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建故事 | 在鹰厦铁路回望铁建岁月

2016-08-28 邓明 太原道



鼓浪屿,一个我小学就知道的地方,那里郁郁葱葱、花团锦簇,洋房别墅掩映其间,还有“钢琴之岛”之美称。这使那时孩童的我对这个小岛有了无限的憧憬。

这次去鼓浪屿休假,圆了自己的憧憬。

去厦门,我就想到了鹰厦铁路。鹰厦铁路,是中学时知道的。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在闽“筹建铁路以图自强”的计划。1949年,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提出了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立即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彻底支持”的批示。你能想到吗?一条铁路,竟有得到两代伟人重视的殊荣。1954年动工,1957年竣工通车的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至福建厦门,斜贯福建中部,全长694公里,号称“山岳铁路”,成为中国东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干线。




鹰厦铁路同先后建成的宝成铁路等铁路线一样,都是建国初期重大的经济建设成就。那时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对当年铁道兵和筑路工人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事迹,都有大量的报道与描述,有着史诗般的壮丽,有的还收入了我们的中学课本。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歌颂普通劳动者的年代,筑路人英勇顽强的劳动事迹,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灯火通明的施工夜景,也给那时少年的我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我决意坐火车走一趟鹰厦铁路,亲眼看看这条铁路,亲身感受这条铁路。

坐北京-厦门K307次列车,先走京九线。京九线北京始发,终点香港九龙。这条铁路也很值得一坐,它虽穿越九个省市,却只经过一个省会城市南昌,其余全是穿越各省的“边区”,所以有“老区铁路”之称。列车从北京开出后,行驶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大地一片绿色,生机盎然。我站在车窗前,凝望着窗外的景致,在车轮的节奏声中,不禁回想起自己的铁建岁月------

不知是天意还是因缘,自己刚参加工作就是修建铁路,是京原铁路。这条铁路由北京起始,经河北西部,穿越太行山进入山西,沿滹沱河谷地至原平,全长418公里。1965年开工,1971年竣工通车。我于1970年参加修建山西繁峙境内的一段,我们的称号是山西铁路建设兵团太原民兵师。

那个年代,正是崇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年代,是“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年代。激励我们的是《红旗渠》的精神,《成昆铁路》的精神。当时看了这两部纪录影片,真是热血沸腾,万丈豪情油然而生,真想亲自吊到悬崖峭壁上荡着绳子一试身手;那时又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施工环境之艰苦,劳动强度之大非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想象。在施工最紧张繁重的时候,我们的粮食定量由54斤降到了45斤,这对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年轻人来说是根本不够吃的,因此饿着肚子干活便成了“家常便饭”。

记得在一次口号为“恶战一天”的施工中,我们从清晨一直干到傍晚。这一天真是恶战,铁锹飞扬,抬筐穿梭,夯声阵阵,百多名年轻的男女铁建战士都豁出命去干了。上午还没感到太累,下午就够呛,休息的时候还一人发了一个窝头,就这样也“吃架”不住了。到了傍晚7点还没有收工,虽是八月,山谷里的气温却很低,身上流着汗让冷风一吹,浑身直打哆嗦。暮色中,我看着站在路基上、土坑旁一个个灰头土脸、瑟瑟发抖的身影,心中涌出一阵悲悯。这一天,全连创造了土方量750方的日产纪录,平均每人6方多,那都是靠“革命加拼命”干出来的。

筑路人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鲜血和生命。京原铁路中段有一条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是当时全国第一铁路长隧。这样艰巨又复杂的施工任务是由铁道兵完成的。一次施工中发生塌陷,一个排的年轻战士全被“捂”在了里边,无一生还!我们铁建兵团也有牺牲和伤残的战友。自己在爆破班时,也曾经历过几次险情。最严重的一次至今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那次真是万幸万幸万万幸,否则我的人生历程将完全改写。一个人有了这样一段经历,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在看电视剧《铁色高原》时总要流泪了。我总想,我们常说新中国的五星红旗是烈士鲜血染成的,而我们的一公里一公里不断延伸的铁路,又何尝不是筑路人的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铺就的呢?




这一切都快过去40年了,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的那一段经历恍若隔世。但我总有一种铁路情结不能释怀。是因为人的一生中第一次的印象最深刻,影响最深远?还是我在那里付出了汗水、心血和青春?还是这一切都发生在那样一个年代?

列车驶过长江后,大多在山地丘陵中前行。沿途城镇村落不多,人烟稀少,一派原生态的亚热带自然风光。似乎受周围生态环境的熏陶,车厢里没有惯见的那种躁动,始终充盈着一种恬静的气氛,令人轻松愉悦。

列车在南昌向塘离开京九线,沿浙赣铁路到鷹潭,就接上鹰厦铁路了。列车从鹰潭开出后,逐渐由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缘进入武夷山脉的北麓,行进在盘亘交错的山岭中。山谷坡地植被茂盛,郁郁葱葱,块块农田点缀其间;曲折蜿蜒的富屯溪、沙溪、九龙江,像是一条条连接不断的青绿色缎带萦绕在山谷中。车行景移,时而竹林芭蕉树交相辉映,时而香蕉甘蔗林漫山遍野,黑纱幔顶的蘑菇屋时隐时现,缓缓流动的江溪婀娜多姿。车窗外延展着无尽的山水画卷。欣赏着这里的亚热带风光,我回想起曾走过的成昆线,京广线,那里的亚热带风光似乎与鹰厦线有所不同。细细品味,觉得成昆线有着雄奇的气势,京广线有着富庶的景象,鹰厦线更透着秀美的韵味,令人感叹祖国地域宽广,江山如此多娇。

过了永安,列车开始进入戴云山脉。这里山势陡峭,常常要脸贴近车窗朝上望才能看到山峰,更使人想到鹰厦铁路的艰难。列车穿山越岭,我的思绪万千,眼前浮现出十几万大军会战山谷的施工场面:依山傍河星罗棋布的工棚,堆满建筑材料的工地,满山遍野抡锤打钎的工人,开山放炮的隆隆声、机械作业的喧嚣声------现在,这一切都已销声匿迹。鹰厦铁路与周围葱郁的山峦、青绿的江溪浑然一体,甚至连沿线的各式各样的涵洞护坡都呈现着工程的几何美。看到这一切,我心中生出无限感慨。此时,人们坐在舒适的列车里,窗外风景如画,还有谁能想起当年修建铁路的艰难和筑路人所付出的汗水、鲜血和生命?我想到了小时候经常受到的教导:没有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是虔诚的。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竟也经历了那么艰难困苦的人生路程,付出了那么多汗水、鲜血甚至牺牲生命。这一切,我们完全有资格向年轻人来述说。但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吗?我沉思着。

我依然能够看到:两根铁轨闪着亮光,越过平原,跨过河流,穿过高山------永远望不到尽头。当列车呼啸着驶来时,它们顽强地承载着重负;列车奔向远方了,它们又默默地匍匐在那里,一切归于沉寂。它们承载着重任,承载着希望,永远闪着亮光。这就是铁轨的精神,这就是筑路人的精神,这就是普通劳动者的精神。这种在那个年代倍加崇尚和歌颂的精神,在今天,经过岁月的洗礼,褪去了时代的色彩,更显其精神的本源,这就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最光荣。这种精神所内涵的高尚品质,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更富有新的时代意义。

列车终于驶出了大山,行进在漳州平原上。华灯初上时分,列车驶过集杏和高集两道海堤进入了厦门岛,犹如从两条相连的银河上驶进一片灯海。看到都市的繁华夜景,旅客们变得兴奋起来。我突然悟到,过去的一切不都是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就像这趟列车,它长途跋涉,历经千山万水,最终奔向“海上花园”鼓浪屿,不就是一个美丽的象征吗?我一下释然了,顿扫旅途劳顿、一路风尘。

出站后,来到轮渡码头。隔海相望,鼓浪屿灯火璀璨,在波光粼粼之中恍若海上仙山。望着这个心仪已久的地方,我的心中充满了欣喜与温馨。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铁建故事 | 京原线上的随想

铁建故事 | 古交铁建故事片段

铁建故事 | 给爱一颗感恩的心

铁建故事 | 古交山的春天

铁建故事 | 拆碑造夯记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差点见阎王

铁建故事 | 1972年古交春节纪实

铁建故事 | 大家喊我“二百二”

铁建故事 | 忆苦思甜会

铁建故事 | 那双白塑料底一带布鞋

铁建故事 | 笔记本的故事

铁建故事 | 我身边的铁建人

铁建故事 | 那些记忆的碎片

铁建故事 | 铁建生活二三事

铁建故事 | 铁建第一课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十八岁

铁建故事 | 我去铁建第一天

铁建故事 | 去铁建兵团的“上山下乡”背景

铁建故事 | 山西为何成立铁建兵团?

蒋言礼:恰同学少年,去当铁建兵

代号3201:铁建人重返京原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