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论谈丨用标准让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全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胡畔
公共服务关系民生,连接民心。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而标准化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衡量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正是守住民生保障底线的关键所在。
近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再加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标准化顶层设计、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定、完善政策标准、强化标准实施、推动区域协同、开展效果评估、加强工作宣传、开展人员培训等9个方面作出部署,全面推行标准化。
《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期末,要全面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标准制定应用实现业务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标准统一程度和区域协同水平明显提高;各类标准得到普及应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明显提高。
不难发现,《意见》的印发,正是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这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决策部署,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全面推行的重要体现。
当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各地保障标准参差不齐,服务流程质量存在差异,一些地方部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尚未落实到位,亟须出台相关标准予以明确和规范。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在保持总体结构与旧版国家标准一致的基础上,对部分服务项目进行了“增”“提”“调”,涉及调整服务事项共计48项,占总项目数的60%。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该版标准时曾表示,对于政府而言,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界定了政府民生兜底保障的范围和程度,是政府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必须予以兑现的“硬承诺”,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状”。这也意味着,政府需要做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将更多,各种资源投入也会更多。
还需明确的是,标准只是民生保障的“基础工程”,如何将顶层设计落到实处才是核心。有鉴于此,新的一年,民生保障工作须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细化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保障标准。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加快制定出台急需短缺标准,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体系,用标准让基本公共服务惠及全民。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总 监 制丨王辉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