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雪时节,不要辜负这趟旅途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22-01-19


XIAO

小雪

XUE




编者按: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到,吃糍粑”,也是我国江南水乡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会放在嘴上唠叨着:今天几号了,还有几天就要到小雪了,谁家的糯米碾好了,谁家的还在场上晒着呢。这时候小孩子们都很兴奋,觉得就像过年似的。有时候天不作美,糯米收晚了,大人们不准备做着吃了,可是拗不过小孩子,就想办法借得一点来做了吃,解馋哦!

关于小雪还有这样的一段典故: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臣子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了吴国,想从吴国借兵讨伐楚国。他来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坐稳了江山,成了吴国的有功之臣。

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当时正值年关,天寒地冻,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国家和人民果然遭到危难。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奇地发现,城基都是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

原来,这是伍子胥在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来的备荒粮。人们不禁感叹道,伍子胥真有先见之明!大家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

后来,在楚天一带,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

故事分享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胜道宝鬘论》(下篇),必不可少之十二法。


最初,有一颗深深畏惧生死的坚固信心必不可少




信心有两种:迷信与智信。

民间信仰与有些宗教,特别是一些原始宗教,其信徒的信心,往往是在畏惧中产生的。很多无神论者在解释信仰的时候会说: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当人们的知识与能力还非常有限,思想文化的发展还比较原始荒蛮的时候,因为无法征服或了解自然,必然会害怕自然灾害等各种自然现象。出于无奈,就会对鬼神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信心,以为神灵可以帮助自己战胜恐惧、解决问题,所以会对祭拜鬼神等仪式乐此不疲。这一类的信仰,都属于迷信。

因为对生死的畏惧,而希望能了解生死的来源与解决方法,这是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的特征。正是佛陀,发现了生死的来源就是执著,执著的原动力就是无明。断除无明的方法,不是烧香拜佛,而是智慧。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四圣谛。以智慧发现佛陀所讲的四圣谛的道理,相信佛陀能够给自己指一条从生死轮回中解脱的道路,这种稳固的信任,就是智信。

在全世界的人口当中,没有信仰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但因为信仰不同,产生的作用也各异。佛教徒的信心,应该来自于害怕生死,而不是来自于希求升官发财、健康长寿等世间目的。

如果没有智信,则即使权倾一时、富可敌国、名声卓著,为所有人所倾慕,自己仍然会感觉活得非常无聊且没有意义,没有丝毫动力,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反之,一旦有了信心,就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

佛教认为,一地菩萨因为亲身经历或体会到诸法本性、法界或者空性,所以永远都不会退失。而凡夫,尤其是我们这种刚刚学佛,尚位于资粮道之凡夫的信心十分不可靠,甚至有可能从根本上发生动摇。信仰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信仰,就没有动力。即使先天不够聪慧,可信心却非常稳固的人,也很容易解脱。目前我们稳固信仰的唯一方法,就是闻思。假如有了信心,即使遇到生老病死等困难、坎坷与挫折,也能通过各种修心的方法来化解恐惧与焦虑。



有一位指引解脱道的殊胜上师必不可少




就像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不能没有老师或导师,老师和导师的素质和优秀程度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学佛如果没有善知识,也会深陷迷茫、无从入门。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转向对精神支柱的归依。现在学佛的人当中,不乏睿智者与虔诚者,却因善知识的匮乏,而被卡在了佛教的门槛上,迟迟不得其门而入。

无论是禅宗、密宗、净土宗,不管是藏传、汉传、南传,修学任何法门,首先必须寻找善知识。



相续中有能知义取受的智慧必不可少




即使内心无比虔诚,却根本不能理解佛教教义,只能停留在念佛、烧香、拜佛的层面,不能深入佛法殿堂一窥堂奥,就是智慧欠缺的表现。

如何培养智慧?《俱舍论》中讲,智慧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智慧,也即因前世习气而带来的智慧,医学将其归结为基因的差异;第二种是后天学习修行得来的,也即因闻思修而培养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暂时到究竟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学佛不能缺少的智慧。

全世界的宗教很多,其中有些宗教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只需相信即可。如果用智慧去观察,反而有可能发现该宗教教义经不起观察的缺陷。但佛法却与之相反,始终都在强调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根本无法修学佛法,更不可能证悟。虽然先天的智慧无法改变,但后天的智慧却可以通过闻思而拥有。



具有铠甲精进与勇猛精进必不可少




所谓精进,就是具备立誓和勇气地努力用功修行。

其中包含了两个条件:(一)铠甲精进,即具备立誓。如果不立誓,有些习气、陋习就无法戒除。通过立誓来强制性地约束自己,也是一种动力;(二)勇猛精进,即具备勇气。如果没有勇气,很多人根本无法面对成佛路上的遥远崎岖与种种艰辛。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修五加行,也需要发誓与勇气。否则就会让所谓的学佛,成为不顺利时的临时抱佛脚。这还不是真正的学佛,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大问题,只是比不学好一点而已。

尤其对初学者来说,这两点极其重要。我们目前的修行,尚处于最脆弱的阶段。在面临家庭、同事、同学等其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乃至歧视时,会感到压力重重。如果没有立誓和勇气,我们的信仰、见解与修行都有可能遭受重创,甚至会被彻底摧毁。所以,初学者需要立誓与勇气。

当学到一定程度,能清楚地知道修行的利益与不修行的过失之后,也许就可以不再需要这样的立誓与勇气了。

佛教徒应该知道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追求解脱的路上,必须学会放下和牺牲。吃喝玩乐、攀比虚荣等等不能再成为生活的重心。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要珍惜闻思修行的机会。如果今生没有修出什么结果,何时再有机会修行谁都说不清楚。我们目前所有的信心、见解、修行会不会发生动摇,也很难掌控。趁着现在有动力,一定要趁热打铁。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受到太多外来的干扰和影响,即便有违缘,也可以遣除。

当然,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从此以后放弃工作、放弃家庭等等。这种比较过激的行为或许是个别人的选择,但绝大多数人却不能效仿。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同时也要努力修行。

现在很多人的工作压力很大,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郁闷。整天都被各种情绪所缠绕,被各种压力所逼迫,身心都疲惫不堪。一天累到晚,回到家里已经没有力气修行。但还是要想办法,晚上没有力气修行,就早上起来修,或在周末修。节假日的时候,佛教徒也可以去旅游,但也该适当地安排一些时间闭关。如果心情不好,去哪里都是不愉快,反正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

佛教徒的旅游,应该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旅游。在精神的旅途中,我们有可能发现任何外在旅游根本不可能发现的奇妙景象与经历。





THE END


往期回顾


2022年︱幸福顺意时,要懂得韬光养晦

这些过失应该尽量避免

自以为善妙的境界,早已经千疮百孔

麦彭仁波切诞辰日:远离修行人的十八耻辱

12月︱卸下潜伏的马甲,诚实面对自己

大悲心是最高级的供品

伏藏埋在什么地方?

疫情如虎,保住“绿码”的终极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