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润物无声: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同研究

杨洸 杜丽洁 新传播智库 2023-08-24

  

随着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新闻生产理念也在改变,其中故事性新闻报道受到新闻界及社会的认可,成为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认同的有效方式。本文认为对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同,离不开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一、在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尊重新闻事实;二、关注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因素,遵循相应的情感原则;三、故事性新闻报道应在宏观层面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每个故事中所呈现的文化经验。通过故事让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共享、共建,让故事中的人与故事外的人建立联系,拉近人与人的社会距离,促进社会发展良性循环。

  

“女孩子胆小,把灯提前打开,她们来晨读会感觉更安全、更踏实。”这是“时代楷模”张桂梅帮助 1600多名女孩走出深山的故事中的一句话,这位由新华社连续追踪报道 13年的典型人物,其“燃灯校长”的称呼也因此家喻户晓。在关于张桂梅的新闻故事中,呈现了许多主人公呕心沥血的动人细节,使得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丰富饱满。《“燃灯校长”送 1600 多名女孩出深山》发表于 2020 年高考后,是新华社当年最有传播力的人物报道之一。在数字新闻蓬勃发展的当下,该稿件在多个新媒体端的传播数据都表现良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该人物报道也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燃灯校长”张桂梅(左)和她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通过挖掘普通人物的故事,将温度、真情、思想融于新闻报道中,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使得深刻宏大的社会主题,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与反响。杰奎·巴纳辛斯基曾说故事是比喻,每个故事都带着意义,每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更大的信息,都是我们集体旅程的路标。[1] 当前媒介技术发展迅速,新闻表现形式日益多元,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更加丰富,故事性新闻报道往往能引发社会共鸣,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成为获得社会认同、达成社会共识的桥梁。


一、事实连接: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同基础


无论何种类型的新闻报道,要想获得社会关注与认可,其基础都是对事实的尊重。新闻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新闻故事的最终呈现离不开新闻生产中每个环节对事实的理解。随着媒介环境不断变化,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变革之中,这意味着新闻生产的观念也在不断更迭。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看,新闻生产的内外部往往涉及多个主体相互作用与影响,既包括从事新闻生产的职业记者,新闻平台的工程师、编辑、策划、设计者等,还包括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当事人以及阅读新闻的受众,同时还有各种类型的媒介平台。以往的新闻生产是以职业新闻记者为核心,他们多有新闻教育的背景,以新闻价值和新闻专业主义为取向,记者往往独自完成一篇新闻稿件,而现在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体转型,新闻报道生产过程中多种主体协作成为常态。从事实层面来看,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同,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


(一)采访中的新闻事实


故事性新闻报道的事实获取,离不开记者点滴的功夫,还包括对新闻细节的追问和对人物性格的探索与理解。记者作为采访新闻事实的主体,其对于新闻事实的判断,决定着新闻故事的价值取向。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28 个“临时妈妈”,谢谢你们!》(广播消息),讲述广州疫情期间 28 位医护人员,利用下班时间轮流照护 2 岁儿童强强的故事。从作品内容来看,记者深入现场,采访到了妈妈与孩子重逢以及孩子与护士们分离时的录音,扎实的采访让这篇“小故事”跃然于耳。记者从普通民众的感人故事中,展现了医护人员的奉献与担当,于故事中传递抗疫正能量,为抗击疫情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从传播数据与社会效果来看,这篇报道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以及新媒体平台播出后,收到了听众和网友的积极反馈,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共情与认同。采访中新闻事实的选取,不仅需要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判断采访现场的各种情况,及时捕捉新闻元素,还需要记者考虑所选故事对特定时空的社会意义。


(二)报道里的新闻事实


故事性新闻报道能否吸引受众,考验的是记者讲故事的能力。在网络社会,受众所接触的信息量日益增加,对信息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做好故事性新闻报道,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对于凝聚社会共识至关重要。新闻报道的故事性离不开好的故事构思,河南日报的深度报道《谁是“老李”》,开篇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主人公,而在后续的写作中,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辞藻,更多呈现的是“老李”为古旧村落建设所付出的行动。这篇报道所讲述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贴近群众生活,使受众可知可感,在朴素简单的故事语言中,刻画出一位生于河南、长于河南、成于河南的乡村规划师形象。从报道构思、材料组织、语言使用到最终的成篇,都要求记者能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选择合适角度报道事实,根据故事类型与特点选择报道形式,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与流传度,这样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三)社会情境中的新闻事实


“作为讲故事的人,记者做到绝对客观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公平,以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依赖于我们的成见。” [2]记者在完成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一方面离不开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离不开记者对群众生活的细致体察,对群众喜怒哀乐的敏锐捕捉,从群众的角度思考新闻故事的意义,面对多样的、陌生的新闻当事人,能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报道。在故事性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会看到存在于当下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比如“燃灯校长”故事中的女性教育问题,“28 个临时妈妈”故事中疫情与个体生活的问题,“乡村规划师”故事中的乡村振兴问题。这些新闻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影响着受众对于新闻事实的理解与接受,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价值判断,也关系到能否被公众所认可,进而传递更宏大的社会主题。


二、情感共鸣: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同形塑


2016 年,“后真相”成为热词;由于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和改变,“后疫情时代”成为人们理解世界的前提;随着社会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鲍曼认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液态社会”。种种这些对当下时代的理解,都让人们越发感受情感对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家图尔特在她的演讲《保持联系,却依旧孤独》中提到,信息时代虽然我们和他人保持联系,却还是会隐藏自己,渐渐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可控,却难真正地了解和理解对方。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能够将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情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不同的故事获得间接经验,在偏好娱乐化的当下,引发对于社会价值、社会伦理、社会规范等的深入思考。


(一)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呈现


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好的新闻报道可以体察各种人的情感,并发现这些情感的力量,引发受众对所讲故事的关注,打破受众的防御意识从而融入故事中。“燃灯校长”的故事中,呈现了人与人之间丰富的情感:有作为校长的张桂梅对于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的期盼之情;有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以自己的行动回报华坪女高;有社会对于张桂梅的尊敬之情,以社会的力量支持她的工作与事业。而这些情感在记者的笔下,都是一个个串联起来的小故事,在每一次故事场景转换中注入更多一层的情感。


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首先体现在对新闻当事人的选择。如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矿工组长的 551 条短信》(深度报道)、《紫云英的春天》(广播专题)、《生死时速!患者心脏骤停,桂林女医生跟着病床边跑边做心肺复苏》(短视频新闻),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原来你是这样的 00 后大学生》(短视频新闻)、《“饭店村”的职业种田人》(深度报道)、《力洛的心愿》(电视新闻专题),这些普通群众的故事贴近受众生活,更容易激发受众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其次,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体现在新闻语言的改变上,新闻作品改变程式化、刻板的语言风格,注重挖掘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如矿工生活中与妻子的短信,简短而温馨,“下井,早睡”“上井,平安”,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让受众体会到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最后,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蕴含在故事结构中。一篇“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动人,除了贴近受众生活,符合受众的生活经验,更在于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场景、行动等元素的一致性。在“00 后大学生”

系列报道中,五四青年节前夕,羊城晚报聚焦首批步入成年的“00 后大学生”,选取 10 位代表,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青年群体的情感世界,小人物的平凡故事在精心策划下,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转发推荐,也让更多受众看到青年人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


(二)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原则


臧国仁等学者认为,数字时代的叙事有科学逻辑、人文象征、理性秩序和感性狂欢四种力量在彼此竞争,关系到叙事符号与故事内容的选择,叙事传播活动除了要兼顾“真”之外,也需要“美”来打动人心,滋养情绪,而这些都是叙事中“情感”的作用。在新闻报道中,“真相”与具有“怜悯之心”两者并非互斥而是相辅相成。[3] 在故事性新闻报道中,为了达到更好的社会传播效果,对于社会认同的形塑需要遵循一定的情感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有温度的新闻需要俯下身亲近普通群众,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时要亲切、准确,情感的流露要适切。真诚的情感更打动人,在故事表达上记者需要克制强烈的个人化情感倾向。第二,适应原则。新闻报道的情感表达需要考虑不同地区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当情感成为拉近彼此距离的纽带时,才更有助于形成共同体,共享社会信念。第三,适时原则。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不同于文字消息的是,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于理解社会变迁中变与不变的内涵。在特定的时空、合适的社会背景下,讲述与之相应的新闻故事,才能引发受众的关注与讨论。


(三)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价值


网络时代,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学中常说“理性经济人”,人们的选择往往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而在网络化的关系中由于连接的改变,人们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信息的情感属性成为人们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热点事件中情绪的传播与扩散变得尤为显著,情感变成了社会连接的重要动因。


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情感价值,往往体现在对人性的展现,唤醒人们共同的价值体验,营造出和谐一致的社会氛围,形塑基于故事的社会认同,在对新闻报道的关注与讨论中,与更多人联合成情感共同体。“00 后大学生”凝聚起了青年群体彼此之间的认可,让“00 后”产生更清晰的群体归属感,并以此骄傲;“28 位临时妈妈”凝聚起的是疫情之下医护工作者的群体共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爱奉献社会。情感的传递绝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是在聆听他人故事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三、文化想象:故事性新闻报道的社会认同建构


“文化是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人们用它们来解释经验,生成行为,而且文化也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之中。” [4] 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故事性新闻报道是锻炼脚力、提升脑力、锤炼眼力、强健笔力的好途径;于新闻机构而言,故事性新闻报道是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信任,提升媒体信誉的好形式;于全社会而言,故事性新闻报道是维护社会良性发展,规范社会价值,建构社会认同的好工具。故事性新闻报道记录的是普通群众的点滴生活,一个个故事组成的是全社会的文化经验,通过这些故事营造起全社会的文化想象。

  
(一)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文化符号与社会公众


阿特金森认为,我们天生就是讲故事的物种。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建立起与其他人的深厚关系,在这些故事中隐藏着许多永恒的、普遍的主题和原型。我们以故事的形式思考、说话,并通过故事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意义。生命故事将我们在本质上联系起来,给我们方向,确定我们的人生经验,并重建我们生命的价值。[5] 故事性新闻报道往往创造出受众认可的文化符号,我们称之为“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些文化符号与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伦理观念等密切相关,也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形塑着人们认知世界的框架。


在《谁是“老李”》这篇报道中,群众对乡村规划师“老李”的称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符合民众的语言习惯,与民众的生活相契合,因此能感染更多人,受众在这样的故事中所获得的生命意义,是可触摸的、可达到的、可向往的。文化符号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文化发生变迁,也可能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燃灯校长”这样的文化符号,就是对教育工作、教育情怀的传承与延续。在“00 后大学生”系列报道中,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代表符号,他们象征着青年群体朝气的青春,展现出多元化的青年文化,用圆珠笔作画、研发机器人、演奏双排键等,受众从他们的故事中,看到的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为梦想拼搏的努力与坚持,文化在他们的故事中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故事性新闻报道的文化经验与社会发展


故事性新闻报道反映出当下社会所共享的文化经验,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物质技术的变化发生在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之前。非物质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而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改变加快,文化堕距现象随之出现。塔奇曼认为社会态度和职业规范,对新闻工作者产生社会化影响,在调动、应用规范的同时,他们也定义着规范,所以新闻不是社会的镜子而是帮助建构一种共享的社会现象,在赋予社会现象意义的过程中,新闻则永远定义与再定义、建构和再建构社会现象。[6]故事性新闻报道所呈现的文化经验与社会发展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故事中的文化经验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则创造出新的文化经验需要新闻故事来感知。


新闻报道作为精神性文化,记录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而新闻工作者在其中则起着洞察社会变迁、把握时代发展脉络的任务。故事性新闻报道通过挖掘、刻画细致入微的社会生活,展示社会发展的改变,让社会公众看到所生活世界的点滴变化,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价值、新理念、新想法等。


四、结语


在网络社会,即使是同一个新闻事实往往会因呈现方式、报道角度、报道立场等不同,再经过不同环节的加工,其真实性都变得有待确认。社会学家吉登斯说,“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不止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 [7] 新闻的“据实报道”概念转为“如何说一个与受众有关,诚实、可信又能激励人心的好故事”。[8] 新闻不再只是记者个人或某一新闻机构单方面的故事,而关系到与之相联系的无数受众,以及故事所发生的社会与时代。新闻也不再只关注报道的正确性、方向性,也需要重视如何感动受众,如何调动受众参与。故事性新闻报道所不能摒弃的,是对新闻客观原则的坚持以及对新闻真实的不断探求,这是新闻立足的基础,是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基础。故事性新闻报道所改变的,是新闻对猎奇事物的关注,转而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发现社会变迁。在此类报道中,情感作为支撑故事存续的力量,应该让受众感受到新闻故事的“魅力”,在故事中寻找到与自身相类似的情感体验,从而组成情感共同体。新闻报道作为社会粘合剂,在既存的社会秩序中凝聚共识,同时也记录着社会变迁,新闻的发展自身也成为社会变迁的一部分。


身处网络时代,人与媒介、人与新闻的互动,不再只有工具性的维度,它们成为直接影响人的力量。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计算科学下的各种算法等,都成为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动因,社会的改变变得既复杂又困难。人们变得难以理解和看清社会中所呈现的各种信息,甚至难以判断媒介是否对自身造成影响,对于一些深层的社会问题的解释也越发无力。故事性新闻报道在这其中将思考维度拉回到对人的关怀,立足于人来构建社会认同,来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In Kramer, M., In Call, W., & Harvard University. (2007). Telling true stories: A nonfiction writers' guide from the 
Nieman Foundati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New York: Plume. 17-18.
[2] 威廉·E. 布隆代尔 .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M].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006 :75-76.
[3] 蔡琰 , 臧国仁 . 数位时代的“叙事传播”:兼论新科技对传播学术思潮的可能影响 [J]. 新闻学研究,2017(131):1-48.
[4] 威廉·W·哈维兰 . 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06:34.
[5]Atkinson, R. (2001). 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In J. F. Gubrium & J. A. Holstein (Eds.),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 method (pp. 121-140). Thousand Oaks, CA: Sage.
[6] 塔奇曼 . 做新闻 [M].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008 : 173-175.
[7] 安东尼·吉登斯 .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M]. 北京:三联书店 , 1998:29.
[8] 江静之 . 在新闻“故事”之后:新闻叙事技巧与伦理 [J]. 新闻学研究,2009(101):347-353.

作者杨洸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杜丽洁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刊登于《新传播》杂志2022年第三期。
  
《新传播》2022年第三期封面和目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往期回顾

为改革发声 为城市立传 为人民讴歌


面向未来启新程

吴松营:深圳报业从舢板到巨舰

2022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


这家报社的版面何以能连续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一家传统媒体公众号年收入近3000万元,是怎么做到的?

 

将“偶遇的快乐”向数字端延伸
 
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关键:推进战略传播与跨文明对话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通报写作技巧

国有媒体如何探索创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


欢迎关注“新传播智库”!“新传播智库”公号是深圳报业集团《新传播》杂志推出的新闻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注重理论与学术探析,也重视实战与案例分析,突出引领性、前瞻性和全球视野,力求成为传播力研究思想智库。

读特客户端《新传播》专题二维码:

投稿:
xcb0755@126.com
电话:
0755-83518875

若有意购买纸质版《新传播》杂志,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