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视域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情感化与故事化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算法作为新技术的典型代表进一步赋能新闻业的发展,深度参与并影响新闻内容采集、生产、分发、反馈等环节。算法推荐的内在逻辑是通过技术实现传统的“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转变,实现信息推荐精准触达用户的兴趣点,迎合用户的喜好。新闻生产也应基于这样的逻辑做出调整,否则难以获得算法推荐进入受众的视线。作为新闻报道重要品类之一的人物报道也是如此。
算法推荐机制主要指依托推荐系统技术,将数据、算法、人机交互有机结合,从而在用户和内容等资源之间搭建个性化关联的机制。[1]算法推荐机制的本质是对内容、需求、场景的匹配,[2] 基本可以分为基于内容特征的推荐,基于用户互动关系的推荐(即朋友喜欢看什么,用户自己可能也喜欢看),基于流行度的推荐,基于混合路径的推荐(综合多种推荐方式),基于上下文的推荐,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等。推荐机制主要有三大核心环节:一是建立用户画像,基于用户数据、关系互动等,刻画用户的信息偏好画像;二是构建内容模型,对内容特征进行提取、分类及标签化;三是匹配内容资源,根据用户画像、内容特征、使用场景等,判断推荐路径,确定推荐内容。[3]
基于这样的算法推荐原理,大众兴趣方面的价值偏好会被放大,传统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人情味、趣味性等元素,在算法推荐时会获得更多的权重。
接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主要指地理、心理、利益、年龄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一般情况下,离读者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他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在个性化推荐算法中,平台的数据基础往往与接近性的很多指标相关,如用户所在位置、用户的基础数据(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内容及其所属类别、用户自标签、社交关系、社交行为,以及参与的群组、机型、使用时间等等,这些数据源作为算法推荐的基础之一,使算法能比较容易地将具备与受众接近性的内容识别并分发出来,此类内容相对容易获得优先推荐。
人情味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元素之一,是指事实本身拥有契合人类基本情感的因素,具有人情味的新闻,经媒体报道后能引起读者同情、怜悯、喜悦、崇敬等心理,具有强烈感染力。在算法推荐背景下,富含人情味的报道会更受算法的青睐。因为基于用户互动关系的推荐(即朋友喜欢看什么,用户自己可能也喜欢看),是算法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人情味的报道容易被点赞或转发,通过算法的推荐此类报道先从熟人圈开始流动,进而呈裂变式几何状迅速增长,最终得以广泛知晓。
趣味性是指新闻在内容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特性,也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它有两层含义,一指内容新奇曲折,富有情趣;二指写作形式和表现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算法推荐机制中,用户的兴趣、喜好是算法的一个重要基础,几乎所有推荐平台都在做兴趣探索和模型泛化的工作,以尽可能挖掘用户较多的兴趣点。因此,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将更容易被算法机制筛选出来,并进行广泛推荐。
由此可见,在算法背景下,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人情味和趣味性元素的重要程度被提升,而新闻价值中的重要性元素因为缺乏可操作的衡量标准,在算法推荐中的优先级有所降低。
算法推荐优先选择具有接近性、人情味和趣味性元素的内容这一偏向,会更突出地影响新闻报道的重点品类之一——人物报道。因为人物报道的对象是人,人作为有感情的生物其本身就附着大量的情感信息。因此,人物报道天然就具备人情味要素,算法推荐对这一要素的偏好更为明显;在算法时代,人物报道的接近性,可能通过平民化的内容传递百姓心声、描绘民生百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平民化的视角来实现;新闻价值的趣味性元素在人物报道领域,主要体现在人物本身的趣味性或者写作形式的趣味性,由于并不是每个人物都具备趣味性元素,因此,人物报道的趣味性可依靠写作来提升,如故事化写作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可见,在算法的推荐下,那些报道用户身边的、有情节、有悬念、有人性味的人物故事更容易被分发。
综上所述,算法推荐下,人物报道关注点的偏向,具体体现在平民化、情感化、故事化等方面,而意识到这样的偏向非常重要。
传统的新闻生产是一种依赖新闻生产者把关的规模化生产,新闻生产者即使会推测哪些内容受众更喜欢,也可能因为议程设置的需要而将其过滤,把新闻生产者认为更有价值的内容刊发出去。这样一些也许并不受受众喜欢但新闻生产者认为重要的内容也能到达受众,如采写一个典型人物,仅仅将许多相关资料堆砌起来,再加上蜻蜓点水式的简单采访,写成一篇事无巨细、平铺直叙的稿件发表,但受众根本感受不到人物的内心和光芒,更谈不上共鸣。这种情况可称之为“通而不乐受”,这样的人物报道就达不到传播效应。
而个性化算法推荐引发的新闻生产,则是一种“新闻内容 + 数据化精确制导”的生产方式,精确指向特定用户的数据引擎,成为新闻内容分发的“标配”,[4] 一旦算法判定某内容符合用户兴趣,便给予推送,实现“通而乐受”的最佳组合。因此,对于人物报道的创作者来说,在算法推荐的背景下,报道的最初环节就应该以用户的兴趣为出发点,把用户的需求当作目标,把用户的兴趣图谱、社会关系图谱、生活习惯图谱等数据,作为定制化生产新闻的基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物报道的创作者需要了解用户兴趣和相关的用户数据,来推进人物报道的选题、策划、制作等各个流程,这样采写出来的人物报道,才能更好地触动用户的兴趣点和痛点。
在选题上,平民化体现在让更多的普通人进入报道领域。长期以来,传统媒体的人物报道选题,形成了报道对象精英化的固定模式,企业家、官员、学者、明星等社会成功人士成为报道的重点对象。而算法时代人物报道的平民化偏向,则强调人物选择的接近性,让读者看到所报道的人物是他们身边的,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以此来增强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报道对象的平民化,要求记者从老百姓身边去发现可以报道的人物,发掘他们平凡中的不平凡,普通中的不普通。在报道他们时,重在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从侧面反映社会生活的现状,不需要刻意拔高与提炼,只需要如实展现其内在的人生逻辑,使报道更加真实可信。
如新京报“剥洋葱 people”微信公众号 2022 年 4 月到 6 月在上海和北京新冠疫情期间推出多个人物报道,更多地选择参与抗击疫情的普通人:有奋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有不停奔波的外卖骑手,有绞尽脑汁保障供应的团购“团长”,也有挺身而出的志愿者等等。在报道时,新京报“剥洋葱 people”尽力展现的是人物真实的表现及背后的想法和动机,如《疫情下的上海骑手》一文,并不回避骑手的补贴等经济动力 [5],这样的人物报道才是社会最真实的模样,受到了网友好评。
人物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从业者从大众的角度出发,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以大众最能接受和参与的方式进行报道和传播。平民化视角下的人物报道,除了把报道的焦点指向老百姓,更重要的是立足平民,对生命的个体予以人性关注,体现报道的亲和性、平等性。使用平民化视角的关键在于保持中立角度,通过对微小细节的展现让人物形象丰满,通过人物的点滴事迹表现人物的人格魅力,即使是报道社会成功人士亦是如此。如凤凰网在袁隆平去世后推出的人物报道《我见过最有品的男人,就是会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袁隆平》, [6]获得了 10 万 + 的阅读量,报道通过大量生活化的细节表现袁隆平其人,如和母亲的一次出游让他立下了学农的志向,34 岁时他和仅认识一个月的邓哲为爱闪婚相伴一生,他热爱排球并任主攻手,人生第一笔工资买了一把小提琴……这些内容并不是什么“英雄事迹”,但贴近生活,展现了更真实、更接地气的袁隆平。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人物报道应秉承人文精神,让话语资源在不同群体中实现相对公平的分配。人物报道的平民化还体现在加大人文关怀力度,来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使读者通过报道产生人与社会深度的思考。
有研究统计分析了新京报“剥洋葱 people”微信公众号 2017 年 7月 1 日至 2018 年 6 月 31 日的人物报道,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总计67 篇,约占总报道的 31%。其中关于权益被侵害者的报道占 33%、贫困农民及受灾群众占 28%、病患及残疾人士占 26%、老年人及儿童占 13%。[7]
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也应采用平等的姿态、平视的视角,深入他们的真实生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报道中尊重人的尊严,表现人文关怀。如 2022 年 6 月 19 日,澎湃新闻推出的报道《疫后回访|一对夫妻的“上海漂流”》,[8] 讲述了一对从外地来上海看病的夫妻遇上疫情并感染新冠后发生的故事,他们核酸检测转阴仍被赋红码、耽误康复、居无定所……在上海漂流 85天后才回到故乡。在报道中,记者探访了他们居无定所时居住的小亭子,体会他们当时的生活,用简单朴素的文字,真挚感人的细节,展现出疫情期间外来看病者的艰辛。报道刊登后引发大量关注,仅几小时阅读量就超过 4.7 万。
智能媒体时代,情感是人物报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人物报道中的情感信息,报道不仅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更能激发受众参与传播的热情,通过点赞、转发等在社交媒体里引发链式传播,扩大传播效应。
人物报道的生命在于真实,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也会从自己的真实环境、 自己的真实情感方面出发去看待人物报道。报道与读者的现实生活差距越小,受众对人物报道的认可度就越高,反之受众对人物报道的接纳程度就会降低,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
如一些媒体在报道优秀人物时,总是一味夸大其优点,刻意回避人物的缺点,将其塑造成完美无缺的“高大全”形象。这种绝对、片面、粗暴的方式缺乏真实的基础,人物就变成了“假大空”的样本,无法使读者产生情绪和感受上的共鸣,其正面宣传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记者在做人物报道时,应该深入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收集真实的资料,以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事例来表现人物。
一般来说,人物报道有四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和背景材料,人物报道要通过这四个要素的组合,来实现被访者与受众“近距离的交流”。
在人物报道中,记者采访时进行情感融入是非常必要的,学会恰当使用情感信息,如与采访对象共情等方式,能让被访者丢掉对采访的顾虑,顺利地进行有效沟通。
在写作时,记者本人的情感却要尽可能收束,用一种克制的方式进行客观理性的报道,其情感性内容的展现,主要通过用事实说话的方式进行。
如在报道中大量使用人物的语言,直接引语本身具有实录性,其可信性和可读性都比较强。由于保持采访的原汁原味,甚至采访对象回答过程中的停顿、叹词、语气词等口语化的细节都可以保留,能传递出对话现场特有的气氛,把受众带入其中。通过人物语言来体现情感,这样既能够感动读者,又能体现报道的理性,让读者对人物产生信任感。
除了被采访对象作为主要消息源外,他的家人、朋友、同学、老师、同事、亲戚、邻居和其他熟人,都可以成为采访对象。从这些消息来源不但能获得丰富的事实信息,也能获得大量的情感信息。人物报道中核心人物的情感,往往是通过和不同人的交往互动体现出来的。同时来自不同人物的情感信息,也为核心人物增加了多维的情感体验,对立体化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 年,咸宁广播电视台微视频团队在抖音、央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相继推出一批典型人物微视频报道,其中《环卫工女儿的怒怼》仅 29 秒,通过女环卫工读初中的女儿之口,说出“我妈妈是环卫工怎么啦?我妈妈不扫垃圾不扫街,你有这干净的路?”这个报道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三人角度,有力地回击了社会在劳动分工上存在的“有色眼镜”与职业歧视,获得点赞 1039.7 万,播放量 1.2 亿,评论量 10.1 万的惊人流量,[9]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人物报道故事化的核心是情节、环境和细节。记者可以根据报道的需要自由取舍采访的内容,并灵活地使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穿插叙述采访的情景、过程,通过多种方式表现被访者的形象、性格等。不同类型的人物报道,在故事化方面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因人而访的人物报道,其核心是被采访对象本人,表现和塑造人物形象是此类人物报道的重点。做这类人物报道需要强调此时采访此人的新闻性和现实针对性,如一个科学家取得新的科研成果时,一位官员做出一项决策时,一个作家写出一部作品时,一位演员扮演成功一个影响较大的角色时……都是进行此类人物报道的好机会。因人而访的故事,又分为人生片断式与人物传记式两种模式。
人生片断式人物报道,重在采访人物某一段独特的经历,而不是其成长的全过程。如当全国人大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的政府时,走马上任的各部部长,对其报道的重点在于工作以后的经历、工作特点、性格特点以及将怎么对待新工作,并不对其成长细节进行过多描述。
传记式人物报道则像传记一样,把人物的成长过程和经历都展现出来,并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变化和心路历程。如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游泳选手傅园慧爆红,很多媒体对其成长过程非常关注,报道从她小时候学游泳开始,讲到其在各种比赛中的几进几退等。人物传记式的报道,比较适合取得一定成就、经历特别的名人。因人而访时,一般须问到的问题有:被采访对象的人生高潮与低谷时期及其如何应对、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是什么、未来的打算等等,把人物放在困境中,了解其在面临矛盾时的选择和应对,往往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又如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采访著名模特吕燕,就将采访点放在“改变命运的三天”,让她回忆哪三天改变了她的命运。吕燕谈到了决定从江西老家到北京参加模特表演的那一天,在北京偶然遇到法国模特星探邀其去法国发展的那一天,决定回国参加模特大赛的那一天,通过完整地展示这三天发生的故事,观众就能看到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吕燕是如何选择的,以及她的成功与选择之间的关系。
这类人物报道以记事为主,往往是通过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者或者见证者来展现新闻事件的内幕情况、事实真相等。在因事而访中,“事”处于中心位置,人是配角,事情本身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就是故事化的具体体现。此类报道对采访对象个人的成长、性格等可不涉及,重点在于通过被访者之口来报道“事”,强调的是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的作用、情感等。
如 2022 年 6 月 11 日,新京报“剥洋葱 people”推出报道《唐山暴力事件”报警女生:报警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报道了唐山烧烤店暴力殴打女性事件的报警人小文(化名)。[10]在报道中她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包括视频未能拍摄到的一些信息和细节,报道没有回避她当时的恐惧情绪,并解释了她为什么没有帮助被打的女孩等等。这个报道对于被访对象的背景、成长经历等信息并不涉及。
人物报道故事化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注意细节。所谓细节指事件中或者人物身上那些细微又含义深刻的小地方。这些细节往往能使人物报道增强故事色彩,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有血有肉。
如 2020 年 2 月 20 日《纽约时报》的 一 则 人 物 报 道《In a City Under Lockdown,Hope Arrives by Motorbike(在封城中用摩托运送希望)》,将武汉的外卖骑手作为报道对象,[11]当一位外卖骑手不小心用手指戳了电梯按钮,触碰到了他担心会传播病毒的表面后,报道增加了一个细节:
“That was how Mr. Zhang, 32, found himself speeding back to his delivery station with one finger held aloft, careful not to touch the rest of his hand — a quarantine in miniature. ”
(就这样,32 岁的张赛高高举着一根手指,快速骑回他的送货站,小心翼翼地避免碰到手的其他部分——就像一个小型隔离现场)。这一细节让他的动作、神态、情绪变化跃然纸上。
美国著名记者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人们的情感中去。”我们正是要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增强人物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般而言,人物报道的细节越丰富,人物形象就会越丰满和立体。在人物报道中,一个典型的细节能胜过无数个形容词和空洞的语句。细节来源于采访。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细节和核实材料,例如:“ 你 是 哪 里 人?”“ 你 经 常 跑 步吗?”“你昨晚什么时间出去吃饭的,17 点 30 分,18 点还是 18 点 30 分?”有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也可以引出细节和故事,如“你关于……最早(好)的回忆是什么?”“关于……你记得的最可笑的事情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关于……的一个……时刻?”等。
此外,观察也是重要的获得细节的手段。写人物报道时要观察细致,从人物的服饰、举止神态,到周围的有关事物,都应在记者视线之中,尽管在特定的场合采访,可能会受到不少限制,但是只要记者善用眼睛采访,还是能获得丰富而翔实的细节。
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审视。在这里,视觉器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眼睛看之外,记者的观察还应该在大脑的支配下,调动起眼、耳、口、鼻、舌、身体等各种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多方面的审视、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收集到足够的细节来进行展示和讲述。
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推出一个节目,报道的是河北省白沟镇一些皮包作坊违规使用含苯量很高的胶水,导致一些打工者长期受化学品污染而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六人已因此死亡。记者对这些黑作坊进行暗访,除了看到这些小作坊车间与宿舍合二为一、没有排风扇和通风口外,还用自己的嗅觉进行“观察”,向观众报道自己闻到的浓烈、刺鼻的味道,闻过之后有头晕感,加深了观众对苯的危害的印象。
总之,在算法时代,算法的推荐机制会产生人物报道在平民化、情感化、故事化的偏好,作为内容提供者可利用这一偏好,更多地关注普通人,关注人物的情感,用故事化的叙述手法表现人物所身处的环境,表现他们出于种种原因本能地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表现他们能感动人心的一幕幕。
无论是主流媒体报道的典型人物,还是自媒体报道的草根阶层,无论是热门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大众群体,在报道时都应采用适当的采写策略,将人物报道平民化、情感化、故事化,从而体现人物报道的温度、深度与力量。
读特客户端《新传播》专题二维码:
xcb0755@126.com
0755-835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