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洞察丨全球高粮价扇动“蝴蝶翅膀”

张娜 林春霞 胡畔 中国经济时报 2022-06-29





全球粮价几时回稳 

     编者按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影响,粮价进一步飙升且目前仍然高位运行,并引发“蝴蝶效应”。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预测,到2023年,俄乌冲突可能造成长期食物不足人数增加1880万。全球粮价市场现状如何,粮价走势怎样?高粮价对我国影响几何,稳粮价有何高招?敬请关注本期新闻洞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娜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已攀升至多年来高位。今年一季度,全球粮食价格同比上涨近20%,其中小麦价格上涨60%。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在今年3月达到每蒲式耳13.40美元,超过了2008年的历史高点。

  

  不仅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价格也一路飙升。CBOT玉米主力合约5月13日涨幅超0.35%,年内已累计上涨33.97%。CBOT大豆主力合约涨幅高达0.88%,年内已累计上涨21.53%。全球粮食价格集体高涨扇动“蝴蝶翅膀”,引发一系列担忧。

  

  

 全球粮食供应紧张?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价大幅震荡走高,多国出现禁止小麦、棕榈油等出口,全球粮食产量和库存下行,美国、欧洲等粮食产地有减产预期,加剧了市场对粮食安全的整体担忧,特别是对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供应的担忧。

  

  美国农业部(USDA)供需报告显示,2022/2023年度全球小麦供应、消费和期末库存预计减少,贸易增加。从产量来看,全球2022/2023年度小麦产量预计为7.748亿吨,同比减少450万吨。受俄乌冲突持续的影响,2022/2023年度乌克兰小麦产量预计为2150万吨,同比减少1150万吨。加之热浪损害了北部主要种植邦的产量,印度的小麦产量预计同比减少100万吨,至1.085亿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小麦供应吃紧,玉米产量、库存也在减少。该报告认为,即将到来的一年,美国小麦和玉米供应预期将下滑,进一步收紧全球供应,产量短缺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已经造成了全球谷物供应紧张。美国大豆收成今年将连续第二年创下纪录,但由于需求急升,供应仍将紧张。

  

  “不必过度焦虑粮食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短期而言,因俄乌冲突局势变化,包括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以及各国的策略博弈,使得全球粮食、大宗农产品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维持在高位。但从长期来看,全球并不缺粮,只是因为粮食贸易秩序被打乱使得资源配置出现偏差,从而导致所谓的“粮食危机”。其实,全球粮食生产供应是足够的。

  

  从全球来看,据2022年4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谷物供需简报,2021/2022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27.99亿吨,其中贸易量为4.69亿吨。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数据,俄乌两国谷物出口量为9000万吨,大体占全球谷物出口量的19.2%;两国葵花籽油总出口量为815万吨,占全球葵花籽油总出口量的75.9%。另外来自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全球大豆产量接近增产10%,美国各界对全球小麦产量也持乐观态度。反观中国,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8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远超国际标准人均400公斤的水平。

  

  对于粮价走势,胡冰川认为,在俄乌冲突加深的背景下,农业生产供应是足够的,各国也有增产空间,现阶段虽然处于高位运行,但18个月后或回归正常。

  

  

 粮食保护主义抬头?


  

  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国颁布出口禁令或许可证限制。

  

  自俄乌冲突以来,大约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了针对小麦、玉米、葵花籽油等农产品的出口禁令,此后粮食禁令犹如蝴蝶扇动了翅膀“传染”开来,为应对粮食紧缺和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粮食保护主义的大阵营。比如,全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和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在今年4月和5月相继宣布暂停出口棕榈油和小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数据显示,俄乌冲突爆发后,截至今年4月底,推行粮食出口管制措施的国家已经增加到23个。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施六林向本报记者分析,当前,乌克兰危机难以在短期内结束,农业灾害性、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国际性粮食产量难以预料,加上疫情冲击,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排除个别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或作为“粮食武器”等,可能引发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

  

  此外,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非但没能缓解本国粮价,反而会进一步推高全球食品通胀,全球粮食贸易正陷入“囚徒困境”。

  

  “正是因为各种经济制裁打乱了全球的粮食供应链,并由此带来粮食价格的波动。”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粮食价格激烈波动以及供应问题的出现,单靠现行机制是无解的,最主要是多年来世界粮食市场或明或暗的主宰者并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解决该问题。未来,世界需要新的替代机制来解决这个难题,前提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能够联合起来,真正实现抱团取暖而不是搞小集团,这才能真正解决全球共同的难题。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协调行动,稳定全球粮食市场。他指出,发达国家应减少贸易和技术壁垒,在资金、技术、市场、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帮助,为构建高效、开放、公平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发挥应有作用。

  

  施六林建议,我国须未雨绸缪,在夏粮丰收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调动好种粮者积极性,努力减少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生产管理,努力促进增产增收,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达到1.4万亿斤的生产目标。中国人民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全球粮价高位波动 秋粮丰收或缓压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林春霞


  受气候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减产,加之20余国禁止粮油出口,粮食价格飙升至20年最高值。国际粮价持续在高位波动、粮食供给缺口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粮食进口成本。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发布的半年期《粮食展望》报告指出,在各种农产品价格不断高企的当前,今年全球各国在粮食进口方面的支出将创下1.8万亿美元的新纪录。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影响粮价走势的重要因素是粮食供需水平。未来几个月国际粮价仍将在高位波动,但随着多国保粮政策出台,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十月份粮价或迎拐点。

  

  

 供需状况影响未来粮价走势


  

  “影响粮价走势的重要因素是粮食供需水平。未来国际粮价仍将在高位运行,可能进一步创近年来新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影响国际粮价的因素并没有消除,粮食供应链尚未恢复,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对粮食影响的因素仍在持续发酵。

  

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国内粮价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略有提升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国家补贴不足以抵消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受国际粮价上升影响,国际进口价格将上涨。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作出类似判断。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目前俄乌冲突仍不明朗、全球通货膨胀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加之20多个国家限制粮油出口,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全球粮价在高位震荡,且变化莫测,这种局面将会维持一段时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伍振军对本报记者说,全球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供需趋紧。

  

  一方面,全球粮食需求增长。受疫情冲击的粮食需求逐步得到恢复;受极端天气影响,部分国家粮食减产,进口增加;全球重要经济体陆续提出“双碳”目标,加大力度实施新能源政策,粮、油、糖料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粮食供给不足。受疫情、极端天气、乌克兰危机等影响,部分主要粮食出口国产量下滑、库存下降、出口受阻,全球粮食市场供应不足;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供需失衡叠加美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全球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

  

  伍振军分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国际粮价上涨传导至国内,将推高国内粮食价格,并形成粮价上涨预期。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容易推高国内食品价格,从而推高CPI。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平抑粮价、稳定预期、严防投机,化解粮价上涨趋势,将食品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也有受访专家认为,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影响有限。一是我国口粮供应主要依靠国内,口粮进口占比不高。二是目前国内粮食储备充分,供需之间平衡把握得较好,通胀压力不大。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受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国内粮价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但尚未传递到消费端。国际粮价上涨不会给国内带来通胀压力。

  

  

 全球粮价十月份或迎拐点


  

  从2019年以来,受南美极端天气影响,全球主要农产品均出现供需缺口。今年受俄乌地缘冲突、疫情反复、多国禁止粮食出口等因素影响,更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吃紧,叠加上游原油、煤炭价格维持高位影响,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助推了全球粮价持续走高。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到157.4,谷物价格指数达到173.4,都远超2008年、2011年粮食危机时期的峰值。

  

  民以食为天,粮安则天下安。国际粮价何时会出现拐点?

  

  李国祥认为,现在国际粮价较高,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下半年粮食可能会大丰收,到了10月份秋粮上市以后,预计粮价会出现拐点。

  

  在李国祥看来,影响粮食的主要因素还是供给,现在粮价趋高,农民看到种粮收益好,就会想尽办法扩大粮食生产。加之各个国家政府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预计到秋季粮食会有大幅增长。

  

  特别是我国采取了系列惠农政策来确保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通过支持种业发展、加大对农资的补贴资金等综合性政策,大大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充分保障了粮食安全,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

  

  张建平认为,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还有很大空间,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扩大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精耕细作的水平,通过系统性的支持,让农业效率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更高。




中国稳粮价靠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胡畔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许多变化,国际粮价屡创新高。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5月份世界谷物价格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增29.7%,世界粮食市场的不安日益增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升级是当下国际粮价高涨的原因之一。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粮食大国,两国出口的小麦占全球市场近30%。从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的情况来看,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16454万吨,虽然小麦的进口量不大,但是如果小麦暴涨,同样会带动其他粮食涨价,这值得我们警惕。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增长了18%,但进口总额却增长了39%,说明国际粮价平均涨了近20%。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国际粮价高位徘徊相比,5月份,我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2%,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在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中国粮价却少有大幅波动,稳粮价靠什么?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在国计民生中基础性、保障性地位尤为突出,基于粮食消费具有刚性、难以替代的特点,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有力措施,在保护耕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实施优质安全生产等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了我国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义博认为,中国粮价之所以能够保持整体平稳,归根结底是我国建立了强有力的粮食保供稳价机制和政策措施。

  

  一方面,在粮食生产上,我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不断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推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全覆盖,扶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种粮农民收益。同时,针对近期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及时建立了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并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了农资补贴,减轻了种粮成本上升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粮食流通上,我国建立了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完善“两横、六纵”粮食物流八大通道,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格局,推进粮食物流四散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提升了粮食物流效率。改造建设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强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此外,为了阻断国际粮价的输入性影响,我国着力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防范国际粮价传导风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年,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安全。我国已经连续7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比较充裕。

  

  “从生产供给来看,今年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主产区小麦迎来大面积收获,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尽管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扰动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但国内口粮自给自足、煤炭资源能够满足需求。

  

  由于我国经济的开放度高,我国粮食价格必然受到国际粮价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在全球通胀变局和全球粮食危机叠加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首先,要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今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已经积极出台政策支持粮食生产,包括向种粮农民发放财政补贴、投放储备物资,缓解种粮成本上升影响;扩大玉米等粮食进口来源,扩大化肥进口,促进国内保供稳价;保障人员流动和粮食运输畅通,保障粮食收获和收购环节有序进行等,这已成为维护经济大盘稳定的关键环节。

  

  其次,在全球通胀变局下,通胀由于其再分配效应会造成不对称冲击,应当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罗志恒表示,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来源单一,实际收入会因通胀而下降,且消费支出中必需品占比高,受通胀的影响更大。今年通胀压力叠加疫情影响,中低收入人群受冲击程度有所加大。在保就业保民生的要求下,建议积极出台定向支持政策,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发放补贴,缓解现金流压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稳投资促消费在行动 ②丨新老基建和技术升级将引领企业投资稳增长

●时报时评丨刘卫民: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两个底层逻辑 

●解读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做好“碳”文章

●圆桌丨如何应对全球高利率时代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