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线下五日春节静修营|回不去的家,我们一起创造(余3名额)
对成年一代移民/客居者而言,
「我是谁」是终身相依的命题。
Lost in Language语言 自己明明讲的是英语和德语,可是在沟通里总不能被理解;
介绍自己的名字都忽然显得尴尬起来,比如
Ich bin Du 或者 I am Rong,或是 I am Hu.
于是,我们有了英文或德语名字。
可是,这个Mike、Anne或Jorge是自己吗?
你和这个名字有多少情感的联结?
当你以熟练的英语或德语融入这个世界时,似乎也还是很难交到走心的好友,因为在表达内心的当下,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去表达诸如:
“无奈”,“压抑”,“愤懑”,“憋屈”,“心酸”,“心有余悸”……
亦或哪怕正向的表达,诸如“心有灵犀一点通”,“老铁”,“心旷神怡”,“着迷/入神”,“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朋友”……
很难用一语双关去揶揄、去开点举重若轻的玩笑;也很难去真正找到空间表达自己内在最真切的感受。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怕解释,怕破坏氛围,更怕不理解徒增烦恼……
于是,到最后,就越来越沉默。
在西人中间,成为一个寡淡或是简单的自己,只有回到华人朋友中,才可以做另外一个自己……
是否常常琢磨: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
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问题?
表达、理解和沟通,哪个环节出了状况?
Lost in social rules规则
「人情往来」
「礼仪」
男女到底有别还是无别?餐桌有哪些礼仪需要注意?节日和受邀婚礼、生日庆典该做什么?「职场」
如何与人在团队里保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明明自己态度鲜明,德国人完全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思和决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始终不太懂得拒绝的艺术,怎么办?
直接表达反对意见,会不会得罪人?德国人怎么看待这件事?
回复邮件是德国职场的基本礼仪,大家都是如何处理海量邮件的呢?「冲突管理」
与德国人产生矛盾如何解决?
生活里发生误会,如何维权?
邻居/房东总是诸多抱怨,如何面对?
是否你常被这些琐事困扰,
却没有时间思考和探索?
是否常和人探讨,
却也理不清楚头绪?
Lost in Between 夹心人
经年累月,一部分人将自己打碎,完全化进这片土壤;还有一部分人,人在外、心在家,总想着哪天还要落叶归根;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也没时间去想,深埋在记忆中属于故土的自己……海外生活有年头的人常常会进入一个夹缝之中:回不去的家,无法抵达的远方。
我们特别为成年人打造了一个成长乐园,以游戏、止语、森林漫步、瑜伽、身体动作与对话等各类成熟的内在发展团体技术,带领大家逐步进入我们的主体体验之中,靠近那个让我们紧张、焦虑、无所适从的「他者」的世界。
在专业的引导下,成员们将以彼此为镜,共同营造一个内省与包容的环境,通过彼此间深刻、有爱的信任关系,渐次进入脆弱、难以为常人道的内在探索空间。
我们的期待是,团体结束后,脱离专业的带领者,大家也可以「同辈辅导」的形式,在外乡拥有一个心灵的家园、温暖窝心的去处。(方曼)
静修营简介
【招募人数】
6-8人,满员即止
线下静修营时间
2022.1.28-2022.2.1(跨春节)
【交流用语】
中文教员:中文为主;
德国教员:英文或德语;
营员中文交流为主,若需与德方教员沟通,英、德任何一种外语均可;
配随团翻译。
【适宜人群】
心理学爱好者、咨询实践者
学习整合性团体技术的教练
内在探索者、自我寻觅者
期待进行深度、有意义对话的人
期待完善、提升与整合自我的人
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茫然无措者
计划岁末年初开展回顾反思的人
【活动地点】
Neu Plaue Retreat Center
自驾:距柏林约一小时车程;
公共交通:火车站点Brandenburg Hbf或Kirchmöser站;
主办方负责站点接送。
Neu Plaue Retreat Center主理人是长年修行者,同时在静修营所在的私人农庄践行朴门生态理念(permaculture)。
静修中心建筑由其女儿自主设计,同时下重金使用全生态建筑材料建造,既美观、舒适、耐用也节能环保。主理人在柏林运营着一家餐厅,名为TISK Speisekneipe,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品尝,食材均由生态农场直供。
【报名流程】
文末添加课程助理
填写报名表
收费确认
面试对话
发送报名成功通知
或许,总有一款适合你
项目特色
心理&科学
人本积极心理学为纲,科学寓教于乐
身心&艺术
身心艺术联结潜能,共创生命华章
外语&沟通
中英德多语浸润,悉心陪伴成就未来
全 球 视 野
缔造可持续发展全球生命共同体
【特色一】
跨文化科学家团队联合研发
跨界沟通技术的集成式整合
中、德、美三国的科学研究者
横跨哲学、物理学、心理学、工程多学科
基于八年以上跨文化沟通实践联合研发
团体咨询技术基于前沿科学家
研究实践成果的高度融合而开发
包含并不限于:
心理动力团体
萨提亚系统家庭治疗
Tavistock团体
Design Thinking
创造性艺术疗法
Facilitation
……
【特色二】
团体体验互动与艺术的融合
心-脑-手全面关注
情感、智识与实践的统一协调发展
人际联结中促进心身发展
融合创造性/表达性艺术开展团体活动
表达形式:身体动作、绘画、音乐等
系统科学地探索身体和感知觉
发展多感官通道的敏锐度与表达力
注:无需具备任何艺术技能即可参与
【特色三】
国际社区跨界沟通实践
持续六年作为IASS(德国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国际夏令营的带领者,布鲁恩博士广受来自近20国参与者的好评;
2020-2021年,布鲁恩带领AMA团队持续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5、COP26)发起「反思与对话空间」“Reflection and Dialogue Space” ,引导来自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政府官员/联合国协调员、NGO组织、企业界与学界开展反思性跨界对话;
我们致力于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全球共创网络平台,欢迎你的加入。
往期活动一览
<< >>
滑动查看更多
静修营收获
中德教员共同签署
跨文化心理团体学时证明
为申请心理、社工、跨文化沟通、国际关系等岗位提供辅助性支持。
以心理学为钥匙
开启通往西方社会的大门
心理学于中国人而言是门专业;于西方社会而言,是个体成长、人际沟通、社会规则的理论与经验总结。
掌握心理学的语言,不仅会有效提升自我觉知,同时也掌握了跨文化沟通的钥匙。
本静修营以心理咨询多理论流派为基本支撑,助益参与者提升西方语境下的文化敏感与适应度;中德双导师带领,更增进英语或德语进行情感沟通与人际互动技能。
沉浸式生活体验为契机
促进身心整合
全程享受团体带领者的温馨陪伴与辅导;
感受无评判、无指导,自由表达与探索空间;
学习传统与创造性的放松技巧,舒缓压力、放松身心;
身体律动、绘画或音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或疗愈方式。
深度对话中
找到臭味相投的伙伴
近距离与世界顶尖智库机构的科学家互动,化解跨国沟通困境;
科学系统地省思自我、他者与自然关系,发展可持续生活方式;
建立同辈成长互助支持小组,拓展全球就业发展可能性。
节日特别放送
* 贴春联、窗花
* 包饺子、吃火锅
* Raclette大餐
*定制版新年礼物:拆盲盒享惊喜
品尝制作美食+美酒,暖心暖胃;
交流中西方节日文化、餐桌礼仪。
<< >>
滑动查看更多
立即扫码,填写报名表
静修营带领者
主带领者
方曼 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
德国国际精神分析大学(IPU)认证领导力教练、督导在训。
WorkFace柏林心理师创业社群发起人;「慢调跨界咨询」社企创始人。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y,IASS)客座科学家,“人类世的智识模式” AMA(A Mindset for Anthropocene)研究部核心成员,跨文化沟通对话协调人;东西方对话:科学与艺术系列沙龙发起者,在德华人成长与沟通团体带领者;COP26观察员;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反思对话空间”:艺术性表达体验带领者。
英德语详细介绍参见:
https://www.iass-potsdam.de/en/people/man-fang
【心理学背景】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会会员(2012);欧洲精神分析联盟基本精神分析概念研讨项目个人体验教师(2019);第三届中德精神分析高级研修班(2006-2007);中澳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长和志愿者骨干培训(2008);萨提亚模式家庭系统治疗师(2013-2019);中美高级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塔维斯托克Tavistock模式团体治疗师(2019-2021);中德舞动治疗协会(CDMTA)认证舞动治疗师在训。于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发表原创心理学科普作品 70 余篇。
【咨询取向】
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派、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身体与舞动治疗;长期接受个人体验及督导,开展正念/萨提亚/瑜伽冥想、行禅、止语等身体实践,带领冥想小组与团体工作坊。
【跨界职业背景】
十余年政府治理与咨询工作经历;先后旅居巴黎、海德堡、斯图加特,现居德国波茨坦。2019年,担任IASS暑期国际夏令营团体带领者,先后受聘为柏林艺术大学(UDK-Berlin)、柏林Fresenius University for Applied Sciences客座讲授跨文化沟通课程。
长期致力于心理学与公共治理的跨学科、跨文化思考与实践,探索心理动力团体、冥想、家庭系统治疗、舞动治疗等心理发展理念与技术在个人发展、参与式沟通、组织有机发展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融合与运用。
向上滑动阅览
【编著】
《中国红十字会心理救援培训教材》(待出版,2018-)主要编撰人
【论文】
[1]方曼. 巴黎骚乱蔓延过程的心理分析.科教文汇(上半月刊).2006.10:181-182
[2]方曼,史晓丽.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政府人力资源的人本化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增). 124-126
[3]史晓丽,方曼.海员职业适应性中的心理要素分析.船山学刊(哲社版),2006,4,181.
[4]方曼,凯文,韦公远. 危机事件后,亟待拯救心灵. 心理与健康.2008.1:20-23
[5]Fang, Man.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s as contributions to a mindset of interconnectedness for global transformations. Transformation Literacy - Pathways to Regenerative Civilizations. (Editors: Petra Künkel, Kristin Vala Ragnarsdottir). Springer. 2021 (In publishing)
【心理科普】
[1]方曼. 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联想——两个人的舞蹈.心理与健康.2006.1:17-18
[2]方曼. 舞池中的联想——与来访者一样思考.心理与健康.2006.11:18-19
[3]方曼. 灾难之后的心理重建.宣武区2008年公共安全社区论坛交流材料汇编.2008
[4]方曼. 越理性,越悲伤?谈现代人的抑郁症为何风起云涌. “十分心理”微信公众号. 2016.10.13
[5]Fang, Man. Dance and Movement as a Tool for Sustainability. 2018.9: https://www.iass-potsdam.de/en/blog/2018/09/dance-and-movement-tool-sustainability
[6]Fang, Man. “It’s about being soft. It’s about being connected. It’s about surrendering to nature as it is.” 2020.3:https://www.iass-potsdam.de/en/blog/2020/03/coronavirus-interview-man-fang
[了解更多请点击]
人物访谈(中英) | 方曼: 这时刻,请柔以待人,请联结彼此,请臣服于自然
当科学遇见艺术 | Dance and Movement as a Tool for Sustainability
协同带领者
Dr. Thomas Bruhn
托马斯·布鲁恩博士
柏林工大(TUBerlin)物理学博士,国际精神分析大学(IPU)领导力与咨謪教练、督导在训
英德语详细介绍参见:
https://www.iass-potsdam.de/en/people/thomas-bruhn
【专业背景】
德国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感知·价值·定位”(Perceptions·Values·Orientation)研究学部发言人,人类世的智识模式(AMA)研究部负责人,“协同创新与当代政策咨询”研究部合作负责人,德国费森尤斯应用科学大学(汉堡、柏林)客座教授,法国马赛跨学科纳米科学中心客座科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跨学科研究,人类世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科学,地球科学,纳米技术,科学与哲学对话等。
【跨界职业背景】
社会职务:德国科学家协会会员,法兰克福未来理事会“全球变革”工作组成员,罗马俱乐部德国执委,全球契约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德国生态社会论坛发起人,瓜迪尼基金会:“艺术、信仰与科学对话”发起人等。
【跨界职业背景】
社会职务:德国科学家协会会员,法兰克福未来理事会“全球变革”工作组成员,罗马俱乐部德国执委,全球契约基金会董事会成员,德国生态社会论坛发起人,瓜迪尼基金会:“艺术、信仰与科学对话”发起人等。
向上滑动阅览
【专著】
Being more, needing less – What sustainability has to do with our relationships (German: Mehr sein, weniger brauchen – Was Nachhaltigkeit mit unseren Beziehungen zu tun hat)
T. Bruhn & J. Böhme
Beltz Verlag, Weinheim, (2021)
书名:《愈多临在,愈少外求—「人际联结」与可持续发展》
发表年份:2021
【论文】
How Can Transformative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Benefit From Integrating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
T. Bruh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676989. doi:10.3389/fpsyg.2021.676989. (2021)
文章标题:《改革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从整合心理学中的见解受益》
期刊名词:《心理学前沿》
发表年份:2021
Enabling new mindsets and transformative skills for negotiating and activating climate action. Lessons from UNFCCC 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Wamsler, C., Schäpke, N., Fraude, C., Stasiak, D., Bruhn, T., Lawrence, M. G., Schroeder, H., & Mundaca, 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112, 227-235. doi:10.1016/j.envsci.2020.06.005. (2020).
文章标题:《为谈判和激活气候行动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变革技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经验教训》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政策
发表年份:2020
Coherent relationships as core of healthy companies (German: Kohärente Beziehungen als Kern gesunder Unternehmen.)
Böhme, J., & Bruhn, T.
Organisationsentwicklung: Zeitschrift für Unternehmensentwicklung und Change Management, (3), 40-43. (2020)
文章标题:《一致性关系作为健康企业的核心》
期刊:《组织发展和管理变革》
发表年份:2020
Grounded action design – Transdisciplinary co-creation for better transformative processes. Frameworks for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9.
Bruhn, T., Herberg, J., Molinengo, G., Oppold, D., Stasiak, D., & Nanz, P.
GAIA -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28(4), 336-336. doi:10.14512/gaia.28.4.3. (2019)
文章标题:《基于行动的设计 - 跨学科的共同创造以实现更好的转型过程—跨学科研究的框架9》
期刊名称:GAIA - 科学和社会的生态学视角
发表年份:2019
Mindfulness as a catalyst towards to climate-friendly lifestyles? (German: Durch Achtsamkeit zum klimaverträglichen Leben?)
T. Bruhn, I. Schepelmann
German Climate Consortium (DKK) (2018)
标题:《正念作为通往环境友好生活方式的催化剂?》
机构:德国气候协会
年份:2018
How personalities and participant interactions shape co-creative transdisciplinary
processes
T. Bruhn
In Hoggett and Lertzman “Behaviour Change from the Inside Out: applications of psychosocial ideas to sustainability” 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17)
标题:《参与者极其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对协同跨界过程的塑造》
期刊:《由内而外的行为改变:心理学概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2017年)
牛津大学出版社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to Eden’s Gardener? – Experiences from dialogues with religious perspectives on climate engineering and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transdisciplinarity
T. Bruhn, S. Schäfer, M. G. Lawrence
In Clingerman & O’Brien “Calming the Storm – Religious perspectives on Climate Engineering” (2017)
标题:《从伊甸的花园到伊甸园——与宗教视角对话经验对气候工程跨学科的启示》
期刊:《平息风暴——气候工程的宗教视角》
年份:2017年
Empathy and trust as key factors in transdisciplinary processes
T. Bruhn
integral perspectives 27, ISSN 1863-978-X (2014)
标题:《同理心与信任作为跨学科过程的关键因素》
期刊:《整合视角》
年份:2014
[了解更多请点击]
人物访谈 | Thomas Bruhn:从天体物理到内在探索,秉持爱与敬畏以行动发出共鸣(中英)
人物访谈(中英) | Thomas Bruhn:遇见道德经,在中國文化中認出自己
今日心理(中德双语)|Dr.Thomas Bruhn:可持续的生活始于精神
静修营日程
♢
【Jan.28th,2022 Fri 第一日】
抵达:我在哪儿?
【探索项目】
与伙伴、环境建立联结;
定位:找寻自我的位置。
【时间安排】
<13:30-16:30>Arrival报到
Settle-down安顿
<18:00-20:00>Kick-off启动会
Relationship Building and Orientation
建团与定位
静修中心内景
【Jan.29th,2022 Sat 第二日】
发现:自我的构成
【探索项目】
人与自然的联结;
基于萨提亚模式:内在冰山探索;
人际沟通技术;
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时间安排】
<9:00-12:00>
Early morning:Hiking in Nature
早起:森林漫步
Self-Exploration with emotion,mind,body and values
自我探索之情绪、心智、身体与价值系统
<13:30-16:30>
Becoming aware of our own resources: Appreciative inquiry and story harvest
内在资源的觉察:自我叙事与积极对话练习
<18:00-20:00>
Team work with relationship patterns
小组作业:探索关系模式
餐厅一隅
【Jan.30th,2022 Sun 第三日】
探索:跨文化背景下的自我
【探索项目】
Exploration:
Who am I in the intercultural context?
跨文化身份认同;
巴林特小组工作;
OH卡牌团体探索。
【时间安排】
<9:00-12:00>
Hiking in Silence
早起:止语漫步
Intercultural Identity Exploration
异质文化中的身份探索
<13:30-16:30>
Possibilities for collective wisdom: Balint group on case
巴林特小组案例工作:
在集体中呈现与探索自我的可能
<18:00-20:00>
Team Debriefing with OH cards:Positive visioning with story telling
OH卡牌小组活动:
基于绘画的积极想象与叙事
静修中心践行朴门生态农庄
【Jan.31th,2022 Mon 第四日】
扎根:寻访来处
【探索项目】
Grounding:Who am I from the origin?
扎根:寻访来处
基于萨提亚模式:原生家庭探索;
身体、舞动与心灵。
【时间安排】
<9:00-12:00>
早起: 瑜伽Yoga
Origin orientated exploration: Family Tree
原生家庭探索-绘制家谱图
<13:30-16:30>
Rebirth from the family:
working with mapping and sculpture
重生:家谱图与家庭雕塑的内在意义探索
<18:00-20:00>
Body orientated self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身心(舞动)工坊:
借由身体与音乐探索自我觉知
<20:00-24:00>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
年夜饭:包饺子、吃火锅
静修中心外景
【Feb.1st,2022 Tue 第五日】
图景:面向未来
【探索项目】
即兴与创造;
非言语表达:绘画或身体动作。
【时间安排】
<8:00-11:00>Farewell
Art base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创造性艺术表达:道别
【自助项目】
<13:00->Visiting Potsdam
波茨坦游览
往期评价
【学员评价摘录】
引导者的方式比较灵活,有时候顺着小细节和微妙的情感钻下去,虽然会比预计花多一点时间,开始会有点失去控制的恐慌和担心,但每次都有挺意外的收获,觉得大家扔出去的不安都被接住或者回应了。感谢方老师耐心和专业。
仍然深深觉察到对自己的不满,压抑表达的习惯在团体中有一点点小的改变,但恐惧仍在,夹杂着一点点社交恐惧,值得继续上路。同时,也觉察到在群体中个体的细节被关注、被放大、被看到的力量。或许在注重成长沟通的群体中,自己的行为会跟平时有点不同,仿佛生出了另一个自己……活动形式上有点"交浅言深"的顾虑,但意识到有人分享困境,是一件看似无形无力,却无比重要的事。喜欢冥想的放松,享受瑜伽的极限和舞蹈的律动。角色扮演的环节有一点点牵强,只有跟自己比较像的角色会有代入感,可能共情能力还有待挖掘。 是第一次参加关于心理成长沟通的团体活动,总体受益匪浅,也收获了相互理解的朋友,感到开心和庆幸。
意识到了感知情绪的重要性,似乎打开了深入了解人的一扇门;学会用冰山理论剖析自己的行为,虽然仍不熟练;能对四种应对方式进行归类,会有意识地尝试新的应对方式;在沟通中会注意一致性 ;对冥想和舞动有了新的认识,目前正在继续尝试 活动给自己带来的觉察和改变:1)跟人说话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处境、心情,这样接下来的建议和观点更容易让对方接受。2)与亲密的人相处,即便家人和挚友更能够担待自己,但是要注意自己不能太强势,要留意尊重对方的选择、习惯,并帮助鼓励对方以对方喜欢的方式生活、行动。3)自我——在与别人讲话的时候要遵从沟通的一致性原则,即不要言不由心。4)经过“镜子们”(小伙伴)的反馈,我意识到“执着”有时候也需要控制,生活中的坚持与舍弃需要我更加沉下心来体会与优化。
【同行评议】
余颖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米心理ME联合创始人
我很开心,也很幸运,在茫茫人海中,能与这样一位美好的人相遇,相伴,相知。
赵琦颖Linda
国际教练协会ICF认证教练
组织中人性探索的爱好者
现在想来好玩,曼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敢“撕”,后来发现敢“撕”后面是她对人那种深层的关爱,那份关爱会让曼总能在对方絮絮叨叨中“撕”出一条清晰脉络,因为清晰往往让团体中的当事人有种被照见的透亮感。
张丽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牛津正念认知疗法认证导师
曼非常的丰富。
我们在一个团体中相识,在两年期间一起工作了34天。
我亲见她一次次推动个人和团体呈现出真实、深刻的联结,我也亲见她在两年间变得越来越温润、柔韧。
我以为她与这些词汇相关:清澈、敏锐、活跃、灵动……还有,她是清醒的,她会每天花大量时间回顾整理、复盘思考。每见她分享与自已在一起、与天地在一起的生命状态,就感到扑面而来的辽阔。
我建议您参加曼的团体,去经验与一个、很多个美丽灵魂的相遇。
黄晓铭
上缘优势教育联合创始人
第一次在网上见到方曼,我做了个文字游戏:“方曼=放慢(的)一半”。她的心灵节奏,有种悠然的慢。
如果只允许用三个词来形容方曼,我会用真实、犀利和清晰。她像疱丁解牛的刀子,或是精微点穴的银针。
作为心理咨询师,方曼是职业选手;作为朋友,方曼值得信任和尊重;作为生命,方曼正在绽放,已经完整。
报名细则
【招募人数】
6-8人,满员即止
【活动场所】
Neu Plaue静修中心
自驾:距柏林约一小时车程;
公共交通:火车站点Brandenburg Hbf或Kirchmöser站;
主办方负责站点接送。
线下静修营
2022.1.28-2022.2.1(跨春节)
【资费标准】
560欧/人
说明:本费用包含40欧视频面试费,不含交通与食宿。费用未含税。
【优惠标准】
WorkFaceBerlin2021会员、往期心理团体学员(20学时以上)、志愿者(20小时以上):480欧;
公开转发朋友圈:520欧/人;
双人同行:520欧/人;
以上优惠方式不予叠加。【食宿费用】:
统一配餐:60欧/人。
住宿选择:
独立房间:45欧/人/晚,四晚合计180欧;
二人标间:25欧/人/晚,四晚合计100欧;
客厅(自备睡袋):10欧/人/晚,四晚合计40欧;
(1)配餐说明:
全程供应有机食品;
配餐包含:第1日晚餐;第2-4日早、午、晚餐;第5日早餐;
静修中心地处农庄,餐饮经由主办方统一安排,方便大家专注于静修;
(2)住宿说明:
报名时须确定住宿需求,以便工作人员提前安排;
以缴费时间为准,早报名者、优先选择房型;
独自报名需拼房者,由课程助理协助协调拼房,一般以同性别为主要安排原则。
若有其他问题,请咨询课程助理。
(3)特别补充:
静修营位于火车站点Brandenburg Hbf或Kirchmöser站近郊的生态农庄,设有充足停车位;若不方便前行,主办方将安排车辆在主火车/公交站点负责接送。
【缴费说明】
1.费用一经缴纳,概不退费,请仔细斟酌后再报名;但,两类情况为例外:a.因不可抗力,举办方取消活动;b.参与者出现疾病症状、不适宜出行,并由医生出具近期诊断证明;
2.因特殊情况经主办方同意后,可转让给其他学员,并由转接双方向课程助理报备;防止名额转卖,缴费时若享受优惠价格,在转让时,须按规定补齐全款;
3.收费货币与发票事宜:
a.仅接受单一货币付款:人民币或欧元;
b.若人民币支付,则依照1欧元=7.3人民币等价兑换;
c.如需发票:欧元付款开付德国票据;人民币转对公账户,开取国内发票。
COVID相关注意事项
本静修营实施2G政策。请出示在有效期内、德国境内认可的疫苗注射证明;满足条件的学员须注射“加强针”;
报名后,请自行进行一次核酸快速检测,确保自身健康,开课前两周内,请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与聚会;
学员抵达驻地后,请主动提交24小时内PCR检测证明或德国境内认可的疫苗注射证明;
为确保静修营期间全体学员健康与安全,举办方将在抵达日为学员再次免费进行核酸快速检测,敬请配合;
若开营前出现疾病症状,请及时就医,出具医生诊断证明后,本站将扣除面试费用后,退还剩余报名费用。
入营须知
1.保证提前协调安置好自己的工作、家庭、小孩、宠物后,全身心投入静修营,已知悉本静修营内只接待参与本次活动的成年人;特殊情况下,若中学生或宠物需要同行,请及时与小助手联系;
2.为保证体验式团体的安全与稳定性,所有成员须按时入组,不迟到、不早退;
3.同意对团体成员名字及静修营内的对话内容、所有发生保密;
4.同意真诚、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同意在考虑中途决定离开团体活动时,至少提前半天告知团体,并在团体中讨论;
6.同意遵守德国当地的2G政策,并如实出示相关核酸检测证明或疫苗注射证书;抵达当日,会配合主办方再次进行快速检测;若出现疾病症状,我将履行照顾个人健康的职责,及时就医,避免可能的疾病感染风险;
7.为周全顾及各参与者的需求,在协调过程中,尊重主办方对食宿的整体安排;保证爱惜住所,静修营期间保障房屋内的清洁、安全及节能环保;
8.同意参与入营面试并双向选择,尊重带领者作出的录用决定;如本次未被录用、将被保存至候选名单,等待未来进组机会。
9.报名时,默认同意遵守上述协议。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
添加客服获取更多详情
Mango
国内客服专员
因时差缘故
回复不及时请谅解
服务时间
柏林 07:00-12:00
北京 14:00-19:00
Apple
欧洲客服专员
因时差缘故
回复不及时请谅解
服务时间
柏林 13:00-18:00
北京 20: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