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药神》背后的“赌神”:北京文化是何方神圣? || 深度

无冕财经团队 无冕财经 2018-10-30

“药神”和“战狼2”这两部现象级爆款,都出自北京文化——一家布局不过五年、靠并购和对赌“杀”入文娱行业的公司。它成功转型的逻辑是什么?为何总能押中爆款?

本文由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原创并首发,作者:徐苑蕾,编辑:梁爽,设计师:苏晓燕,实习生:佘铠怡

 

业界对《我不是药神》的最新票房预测已经达到40亿。上映9天20亿的票房体量,跻身华语10强的豆瓣评分,居高不下的排片率,《药神》无疑是这个“史上最强暑期档”里的现象级爆款。

 

票房的强劲势头直接助推了电影背后关联公司的股价飘红。其中,电影的出品方及唯一发行方北京文化的股价在10个交易日涨幅近60%,市值暴增超40亿元,经历了三次涨停。

 

这样的戏码似曾相识。作为《战狼2》的发行方,去年北京文化股价一度暴涨超过50%,公司更是因为在电影开机前就抛出略显激进的8亿票房保底方案,在业内声名大噪。

 

实际上,今天的“北京文化”在四年前还是“北京旅游”。短短四年,北京文化就完成了从资本到业务的改造,管理层大洗牌,并且接连押中《心花路放》《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爆款,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

 

想跨界做文娱的公司不少,成功者寥寥。在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三高”的文娱产业里,为什么北京文化总是出手神准、有如神助?风口上的那只猪,凭什么是它

 

转型序幕

 

北京文化的故事,要从它的前身——京西旅游开始说起。

 

京西旅游是北京首家以地方旅游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公司,其背后的控股方原北京京西经济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京西经济”)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府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正是因为后者的关系,京西旅游在1994年与门头沟旅游局、农林局签署了为期 25 年的承包协议,拿下灵山、妙峰山、百花山、潭柘寺、戒台寺“三山两寺”的经营权。

 

1998年,带有国企背景的京西旅游上市;2006年公司简称改为“北京旅游”。5年后,公司迎来了如今的大股东——中国华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力控股”)。

 

华力集团实际控制人丁明山,时任门头沟区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当年,华力控股以10.75元/股的价格认购北京文化非公开发行股票5000万股,加上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最终以27.42%的持股比例拿下北京文化的控股权。

 

不过华力集团的接盘也阻止不了北京旅游主营业务每况愈下的趋势。根据财报,2011至2013年间,北京文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6亿元、1.67亿元、1.63亿元。同时公司旗下运营的多家景区的经营权在2019年即将到期,北京旅游遂逐步退出旅游行业布局,重心向文娱行业转移。

 

2013年,北京旅游的转型帷幕拉开。这一年,北京旅游以1.5亿元收购了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公司(以下简称“摩天轮”)100%股权,借此正式进入文娱行业。

 

相比起北京文化后来“买买买”的财大气粗,摩天轮1.5亿的作价显得“便宜”。

 

摩天轮公司董事长宋歌,如今为北京文化董事长。

 

根据当时的评估报告,摩天轮在2013年前11个月总营收87.7万元,亏损达381.11万元,账面资产总额5565万元、负债1645万元。资可抵债,北京文化的这趟买卖并不亏钱。

 

更重要的是,当时摩天轮已经和工夫影业达成合作,拥有后者所拍摄影片的投资权,合作年限为3年。工夫影业是《火锅英雄》《寻龙诀》《人间·小团圆》的制作方。同时,摩天轮与《解救吾先生》和《铁道飞虎》的导演丁晟合作设有“功做事影视”,这也就意味着,北京文化通过收购摩天轮与这些最上游的导演和制作资源建立了联系。

 

收购后,摩天轮董事长宋歌进入北京文化的董事会,并且担任公司的副董事长。

 

这位前万达影视总经理,凭借丰富的人脉资源、强大的号召力和略显激进的布局策略,是北京文化日后转型之路上最为关键的灵魂人物。如今看来,1.5亿元的作价也有可能是他自降身价的买卖,意图借道进入上市公司主体,构建更大的文娱帝国。

 

“买买买”征途

 

上市后,北京文化只有过两次大型的非公开募资。

 

一次是2001年引入大股东华力控股,得到资金净额5.25亿元。

 

第二次是2014年向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命人寿”)、西藏金宝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到资金净额28.65亿元。

 

当时生命人寿以发行价8.92元/股认购了约1.11亿股,持股比例达15.37%,一跃成为北京文化的第二大股东,与华力控股仅相差0.31%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宋歌与生命人寿关系紧密,曾是生命人寿旗下厚德前海基金和水木兴华基金的管理人。

 

资金到位,北京旅游就开始了“买买买”的征途,出手迅猛,弹无虚发。2014年,北京旅游分别以13.5亿元和7.5亿元收购了世纪伙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伙伴”)和浙江星河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星河”)。前者的创始人娄晓曦曾在华谊兄弟担任电视剧投资人,后者的控股大股东王京花系华谊兄弟经纪公司的前任总裁。

 

随后,北京文化原管理层大换血,原“华力系”的董事长熊震宇退居副董事长,原总裁邓勇辞职。取而代之,宋歌出任董事长,前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现出任总裁(2017年年底因个人原因已离职),加上娄晓曦、王京花等人,文娱梦之队在北京文化里愈发占据主导地位。

 

这背后自然有北京文化的投资逻辑,其看重的是这些被收购公司背后独家的人才资源储备、专业的业务能力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

 

北京文化旗下板块。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电影方面有摩天轮,摩天轮总经理杜扬被称为“金牌制片人”,创造的票房价值超过30亿;公司聚拢了总监制陈国富、创作总监张家鲁等人,具有完备的电影工业制作人团队;

 

电视剧方面有世纪伙伴,旗下以边晓军、张黎、严歌苓等为黄金制作人团队,同时设立徐皓峰等导演工作室、宋佳等影视演员工作室,形成制作人、导演/编剧、演员多元人才供给矩阵;

 

综艺方面有夏陈安,他在浙江卫视任职期间打造出《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十二道锋味》等多档现象级综艺节目,打响了“中国蓝”的品牌;

 

经纪方面有浙江星河,旗下有包括白百何、郭京飞、柯蓝、陆毅等国内知名艺人,控股大股东王京花被称为“内地经纪教母”,捧红的艺人不计其数。

 

公司并购难免要经历人员及业务整合的阵痛期。但正正因为北京文化在文娱领域如一张白纸般的基础,为这些本来就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和经验的标的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自主空间。每个公司又是各自领域里的种子选手,彼此业务不重叠,在得到充足资金弹药的支持下,为母公司带来最大化的效能。

 

至此,北京文化在涵盖电影、电视剧、综艺、艺人经纪的全产业链布局上,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公司股票简称亦由“北京旅游”更改为“北京文化”。

 

北京文化的代表作品。


财报显示,2014年北京文化营收4.21亿元,同比2013年的1.62亿增长了158.31%,其中2.3亿元来自于影视经纪收入,约占总营收的55%,净利润为7984万,同比2013年的3255万增长145.31%。

 

随着旅游业务的剥离,影视经纪业务撑起了北京文化的半边天,营收和利润都实现翻倍增长。到了2017年,北京文化营业收入达到13.2亿元,净利润3.1亿元,影视经纪业务占营收比重已经高达93.24%。

 

爆款逻辑

 

2014年是北京文化全面转型的第一个完整财年。这一年,摩天轮投资和发行电影《同桌的你》与《心花路放》分别带来3870万元和1.91亿元的收入,让北京文化在行业里开始立稳脚跟。前者以2000万的小成本获得4.56亿票房,后者是11.7亿票房登顶当年的国庆档冠军。

 

不过让北京文化真正意义上声名大噪、一战成名的还是《战狼2》。彼时《战狼2》还未开拍,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却只在看过剧本的情况下,联合聚合影联喊出8亿的票房保底,保底费用为1.4亿元。

 

所谓保底发行,其实就是一场出品方与发行方的票房对赌。对于看好的影片,发行方在市场预估后会制定一个保底票房。如果影片最终没有达到发行方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仍需要照此数额分账给出品方。

 

“北京文化太激进了!”对于《战狼2》的保底,业内人士评价。虽然保底发行是北京文化转型后惯用的方式,但从大环境来说,保底发行在经历过2015年的黄金期后,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太多失败的案例,而且还要在开机前保底,资金占用周期长,风险也相对更大。

 

但在《战狼2》的这个赌局中,北京文化赢了。电影一举斩获56.83亿票房,夺得中国内地票房冠军,比第二的《速度与激情8》多出一倍有余。

 

电影上映10天时间里,北京文化股价涨幅超50%。2017年财报显示,《战狼2》为北京文化带来收入为3亿元,项目盈利1.6亿,占公司2017年净利润的一半。

 

不过在北京文化董秘陈晨看来,北京文化一直以来对于电影的投资和发行都是保持相对保守的态度。最初公司对《我不是药神》的票房预估也不过是8至10亿。

 

《我不是药神》上映八天电影票房已达20亿。图片来源:猫眼。

 

“投资和发行的第一个评判标准是不亏钱,能回本。公司在挑选片子上有自己的判断和把握,发行能力和对资源的把控有一定优势,所以从《心花路放》到《战狼2》,再到《我不是药神》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强刺激、强共鸣、强共情,是北京文化在寻找项目时的三大标准。电影具有“强刺激”的娱乐性是及格标准;但是光及格还赢不了,影片得能够反映时代,让人有休戚相关之感,是为“强共鸣”;光有代入感还不够,还要能打动观众的内心,这就是最高要求的“强共情”。

 

陈晨表示,《我不是药神》整体制作成本不超过1亿元,北京文化出资1500万元。此外,公司还负责影片的宣传及院线发行,已另行垫付的影片宣发预算不高于6000万元。

 

目前北京文化在《我不是药神》的投资已经回本。7月8日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电影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 4 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13.33 亿元。公司来源于影片的票房收益则约为 6500万至7500万元。

 

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我不是药神》最终进入中国票房前十,达到30、40、50亿的票房体量,那么北京文化的总收入则分别为2.38亿,3.18亿和3.97亿元。

 

当然,对比诸如华谊、万达等业内巨头,北京文化尚未可同日而语。但凭借出色的项目眼光和进取的投资策略,行业已经不能忽视这支既有原创能力、又彰显出全产业链布局野心的新起力量。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娱乐之王”的对战 | “隐形富豪”多益网络 |

虎牙登顶记 | 阿里“内容王国”的爆发 |

唐人影视冲刺A股IPO 爱奇艺总舵手 |

春晚“赵氏弃儿” | “分食”万达电影 |

快手的双刃剑 | 中国本土女团爆发前传 |

版权声明

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商务、内容合作,请联系小冕(微信号:xiaomian0504)。

无冕财经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现已覆盖今日头条、搜狐财经、网易财经、凤凰新闻、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号、新浪微博、UC头条、百家号、企鹅号、雪球号、蚂蚁财富号等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