宝十三载,垍贬卢溪郡司马,旋召还,迁太常卿。题云赠翰林张学士,则在夫贬司马前。诗云“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意是天宝九载自河南归时作。是时未献赋,故诗不及之。梁权道编在十四载,非。《旧唐书·张说传》:二子均、垍,皆能文。《唐会要》:玄宗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别旨制诏书敕,犹或分在集贤。开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别建学士院,俾专内命。太常少卿张垍、起居舍人刘光谦等,首居之,而集贤所掌,由是罢息。
翰林逼华盖①,鲸力破沧溟②。天上张公子③,宫中汉客星④。
(首叙翰林张增。逼华盖,其位高。破沧溟,其势大。宰相之子,故云公子。垍,尚公主,故比客星。)
①《唐会要》:翰林院在银台门内,麟德殿西厢重廊之后,学士院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晋·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蔽覆大帝之座也,盖下九星曰杠,盖之柄也。”《蔡邕传》:“拥华盖而奉皇极。”洙曰:逼,言密迩帝座。
②《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吴都赋》:“徽鲸背中于群犗。”注:“徽鲸,鱼之有力者。赵曰:破,如宗患所云“乘风破浪”之破。谢朓笺:“沧俱未运,波臣自荡。”
③《汉书》:成帝时童谣曰:“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帝每微行出,常与张放俱,称富平侯家,故曰张公子。
④《蜀志》:《出师表》:宫中府中,皆为一体。《后汉书》:光武与严光共卧,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宗懔《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一女织,一丈夭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而还。庾肩吾《江州》诗“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虞茂《赋昆明池织女石》诗“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徐陵诗“张星旧在天河上,山来张姓本连天”,俱用此事。【张远注】此乃切张姓而用,旧引严光,与此不切。今按:公《赠太常卿张垍》诗“能事闻重译,嘉谟及远黎”,盖尝奉使于外,故有“宫中汉客星”句耳。《旧唐书》:垍尚宁亲公主,玄宗特加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
赋诗拾翠殿①,佐酒望云亭②。紫浩仍兼绾③,黄麻似六经④。内颁金带赤⑤,恩与荔枝青⑥。
(次叙才华宠遇。赋诗二句,居禁地也。紫浩二句,优文翰也。内分二句,多恩眷也。)
①魏文帝诗:“赋诗以写怀。”《两京新记》:大福殿,在麟德殿北。拾翠殿,在大福殿东南。
②《汉·高帝本纪》:上置酒沛宫,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应劭曰:“助行酒。”《长安志》:大福殿、拾翠殿、西内延嘉殿西北有景福台,台西有望云亭。
③【王沫注】紫浩,谓以紫泥封浩。黄麻,谓写浩词于黄麻纸上,《陇右记》:武都紫水有泥,其色紫而粘,用贡封玺书,故诏诰有紫泥之美。《西京杂记》:汉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
④《唐会要》: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辩。开元三年十月,始用黄麻纸写诏。上元三年二月,制敕并用黄麻纸。李肇《翰林志》:故事,中书舍人专掌诏诰。开元间,始置学士,大事直出中禁,不由两省。凡制用白麻纸,诏用白藤纸,书用黄麻纸。《东都赋》:“按六经而校德。”【鹤注】制诰本集贤学士领之,今翰林学士得分掌,故云兼绾。写诰词于黄麻,训词谨严如六经。薛苍舒曰:自别置学士院以专掌内命,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凡充其职者无定员,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人院一岁,则迁知制诰班矣。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
⑤《唐书》绯为四品服,浅绯为五品服,并金带,但■数别。
⑥【朱注】《唐书》:贵妃嗜生荔枝,明皇置驿传送。垍尚主,宅在禁中,得与此赐,所谓“恩与荔枝青”也。《海录碎事》载,戎州出绿荔枝,肉熟而皮犹绿。曾子固《荔枝状》云:江家绿,出福州。又色红而有青斑者,名虎皮,亦出福州。荔枝青殆即此类乎。旧注引《杨文公谈苑》“荔枝金带”乃是宋制,且与上句复出。李肇《国史补》:张均兄弟俱在翰林,垍以尚主,独赐珍玩,以夸于均。均曰:“此乃妇翁与女婿,固非天子赐学士也。”
无复随高凤①,空余位聚萤②。此生任春草③,垂老独漂萍④。傥忆山阳会⑤,悲歌在一听⑥。
(末乃自叙,结出赠诗意。不能随凤高鶱,依然聚萤励志耳。春草,叹卑微。漂萍,伤流落。山阳会,望其念旧。听悲歌,讽其汲引。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六句。)
①《诗》:“凤凰鸣矣,于彼高冈。”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②《晋书》: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以练囊盛数十萤火,照书读。《颜氏家训》:“古人勤学,照雪聚萤。”
③梁元帝诗:“既看春草歇。”
④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鲍令晖诗:“流漂萍无根。”
⑤《魏氏春秋》:嵇康寓居河内山阳,与王戎、向秀同游。秀后经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
⑥《史记·项羽纪》:“悲歌慷慨。”《韩非子》:“一听而公会。”
乐游园歌
《英华》题作《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张蜒曰:天宝十载,公献赋,诏试集贤院,为宰相所忌,得参列选序,详诗中“圣朝已知贱士丑”,似当在此岁作。【鹤注】唐以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三令节。德宗时,李泌请废正月晦日,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汉书》: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注:《三辅黄图》云:在杜陵西北。《长安志》:乐游苑,在京兆万年县南八里,亦曰乐游原。洙曰:《西京记》:乐游园,汉宣帝所立。唐长安中,太平公主于原上置亭游赏。其地四望宽敞,每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戏就此祓禊登高,幄幕云布,车马填塞,虹彩映日,馨香满路,朝士词人赋诗,翌日传于京师。
乐游古园崒森爽①,烟绵碧草萋萋长②。公子华筵势最高③,秦川对酒平如掌④。
(首从宴园叙起。木森、草碧,言近景。秦川如掌,言远景。惟地势高,故一望皆见。)
①崒,山危峻貌,《子虚赋》:“隆崇嵂崒。”森爽,森疏而爽豁也。
②鲍照诗:“岫远云烟绵,谷屈泉靡迄。”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楚辞》:“芳草生兮萋萋。”
③公子,指杨长史。《楚辞》:“思公子兮不敢言。”
④《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一名樊川。周王褒诗:“遥遥秦川水。”曹孟德诗:“对酒当歌。”《长安志》:乐游原,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沈佺期诗:“秦地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①,更调鞍马狂欢赏②。青春波浪芙蓉园③,白日雷霆夹城仗④。阊阖晴开詄荡荡⑤,曲江翠幕排银榜⑥。拂水低回舞袖翻⑦,缘云清切歌声上⑧。
(次记园中景事。酌瓢之后,调马而行,得以尽览诸胜。芙蓉苑、夹城道、曲江池,此明皇游幸之处。仗过门开,翠幕银榜,舞袖歌声,皆园前所闻见者。)
①《杜臆》:《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盖以木为瓢也。晋稽含有《长生木赋》。《邺中记》:金华殿后,种双长生树,八九月乃生花,花白,子黑,大如橡子,世人谓之长生树。《世说》:王怀祖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
②《抱朴子》:马不调造父,不能超千里之迹。谢灵运歌行:“欢赏兮岁易沦。”
③曹植诗:“白日曜青春。”张礼《游城南记》:芙蓉园,在曲江西南,与杏园皆秦宜春下苑地。园内有池,谓之芙蓉池,唐之南苑也。《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筑夹城入芙蓉园,自大明宫夹亘罗城复道,经通化门观,以达兴庆宫,次经春明、延喜门,至曲江芙蓉园。
④《易》:“鼓之以雷霆。”
⑤《楚辞》:“倚阊阖而望予。”《汉·礼乐志》:“天门开,款荡荡。”《汉书注》:“詄,读如迭。又旧注:“詄,缓也。”于义不切。如淳云:“詄荡荡,天体清坚之状。”亦于詄字无涉。一本作泆,犹云荡泆也。
⑥潘岳《籍田赋》:“翠幕默以云布。”《北史》:姚妄张翠幕绣帘,挂金篆银榜。张正见诗:“银榜映仙宫。”
⑦潘尼诗:“仓卒低回。”张正见诗:“舞袖飘金谷,歌声绕凤台。”
⑧《鲁灵光殿赋》:“缘云上征。”《飞燕外传》:音词舒闲清切。《西京杂记》:高帝令戚夫人作《出塞》《望归》之曲,后宫齐唱,声入云霄。
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辞不辞①。圣朝亦知贱士丑②,一物但荷皇天慈③。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④
(未乃借酒遣怀。上四叹年衰,下四慨不遇也。朝已见弃,而天犹见怜,假以一饮之缘,其无聊亦甚矣。此章四句起,下两段各八句。)
①《列子》:景公举杯自罚。陈后主诗:“杯深犹恨稀。”
②后汉冯衍《说邓禹书》:“圣朝享尧舜之荣。”扬子曰:“秦之士也贱。”陆机云:“玄冕无丑士。”
③一物,指酒,犹陶公云杯中物。江淹诗:“一物之微,有足悲者。”《楚辞》:“皇天无私阿兮。”
④庾信诗:“苍茫落余晖。”朱异诗:“值塞野之苍茫。”赵注以苍茫为荒寂貌。《杜臆》谓苍茫咏诗,乃勃然得意处,引公诗“苍茫兴有神”为证。今按:上文语涉悲凉,末作发兴语,方见后劲。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鹤注】梁氏编在天宝十三载,不知何据,应在禄山陷京师之前,十载奏赋之后。原注:“时高适、薛据先有作。”《两京新记》:京城东第一街进昌坊慈恩寺,隋无漏寺故地。西院浮屠六级,高三百尺,永徽三年,沙门玄奘所立。《长安志》:慈恩寺在万年县东南八里。
高标跨苍穹①,烈风无时休②。自非旷士怀③,登兹翻百优④。
(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塔高,故凌风。百忧,悯世乱也。)
①《蜀都赋》:“阳鸟回翼乎高标。”《尔雅》:“穹苍苍,天也。”郭璞曰:“天形穹窿,其色苍苍。”丹元子《涉天歌》:“昭昭列象布苍穹。”
②古乐府:“暮秋烈风起。”
③鲍照诗:“安知旷士怀。”
④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此云翻百忧,盖翻其语也。《诗》:“逢此百忧。”
方知象教力①,足可追冥搜②。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多③。
(此叙登塔之事。象教,建培者。冥搜,登塔者。穿窟出穴,所谓有冥搜也。【卢注】“磴道屈曲,如穿龙蛇之窟。历尽盘错,始出枝撑之幽。)
①王. 《头陀寺碑》:“正法既没,象教凌夷。”注:“象教,言为形象以教人也。”
②孙绰《天台山赋序》:“夫非远寄冥搜,何肯遥想而存之。”谓此塔真可追攀而冥搜也。
③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枝撑权丫而斜据。”注:“枝撑,交木也。”黄山谷曰:塔下数级皆枝撑洞黑,出上级乃明。
七星在北户①。河汉声西流②。羲和鞭白日③,少吴行清秋④。秦山忽破碎⑤,泾渭不可求⑥。俯视但一气⑦,焉能辨皇州⑧。
(此记登塔之景。上四,仰观于天,见象纬之逼近。下四,俯视于地,见山川之微渺。总是极摹其高。星河夜景,西流,秋候之象。羲和昼景,鞭日,秋光短促也。忽破碎,谓大小错杂。不可求,谓清浊难分。皇州莫辨,薄暮阴翳矣。)
①《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春秋运斗枢》:斗,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瑶光。《吴都赋》:“开北户以向日。”
②古诗:“河汉清且浅。”《广雅》:“天河谓之天汉,亦曰河汉。”魏文帝诗:“天汉回西流。”
③《楚辞》:“吾令羲和弭节。”王逸注:“羲和,日驭也。”又:“白日昭只。”
④《月令》:“盂秋之月,其帝少吴。”潘尼诗:“朱明送夏,少吴迎秋。”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
⑤【朱注】秦山,指终南诸山。《广舆记》:蓝田有秦岭,乃南山之脊。若陇西秦山,与此相去甚远。贾谊《旱云赋》:“正云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
⑥《诗》:“泾以渭浊。”鲍照诗:“泾渭不可杂。”【鹤注】泾渭乃关西大川,韦朝宗引渭水入金光门,置漕于西市。
⑦魏文帝诗:“俯视清水波。”《西征赋》:“化一气而甄三才。”
⑧鲍照诗:”表里望皇州。”皇州,帝都也。
回首叫虞舜①,苍梧云正愁②。惜哉瑶他饮,日晏昆仑丘③。黄鹤去不息,哀鸣何所投④。君看随阳雁⑤,各有稻粱谋。
(末乃登塔有感,所谓百忧也。回首二句,思古,以虞舜苍梧比太宗昭陵也。惜哉二句,伤今,以王母瑶池比太真温泉也。【朱注】末以黄鸽哀呜自比,而叹谋生之不若阳雁,此盖优乱之词。此章前二段各四句,后二段各八句。)
①王粲诗:“回首望长安。”《杜诗博议》:高祖号神尧皇帝,太宗受内禅,故以虞舜方之。【朱注】《西京新记》载,兹恩寺浮屠前阶,立太宗《三藏圣教序》碑。回首叫舜,寓意在大宗。旧谓泛思古圣君者,非也。
②《记》:“舜葬于苍梧之野。”《山海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中有九疑山,舜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文选注》:《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太梁。”谢眺诗:“云去苍梧野。”江总诗:“云愁数处黑。”
③程嘉燧曰:明皇游宴骊山,皆贵妃从幸,故以日晏昆仑讽之。魏文帝诗:“惜哉时不遇。”《列子》:穆王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乃观日之所入,日行万里。鲍照诗:“夕饮乎瑶池。”《史记·张汤传》:“日晏,天子忘食。”
④《韩诗外传》:田饶谓鲁哀公曰:“夫黄鹊一举千里,止君园池,啄君稻粱,君犹贵之,以其从来远也。故臣将去君,黄鹊举矣。”晋《黄鸽曲》:“黄鹄参天飞,半道还哀鸣。”沈约诗:“惊麏去不息。”
⑤《禹贡》:“阳鸟攸居。”注:“随阳之鸟,鸿雁之属。”
三山老人胡氏曰:此诗讥切天宝时事也。秦山忽破碎,喻人君失道也。泾渭不可求,言清浊不分也。焉能辨皇州,伤天下无纲纪文章,而上都亦然也。虞舜苍梧,思古圣君而不可得也。瑶池日晏,谓明皇方耽于淫乐而未已也。贤人君子,多去朝廷,故以黄鹄哀鸣比之。小人贪禄恋位,故以阳雁稻粱刺之。钱谦益曰:高标烈风,登兹百忧,岌岌乎有漂摇析崩之惧,正起兴也。焉能辨皇州,恐长安不可知,所以回首而叫虞舜。苍梧云正愁,犹太白云“长安不见使人愁”也。唐人多以王母喻贵妃。瑶池日晏,言天下将乱,而宴乐不可以为常也。
同时诸公登塔,各有题咏。薛据诗已失传;岑、储两作,风秀熨贴,不愧名家;高达夫出之简净,品格亦自清坚。少陵则格法严整,气象峥嵘,音节悲壮,而俯仰高深之景,盱衡今古之识,感慨身世之怀,莫不曲尽篇中,真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矣。三家结语,未免拘束,致鲜后劲。杜于末幅,另开眼界,独辟思议,力量百倍于人。
岑参诗云:“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松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储光羲诗云,“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地静我亦闻,登之秋清时。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虚形宾大极,携手行翠微。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宫室低逦迆,群山小参差。俯仰宇宙空,庶几了义归。崱■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高适诗云:“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言是羽翼生,回出虚空上。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鹤云】梁氏编在上元二年成都作,盖以“成”为“成都”,“华”为“华阳。”《唐志》:成都、华阳两县为附郭,乃次赤。按:诗云长安苦寒,又言南山之豆,东门之瓜,皆长安京兆事。其云“故旧礼数绝”,又云“弃掷与时异”,当是天宝十年,召试后,送隶有司参选时作。成华当作咸华,盖咸阳、华原二县也。
赤县官曹拥才杰①,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②。
(首段,有慨身世。惟少年得志,故老成落魄。自称杜陵野老,诗作于长安,明矣。赤县官曹,本谓长安贵人,不指两县诸子。盖投简诸子者,另有其人也。朱注误认两县为赤县,故有畿县之疑。《正异》不知长安即赤县,故欲改为长夜。总错在侍题“成”、“华”二字耳。)
①《元和郡县志》:大唐具有赤、畿、望、紧上、中、下六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具,京之旁邑为畿县。曹植赋:“在官曹之典列。”沈约诗:“吏部信才杰。”
②《前汉·地理志》:杜陵属长安,古杜伯国,宣帝葬此,因曰杜陵。《长安志》:杜陵,今在奉先城东南二十五里。《后汉·李固传》:霍光忧愧发愤,悔之骨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①,青门瓜地新冻裂②。乡里儿童项领成③,朝廷故旧礼数绝④。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⑤。饥卧动即向一旬⑥,敝衣何啻联百结⑦。君不见空墙日色晚⑧,此老无声泪垂血⑨。
(此自述饥寒之状。《杜臆》:乡里后辈,挟势骄人,固不足责;乃故旧在朝,而礼数亦绝,尚何望乎?疏懒在性,公之致贫在此,公之立品亦在此。又曰:闒冗尊显,贤哲弃遗,则时事可知。无声泣血,伤已而并优世矣。此章上四句,下八句。)
①《汉书·杨恽传》:“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箕。”
②青门瓜,注别见。傅玄诗:“冬寒地为裂。”
③乡里小儿,出陶潜传。《诗》:“四牡项领。”注“项,大也。四牡者,人所驾。”今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后汉·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拭舌。”注:“自恣也。”
④任昉《哭范仆射》诗:“生平礼数绝。”
⑤稽康书:“匪降自天,实由疏顽。”
⑥饥卧,暗用袁安卧雪事。
⑦王隐《晋书》:董威辇,拾残缯结为衣,号曰百结。
⑧张协诗:“青苔依空墙。”
⑨蔡琰《胡笳》:“哭无声兮气将咽。”又曰:“十拍悲深兮泪成血。”卢世..曰:投简中,入乡里儿童数语,意觉不平。然是一片真气激出,不能隐忍,不宜隐忍者也。岂许暖暧昧昧假敦厚辈所敢望其边际,故曰“诗可以怨。”
杜位宅守岁
【鹤注】诗云“四十明朝过”,则是天宝十载为四十岁。《唐书·世系表》:杜位出襄阳房,为考功郎中、湖州刺史。《困学纪闻》:位,李林甫诸婿也。《年谱》:天宝十载,林甫方在相位,盏簪、列炬,其炙手之徒与?公集有《寄杜位》侍,题下原注:“位京中宅,近西曲江。”
守岁阿戎家①,椒盘已颂花②。盍簪喧枥马③,列炬散林鸦④。四十明朝过⑤,飞腾暮景斜⑥。谁能更拘束⑦,烂醉是生涯⑧。
(上四,守岁之事。下四,岁终有感。赵汸云:椒盘颂花,位宅设宴。喧马、散鸦,言会同者骑从之盛。又云:公年四十,进《三大礼赋》,明皇命待制集贤院,而未尝授官。此诗除夕所赋。后四句,感慨豪纵,读之可想公之为人。【顾注】公目击附势之徒,见位而伛偻俯仰,不胜拘束,故言不能效此拘束之态,惟有烂醉是吾生涯而已。)
①唐太宗有《守岁》诗:“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孟浩然诗:“守岁接清筵。”则知除夜守岁,唐时风俗然也。《通鉴注》: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宋书》:谢惠连初不为父所知,族兄灵运曰:“阿戎才悟如此,而何作常儿遇之?”【朱注】《南史》:齐王思远,小字阿戎,王晏从弟也,明帝废立,尝规切晏。及晏拜骠骑,谓思远兄思微曰:“隆昌之际,阿戎劝吾自裁,若如其言,岂得有今日?”思远曰:“如阿戎所见,尚未晚也。”诗用阿戎,盖出此耳。胡严曰:阿戎,注家改为阿咸,不知阿咸乃叔侄事,与兄弟不相当。东坡与子由诗“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正喧哗”,亦一时误用耳,不必据以为证。
②崔寔《四民月令》: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后世率于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置酒中,号椒盘焉。《晋书》:刘臻妻陈氏,元旦献椒花颂曰:“标美灵葩。爰采爰献。”
③《易·豫》九四爻:“勿疑朋盍簪。”王弼解盍为合,解答为速,盖因古冠有奔,不谓之眷耳。《程传》则解答为聚,所以聚髮也。此诗盖簪对列炬,取朋友聚合之义,直作冠簪说矣,阴铿诗:“亭嘶背枥马。”
④沈佺期侍:“岁炬常燃桂。”炬,烛火也。
⑤《记》:“四十曰强仕。”【顾注】言四十自明朝而过,则是年正四十也。
⑥夏侯湛《抵疑》:今吾子攀其飞腾之势,挂其羽翼之未。李尤诗:“年岁晚暮日已斜。”
⑦任昉诗:“拘束名教里。”
⑧《庄子》:“吾生也有涯。”
敬赠郑谏议十韵
【鹤注】此当是天宝十载奏赋后作,故有求颜阖、厌祢衡之句。梁氏编在十一载为是。谏议大夫,起于后汉。韦彪疏曰: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是也。《续通典》:武后龙朔二年改为正谏大夫,开元以来仍复,凡四人,属门下省。
谏官非不达①,诗义早知名②。破的由来事③,先锋孰敢争④。思飘云物外⑤,律中鬼神惊⑥。毫髮无遗憾,波澜独老成⑦。
(此赞郑诗才。诗义知名,乃通节之纲。破的,如射之中。先锋,如战之勇。云物外,言思穷高远。鬼神惊,言巧夺化工。洙曰:曲尽物理,故无遗憾,才气浩瀚,故有波澜。)
①首言谏官虽达,其知名实以诗重耳。谏官二字,写萧望之疏。唐太宗诏:“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人,与闻政事。”
③《世说》:王长史曰:“我往辄破的胜我。”庾翼谓谢尚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易传》:“其所由来者渐矣。”谢灵运诗:“由来事不同。”
④《蜀志》:曹公使关羽为先锋。《史记·张良传》:“慎毋与楚争锋。”
⑥王褒《四子讲德论》:“转运中律。”《诗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野人宁得所①,天意薄浮生②。多病休儒服③,冥搜信客旌④。筑居仙缥缈⑤,旅食岁峥嵘⑥。使者求颜阖⑦,诸公厌祢衡⑧。
(此自叙沦落。野人失所,因浮生命薄也。下六,皆失所之状。不修儒服,而但任客旌,则行踪难定矣。卜居无地,而旅食多年,则谋生不给矣。求贤有诏,而当事忌才,则抱志莫伸矣。【鹤注】使者二句,指召试不遇言。)
①《说苑》:“苟可而行,谓之野人。”《汉·主父偃传》:“彼人人喜得所。”
②《息夫躬传》:“民心悦而天意得矣。”《庄子》:“其生也若浮。”
③庾信诗,“茂陵忽多病。”《庄子》:鲁少儒,哀公曰:“举国儒服。”
⑤谢灵运诗:“蹑险筑幽居。”《海赋》:“群仙缥缈,餐玉清涯。”
⑦《庄子》:鲁君闻颜圃,得道之士也,使人以币先焉。阖对曰:“恐听误,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求之,则不得已。
⑧《后汉书》:祢衡气刚做,好矫时慢物。曹操怀忿,以才名不欲杀之,送刘表。表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卞急,送衡与之,为所杀。《史记·主父僵传》:上不召,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
(末望谏议之汲引也。期诺于人,而此心先倾,求援急也。途穷之哭,公盖大声疾呼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②郑氏曰:歘,暴起也。吴迈远诗:“寸心从此弹。”沈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
③《阮籍传》:籍率意命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闻步兵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斜,乃求为步兵校尉。
王嗣奭曰:他人赠谏议,必用伏蒲、廷诤等语,公则止赞其诗词,盖自李林甫为相,谏诤路绝,故不作虚辞以谀人,此其立言有法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