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道经纬丨制造业有效投资加码 新动能增长引擎升级

王小霞 郭锦辉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6







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编者按



  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较快增长,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持续显现。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作为重点领域建设任务之一,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将为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小霞 郭锦辉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作为重点领域建设任务之一,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受到关注。今年6月底,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作为重点领域建设任务之一被重点提及。

  

  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持续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5%,今年以来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4.9%。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有效投资,着力提升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影响力、控制力与核心竞争力,将为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稳增长 增后劲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恢复性扩张。不过,虽然6月份制造业PMI回升,延续恢复态势,但数据显示,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6.3%,连续两个月位于收缩区间,部分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经营压力较大。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既对当前稳增长有重要作用,又有利于优化未来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多重不利因素交织叠加,亟待我国持续扩大并逐步加强制造业有效投资。”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刘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复杂严峻,逆全球化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对华关键技术封锁变本加厉,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与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显著增加。而实践反复证实,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刘帅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我国加快迈向制造业强国,同时兼顾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增长效应、就业创造效应与生态改善效应等多重目标,不仅不能过早地“去制造业化”,而且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有效投资,在保持我国制造业比重在合理区间的同时,着力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与供应链影响力、控制力与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制造业“双循环”奠定良好基础。 

  

信贷政策支持高技术制造业 推动产业升级


  近期,稳经济政策频出。其中,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加大。在政策层面,央行不断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新设制造业信贷产品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规模,实施优惠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等。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在疫情多点散发及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强的背景下,金融业应聚焦制造业强链补链和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倾斜信贷资源,更好地支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金融对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起到重要支持作用。当前,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有较强的融资需求,但从实际融资情况来看,其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陈佳告诉本报记者,金融机构要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工具,多维度支持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尤其是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

  

  娄飞鹏表示,从量的方面,要进一步满足制造业扩大投资的贷款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展传统抵押贷款的同时,要结合制造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从价的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向实体经济让利,用好政策工具,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的成本。从效率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及时满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需求。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本报记者,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作为,提升金融服务供给水平,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提升金融风控水平,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有效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层次、多元化融资需求,并加大对创新型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专家表示,发挥金融在支持制造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突破智能制造短板  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屈贤明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和关键。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已经初步甩掉了“大而不强”的帽子,表现出“大而有韧性”。制造强国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智能制造可以说是首功。十年来,市场需求、政府引导、技术驱动共同作用,在中国形成了智能制造热,制造业企业推行数字化、智能化取得重大成效。

  

  “未来四年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非常关键的时期。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我国推行数字化、智能制造任重道远。下一步制造强国建设应特别需要扬长补短、锤炼产业和企业‘雄兵’。随着中国制造业正发生历史性转变,我们相信,我国实现制造强国之梦已为期不远。中国制造业将会以一个硬汉的姿态挺立于世界。”屈贤明说。 

  

从“大而不强”到“大而有韧性”

制造强国建设稳中向好

 

  中国经济时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展如何?

  

  屈贤明: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1年中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已超过美国,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然而,中国制造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五大短板,大而不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5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强国的文件。这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宣言。

  

  自2015年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来,中国制造强国建设进展如何?目前,对于中国制造业,国内有三种不同认识:大而不强、大而有韧性、已是制造强国。中国工程院2021年12月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表明,2020年,在对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考验下,中国制造业不仅没有崩溃,而且越战越强。

  

  长期以来,对中国制造的主流看法是“大而不强”,形象地说就是一个“虚胖子”。但2020年在严峻的考验中,在强大的外力冲击下却岿然不动,这表明中国制造已甩掉了“大而不强”的帽子,显现“大而有韧性”。韧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抗冲击能力,在强大的冲击波下能站稳脚跟;二是应变能力,能迅速应变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乱阵脚;三是生存发展能力,在严峻的环境下不仅能生存,还能向前发展,越战越勇。

  

  制造强国战略是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家话语权、凝聚人心、动员全社会力量重视实体经济的一面旗帜。2015年到2020年,是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第一个目标实施的上半程,制造强国建设总体趋势稳中向好,基本按照预定目标前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复苏的一大亮点,制造强国战略引领作用凸显。其主要表现为: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与美德日的差距逐渐缩小;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增加值已经相当于美德日三国之和;中国制造业世界领先和先进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正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中国拥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专精特新”世界冠军企业;中国制造业实现创新投入与产出双提升;强基固本初见成效,部分“卡脖子”问题有所缓解。

  

  为能客观、准确地判断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我们从联合国工发组织、美国德勤会计事务所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日本著名商业周刊《东洋经济》对全球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发现,国外对中国制造业的评价都肯定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处于世界前列。不过,我们不应夜郎自大,过高估计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但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过于悲观地看待中国制造业。 

  

市场需求、政府引导、技术驱动

共同推动形成智能制造热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怎么样?

  

  屈贤明:制造强国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从技术路线上看,智能制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首功。

  

  2011年,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都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贵的现象,当地企业和政府相继提出了“机器换人”的对策,并进而演进为数字化改造、智能化改造,这就是说,企业需求是催生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动因。

  

  同时,政府的引导作用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也适时提出了“智能制造装备专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方面最先启动的专项计划之一。2015年,由工信部、财政部组织实施了“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从大面积推广企业数字化转型、抓好智能工厂的试点、以制造工艺的优化和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化为核心、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艰辛的难题等方面指导制造业转型升级。

  

  还应指出的是,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超级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是引领智能制造的重要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市场需求、政府引导、技术驱动共同作用,在中国形成了智能制造热。企业既是智能制造需求的主体,也是投入、实施的主体。当今广大企业已普遍认识到,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企业进行改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和自发的迫切需要。

  

  10年来,智能制造发展和推广应用,是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粗略估计,全国有成千上万家企业推行了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在解决用工难用工贵、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期、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提高产品和质量一致性方面作用凸显,许多建成了数字化制造、生产线、车间、工厂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用户实地调查后很容易下决心签订合同。

  

  目前,智能制造应用最广泛的场景包括远程运维、质量管控、协同设计、数字孪生、数字化车间/工厂、共享制造、定制生产、物流仓储、工艺革新、精益管理、营销服务、解决方案等。智能制造的发展将引发一批新的制造模式诞生,例如定制化生产、共享制造、远程运维服务、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智能家居生态圈等,其推广意义很大。

  

  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工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工业企业总量的90%以上。在企业推行智能制造的浪潮中,普遍存在着“大企业唱戏,中小微企业观望”的现象。中小微企业难在“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等痛点问题。当前,要重点抓两件工作:第一是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冠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这些企业是我国产业基础再造的中坚力量和主要保障。第二是支持在一些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近几年,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块状经济为特点的浙江已成为先行者,取得一定的经验,形成了支持中小轴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昌模式”、支持中小纺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兰溪模式”,并培育了一批为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低成本”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加强对浙江等地的指导和支持,形成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世界难题的浙江方案,并在时机成熟时出台指导文件加以推广。

  

  近十年来,虽然我国制造业企业推行数字化、智能化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推广应用的只能是少数企业,技术水平和效果有待迭代升级,改造所需装备和软件主要依赖进口,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制约,绝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推行数字化、智能制造任重道远。 

  

扬长“补”短锤炼产业和企业“雄兵”

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我国离制造强国还有多远?

  

  屈贤明: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未来四年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看到近年来中国制造优良表现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制造与美德日制造强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基础薄弱、一批“卡脖子”难题亟待攻克;创新投入不足,效能不高;世界知名品牌数量很少;能源消耗偏大,制造强国建设任重道远。

  

  未来四年,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大的挑战,但也应该看到出现了一些十分有利的因素。一是全国上下对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空前一致,对发展制造业高度重视。二是美国用芯片对华为等企业的打压使国人猛醒,产业基础不牢可以使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窒息,必须动员全社会,打一场产业基础再造的攻坚战。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将在遭遇困难时发挥重大作用。四是完善的制造体系和总体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保证中国制造业可适应低中高三种不同档次产品的国内国际需要,能抗击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五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释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到2025年,中国综合实力继美德日之后,第四个进入制造强国行列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将超过日本,接近德国。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成为制造强国最缺什么?下一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应该注意什么?

  

  屈贤明:国人更多说的是我国制造业这不如人、那不行,更多关注的是补短板,但对我国有优势的产业、技术群,即长板,却说得不多,关注不够。

  

  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42家,只比美国少1家,但我国42家企业的利润只有美国43家企业的1/3,更缺少如GE、IBM、波音这样的企业。

  

  我认为,下一步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应特别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扬长补短。我国制造业有三大领域与国际制造强国差距巨大,也是“卡脖子”的短板:集成电路及专用制造装备、航空发动机、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我国应发挥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力争3-5年突破。但是,一味被动补短板不是唯一战略选择,还有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即采取非对称的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有优势、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大力促进其更强,即锻长板。初步梳理,我国有约30个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或先进地位。总之,要拿得出手,拿得住人,有国际话语权,有国际控制力。

  

  二是锤炼雄兵。一个制造强国必须打造一批世界卓越的企业;一批具有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能力及国际市场控制力的大型企业;一大批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世界冠军企业,形成蚂蚁雄兵;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供应链安全可控、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未来,随着我国拥有一批世界有影响力的“长板”优势产业、拥有一批世界卓越的大型企业,“专精特新”世界冠军企业、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中国制造业将会以一个硬汉的姿态挺立于世界。


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须克服知识产权难题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发制造业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发展后劲、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专家认为,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需要加强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三类知识产权难题影响制造业有效投资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专利的重要载体。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刘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细分行业来看,专利密集型产业绝大多数为制造业以及与之相辅的创新型服务业。“抓牢抓实知识产权保护是持续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的关键纽带。”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整体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对知识产权侵权打击力度不够、维权成本居高不下、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不利于打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也不利于激发国内制造业企业及社会资本持续投资于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王磊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影响我国制造业有效投资的知识产权难题主要有三个表现:在投资多元化拓展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仍须持续强化;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方面,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有待解决;在确保投资成功方面,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有待加强。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金融的关键环节,目前也是薄弱环节。王磊指出,由于知识产权价值衡量涉及产业、技术、法律、会计等专业知识,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可操作的评估细则和量化标准,容易出现系统性偏差,不同评估机构难以形成统一性结论,影响知识产权评估质量和可信度。金融机构担心知识产权风险,权利人担忧价值被低估,影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不利于将“知本”转化为资本。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对知识产权‘含金量’的甄别能力,引进低端知识产权导致创新创业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在美国将我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制造科技竞争态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的重大投资项目更需要强化知识产权风险分析和评估,急需懂产业、技术、知识产权的专业服务团队,以免因知识产权权属、涉外诉讼等造成重大损失。”王磊说。 

  

须持续做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为扩大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知识产权分析师李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三项建议。

  

  首先,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吸引投资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一视同仁、平等保护,尊重和维护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扩展和深化知识产权保护范畴,加强数字经济下对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业态的保护;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侵权执法、司法保护,进一步落实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

  

  其次,补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短板”,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建立健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资产评估组织、重点领域行业组织及龙头企业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评估体系,规范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活动,提高知识产权评估能力和质量。促进知识产权保险、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知识产权金融发展,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多元化模式将知识产权变成企业手中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再次,提高知识产权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护航制造业重点领域投资活动。聚焦“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中小企业,提高个性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是引进专利技术、以知识产权投资入股等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防范,支撑“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强链补链作用;鼓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加强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知识学习教育,建设复合型、专业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为重点领域重大投资活动保驾护航。

  

  刘帅建议,必须系统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做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加大财税政策对知识产权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制度的双向衔接机制,加快搭建起企业与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桥梁,稳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治理,为更好地发挥制造业投资在稳定经济增长、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链与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等方面创新动力。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小乡村里的“大振兴”(上)丨双台村:三产融合筑“凤巢”

●数据速读丨6月份物价平稳 内需有所恢复

●时报时评丨稳增长稳财源何以看东南

●民生论谈丨“打零工”也有政策保障了

●张占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热点透视丨下半年国际油价或将高位震荡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