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7大共同点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了286件优秀新闻作品,综合评委对优秀作品的把握和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导向、选题、方法、表达、呈现、效果、责任”七个维度。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中央电视台记者五次往返“悬崖村”,与村民同吃同住近一个月,在昭觉县采访近50天,历经6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悬崖村”扶贫纪事》这部作品。通过深入扎根、下苦功夫的方法,用精准的数据、生动的人物对话与客观的故事情节,真实记录悬崖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令人信服。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做新闻报道?怎么样选择新闻题材?这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开始,也是新闻工作者采访、写作、呈现的重要基础。好新闻在选题方面要兼具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所谓新闻价值,既要充分考量新闻事件的时效性、重要性、新奇性,又要考虑采用切入视角的独创性、特殊性甚至唯一性。梳理不同作品的选题方法,有以下三个典型性特点:一是强调大主题中的小情节,做到“得其一鳞一爪,不必观其全身”;二是反映小故事里的大时代,做到“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三是挖掘旧话题里的新气象,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类作品在选题立意方面坚持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精心剪裁、严格挑选出诸多具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事件本质特征的小情节、小片段,并且做到围绕主题、详略得当地谋篇布局,呈现化大为小、小中见大的表现效果,做到在大主题中展现小情节。《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紧扣“G20杭州峰会”的宏大主题,巧妙设置议题,通过精心选择的画面和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详实记录了习主席80多个小时里密集主持会议、发表演讲、会晤外宾的精彩时刻,遴选出峰会期间感人细节与场景,并穿插过去三年习主席重大外交活动的精辟观点,展现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三)小心求证,真实可信
真实呈现事件的原委,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质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客观要求。优秀的新闻作品只有把牢“真实”这一关才能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新闻报道是否真实可信,可以从信息获取和信息验证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信息获取指的是记者保持客观的立场,通过采访、观察、文献搜集、数据处理获取有效信息;信息验证指的是确保获取信息的可靠性,并保证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丰富、鲜活的素材,记者只有走到基层一线的最前沿,走到人民群众的劳动中,走到新闻事件的现场里,才能捕捉新闻细节、发现新闻人物、挖掘新闻故事。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历经2年时间,三进五台沟,与村民同吃同住,采访人物100多人次,积累了近2万分钟的访谈录音和原生态音响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广播纪录片”的形式,最终推出《三进五台沟》这部作品。该作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提出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及“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生动报道了驻村干部李红冈在五台沟村驻村扶贫的过程,以及这个东北山村所经历的蜕变,客观记录,让人信任。
(四)语言洗练,内涵丰富
语言表达对于新闻作品至关重要,它是传递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决定着作品的基本呈现效果。著名记者穆青在写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要求在发表前送到兰考,给当地的群众读一下,征求他们的意见,写的文章与大家说的是否一样明白晓畅。本届获奖的不少优秀作品在语言表达上“内外兼修”,既有“形式美”又有“内容实”。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呈现,两者相互统一,相互补充。
语言“形式美”强调语言准确规范、简洁洗练、通俗易懂。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语言的准确规范性,这一点在科技类报道中尤为体现。《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以及时、有效、精准的信息报道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发现了1445种全新的病毒科,并从遗传进化的角度揭示了RNA病毒发生和进化的基本规律。短小精悍、简洁洗练是清新文风的基本要求。《究竟谁在破坏国际法》《滥诉、妄裁和霸权难撼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删繁就简、语言洗练、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及时发声、有力回应。新闻要有广泛的受众,就要通俗易懂,主动运用群众语言、回归现实生活,不舞文弄墨、不抖知识点,才能提高可读性和耐读性,推出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好作品。《三十年回望塔元庄》文笔生动、内容鲜活,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以“沾泥土”“带露珠”的语言绘就一幅新农村建设的全景图,生动展示作品的思想性与人文性。
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重视丰富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共同呈现,新闻版面和新闻摄影作品、新闻漫画不但有新的特色,而且在新闻作品呈现方面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进步。特别是在新闻专栏、网络、国际传播等方面涌现了一批内容优质、有广泛而良好社会反响、体现技术创新特点的“现象级”新闻作品,反映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进展。本届共评选出24件媒体融合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5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13件,占总数8%。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是媒体融合的根本,也是新闻作品创新传播的关键。从本届作品看,不少作品的内容在“准”“新”“微”“快”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准”要求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把准导向与方向;“新”要求移动新闻产品具有创新内容表达、丰富呈现形式的特点;“微”要求鲜活快捷、短小精悍,推出更多微内容、微信息,适应碎片化阅读特点;“快”要求即时采集、即时推送,迅速送达用户,在传播中抢得先机。以《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为例,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公布事件及时推出新媒体报道,第一时间表达中国态度、中国立场、先声夺人、以正视听,重视传播节奏和时效度的结合,体现了“准”与“快”;在结合H5动图、短视频、海报、九宫格图解等形式的基础上,配发深度评论文章解读说理、答疑释惑,将“内容+技术”“内容+观点”深度融合,体现了“新”与“微”,成功地赢得受众较高的点击率和巨大流量。
(六)传播力强,影响广泛
新闻作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都属于效果范畴,传播力指的是媒体发现新闻事件、搜集信息素材,并对事件进行有效报道的能力与水平;影响力指的是新闻报道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公众带来的影响,包括受众规模、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接受程度和由此而产生言行、思维方面的变化。传播力是提高影响力的基础,影响力是新闻传播行为的根本目标。优秀的新闻作品既要增强传播力,又要注重影响力。本次新闻评选中,涌现出不少阅读量逾“10万”的“现象级”作品,引发了线上线下受众的广泛关注。
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归根结底还要看受众的接受程度。受众感受不好,报道再多也是孤芳自赏;社会共识不高,包装再好也是顾影自怜。如何改变新闻报道中假大空式地喊口号,足不出门就提对策的老思维、老套路,还需要有问题意识,在“用户”上下功夫,坚持用户思维增强传播力,由媒体“上菜”变为用户“选菜”,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口味受众的“烹饪水平”。《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创新性设置议题,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报道视角,注重人文关怀、突出与受众互动,以文、图、视频、网络等多种方式立体式呈现,从不同层面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您好,马克思》以主题鲜明的原创视频、原创报道和交互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的图表、H5、公众号文章等形式形成聚合效应,点燃了年轻群体认识、了解马克思的热情。
(七)遵循使命,履行职责
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职责使命: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又体现有力有效的舆论监督,一些作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贬时弊,客观、准确、全面地报道事实,展示了媒体良好的社会责任,也把正确的舆论导向体现到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体现到每一篇新闻作品中去。
《安徽宿州宋庙小学“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请吃饭事件”调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完整呈现事件所暴露出的基层政治生态,通过揭露种种社会问题,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厚植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本。《谁制造了“毒跑道”》通过对毒跑道生产、销售、铺设、使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独家调查采访,由此揭开了国内塑胶跑道行业无规、暴利的内幕。不仅对事件本身起到答疑解惑、正本清源的作用,也为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一)善于统筹“发现力”“表现力”,采写好新闻
本届获奖的文字作品来看,新闻的表现力与发现力共同构成好新闻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新闻是否具有影响力与传播力。所谓发现力,是指记者把新闻本源所蕴涵的新闻价值转化成新闻报道并传播出来的能力。所谓表现力,是指新闻作品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的效果。“发现力”是“表现力”的前提与基础,记者发现新闻素材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新闻作品的呈现效果;“表现力”是判定新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是“发现力”可否有效发挥作用的检验方式。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统筹“两力”和提高“两力”对于创制优秀新闻作品意义重大。
无论是范长江走遍大半个中国写下《中国的西北角》,还是汤计为公平正义奔走呼告,推动呼格吉勒图案的重审,亦或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悬崖村”扶贫纪事》用鲜活的故事、细腻的情节感染人、打动人。这些都在说明只有将“四力”融会贯通,才能出佳作、见精品。
(二)充分尊重广播传播规律,创新好节目
如何创作出经得住时间淬炼、人民考验的优秀广播作品,需要在发挥广播优势、创新报道形式、适应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下功夫。
广播新闻的宣传手段以“听—说”模式为主,其特点决定了声音要素的重要性,要制作出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就要把好语言表达这一关。第一,要“吃透两头”与把握三种话语体系并重。“吃透两头”,就是“对上”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政策、理论、方针、路线,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应用到具体的传播实践之中。“对下”就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声音,回应群众诉求,关注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三种话语体系指的是官方话语体系、学者话语体系和群众话语体系。将三种话语体系融会贯通,在其间自由游走,既能做到高屋建瓴,兼具深度与广度,又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理解习惯。第二,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言之有物。要充分释放广播靠语言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大量采集和使用同期声,力避书面式话语、念稿式话语、宣教式话语,从而使报道具有真实感、生活感、现场感、画面感和人物形象感。如《三进五台沟》便充分发挥了语言的优势,呈现了被采访者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和状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三)努力整合媒介资源,提高传播力
无论是报社、通讯社还是广播电视台,谁能下好媒体融合这步先手棋,谁就可以在新闻传播格局剧变的今天占据有力地位。传统媒体要发挥自身“内容优势”之长,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开展新闻传播实践,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充分打破行业壁垒、专业壁垒、职业壁垒和媒介壁垒,深化拓展媒体融合的路径。
媒体要在资金、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还要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在议题设置、话语把控、表达方式、价值坚守等方面做强、做优,把内容做好做精做出特色。在回归新闻内容的本质同时,把新技术应用好、建设好新平台新载体,实现内容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再造采编发流程,是优质新闻产品脱颖而出的保障,是媒体深度融合关键节点,是攻克媒体融合的“腊子口”。要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采编发网络和采编发流程,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以“中央厨房”为抓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采编指挥调度、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稿件资源等方面充分整合起来,把报、台、网、微、端的资源平台充分结合起来,实现“1加1大于1”的效果。
(四)切实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公信力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传媒格局的新变化,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向世界传播自己的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自己的故事,培育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以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形象,让外国受众读懂中国、理解中国、信任中国。
要把我们“要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做好差异化、分众化传播。媒体要用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打造融通世界的故事载体,构建融合中外的话语体系。在符合中国特色、中国国情的范畴内,形成属于中国的修辞、语言、语境;同时考虑到外国受众的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长期的文化价值理念。
要把“自己主动讲”和“请别人讲好”结合起来,增强议题设置能力。议题设置是对外传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把握话语主动权的重要内容。首先,媒体要围绕涉华舆论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研究,不回避、不绕弯,正视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真实传达中国的价值理念,有效引导国际舆论公正、理性地接受和理解一个多元的中国;其次,要把“陈情”与“说理”结合起来,选取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故事载体,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的方式寻找情感的共鸣,实现文化的共通。最后,要善于“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向世界传达中国立场。《普京接受新华社社长独家专访 表示期待打造更紧密俄中伙伴关系》一文通过精准把控议题设置,抓住中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达到了巧妙引导对话者的目的。通过普京之口,向全世界传播了中国立场,实现了传播内容的有效放大和传播效果的成倍增加,有力唱响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光明论。
网址:
http://xcb.sznews.com/
投稿:
xcb0755@126.com
0755-835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