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丨美债上限危机解除 美国全球供应链正西迁和内迁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日前马不停蹄地通过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法案,美国总统拜登于6月3日签署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避免了美国国债违约,此时距离6月5日的最后违约日期只有两天时间。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授权联邦政府可公开发行的最高债务总额,对政府负债规模形成硬性约束。今年1月19日,美国政府就已触及31.46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120%。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债务上限和预算法案的通过消除了美国乃至全球市场面临的一个不明朗因素,短期内可能提振市场情绪,债务上限问题在上半年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
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影响有限?
在美国税季收入同比减少、银行业风波雨收云散背景下,债务上限可谓是美国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旦美国政府债务触及债务上限,政府将无法通过新增负债偿付账款,日常开支和债务兑付将受直接影响。历史上美债还未因债务上限问题发生实质违约,但惠誉对美国的“AAA”信用评级仍维持在负面观察状态。
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外宏观首席分析师崔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债务上限直接关系到美债发行、主权信誉,美国两党虽然会将其作为博弈工具,但难以容忍实质违约的发生。近30年来,美国较严重的债务上限问题主要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995年、2011年和2013年,2021年的债务上限问题最终通过两次上调限额的方式解决,并形成31.4万亿美元的限额后延续至今。
“债务上限问题与政府关门事件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前者涉及的是政府借款权限,后者涉及的是政府支出能力,但都会干扰政府职能的正常运作。”崔嵘表示,美国在1月份触及债务上限,美国财政部有两大途径缓解燃眉之急:其一,实施特别措施,比如在公务员退休与伤残基金和邮政服务退休人员健康福利基金中赎回现有投资,暂停新投资;在联邦雇员退休系统节俭储蓄计划(TSP)下的政府证券投资基金中暂停每日国债再投资;在外汇稳定基金中暂停每日国债再投资等。其二,动用其一般账户的余额,这也是市场担忧的焦点之一。美国财政部在纽约联储开设有一般账户(TGA),用于处理日常收支事宜,账户存款余额即为财政部现金余额。在财政部无法增发新债的时间内,可消耗其现金余额以应对日常开销和偿付债务。截至4月19日,TGA中约有2651亿美元的余额,仍处在近10年间较充裕的位置。
目前,市场对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担忧情绪主因是2023年美国财政部在税季的收入较2022年同期明显减少。不过,崔嵘预计,债务违约日会在8月出现,但美债违约的风险仅属于尾部风险。美国两党均不愿承担美债违约的责任。如果面临与2011年类似的危机,美国财政部将采取策略优先保障美债信誉。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在今年上半年对金融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美国财政部消耗TGA余额的操作仍将有助于提高美元流动性。另一方面,避险情绪升温可使短端收益率上升,但影响未必外溢到其他资产。整体而言,债务上限问题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风险不是单向的,可能加大市场波动,暂停发债期内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可能加大。
国元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杨为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影响很有限,底线是美国经济不能硬着陆。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展望未来几个月,将更关注债务上限法案对市场流动性及增长的影响。美国财政部预计将于未来7个月发行逾6000亿美元的国债,预期发行的国债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紧,再加上美国政府将于未来几年削减开支,将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但有助于美联储为经济降温,从而将通胀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
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认为,美国上调债务上限之争不会造成实质性违约,但上调债务上限后美国国债供给增加,财政压力将飙升。
美国全球供应链正西迁和内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戚自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来,资本围绕美国进进出出重新布局了全球价值链,欧洲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重点放在电气设备、批发和计算机产业等,日本则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进行了全方位的加仓,欧美日三大经济主体之间的连接尤其是制造业之间的连接将更加紧密。2018年以来的数据表明,美国一般消费品的订单已经或正在部分转移到欧洲。
戚自科表示,三年的全球疫情冲击更是强化了上述变化,过去两年间,拜登签署的三大法案--《两党基础设施法》《芯片和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就体现了美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增加来提高美国的经济产能,同时减少不平等和环境破坏的经济发展思路。受此影响,2022年9月份以来美国进口数据出现锐减,减少也主要来自一般消费品,是疫后美国国内生产商恢复生产的进口替代结果。综合来看,美国的全球供应链在发生着整体西迁和内迁。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