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八不食”① 儒家饮食思想:以食为天
圣人孔子“八不食”① 儒家饮食思想:以食为天
先秦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对饮食有句百世不刊的经典名言, 这就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它比孟子的“食、色,性也”还要彻底,食和性不仅是人类本能的欲望,而且是天下之大欲,这一“大”字,把饮食提高到至上的位置。
对这“大欲”思想作出具体阐发的,有许多鸿儒硕学,虽然他们流派不一,师承不同,又都在充分肯定人生欲望,追求足食美味的问题上发表过精辟的见解。
荀子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韩非子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 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
杨朱认为人的本性是:“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闻,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吕氏春秋》认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这部书正是从“贵生”的高度,对先秦的饮食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写出《本味》《本生》《尽数》等不朽的篇章,成为先秦的烹饪宝典,享名千古。
在先秦诸子中即使主张以苦行对待生活的《墨子》也不例外地宣称:“食为性命之基。”
在儒家心目中,饮食不仅是满足人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天理相通,《左传》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表现出人欲和天理相应的必然 性。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向日用消费生活的深化,使这一观念系统化。师承儒家的思想家们无不秉承这一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宋代大儒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清代理学家戴震说:“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欲是什么?他又说:“不过怀生畏死,饮食男女,与夫感于物而动者。”主张清心寡欲的张载也认为:“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
儒家的饮食理论高度凝炼地表述了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从传授农艺的劝农书“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到户户持有的家训“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这一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
饮食是天理、人欲这一信念的确立,对国家来说,使历代王朝的当
权者都把“足食”作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对民众来说,追求温饱和美食成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合理要求,这是中国饮食业发达,烹饪技艺精益求精的原动力。
此外,饮食还是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礼的本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发端与饮食相连,就给这一普通的生活行为,赋以特殊的内涵。
饮食伦理化的重要表现是重视进食礼仪。《礼记·曲礼上》详细记述宴饮的程序和规范,诸如:
“将即席,容毋作,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拔,足毋蹶。”
“凡进食之礼,左淆(带骨肉),右胾(纯肉);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酰酱处内,葱处末,酒浆处右。”
“羹之有菜者用挟(箸);其无菜者,不用挟。”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毋搏饭,毋放饭,毋流饮,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刺齿,毋饮醢。”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 未酹,少者不敢饮。长者赐,贱者不敢辞。”
“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生。”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就是说,入席前要从容,不要变脸色,两手提着衣裳,离地一尺,不要掀动上衣,不要顿足发出声响。
陈设的菜肴要有顺序,带骨肉、纯肉、羹汤和调料、酒浆,分别放置在就餐者左右附近,不能放乱。
该用箸的用箸,不该用的不要用。
进食时不要光顾自己吃饱,用手抓饭,不要带汗泽。吃饭不要发出响声,到口的鱼肉不要再放回菜盘。
不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大口喝汤,不要当客人的面调汤汁,也不要当众剔牙齿。
主客长幼之间要彬彬有礼。
陪长者饮酒,见到长者要递酒,赶快起立拜受,等到长者回话,才能回到席位。
如果长者没有举杯饮尽,少者不能先饮。
席间谈话,长者没有提及的不要乱说,表情要庄重,听讲要虔诚,不要打断别人的话头,也不要随声附和。
谈话要有历史根据,或者先引哲人的名言警句,再自己发挥。
吃完了,作为客人要起身收拾碗盘,交给在旁的侍者,主人婉谢后,再坐下。
如此等等从迎送宾客、入席仪态、陈设餐具,到吃肉喝汤,都有详尽的规章,充分表现出恭敬礼让的风度。
所以《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乡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也是《左传》所谓“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
由此可见,以吃喝为主要内容的宴饮礼仪,它的社会意义已远远超出美食享受之外,承担着联络宾客、增进情谊,体现恭谦慈惠的道德风范。吃喝宴饮已成为人际关系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伦理为本位的儒家思想在这里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本文摘录自《千古食趣_关于吃的那些事(超值金版)》 编著:宏道
* ❈ *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