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增强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能力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对外发布《知识产权助力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重要部署的有力措施,将加强知识产权与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王磊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亟须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
王磊认为,《行动方案》着眼于知识产权与产业协同发展,从强创造、促运用、严保护、优服务方面提出的相关针对性举措,将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助力赋能作用,促进我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如何把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用好、用活,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带动质量效益提升,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行动方案》从拓宽渠道、提升能力、完善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尤其是提出强化重点产业链上下游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完善高校等创新主体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制,深化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等,将有利于激励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活动,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王磊说。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集团总经理刘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行动方案》方向明确、实施路线清楚、措施到位。具体目标贴合当前的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造的积累、运用的水平以及预期能力的客观情况。“国内众多高精尖技术重点产业多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这些年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推进下,创新主体技术先进,创新普及且活跃,知识产权积累最多,尤其是高价值专利拥有的数量,并且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水平相对较高,代表着我国创新发展的位置和趋势,也更能体现出知识产权助力产业转型的功效。”刘芳说。
在刘芳看来,《行动方案》的推进必将通过知识产权创造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创新活动的深化。高价值专利产生于创新成果,尤其是高价值的创新成果,《行动方案》指出,2027年重点领域企业目标亿元营收中高价值专利的数量,这个要求是对企业高价值专利产出提出了要求,更是对企业创新投入提出了要求。也是对知识产权服务提出了高质量服务的具体要求。
“我国重点产业‘大而不强’现象的背后是核心和共性技术知识产权储备和积累不够深厚,布局不够全面深入。”王磊说。他认为,《行动方案》将“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布局”作为重点任务,提出“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培育布局一批产业竞争力强、市场效益突出的高价值专利”“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等,十分具有针对性,有助于加快补齐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上仍受制于人的“短板”。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王磊说,当前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挑战,同时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方案》从完善保护规则和加大保护力度两个层面提出强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开源知识产权协议规则研究等;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其中为适应国内企业“走出去”护航需求,着重提出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制。刘芳表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一直都是产业界、知识产权界面对的艰巨任务,其中难点问题之一也在于如何发挥专业服务,比如,专业机构以什么样的模式、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服务,需要权利人什么样的配合、实施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方能有效地推动转化、交易。
“日前,华为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及中科院微电子所明确提出需要专业服务机构来协助推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许可交易。由于国内的环境与国外不同,面对该需求,无法也不能照搬国外的做法,所以实务界亦在研究、探索推进服务业创新服务产品。随着该行动方案的推进、环境规则的搭建,并且随着创新主体客观需求的进一步明确,服务业的服务创新也会有新的空间。”刘芳说。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邹朵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