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成长而非衡量,你所感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大家都非常忙,不会有人持续关注你,更不会有人持续对你抱持着一种高标准和高期望。比起外界的评判标准,更多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是一种让你摆脱压力和束缚的方式。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经授权发布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紫陌骐骥朗读音频
插曲:纯音乐-《夜的钢琴二十一》
优秀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行动力非常强。
我不是不愿意行动,但我觉得还没有准备好,我想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行动。比如,有一个难得的项目机会在你面前,你心想我还没准备好,等下次吧。要么,就是一直都在准备的路上,永远没有开始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的计划、目标,就是这样被我们兴冲冲定下来,又被我们抛诸脑后、不见天日。实际上,这很可能就是降低我们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1994 年,心理学家 Gilovich 和 Medvec 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从短期来看,人们更容易为做错的事情感到后悔,并会想办法去补救、纠正;但一旦把时间拉长,不论强度上还是数量上,没做的后悔程度,都会远远超过做错。做错的后悔,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但没做的后悔,可能持续许多年,乃至于成为记忆里一个永久的遗憾。一件事情做完了,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就终止了,哪怕结果不够好,你也可以不断去调整它、优化它;但一件事情没有做,并且再也没机会去做,我们就会对它存在不确定的损失厌恶,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自己损失了,但又不确定损失了什么,于是,我们会不断地给这种损失加码,不断地把各种可能的后果,往这个篮子里装。所以,如果你也面临做,或不做的困扰,只要你的确对两者的利弊都考虑得非常全面、清楚,而它们的确又不分轩轾。
但是,即使知道了这一点,我们也很难摆脱准备好了再行动的迷思。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观念呢?如何让自己具备更强的行动力呢?保持着准备好了再行动心态的人,往往会有这么一种认知: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不够优秀;
我无法接受自己不够优秀这件事;
因此,我必须等一切准备好,确保能得到满意结果,再行动。
正是这种认知,导致我们容易束手束脚,对选择和决策采取回避的策略,从而错失一个又一个机会。2、别人认为我不够优秀,就意味着我真的不够优秀吗?
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一定意味着不够优秀吗?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强调一个观点:结果导向,是一把双刃剑。在职场里,强调结果导向是好的,很多时候它意味着自主性和空间,你可以按你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去行动,只要能满足对结果的要求就可以。但同样,很多时候,过于强调结果导向,也很容易陷入KPI陷阱里面。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字来衡量结果,用结果来衡量一切。你想减肥,于是想办法锻炼、减值、节食,在一段时间内瘦了几十斤 —— 这种减肥方式有效吗?
你想学习一个领域,于是背概念、刷题、猜题,临时抱佛脚过了考试 —— 你真的学到东西了吗?
你读完一本书,做了一份精致详尽的思维导图,把内容浓缩总结出来 —— 这种阅读方式有效吗?
它关注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结果,而是你如何对这个系统施加作用力,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引导它变得更加灵活、流畅,向着你想要的方向去运转。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更均衡的营养摄入、更多的日常锻炼,并习惯这种模式。
以考试作为一个开始和框架,不断去学习和汲取新知识,并放进这个框架里面。
从书里拎出一个知识点或思维方式,应用到生活中,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和思考模式。
也就是说:不是关注结果,而是关注我发生了什么改变?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才说:好的目标是什么样的?不要去量化它,而是通过设计一个最小化的模式,慢慢去优化它,使得它更加接近你想要的样子,并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它给你带来的改变。你一定要理解:量化目标,关注结果,其实是一个无奈的办法。正是因为我们难以衡量成果,所以才需要退而求其次,通过量化结果、追求结果,来大致地模拟成果。但在生活中,你完全不需要这套方式。因为你自己就是你生活的中心,你完全可以关注你每一天的变化、成长、状态和感受,不需要通过结果导向这种降维的、无奈的办法去实现。并不是说在所有事情上,你都要做到最好,才算是优秀。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尽管结果未必好);
让自己每一天保持成长和进步(允许犯错的存在);
比起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跟外界相比)。
简而言之: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成长而非衡量,你所感受到的阻力,会小很多。
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总是需要相信我是优秀的、我是有能力的,也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尊水平。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对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怀疑里面。正常情况下,这种自尊水平是适中的、理性的: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清楚自己能取得什么样的表现,基于这种清晰的理解,我对自己的优秀程度会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知。但是,如果从小成长在一个追求好结果、不允许犯错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被塑造出一种脆弱的高自尊状态。我们会认为:我自己觉得自己优秀是不够的,我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让外界也认为我优秀,才可以。这就导致了,我们总是很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认为别人总是在关注自己,对自己抱持着很高的期望。一旦满足不了这种期望,就会损害自己的形象,从而损害自己的存在感。大家都非常忙,不会有人持续关注你,更不会有人持续对你抱持着一种高标准和高期望。我们每天想什么、做什么、产生什么样的思考和感受,我们自己都一清二楚,并且,我们会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放在最首要的位置,通过它们来认知和理解外面的世界。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认为:别人跟我一样,能感受到我的一切想法,产生跟我一致的认知,会像我关注自己一样关注我。如果说你对自己的关注是100%,那别人对你可能只有5%。也就是说:当你的表现是50%时,你自我感知是负50分,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是负2.5分而已。也就是说:你自己庞大的内心戏,在别人的感知里,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波澜,甚至对于他对你的认知和评判,很可能都不会产生波动。把自己从别人的目光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去思考我想要什么、我认为怎么样,而不是别人想要什么、别人需要怎么样。在自我实现和他人期望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而不是过度地倾向于哪一方 —— 这样,才能让你更持久地走下去。
我一定要做到非常优秀才可以吗?
完美主义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把标准设置得过高,并且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向该领域自身可及范围内的最好看齐,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及格线。1、你对比的标准,往往并非来自一个个体,而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多个个体。举个栗子:你身边的朋友中,有人年薪50万,有人生活清闲自由,有人婚姻和睦、家庭美好……你对比自己,觉得自惭形秽。婚姻和睦、家庭美好的人,可能在工作上谨小慎微,一点错都不敢犯……2、你设置的标准,往往是远高于平均值的,因为只有远高于平均值的标准,才容易被你看到。媒体也好,我们自己的圈子也好,总会有一个聚光灯效应:关注那最顶尖的1%,忽视剩下的99%。久而久之,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觉得一定要跟这1%看齐,我们才算是成功的,才算是不拖后腿。但事实上,人的能力和表现分布,本来就是一个正态分布。简而言之:我们的成长环境,很容易把我们对事物的阈值不断拉高,它会一遍又一遍地向你灌输:做得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做到最好才行。事实上,一旦你转变思维,接受事物的评判标准是连续且多元的,很多心理压力也就会迎刃而解。一方面,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只有100分跟0分之别,在它们之间,还可以有60分、70分、80分……另一方面,事物并非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工作是否满意,并不是以收入作为唯一指标的;生活是否幸福,也并不是以看起来是否光鲜来评判的。比起外界的评判标准,更多地去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是一种让你摆脱压力和束缚的方式。
只有一切都准备好
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吗?
很简单,因为你一直在成长、在变化,你今天的准备好,等明天再看,也许就又变成不够好的状态了。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准备好,那就意味着你几乎永远都没办法去行动。举个栗子:2017年底的智识营1.0,当时我觉得已经非常棒了,但2019年回头看,觉得问题非常多,于是大刀阔斧调整,升级到2.0。但才过了一年,我又开始觉得2.0不够好了,能挑出一大堆毛病,于是,开始筹划做3.0……既然总是会感到不够好,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呢?所以,我的做法,不是说等到课程打磨得毫无瑕疵、没有进步空间了,再上线。而是告诉学员:课程后面可能还会优化升级,但我会把一切优化升级,全部同步给大家,你随时可以看到最新的版本。同样,你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当下没有办法做到最好,但你能够留出提升、改进的空间,后面慢慢地去完善它,修补它,也是可以的,这是一种更好的策略。再者,我们的大脑设计,本来就不是让我们在某一个最好的状态去行动的 —— 反过来,我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对它进行训练,帮助它不断地实现更好。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大脑用最好的状态去解决眼下的问题,而是将眼下的问题作为训练材料,不断强化和训练它,使得它可以解决未来更多、更不确定的问题。举个例子:你要等到状态最好的时候再去处理最困难的任务吗?你必须把它安排到每天的时间表里,强迫自己去攻克它,状态好就多做一点,状态不好就少做一点,这样才能不断锻炼你对复杂问题的耐受力和应对能力。所以,如果你一直在等待最好而不去行动,那只是白白错过了让大脑变得更好的机会。简而言之:在我们的一生里,解决哪一个问题、做成哪一件事情,其实都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自己得到成长。对于当下任何一件事情来讲,我会建议追求满意解就可以了。2、在平均期望的基础上,再争取做出亮点,而不是追求完美。3、留出改进、提升、完善的空间,让自己可以不断迭代优化它。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让你不去思考,而是尽量减少自己在行动之前的权衡和犹豫。
告诉自己:
不要太注重结果,只要让自己多迈出一小步,就可以了;
不要太关注别人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才重要;
不要把标准设得太高,要注意多元化和连续性;
没有准备好这回事,每一天都可以是最合适的一天。
与其一直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不如多想一想:这件事情我可以怎么做?如何才能实现我的目标?我可以事先准备些什么,来避免不好的结果发生?也就是:把注意力从要不要做、会不会出问题、结果会怎么样,转移到怎么做上面。1、做有用的事情,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也分享给大家。与其停留在对结果的担忧、焦虑和恐惧,不如去思考如何行动,用规划和预案,来取代自己的反刍,这才是有用的事情。哪怕最终没有去做,或是结果不如预期,你也可以从中获得收获。2、希望你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去落实一件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做的事情。2020年最后一天了,预祝新的一年,你能有一个更充实、更丰富的未来。对清单上瘾后,我爱上了自律
人一生中会经历这3种精神变化
富人花钱买时间,穷人花时间省钱
我建议你,少在知乎上看这些内容
你最大的问题,是在低价值的事上很忙
如何制定明年年度规划,看这一篇就够了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