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奇峰: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
1.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演化
1.1
从“粤港澳” 到 “穗深港澳”
自1980年代始,珠江三角洲利用临近香港的优势学习市场经济规则、加入世界产业分工、大量吸引国际资本。经过 40年的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群。其中除了广州、深圳是“核心 - 边缘”的大城市结构,其他的城市都没有首位度高的市域中心城市,每个地级市乃至县域也都各自是一个分散的城市群格局。区域中心城市格局已然从 1978 年前的“省港澳”扩展为现在的“穗深港澳”关系。
90年代珠江南岸
图源:new.qq.com
1.2
两个大都市区、三个极点的“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区域发展要“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通过构筑 3个极点“发挥香港 - 深圳、广州 - 佛山、澳门 - 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如此粤港澳大湾区将形成两个大都市区、三个极点的总体空间结构。两个大都市区为以香港 - 深圳极点为核心包含了澳门 - 珠海极点的“环伶仃洋都市区”和以广州 - 佛山极点为核心的“广佛大都市区”。
环伶仃洋都市区:
早在2014年12月,为了推动内地和港澳台协同发展,国家提出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南沙大桥贯通、深中通道开工、沿海高铁越江方案确定,广州南沙与深圳蛇口 - 前海、珠海横琴3 个片区的联系在不断加强。当前,深圳全力在城市西部、伶仃洋东岸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海洋新城和新的国际会展中心,而中山市则在深中通道开建后立即启动了翠亨科学城。以香港 - 深圳极点为核心辐射伶仃洋西岸的“环伶仃洋大都市区”格局已初步显现,刚好囊括香港、澳门与广东自贸区 3 个片区所涉的深圳、珠海、广州南沙及中山。
2. 广佛大都市区的形成
2.1
城市区域化
广州
广州于 2000 年将代管的番禺、花都两个县级市改为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展开的《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以“拉开结构、建设新区、保护名城”为总体战略,通过“北优南拓、东进西联”的八字方针拉开城市空间框架。此后分别在 2005 年、2014 年进行了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市域面积扩大了 5 倍之多[1] 。
2017年《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2019 年《广州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一核一极、多点支撑、网络布局”的空间结构。广州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实现治理尺度上移,将原来的县城、工业园区和专业镇逐渐整合为大城市的功能区,实现了“城市区域化”。
佛山
2003 年佛山一次性将所辖南海、顺德、高明、三水4 个县级市改为市辖区,整合后的佛山具有典型的“弱市强县”特征,在市区关系上却进一步强化了 5 个区的“县域经济”格局。除行政事务在禅城区外,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在包括广州辖区在内的大都市区中分工协作展开。因此,在佛山市政府集中财力亲自建设佛山新城(原东平新城)的同时,禅城区也在极力推进祖庙(东华里)片区旧城改造、建设西部郊区的禅西新城,南海区则全力打造位于千灯湖的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2.2
区域一体化广佛同城经历了 三个阶段:
广佛大都市区中自东部黄埔 - 增城产业聚集区、广州主城区到西部南海千灯湖、狮山 - 大旺产业聚集区的“广佛主轴”已形成,一体化格局已凸显。未来在两市南部地区沿广明高速、广州地铁 7 号线,有可能整合广州大学城、广州创新城、广州南站到三龙湾、北滘新城、佛山新城,形成“广佛创新主轴”。
广佛都市区总体结构示意图
3. 广佛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再造
3.1
广佛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核心 - 边缘”模型。通过最近年份数据后的建设用地扩张分析、商业网点核密度分析、公交站点核密度分析,可以解析广佛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和趋势:
1)以广佛两市市域范围内 1987、1997、2007、2017 年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分析可知,早期建设用地集中于广州中心城区、佛山城区(即原南海县城),后逐步蔓延连接,如今两个中心城区已经完全绵延。
广佛商业网点核密度分析
广佛公交站点核密度分析
广佛建成区已经基本上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心 - 边缘”圈层式空间结构,沿着珠三角二环高速公路布局形成黄埔、南沙和狮山三个巨型工业园区,而西樵山、白云山和莲花山3个风景名胜区镶嵌在西、北、东 3 面。
3.2
1)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
广州在秦代属南海郡,古称“任嚣城”、“番禺城”,是秦代大将任嚣占领岭南后,于公元前 214 年据古番山、禺山面海而筑。到明、清时期,广州城市已经从番、禺二山小尺度的山水格局发展到中尺度的“云山珠水”山水格局[3] 。以越秀山为制高点,形成了“越秀山 - 拱北楼(今北京路与西湖路交接处以北)- 大南门(今大南路路口)- 永清门”的中轴线。以此中轴线为分界,东为番禺县、西为南海县[4] 。
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
2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1979 年广九直通车开通,新车站选址于现广州东站位置。1982 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承办 1987 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广州市政府作出了利用天河机场旧址兴建广州体育中心的决定[6] 。天河体育中心强烈的南北轴向布局,加之中信大厦、广州东站的对称布局,以同一轴线正对北部的燕岭(瘦狗岭),隐隐呈现出一条小的城市轴线。
1993年,因广州商务办公需求逐渐旺盛、港澳投资增加,政府开始启动珠江新城商务区的土地开发,并定义为新的城市中心区[7] 。1993 年举办珠江新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在来自广州、香港、美国的 3 个规划设计方案中,广州市政府最终选择来自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的方案。托马斯方案在珠江新城布置了一条从黄埔大道到珠江海心沙的轴线,越过六运新村住宅区,衔接从天河体育中心到燕岭的城市轴线。
经过 2003 年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最终形成现在珠江新城“三塔夹江”、宝瓶状花城广场的空间格局[8] 。
自此,天河中心区形成了一条从山到江的完整城市轴线,把天河中心区和珠江新城的地理独特性彻底定义下来,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创造了交汇点,在宏观地理区位上形成人工与自然轴线的连接,在心理认知层面上则成为广州近代历史城市意向的再生,也为此后轴线向南延伸到珠江南航道埋下了伏笔。
2009 年,广州新城市轴线南段城市设计竞赛完成,规划轴线从珠江新城一直向南延伸到南海心沙。最终将在原来古代“上番禺”的土地上形成从燕岭至南海心沙长约 12km 长的广州城市新中轴线。
3) 南海城市中轴线
南海建设城市中心区的设想早在 1992 年编制的《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中已经提出,1998 年又完成了新城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2003 年美国 SWA 环境设计公司设计的千灯湖公园落成,南海区政府继续在中心区投资建设图书馆、市民健身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进一步丰富了中心区的城市功能。
2007 年《南海城市中心区北延战略》提出将千灯湖中轴北延到大沥,并依托此轴线在广佛之间建设南海中心城区,明晰了南海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思路,对大沥、桂城的空间格局进行重构,将最终形成“一脊两翼”的空间结构。“一脊”是以千灯湖中心商务区、一河两岸都市核心区、大沥商贸综合发展区为轴线的南海新城市中心区,打造广佛大都市区综合型次核心区,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新城。“两翼”则是东西两侧发展带,与中心区共同构成南海东部板块的城市化地区。
《佛山市南海区东部片区城市轴地区城市设计深化》,2014
4)重现历史上“古番禺 - 古南海”的城市山水格局
广州在民国初年设立市政体制,将南海、番禺两县迁出市区,通过从越秀山到珠江的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重构了近代城市的人文山水格局。改革开放 40 年,广佛通过区域一体化重新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大都市区。
在此期间,广州建设了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海也谋划了南海城市中轴线。两条分别在古番禺、古南海大地上各自长 12km 的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南海城市中轴线拱卫着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在广佛大都市区的新时代构筑起共同的城市人文山水意向。
4. 结论与讨论
广佛大都市区空间演化与重构的原因本质上是市场自发的自然演化。改革开放最初 30年,广佛两市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区隔,并不存在一个广佛的治理尺度,因此也没有一个广佛尺度的发展谋划或城市规划,广佛同城最初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的自发推动。3 条城市轴线的形成也并非整体规划所设想,而是自然演化下形成的城市空间意象。
在此过程中,政府顺应发展规律、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了两市的同城化,省政府在广佛地铁规划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治理尺度上移避免了两个处于竞争中的城市共同行动的困境。2008年后,省政府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要求两市加强基础设施对接,广佛同城化才成为政府议题。
目前广佛同城进入深水区,也面临诸多问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仍滞后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市场驱动下的同城化产业协作仍较为有限,需要两市政府层面共谋共建;跨界公共服务的配置落后于两市通勤人口的生活所需;广佛同城现行合作机制难以适应同城深度融合的新需求等。
注:原文首发于《南方建筑》,城PLUS经作者授权编辑发布
……
推荐阅读:
作者 | 李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