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即战略:环泉州湾总体城市设计

刘宝龙 城PLUS 2022-09-21

泉州,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历史悠远、包容多元、富庶繁华,经济总量连续22 年位居福建省第一位。2020 年,泉州迈入了“GDP 万亿俱乐部”,2021年又凭借“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千年古城不仅保持着自下而上的经济活力,而且在内生发展的特征下,让中国传统的礼数、社会结构和人群关系得以保存,这在万亿级城市之中是具有唯一性的。


与此同时,这种内生发展的格局也形成了城市相对松散的业态布局和空间结构。城市的能级与品质相较于福州、厦门有所差距。在区域化发展的新阶段,个体空间单元孤立内向发展,将影响泉州在区域格局中的竞争力与领导力。因此,环泉州湾发展计划应运而生。


由于泉州人文、社会、空间、经济一脉相承的独特性,环泉州湾发展计划不再效仿传统规划,制定一个自上而下单向的、对外扩张式的宏观规划,而是着手于一个兼顾结构与细节、协调合作与个性、融合发展与保护的总体设计。在这个名为环泉州湾总体城市设计的项目中,我们力图以城市设计的方法,切入城市发展战略;并以可持续的设计与行动,贯穿区域开放在地独生的多重目标:


总体设计的一端围绕强化泉州参与区域合作的话题来梳理总体战略,系统性地实现从规划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建筑景观策略的角度合理统筹湾区空间;


另一端通过特色化的城市体验、城市空间的设计来回应本地生活、生产的需求,传承泉州在文化、生活、风貌等层面的唯一性。

环泉州湾

总体认知

01


图源:项目组拍摄


环泉州湾总体城市设计包含滨海地区的几大城市板块:东海、秀涂、晋东、西滨、蚶江。发展计划以“跨域融合、跨江发展”战略为牵引,优化空间格局,重塑经济地理,促进市际融合、市域协调和中心集聚,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应对环湾计划,规划设计过程中建立了一个多维的现状认知体系,分别利用大数据、系统调研、产业摸底等工具,通过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视角,建立对环湾地区的基本认识。



基于泉州相对较 “散”的特征,我们认为泉州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泉州、晋江、石狮、台商三城四片的联动发展,以凝聚大泉州共识,集中全市力量与资源,用全局一盘棋思维谋划海丝新区的一体化建设。


基于泉州特色不“显”的特征,我们认为泉州要寻找到自身特色层面的绝对优势,既延续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又能展现面向未来的新泉州特色。最后用务实、高效的行动计划作为抓手,层层落实环湾计划。因此规划提出:重点是强心、关键是特色、抓手是行动。


环湾战略

强心计划

02




环泉州湾-强心计划面向城际间的竞争与合作,从现实的城际时空关系和资源看,泉州城市的条件是符合福州、厦门之间第三座大城市的特征,需要在区域里面争取自身独立发展的地位,以环湾发展做好做实泉州的“根据地”,才能在竞合中保持发展的主动性。


当前的泉州、晋江和石狮一直都呈现“松散”状的城市簇群形态,环泉州的城市发展计划将从结构和体系上改变以往“松散”的空间形态,以内生需求和外部动力共同合力,做大城市能级、做高城市品质、推动城市结构层面(空间、社会、产业结构)的创新,构建一座超越历史的、现代和未来“大泉州”,改变泉州的自主、自信和自省的城市社会(市场)氛围,通过环湾集合发展来证明泉州既有对历史辉煌的自豪,也有面向未来追求理想的激情,集合人们对未来想象的共识,集聚人心、吸引更多的社会、市场要素在此集聚。


在空间层面将环湾划分为三大圈层。总体结构上既要协同区域资源,把外溢的生活、生产服务性的功能拉回来,同时也要构建服务于本地,对外有影响力的中心体系。



 外圈层 

区域协同发展,交通互联互通


外圈层主要包括南北翼和西部腹地,通过构建区域快速交通网,加强与与翔安机场的快速联系,梳理三环十射一联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强化区域链接。在区域协同层面,缝合闽东北、闽西南两个协同发展区,突出与厦门的竟合发展关系,实现战略相向、差异共赢的区域格局,塑造一个城乡特色环。


 中圈层 

夯实实体经济,深耕高端制造


中圈层以泉州古城、晋江、石狮、台商等传统城市中心为核心,是泉州产业发展基础最坚实的、资源密度最高的区域,通过城市的品质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提级来巩固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突出传统制造业的高端转型,塑造一个综合服务环。


 内圈层 

培育新兴经济,推动产业提级


构建环湾的差异化功能组团,培育两个中央活力区(东海CAZ、晋东CAZ),发展三个特色中心(秀涂研发艺术中心、西滨数字产业中心、蚶江会展休闲中心),支撑泉州创新产业、民营经济、滨海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一个高端职能环。多个板块轮动发力,共同构建“海丝名城门户、生态创新湾区”,凭借海丝文化、从海丝遗产保护、文化交往、经贸合作、文旅品牌等多方面建设海丝名城门户,立足环湾优越的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智慧产城为引领的生态创新湾区。


环湾营造

特色营城

03


图 | 泉州开元寺双塔


城市设计是要解决人的体验和感知问题,因此感受性的设计非常重要。以古泉州为例,石狮的六胜塔过去是进入泉州湾的一个地标,归港的渔船从远处看到它乡愁便涌上心头,意识到马上就到了泉州了。


在反思新城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古城与新城在空间尺度、密度、多元性等层面的诸多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城市活力的差异。因此如何向古城学习,是特色营城的重要话题。




 宏观尺度 


城市设计识别了重要的山体、田园、湿地、村落、地标等内容,梳理由晋江、洛阳江、泉州湾构成“两江一湾”的山水格局,形成拥山、揽江、环湾的望山看水的山海城观景体系。城市组团与蓝绿空间有机融合,特色创新街区与自然环境协调联动发展,共同构成一个“两江一湾、自然互联,五核十景、山水共融”的特色空间系统。这个系统还可以细分成对于生态、人文、风貌等方面的系统管控,来引导总体的设计意图向各个体系的准确传导。


总体公共空间结构图(项目组绘制) 


 中观尺度 


城市设计通过识别特别地区,来回应和强化“大泉州”的区域竞争抗力问题。以洛阳江河口地区为例,这里是环湾发展最重要的城市形象地区,洛阳江和百崎湖的山水自然环境给人另一种可能的想象,规划在这里设想在区域影响更大的、定位更高的创新功能,这里未来可以成为泉州的创意工作和创业生活地,用高水平的建筑设计标准、建设标准、管理标准去实现洛阳江两岸高品质的建设,从而在区域层面吸引优质的产业和人才。


 微观尺度 


将泉州最独特的要素进行梳理和总结,围绕着文化、建筑、景观等方面梳理出“泉州物语”,并希望在设计中用现代城市空间进行演绎。


泉州物语(项目组绘制)


以街道系统为例,泉州老城区城市肌理以中高密度的街巷网络为特征,尺度相对较小,呈现出浓郁的街道生活氛围。


在新区时的街道尺度和界面控制中,要传承泉州传统城市肌理,构建疏密有致的建筑布局形式,营造人性化城市街道和公共空间;通过对裙房高度及形态的控制,减少对主干道的压迫感,营造连续的、宜人的城市街道空间。延续古城“前街后巷”的空间模式,营造动静结合的宜居街道。行人从外街走到内街,逐步从公共性向半公共过渡。社交距离的缩短,促进街道使用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使人们可以驻足停留,增强街道的活力,留住城市的人气。


市井十洲(项目组绘制)


鼓励多元拼贴、视觉丰富的底层积极界面。鼓励沿街首层设置商业、文化等设施,形成相对连续的积极界面,并鼓励首层店面进一步细分,通过材质、色彩、空间、立面建筑元素的运用与拼贴,增加界面丰富性和街道空间的韵律感。


拼贴街道(项目组绘制)


环湾行动

上下合力

04




在行动层面,总体城市设计提供了自上而下的的分期计划和分阶段重点、重点项目库(生态、产业、风貌、基础设施)以及详细的建设目录。

 

我们在多次的项目沟通中向各方传递了“集合智慧、上下合力”的行动理念。鼓励创新设计的体制以更好地集聚国内和国际的设计创意智慧,将他们的智慧和创意注入环湾发展的土地空间中,凝结文化的先进性,让新开发建设的城市空间获取文化的附加值,共同创造泉州湾新城市特殊的制度和价值标准的氛围,使环湾地区成为沿海特别的创意文化的独特代表性区域。



图源:项目组拍摄


总体城市设计从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视角对于泉州进行了系统的解析,这其中最大的体会在于自上而下的海丝国家战略与自下而上、蓬勃生机的民间能量,共同合力推动了泉州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是最具泉州特色的发展经验,我们暂且把它总结为“生生而具有条理”。


在未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城市多层级的系统构建、新区城市设计的管控传导等作为城市发展的条理框架,容纳多元的、动态的、更新的城市业态,传承生生不息的城市烟火与活力。



项目主管:朱荣远、卓伟德

项目负责人:刘宝龙

项目组成员:陈琦、黄丹、张子璇、蔡海根、康馨、胡桢


《泉州市环泉州湾新区城市设计》

委托单位: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合作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泉州海丝新城东海中央活力区城市设计》

委托单位: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泉州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肃木丁建筑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

近期阅读

学龄前儿童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总设计师制:从好设计到好营造

松山湖:一座科学城的滨水梦想

超越前海:从“深港”到湾区国际开放枢纽

-




作者 | 刘宝龙

中规院深圳分院城市设计中心主任工

 

作者简介:城乡规划学硕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工作领域为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和综合规划等,近年来主要负责科学城规划与城市设计、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和总设计师顾问咨询项目等。主要负责或参与的代表性项目包括《泉州市环泉州湾新区城市设计》、《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专项规划及城市设计》、《合肥滨湖卓越城生态城区综合规划》、《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总设计师顾问咨询项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设计》、《深圳市海洋新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平原示范区城市设计》、《嘉兴东栅片区城市设计》、《平潭竹屿湾项目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罗湖区蔡屋围统筹片区更新规划》、《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常德市阳明湖片区区域策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