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笑着也想着自杀 | 走近抑郁症,警惕人类的第二杀手
↑↑↑关注我们,和心理咨询师一起用"心"看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抑郁的公益视频
2020年9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以加强推进抑郁症的防治。
各大平台上抑郁症相关话题,“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杀手”、“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抑郁症筛选被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等相关话题挂在热搜上居高不下。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5亿人,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抑郁症自杀,在中国有超过5400万人患有抑郁症。
2019年北京大学黄悦勤教授团队,在《柳叶刀 · 精神病学》发表了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患病率的相关报告,指出在中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每个人身边认识的人里面,都很可能有人正患有或是曾经患有抑郁症。
但是,真正被识别出来的抑郁症并得到有效救助的人却很少。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高却很难被识别呢?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01
抑郁症具有很强的隐匿性
没有人认为这是病
江光荣教授曾在《心事·心病·心疗》讲座分享关于“抑郁症很难被识别”这个问题时,提到一个观点:我琢磨出来一个特点——抑郁症有隐匿性。
不是说患者刻意藏着,而是抑郁症就是有隐匿性。这和抑郁症本身的特点相关,抑郁症的最典型的特点有:
缺乏精神和力气,什么都不想干。最严重的情况是连给自己起身倒杯水都懒得做。
想一想上面的四个特点,你平时有没有出现过?
➣ 有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 有没有觉得自己思维迟缓脑子变笨了的时候?
➣ 有没有看法消极,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了?有没有什么也不想干的时候?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讲,即使不符合以上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体验。这样很难识别自己是已经呈现出抑郁症的症状了,还是只是偶尔状态不好。
华中师范大学江光荣教授做了多年的大学生自杀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结果发现:
有很多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大学生,在生前患有抑郁症根本没有被识别出来,也没有得到任何专业帮助和治疗。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认为这是病。
在事后调研中,当调研人员跟其宿舍同学交谈时,问他们:有没有意识到Ta是病了?他们说,最后一天我们意识到Ta是病了,可是前面这几个月,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抑郁症的隐匿性就是如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差不多都不认为这是病,都不会往病上想,导致了抑郁症的求助率和治疗率非常低。
这就是抑郁症的隐匿性,“大隐隐于市”。
02
来自大众的误解
他们是太娇气、矫情了
或许对于抑郁症的患者来说,比起前面提到的身边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是生病了来说,更糟糕的是可能普通人还会对于他们的情绪、行为、处境等产生误解。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般人可以很容易说出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悲伤或痛苦,并且很多悲伤或痛苦是具情境性、暂时性的;
而对于抑郁症的人来说,他们的悲伤、抑郁、消极情绪是弥漫性、持续性的,他们无法像其他人一样说出什么让人悲伤,他们的抑郁和生活没有意义是一种状态。
普通人很难理解抑郁症患者那些悲伤、抑郁和消极的情绪等,抑郁症患者本身也很难解释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觉得生活如此的无意义。
他们可能会因为今天下雨了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而普通人觉得就只是下雨了。
所以,抑郁症经常面临的是来自其他人的不理解,他们很难从其他人那里感到被懂得。
短时间里,身边的人可能会想办法帮助和安慰他们,但时间长了之后身边的人不堪其扰,也会感觉到无力、失望、愤怒。下图是在网络上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3
抑郁症患者的艰难处境
他们笑着,也想着自杀
抑郁症本身给人带来的痛苦,再加上身边的人的不理解及不接受等态度,让抑郁症患者的处境更加艰难。
江光荣教授指出当抑郁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自杀。
超过2/3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有自杀的念头,我们把它叫做自杀意念。
在我国自杀者当中,有63%自杀者是因为不愿继续经受抑郁症的困扰而结束了生命。
抑郁症,可以说是在导致自杀的诸多因素里“位居榜首”。
另外,除了抑郁症和自杀有如此高的关联性让人觉得害怕之外,抑郁症更可怕的是它没有所谓的“模样”。
在我们的印象中抑郁症的自杀者,可能是精神不振、蓬头垢面的。但是,有很多例子也告诉了我们,不是的,他们也可能是看起来神采奕奕、笑容灿烂的。
04
帮助抑郁症患者
谨记这四个关键行动
当我们看着这一张张笑脸时,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会感到痛心和遗憾,也会想要是当时有人能够多做一些能够帮到他们就好了。
也会有人想,那如果身边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我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❶ 识别:转换角度,具备敏锐的意识
前面说到抑郁症极具隐匿性,所以当你发现身边人的状态符合抑郁症的这四个特点,你就可以有这个意识:“这是不是抑郁症?”
你需要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Ta的言行举止。
不要再单纯地以为“Ta只是累了,只是最近状态不好”,也不要再对Ta说“你要休息一下”这样的话,而是意识到ta可能很难通过自己调节从这个状态走出来,ta需要专业的帮助。
❷ 预防:防止自杀,多一些警醒
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最能起作用的人就是跟有自杀风险的人靠得最近,比较亲近的人。
所以,我们要多留一个心眼,多一些警醒,多一份关注,做一些预防工作。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和其他的人聊自杀会有很多的担心,会担心启发效应:会不会ta原本没有想自杀,我和ta聊了反而提醒ta了?
江光荣教授在其《心事·心病·心疗》的讲座中分享到,对于是否想自杀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谈。主要有几下几个考虑:
➣ 不要担心“启发效应”,想要自杀的人可能比你更想谈论自杀
因为在这个网络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如果真的有自杀的想法,十有八九会在网上搜索自杀相关话题,或者加入自杀讨论小组等,他们其实早就有“谈论自杀”的行为了。
➣ 想自杀的人不会主动告诉身边的人
他们不主动与亲近的人谈论自杀,因为他们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自杀是一件丢脸的事情;自杀是一件个人私事;自杀是一件天大的、了不得的事情;谈论自杀会增加亲人朋友的负担等。
正是这些想法让他们觉得自杀不足与外人道、不能与人道。
➣ 打破禁忌,是开启自杀预防的第一道门
如果不打破这个禁忌,可能自杀永远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反而成为一个心理压力,存在于当事人及身边人的心里。如果公开讨论,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当发现当事人有自杀的可能,直接地、立即地谈。若未采取干预,或者一直绕话题,给对方一种“避而不谈”的感觉,会造成更大的问题。所以,把想自杀的人有自杀想法这件心事给晒出来,才可能预防自杀。
当然,我们在和他们谈论自杀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江光荣教授示范到:
“XX,你遭遇了这么多的痛苦,这么多的打击和压力,人们像这样的时候经常会不想活,会有想死的念头。你有过自杀的想法吗?”
抑郁症的人是很需要心理上的关心和支持。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做的、而且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陪伴,让Ta感觉到力量。
前面有提到,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他人的理解的,当我们了解了抑郁症,知道ta们在面对着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能更懂得、更了解陪伴了。
❹ 求助:说服Ta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
但是,如果我们觉得即使在努力,也没办法帮助他们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寻求专业帮助。这可能是保护他们的最后一条防线。
对于做自杀防控的专家,无论是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治疗师,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如何采取有效行动让一个想自杀的人“悬崖勒马”,而是很难在第一时间亲自碰到有自杀风险的人。
所以,让抑郁症患者主动寻求专业的帮助非常重要,并且也非常必要。
抑郁症不是自己抗一抗,忍一忍就能过去的,抑郁症患者需要专业的帮助。
自9月1日起,东方明见心理正式恢复心理咨询工作啦,20余名心理咨询师固定值班,面对面和网络心理咨询两种方式均可选择,欢迎有需求者前来预约。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也请你转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抗击抑郁症,我们一起行动!▲ 点击海报了解预约指南30年心理咨询“小白” | 孤独感 | “鸡同鸭讲”的朋友
整理|杨微 美编|吕满 审核|杨微 编辑|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