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家的诱惑》多年后的再度火爆,是年轻人的网络狂欢

ACGx ACGx 2019-10-12


题图 / 回家的诱惑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好骚啊”



“为所有爱执着的痛,为所有恨执着的伤,我已分不清爱与恨,是否就这样……”


伴随着《回家的诱惑》“战歌”响起,前两周微博话题“洪士贤参加品如婚礼”、“凌潇肃的微博评论自带BGM”相继占领热搜,上周一“洪世贤从品如的衣柜里走出来了”话题阅读量甚至突破了2亿。



于2011年播出的《回家的诱惑》,直到现在依旧人气爆棚,在剧里饰演“渣男”洪世贤的凌潇肃,也凭借表情包、视频剪辑等形式多年后再度“出圈”,在商业层面开辟了新的道路。如今,《回家的诱惑》全民讨论的热度,丝毫不输给人气新剧。


在年轻人聚集的社区,那些重新大火的老剧和明星

回想当年,《回家的诱惑》中女性“复仇”的故事模式,着实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一举拿下了2011年电视剧收视冠军。但实际上,《回家的诱惑》的口碑与收视并不成正比,还被打上“狗血”、“烂俗”等标签。


谁也没想到,在8年后,《回家的诱惑》居然还能成为网友的宠儿。B站《回家的诱惑》总播放量达到360万,弹幕数量为58.7万,评分高达9.7。剧中“渣得明明白白”的洪世贤,被网友们奉为“渣男届的智商担当”。诸如“你好骚啊”、“你怎么穿品如的衣服”、“爱情是最不靠谱的东西”等经典语录已演变成了流行的网络梗,进入到各大社交平台。配合流传甚广的表情包和弹幕观看,《回家的诱惑》堪称“下饭神剧”。


除了表情包、弹幕,B站相关的视频剪辑也层出不穷。在同人创作者的努力下,性转版《回家的诱惑》中的刘亦菲化身“渣女”,刘昊然则用8分钟的时间上演了一回复仇记。文言文版“汝甚骚”、“汝怎着品如之衣”,也为观众带来了别样乐趣。



这些二次创作甚至还会吸引到一部分观众补看原作,瞻仰传说中的“万恶之源”。而且这时观众观看影视剧的心态产生变化,不再纠结剧情如何走向、逻辑是否成立,现在大家看的是梗,评论、弹幕谈及更多的也是梗,且极具娱乐效果。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并不仅是在B站出现。抖音“万物皆可Supreme”的话题,将《乡村爱情》“象牙山三巨头”的“土潮”风格演绎到极致。微博近期大热的《巴啦啦小魔仙》游乐王子,还掀起了“摸仙堡”方言模仿大赛的风潮。改编自琼瑶小说的《又见一帘幽梦》《情深深雨蒙蒙》《还珠格格》等影视剧,在现代观众眼里,更成为了吐槽的对象。



文化解构背后的集体狂欢

虽然根据萌娘百科“次文化”词条,制作表情包、短视频等形式应该归属于“三次元次文化”,但实际上在许多动画背后也存在此类现象。


仅在表情包方面,就有美国动画《马男波杰克》《海绵宝宝》,英国动画《小猪佩奇》,日本动画《银魂》《干物妹!小埋》,以及国产动画《西游记》《葫芦娃》等作品曾受到网友的青睐。如今,为喜爱的人物制作表情包,甚至成为了一种表达爱意的特殊方式。



而像这样,将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形象、颜艺、名台词、名场面截取并独立出来,赋予它全新含义的二次创作,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的解构与重构”。


颠覆元素原有的意义、内涵和故事框架,并将它们移植到全新语境的做法,如今已经成为常态,甚至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买橘子”意味着“我是你爸爸”,夸赞“你好漂亮”却代表着被吃掉的危险警告……



二次创作的兴起,背后是网络环境、受众心理改变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媒体“视觉化传播”的日益流行,人们十分乐意参与类似的网络狂欢。


不管是作品的颜艺、名台词还是名场面,都能以截图的形式成为表情包,或是运用剪辑软件将视频加工成想要的效果,从而表达出创作者的心情。尤其是由于傻瓜式制作工具的诞生,这类内容制作、传播门槛并不高,人人都能作为的创作者或传播者。而传播行为自带的社交元素,可以帮助大众寻找认同感,收获放松愉悦的精神体验。


想要“接地气”,就与网友一起嗨

由二次创作衍生而来的新梗,不仅网友们自己玩得很开心,还演变成了时下极为流行的宣传方法,且自带流量和话题。像是动画《小猪佩奇》、影视剧《人民的名义》《都挺好》、综艺《极限挑战》等作品,都推出了官方表情包,与观众们一同开启吐槽模式。



当演员、角色或IP以网络梗的形式火起来之后,用网络梗代言、宣传新产品,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许多游戏厂商邀请鬼畜、表情包网红代言;文章开头提到的“洪世贤从品如的衣柜里走出来了”,其实是为《快乐大本营》增加了热度;像小米公司推出的官方鬼畜视频,则是为打造亲切、随和的品牌形象助力。


官方可以利用二次创作的形式,或是现有的梗,宣传新的作品或产品。但是对于原作品本身,当代网络梗的宣传加成作用并不明显,毕竟如果原作充满槽点、平平无奇,并不会因为梗的大热而逆转作品的口碑。因此梗的迅速传播,对角色、明星的影响更多。


比如在其他节目中再现“傅文佩开门呐”的王琳、将“五阿哥”表情包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苏有朋、用梗自嘲还参加B站采访的唐国强、使用“洪世贤”印花手机壳的凌潇肃、唱着《大碗宽面》的吴亦凡等等,都在试图用自己或角色的梗,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实际上,面对网友二次创作的吐槽调侃,以及对明星和偶像光环的消解,当事明星们的态度各有不同。若是明星对此展现出宽容的态度,并把这些梗当做自己的标签,就能让普通路人意识到,原来他还有如此“接地气”的一面。一旦引发路人的赞同与共鸣,甚至会让梗的受众直接转变为粉丝。


文化的解构与重构,让过去的作品,重新回到新一代观众的视线中。更多的年轻人也以这种形式了解到许多实力派演员,或是极具个人特色的新生代明星。这些明星也可以借此,在个人的商业价值层面更进一步。


或许今后,会出现更多自带解构元素的内容

其实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文化解构的行为也并不仅仅出现在新作营销和明星宣传层面。多年以前,网友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触过许多自带解构元素的作品了。


正所谓“官方吐槽,最为致命”,从2012年起,搜狐视频推出的网络剧《屌丝男士》系列,就带有文化解构的意味。《屌丝男士》将情景喜剧与网络段子相结合,官方亲自为网友造梗,比如“你瞅啥?瞅你咋地!”的东北式吵架,或是“大保健代言人”乔杉,作品抓住生活中的小人物、小事件,试图娱乐和亲近大众。



《屌丝男士》系列推出后的第二年,万合天宜的网络迷你剧《万万没想到》同样走上了文化解构之路。用碎片化的叙事风格、无厘头的剧情走向,对时事热点、公共话题和经典作品进行另类解读。


当年的《万万没想到》的官方吐槽金句火爆到什么程度呢?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剧中名场面“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其实是在致敬周星驰的《食神》。直到现在,“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这句表达主角王大锤人生憧憬的句式,仍然被网友当作形容“人生赢家”的终极模板。



事实证明,文化解构的现象被广大网友所接受、喜爱,像《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极具网感的作品,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我们也发现,针对这一类作品的恶搞、调侃类二次创作数量,并不比正常向剧集多。究其原因,大概还是由于“官方自己疯狂吐槽,让观众无槽可吐”。


前文也提到,网络的发展让表情包、剪辑视频的创作更加便利,因此带有文化解构元素的内容创作门槛越来越低,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带有文化解构元素的内容,且拥有不低的人气。


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就是其中代表。她产出的内容,常常是对某一话题进行解构式讨论,表达一个群体的观念和心声。奇妙的是,网民对papi酱关注度和讨论度日益提升,如今她也成为了新的网络意见领袖。众多表情包、模仿视频、配音视频,甚至鬼畜视频,在papi酱产出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而近几年 “几分钟带你看完XX电影”、“一张图带你了解XX的历史”等内容的流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实际上,随着网友们对作品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含有吐槽、恶搞和搞笑段子的内容,已并不能完全满足网友的需求。但网络流行的解构元素,又是赋予作品亲近感、提升人气的绝佳方法。不论是网友自行解构《回家的诱惑》等旧作的行为,还是官方、明星有意或无意间利用解构现象进行的宣传活动,或是创作自带解构元素的内容,往往都能够获得广大网民的认同。


于是,和大众网民站在一起,以娱乐的心态表达自我观念,已经是越来越多内容创作者所追寻的目标。即便网友们并不能完全理解“解构”究竟为何物,但带有文化解构元素的内容作品,或许今后我们会看到更多。


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武当王也 / 定格动画 / 大侦探皮卡丘 / 推广曲 / 病娇李逵 / 迪士尼真人 / 异世界四重奏 / 怪盗 / 腾讯Switch / 鲁迅二次元 / 机动奥特曼 / 姨夫的微笑 / 神回 / 炒股番 / 优衣库 / Vtuber / 嗑CP / 朝花夕逝 / 阿丽塔 / 书记舞 / 快手动漫 / 流浪地球 / 熊出没VS小猪佩奇 / 2018动画音乐 / SING女团 / 火王 / A站老婆 / JOJO黑帮摇 / 2018二次元平台 / 土味营销 / 我是大哥大 / 迪士尼续作 / 强风吹拂 / 华纳漫改 / 西游记 / 网配 / 柯南剧场版 / 国漫时尚潮流 / 漫改韩剧 / NS王者荣耀 / 盒控 / 后街女孩 / 表情包COS / 动画PV / 海外动漫中国形象 / 足球小将 / Netflix / 马化腾鬼畜 / 旅行青蛙 / 游戏王 / 古风音乐 / 金坷垃 / 二次元时尚 / ACG管弦乐 / 兽娘动物园 / 手办宅 / 洛天依 / COS援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