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获奖作品中人物故事报道的五个特征

朱建华 李炜 新传播智库 2023-08-24

  

新闻报道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讲好人物故事是重要路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乏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本文以 5 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新时代讲好有温度的人物故事的方法论。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树立了新闻报道的样板和标杆,也为如何讲好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提供了借鉴。本文以 5 件获奖作品为例,从创新手段讲好人物故事、用小人物反映大主题、从朋友圈抓到独家线索、抓得到还要能操作得好、走基层走出的获奖报道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创新手段讲好人物故事


深度融合发展,媒体讲好人物故事要善于创新手段。津云新媒体获评第三十一届(2020 年度)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一等奖的《无胆英雄张伯礼》,亮点可圈可点。


(一)内容厚重丰富


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在武汉抗疫期间,中医药名家张伯礼做了急性胆囊炎手术,也被誉为“无胆英雄”。《无胆英雄张伯礼》视频时长 7 分 53 秒,整个作品内容显得厚重、丰富;津云新媒体采访了 10 位张伯礼院士的“身边人”,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抗疫期间的拳拳赤子心 ;作品中既有照片、音频、视频,也有张伯礼的同期声,增强了感染力。


《无胆英雄张伯礼》视频

(二)注重形式创新


形式上的创新无疑是这件获奖作品的制胜法宝。《无胆英雄张伯礼》最大的特点,是把在各媒体和平台刷屏的一些照片,做成书籍形式,既画了重点,也点明作品所述是事亦是史。视频传播巧用书籍形式,让人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主题简洁鲜明


“无胆英雄张伯礼”是这件作品的标题也是主题,7 个字简洁鲜明。“无胆英雄”的提炼很生动,紧扣人物特点。反观一些人物报道的新媒体传播产品,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主题不够鲜明,标题太长。


(四)叙事逻辑清晰


这件作品逻辑上比较清晰,从“抗疫英雄”“白衣天使的代表”“老当益壮英雄气概的代表”“中医大家的代表”“老共产党员的代表”“天津人的代表”等 6 个方面入手,呈现出医者仁心的感人事迹。


(五)注重团队协作


人物故事的文字报道,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但做新媒体产品,很多时候需要团队合作。今天的新闻生产已经不是个人单枪匹马的时代,而是前方与后方紧密协作、各个环节之间协作的结果。《无胆英雄张伯礼》获奖作品主创人员署名也说明了这一点。


(六)深入挖掘采访


出新闻精品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津云新媒体在采制《无胆英雄张伯礼》时下了很大功夫——20多万字的音频采访,记者精编成 2万字后再做剪辑。由于记者不能到武汉采访,只能靠视频连线的形式,而且要等采访对象休息时才能进行采访,所以很多连线都在凌晨两三点钟。由于网络不稳定,采访中时常断线,一次采访往往要一个小时,剪辑难度和采访难度都极大。[1]《无胆英雄张伯礼》最后能打动人,与记者的辛苦采制分不开。


二、用小人物反映大主题


讲 好 有 温 度 的 人 物 故 事, 要能 抓 得 到 鲜 活 的 人 物 故 事。在 第三十一届(2020 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陕西日报的通讯《杨叔的脱贫日记》获评一等奖。这篇历时半年、九易其稿的稿件,是讲好有温度的人物故事的佳作。

  

《陕西日报》2020年12月22日版面
  
(一)大主题


抓新闻,要善于抓大主题,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不少都是关于重大主题的报道。不到 3000 字的《杨叔的脱贫日记》,实际上是对脱贫攻坚重大主题的反映。正如参评中国新闻奖时作者填报的参评材料所言:这篇报道是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一个小典型,却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二)小人物


用小人物反映大主题是获奖报道《杨叔的脱贫日记》的特色。小人物,不是说随便选一个即可,还要有特点才行。《杨叔的脱贫日记》中的“杨叔”特点鲜明——70 多岁的杨思笃,是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车辙村五组村民;只上过小学的杨叔是个文学爱好者,村子里能交流的人少,他就写日记;油盐酱醋、酸甜苦辣,都被杨叔写进日记里,洋洋洒洒,写了 14 本;这些日记时间跨度几十年,记录了这个农民家庭的变迁,尤其是近 5 年他和帮扶干部共同努力战胜贫困的经过,很有时代价值。


(三)脚力硬


围绕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主题,抓到杨叔这样鲜活生动的小人物,背后体现的是新闻工作者过硬的脚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脚力是基础。记者是如何发现杨叔的新闻线索的呢?2020 年 4 月,记者在跟随扶贫人员走访脱贫户的过程中,发现杨思笃老人家里有 14 本日记。到杨叔家的车程近 5 小时,记者先后 6 次驱车到杨叔家了解情况。白天,记者陪杨叔上山察看树苗长势;傍晚回到家,又和杨叔坐在炕上,听他讲自己的脱贫故事。[2]稿件获奖,又何尝不是对记者过硬作风的回报与认可呢?


(四)文风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文风实是《杨叔的脱贫日记》的特色之一。如稿件开头写道:杨叔的屋里,那新刷的箱柜就在窗前,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是杨叔最爱的红色。再过 10 天,就是 2021 年了。杨叔坐在炕上,慢慢翻看着之前的日记……再如稿件结尾写道:忙碌了一天后,夜深人静时,杨叔坐在炕上,又一次专注地写着日记:“希望我的子孙日后偶然见此字迹,能记住历史,律己向上,感恩社会……”


三、从朋友圈抓到独家线索


好新闻往往从一个好线索开始。在第三十一届(2020 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北京日报获评二等奖的通讯《丢失纪念章 31 小时后,老人获赠新奖章》比较有特点。


(一)文简意丰


一篇稿件,如果能用数百字讲述清楚的事非要写成几千字,就显得有些臃肿。北京日报这篇获奖通讯有多长?正文仅 810 字!体裁是通讯,但短是这篇获奖报道的最大亮点。文字简短并不代表事情本身没有意义,能做到文简意丰,本身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能力的要求。


(二)独家报道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抓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也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独家报道的追求。同题竞争是一种比拼,有没有独家报道,直接关乎媒体竞争力。有了独家线索才可能有独家报道。北京日报的这篇独家报道,线索是怎么来的呢?92 岁老兵刘延珠在逛颐和园时丢失了抗美援朝纪念章,非常着急,这条线索是记者从微信朋友圈得知的。[3]


(三)重视互动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布才是传播的真正开始,重视互动是这篇稿件的特色之一。对老人在颐和园丢失抗美援朝纪念章一事,记者在与公园和发帖人核实情况之后,在新媒体端连续发布消息,呼吁市民帮忙寻找。当日既是重阳节,又是抗美援朝纪念日,让这篇独家报道有了不寻常的意义。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登上热搜榜,并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老人能获赠新的纪念章,可以说新媒体上的互动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时代风貌


《丢失纪念章 31 小时后,老人获赠新奖章》一稿所报道的事情并不复杂,是写人也是在写事,体现的是时代风貌。“丢纪念章老兵获赠一枚新奖章”话题登上热搜榜,阅读量达 9190 万,众多网友参与讨论的背后,反映了全社会关爱老人、崇尚英雄的时代风貌。


四、抓得准还要表达得好


人物报道很多时候是同题竞争,要出彩不仅要抓得准还要表达得好。在第二十九届(2018 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疆日报约 1600 字的通讯《“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获评二等奖,在这方面有值得学习之处。


(一)选题厚重


《“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选题 厚 重 是 亮 点 之 一。20世纪 50 年代,新疆和田于田县翻身贫农库尔班·吐鲁木“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全国闻名。从库尔班去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这一家人回信,再到库尔班的曾外孙女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亮相“代表通道”,反映出党的几代领导人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正如这篇获奖报道的作者所言,“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是以一个好的选题为种子生长而成的。”所以,讲好有温度的人物故事要善于抓选题,抓厚重的选题。


(二)重视时效


2018 年 3 月 20 日 早 上, 十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在闭幕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亮相“代表通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只有不到一天的采编时间,这也在倒逼媒体必须重视时效,否则就会落后于他人。获奖报道 3 月 21 日在《新疆日报》刊发,做到了纸媒的最快速度。


(三)准备充分


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亮相“代表通道”不到 5 分钟,要根据这 5分钟写一篇 1600 字的现场人物特写,看似不是难事,但要写出现场感与历史感,还要做到有细节、有对比、有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写成能获奖的报道更是难上加难,但新疆日报的记者抓住了机会,并且做到了,这与背后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记者事先查阅了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的有关报道、家族成员回忆录等;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走“代表通道”当天,记者与她一起吃早餐、一起乘车,通过其间的接触和交流,对这个人物有了更多了解。[4]


(四)重视细节


讲好有温度的人物故事必须重视细节。《“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稿,有诸多动人的细节表达值得学习。如克亚木·麦提赛地来到“代表通道”等候时,她显得有些紧张,局促地拉了一下裙角;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如克亚木·麦提赛地不由得提高了音调;还有说到动情处,如克亚木·麦提赛地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细节描写,让记者的“眼力”得到充分彰显,写出了现场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五)剪裁得当


“剪裁得当,叙事凝练,有历史纵深感。通过历史素材与现实场景的连接与切换,将天山南北的巨大变化浓缩于一个新闻现场。”这是新疆记协当年在推荐这件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时给出的推荐理由之一。题材厚重关键还要靠文本来呈现,《“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稿做到了,背后体现的是新闻工作者过硬的“笔力”。比如稿件第二段——“咔”,一位新华社记者捕捉下这个镜头,就像 60 年前,新华社女记者侯波轻按快门,记录下毛主席与库尔班大叔握手的珍贵瞬间一样,全神贯注,迅速抓拍——这段话很巧妙地把现实与历史进行了连接,增强了报道的厚重感。


五、走基层走出的获奖报道


规定动作常有,但从中抓到获奖 报 道 的 并 不 多。在 第 二 十 九 届(2018 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山西日报 800 多字的通讯《矿工组长的 551 条短信》获评二等奖,就比较特别。


(一)独辟蹊径


《矿工组长的 551 条短信》是“新春走基层”的专栏稿。每年新春来临之际,新闻单位都会按照要求组织记者走基层,并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山西日报记者走完基层提笔成文时,脑海中闪烁的是矿工兄弟下井前与家人虽简单却情意绵长的短信,“下井,早睡”“上井,平安”中饱含的是对家人的惦念,是对安全生产的期盼。安全生产是煤炭行业永恒的主题,几条短信折射出的是家庭温情,折射出的是一线职工对安全的敬畏。[5] 关于安全生产的报道不少,但这篇获奖报道从矿工组长的短信入手,可谓独辟蹊径,角度之巧,令人赞叹。


(二)观察细致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去了新闻现场写不出现场,是职业能力欠缺的体现。山西记协推荐这件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理由之一是:“细节刻画生动,受到各界认可。”之所以能做到“细节刻画生动”,是源于记者在现场的细致观察。“内衫、马甲已黑得看不出原先的纹理图案。棉裤塞满胶鞋鞋筒才能不进砂石,厚重的棉裤有些潮湿僵硬,梁林勇用跪着的姿势,使尽全力把胶鞋拽到裤筒上。”寥寥数语,如同一段短视频画图感极强。


(三)语言丰富


能不能讲好百姓故事,评价标准有很多,但最基本的一条要看人物语言是不是接地气。《矿工组长的 551 条短信》一稿语言很丰富,说明记者走基层走得很到位。例如,更衣室里,工友打趣检修班电工组长梁林勇时说:“过年吃得不错呀,又贴了新膘。”这个“贴了新膘”的表述,既口语化又形象生动,是老百姓的话,听着自然、舒服。记者的文字功底在这篇稿件中也得到彰显,如这段“开水房里,大伙排队灌满随身的保温壶。记者掏出相机按下快门,面前的师傅被闪光灯一惊,开水马上溢出水壶,师傅把手在身上擦擦,笑着朝井口走去。”再如文尾这段“按下发送,梁林勇给妻子的第 551 条短信,飞跃在城市的夜空之巅。”文字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标题平实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争夺的是注意力,很多人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也是“标题党”盛行的原因。《矿工组长的 551 条短信》的标题是一个单行题,不长,但平实有力。有人评价这个标题,“先声夺人,充满故事性”,“从标题制作,可看出整篇报道的风格式样,也可察出作者非凡的职业素养”。[6]中国新闻奖的这些获奖作品,为如何讲好有温度的人物故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其背后是媒体人非凡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体现。这些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人物故事报道,也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注释:
[1]《〈无胆英雄张伯礼〉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参评作品推荐表》,中国记协网 2021年 10 月 25 日。
[2]《〈杨叔的脱贫日记〉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中国记协网 2021 年 10 月 25 日。
[3]《〈丢失纪念章 31 小时后,老人获赠新奖章〉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中国记协网 2021 年 10 月 29 日。
[4] 李杨:《两会看招:“代表通道”现场特写如何出彩?|中国新闻奖秘笈》,“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2022 年 3 月 4 日
[5]《〈矿工组长的 551条短信〉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中国记协网 2019年 6月 23日。
[6] 李艳龙:《让标题带有“三感” 增强报道传播力》,《山西经济日报》2021 年 10月 19 日第 6 版。


作者朱建华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特稿中心负责人

作者李炜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新闻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本文刊登于《新传播》杂志2022年第三期。
  
《新传播》2022年第三期封面和目录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往期回顾

为改革发声 为城市立传 为人民讴歌


面向未来启新程

吴松营:深圳报业从舢板到巨舰

2022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


这家报社的版面何以能连续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一家传统媒体公众号年收入近3000万元,是怎么做到的?

 

将“偶遇的快乐”向数字端延伸
 
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关键:推进战略传播与跨文明对话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通报写作技巧

国有媒体如何探索创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


欢迎关注“新传播智库”!“新传播智库”公号是深圳报业集团《新传播》杂志推出的新闻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注重理论与学术探析,也重视实战与案例分析,突出引领性、前瞻性和全球视野,力求成为传播力研究思想智库。

读特客户端《新传播》专题二维码:

投稿:
xcb0755@126.com
电话:
0755-83518875

若有意购买纸质版《新传播》杂志,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