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八十多年前一张冲破樊笼的夫妻照
民国中期,照相摄影技术已传入了我的故乡——晋北的小县城定襄县,富裕的大户人家欣逢喜事便张罗着照相留念。
在过去这些较为偏僻的地方,引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人们仍然遵从着封建礼教的陈规陋习,照相也不例外。如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仍隐现在相片的背景之中,其中夫妻生活照须有正统保守的规矩,讲究“男左女右”夫权地位的排序,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需正襟危坐,庄重严肃,不苟言笑,妻子则需双手垂下,面显拘谨,矜持不苟;倘或夫妻二人能同坐或同立,就已是对妇女最大的尊重了。
同宗伯祖父彭云舟早年留美攻读矿山开采专业,回国后被聘为河南焦作路矿学堂教员,后娶该校校长之女为妻。1931年秋,夫妻重返故乡的县城省亲。据我父亲讲,在家乡留影时,早已接受新文化教育的彭云舟不顾家人非议,坚持采用欧美家庭摄影的流行时尚,一撇大男子主义的神态,让妻子端坐在院中的太师椅上,自己则身穿灰色竹布长衫站立在娇妻身后的右侧;而妻子在镜头前盈盈一笑,风情万种。这些有违家族纲常的举止在那时闭塞的地方的确罕见,更让那个年代家族中的封建遗老们不可理喻。瞬间按下的快门冲破了封建礼教下的樊笼,宗伯祖父彭云舟拍下了自己的生活“创意照”,在习俗与科技的碰撞和融合之中,为这个小县城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的审美革新。
照片在阳光直射下的曝光虽然过强,但从两人的状貌和神情里仍不难想见他们婚后的恩爱与美满以及相敬如宾的融洽感情,尤其宗伯祖父的发型及穿着,俨然一时尚青年,又不失学者风范。
这在当今看来极为普通的一张夫妻生活照,也算不上什么“创意照”,但在那个年代则不难看出民国年间妇女解放的种种端倪和社会地位的明显提高,让人感受到了时代前行的决然步伐。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日本《支那文化史迹》中近百年前的晋祠、童子寺、龙山石窟和双塔寺
1978年精心印制的《大寨》画册,一个中国政治图腾的最后余晖
1964年的《太原风光》画册,似曾相识的景物,难以忘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