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和城乡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一老一小”人口和比重双双增加、城镇化持续推进,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城市的适儿化、适老化空间与设计亟待更新与升级。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对于城市空间与设施的需求多有重叠,其中“一老一小”的诉求尤为多元,且往往因一般家庭结构涉及到了更广的人群,社会影响范围更大。在空间与设计方面,一旦满足了适儿和适老的基本需求后,广大社会人群均可受益。为老幼设计,即是为全民设计。
在适儿发展方面,我国还缺乏对学龄前及早期发育有益的环境规划与设计的关注和引导。大量科学研究表明,0-5岁阶段的发展,尤其是3岁及以下,对个体的长期成长起到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对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家庭教育资金匮乏、专业师资缺口巨大等因素都在无声地摒弃最具价值的优育机会。因此,适儿发展是值得城市规划、运营管理者重视的研究对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9年的早期儿童教育研究报告[2]中指出,全球有50%的学龄前人口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且该鸿沟与贫富差距、母亲教育程度、城乡差距成数倍正比,未来发展趋势甚为堪忧。另有研究显示[3],43%的儿童因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发挥个人潜力而导致其成年后的平均收入下降26%,延迟或不解决发育迟缓问题将提高患病率至15%左右。尤其是在学前服务较少和儿童发育不良风险较高的环境中,不作为的成本急剧上升,进而加剧下一代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由于每家每户实际情况差异巨大,个体和家庭对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干预很难通过有限的政策一蹴而就。因此,从社会整体出发,以儿童为关注焦点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是最直接、长期、普惠和有效的干预方式。
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期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你对人居的看法”,一项来自65个国家35000名儿童和青少年的网上调查结果。此项调查是为了了解儿童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见。调查表明,这些儿童知道建成环境的重要性,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玩耍的场地,还需要:
儿童还对他们的需求按优先顺序进行了排序:就医(80%)、上学(70%)、更加安全(65%)和住得离家人和朋友更近(55%)。
与建成环境有关的儿童脆弱性分类
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为孩子营造美好城市》
“儿童友好型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以下简称“CFC”)“是指“一个明智政府在城市所有方面全面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结果,不论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或者社区,在公共事务中都应该给予儿童政治优先权,将儿童纳入决策体系中”(摘自联合国儿基会文件)。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中,提出了10项“儿童权利和城市规划原则”:
此外,对于通过营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环境,儿童发展专家和城市规划师各有自己的核心观点,综合可以用包含五项利益范畴的框架:
儿童权利和城市规划原则
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为孩子营造美好城市》
基于学龄前儿童的日常活动需求,需要建设和维护的儿童友好场所主要集中于以住家地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社区生活圈。
与儿童身体发育相关的设施位置和等级
来源:《婴儿、学步者和看护人友好的邻里:设计导则》
例如社区交通与安全方面,荷兰在城市慢行优先方面给出了有借鉴意的设计方案。常见城市人行道在路口交汇处一般作坡道下降处理,为车道让路,是标准北美式规划“车行优先”理念的体现。而在阿姆斯特丹城市街头,抬高人行道的肌理则绵延不绝,车辆在经过交汇处需驶过较高的行人过道台阶方能继续回到机车专用道路高度继续行驶。如此设计颠覆了北美式人车路权的优先度,让车轮上的弱势行人群体享受无障碍出行体验。
阿姆斯特丹连续人行道
来源:Not Just Bikes – TheDutch Solution for Safer Sidewalks – Continuous Sidewalks
联合国儿基会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中,阐释了从街道-社区-城市不同层次公共空间中应对儿童教育、健康、安全、娱乐、绿地、交通、食物、社会支持等各个方面应具有的功能,且不同年龄段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代际社区 全民友好
在“一老一小”和“三胎”并行的未来背景下,一个家庭将有多个近年龄、跨年龄段成员需要被同时照料。研究显示[4],“混龄互动”让老年人感觉更有意义,年轻人则能从长者的指导和问题解决技巧中受益,两代人之间存在着友好互惠的关系。
近年来,“混龄设计”、“跨代设计”等概念逐渐兴起,主张通过创造出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产品与服务,为我国未来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拓展的方向。作为新兴领域,全球各地都正处于探索阶段,方式方法各有创新之处,如:英国matter建筑事务所从不同年龄段需求入手,规划代际社区(intergenerationalcommunity)以促进老幼群体融合,营造全生命周期的人生体验;斯坦福长寿研究中心(Center onLongevity)则通过集结学生群体组织工作坊竞赛(Contributing at Every Age:Designing for Intergenerational Impact, 2019[5])形式,创造出了多维度的成果以促进跨代交流,包括有空间、游戏、平台设计等。
数字管理 儿童赋权
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城市空间也正在逐渐迈向数字孪生化,公共出行安全也能通过电子平台进行数据搜集、用户交流,形成社区共享的信息库,以进一步方便用户即时了解周边环境并做出反馈。
为了鼓励儿童养成步行和骑行的习惯,挪威城市环境署设计了一款APP“Traffic Agent”,以便了解奥斯陆儿童如何使用街道和从他们角度出发的关注点,为实现2019年禁止私家车辆进入市中心的城市计划做好准备。APP让孩子们扮演城市“特工”的角色,帮助他们记录行动路线并报告他们途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如:堵车、危险的十字路口。应用使用全球定位系统跟踪使用者的位置,以便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定位上传报告中的问题区域。一位儿童使用者的母亲反馈,他儿子因为自己通过APP指出的一个危险灌木丛被修剪了而感到兴奋。
该APP通过结合智能平台功能,充分调动了儿童在城市中探索并改善环境的主动性,将儿童纳入参与和主导公共空间决策的过程中实现儿童权利的保障。APP所有数据都通过匿名形式收集,只有应用管理者和学校才有权查看,做到保证儿童信息安全、隐私。
政策推进 全城响应
2016年5月31日,在儿童节前日暨“儿童友好型城市方案(Child Friendly City Initiative)”提出的20周年之际,深圳率先宣布建设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型城市[6]。
2018年,深圳相继发布了《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和《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通过为弱势群体营造良好的出行、生活环境达到了为市民建设全生命周期覆盖的宜居城市目标。2022年4月28日,深圳市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发布,并于同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1年8月,深圳市妇儿工委印发新一轮计划《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通过“创新配置标准,全域拓展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将“儿童友好纳入深圳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及棚户区改造政策”[7]。与之同时印发的《深圳市儿童参与工作指引(试行)》和《深圳市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建设指引(试行)》均为国内首创,以强化儿童权利、创新儿童友好空间与功能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全域儿童友好发展,并在近年来通过“一米高度”的儿童视角引导城市规划与建设[8]。
在城镇化进一步深入铺开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将成为一半人口以上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保障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主战场”。在过去高速的城市建设进程中,都市范围内的弱势群体友好空间明显不足,是未来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通过重新识别重点人群需求而最终做到全民皆能受益。
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城市规划是一个强有力的介入工具,能够从物理空间的角度为适老和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而在特殊群体中,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具有极高的社会机会成本,关注和顺应该群体的需求将为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教育、安全等全方位的红利,进一步促进长期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 | 张馨月
中规院深圳分院粤港澳研究中心-拓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