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松山湖:综合交通视角下的转型发展
摄影:马旭
1.2 轴线展开
2006年,东莞生态园发展设想提出“生态园从被污染的边缘地区到生态城区的逆转”,也成为大湾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优秀范例。交通基础设施再次起到引领作用,以生态园大道为代表的南北向干路打通,促使松山湖-生态园成为一条由南向北延伸的功能轴带。
1.3 系统优化
2017年,东莞园区统筹、片区联动协调发展战略正式实施。松山湖功能区统筹一园九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这势必要求功能区内部打破镇街隔离壁垒,扭转破碎型路网格局和分治的公共交通组织,实现交通设施、交通服务的一体化衔接。以综合交通系统优化为抓手,推进空间的联动和整合。
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则标志着松山湖正式迈入国家级科学城时代。由“产业园”到“科学城”,交通服务的需求内涵在发生转变,面向区域的高效链接和面向城市的品质化出行诉求进一步显现。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规划落位,交通设施的供给导向从城市道路建设转向综合交通服务。
松山湖功能区示意
2.1 科创走廊内涵丰富,跨市联系需求差异明显
莞深走廊是穗莞深港科创走廊内部最具实体平台支撑的一段,松山湖、光明科学城、南山高新区、坂雪岗科技城、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等重点平台沿轴布设。现状交通以公路为主导,松山湖与湾区重点平台联系时间大部分处于1-1.5小时范围,时效性较差。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迈入轨道交通时代,科创走廊联动效率将显著提升。结合科创平台布局、既有设施条件和交通联系需求,可以识别出三条莞深科创走廊实体化轴线,即:
107科创走廊
松山湖-光明-南山高新区
松山湖-坂雪岗-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莞深港科创走廊轴线识别
其中,松山湖与深圳坂雪岗科技城之间,由于华为的企业布局模式,有先天的紧密联系诉求,呈现明显的“点状、跳跃式”通勤联系特征,沿线地区也有潜力集聚相关产业、技术平台,通过交通体系的支撑,形成实体化轴线。
轴带的细化是莞深港科创走廊内涵进一步丰富的体现,也要求相应的交通体系,尤其是轨道、快速路和主干路,提供有效的支撑。
2.2 空间组织“簇群化”,出行特征呈现“圈层形态”
以松山湖园区为中心的功能簇群已经逐步成型。松山湖园区科研为主,制造业环绕布局,相互之间呈现相关性。东莞市的科学研究类企业集中分布在松山湖-生态园、寮步镇、大朗镇,其中松山湖-生态园占据近半。而制造业类型企业围绕松山湖园区布局,寮步、大朗、大岭山三镇的制造业企业总数占功能区总量的50%以上。目前制造业企业呈现一定的产业链条分工关系,与园区优势产业相符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14%。
松山湖园区与周边镇街联系紧密,中心辐射作用显现。松山湖园区与邻近的大朗、大岭山、寮步联系最为紧密,是日常联系紧密的内圈层;其次是茶山镇、横沥镇。
但是,目前松山湖园区尚难以辐射北部镇街。松山湖片区北部联系相对松散,生态园中心性不强。
参照交通可达性和空间规划,从交通组织的视角,可以将东莞及周边地区看作若干“簇群”:
功能簇群规划示意
2.3 多元需求显现,“效率优先”转向“品质高效”
更高标准的品质——国内外科创园区的案例证明,科创人才需要更高品质的服务,对外要求与机场等大型枢纽最高效联系,对内注重交通环境和出行体验。
在土地资源等多重约束下,面向科学城多元化、高品质的交通服务需求,绿色、集约、品质、高效的交通模式是东莞松山湖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
3.1 走廊强化,湾区融通
干线道路则重在突破深莞衔接瓶颈,支撑科创主轴。
规划提出石大路南接南光快速,支撑“松山湖高新园—光明科学城—南山科技园”轴带。打通工业九路-科学大道,研究跨湖通道,提供两地科学城内部中心之间便捷联系;预留龙观快速北延长线,打通清龙路-沙湖大道-五和大道,支撑“松山湖高新园—坂雪岗科技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科创轴。
3.2 中心重塑,高效联通
客运枢纽整合布局建议图
以松山湖园区为中心,分级、分层重构交通组织模式。
形成“三环”结构,逐层弱化通过性交通功能,净化优化内部交通环境。外环作为对外通道、货运通道、连续流道路,起到屏蔽大量过境交通流的作用。中环采用主路+辅路集散或集散性道路形式,作为高效集散的功能组织环。内环则强调绿色导向、公交服务,作为组织骨干公交体系,提升绿色交通服务的走廊。
3.3 科创升级,品质交通
提供一体化、分层化、智慧化的科学城交通联系。
构建快速路+主干路体系,实现松山湖南部地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之间的一体化衔接。区域交通以快速路为依托,实现大尺度需求交通联系,弱化过境车流跨湖联系需求。实现客货分离,红棉路-跨湖通道-工业九路-科学大道作为中心区客运通道以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为主体,提供科学城内部直接联系;货运职能转向外围快速路,形成货运交通屏蔽环。
科学大道提供科学城之间定制化、智能化交通服务。
探索打造智慧道路建设,开通高品质、定制化小型公交,提供MaaS服务,满足科学工作者往返科学城间出行需求。
以轨道站点为中心整合公交、慢行资源,提供“三网融合”品质服务。
培育松山湖中心区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自行车、5公里以内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出行模式。以松山湖站TOD项目为抓手,推进轨道站点设施融合,包括与建筑融合、接驳场站优化、自行车接驳点优化、片区支路网优化等;以中心区公交站点设施融合、新城大道品质提升等项目为抓手,推进公交站点设施融合,包括公交站点形式优化、自行车接驳通道优化等;以道路断面优化、环湖绿道、三原之径实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绿道网络设施融合。
以绿道缝合打造魅力休闲慢行体验。
巍峨山和松山湖是片区南部重要的生态资源,规划通过“环湖绿道+环山绿道+山水通廊”的体系,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提供特色化、品质化的慢行空间。
图源:松山湖融媒体中心(黄政正 摄)
结语
交通体系之于松山湖,初为“骨架”生长,现似“经络”运行。在科学城机遇和严峻约束的挑战下,挖掘和识别多元化、分层次的交通需求,不断完善适应性的交通框架和组织模式,充分运用“针灸式”规划设计手段,将是松山湖增强吸引力,营造生命力、保持创新力的关键。
项目名称:东莞松山湖片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委托方: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局
项目团队:戴继锋、李春海、李鑫、张文娜、蔡燕飞、陈旭光、张文生、谢博宇、闫浩然
合作团队: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项目名称:松山湖功能区干线路网规划
委托方:东莞市交通局松山湖分局
项目团队:戴继锋、李春海、张文生、李鑫、张文娜、谢博宇
合作团队:中铁咨询集团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东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近期阅读
-
作者 | 李鑫
中规院深圳分院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