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丽迹丨云冈石窟包含了哪些风格元素?一起来找找→
云冈石窟
乃西域、印度佛教艺术
大规模侵入中国的实证
但观其结果
在建筑上并未动摇
中国石窟艺术的基本结构
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中国仿木构元素
第12窟前室窟顶:平棊和藻井
第12窟前室东壁第三层屋形龛
◆印度元素
第9窟仰覆莲瓣、须弥座装饰的立柱
◆波斯元素
第12窟前室西壁屋形龛柱头:
斗栱变形为双狮或双虎造型
◆希腊元素
第7窟窟门简化版的科林斯柱头(植物纹样)
第9窟前室北壁爱奥尼柱头
在雕刻上只强烈地触动了
中国雕刻艺术的新创造
云冈石窟的建筑装饰
其精神、气魄、格调
根本保持着中国固有的风格
在装饰花纹上
新题材、新变化、新刻法的传入
散布流传直至今日......
忍冬纹灰陶砖
北魏(386-534)
长36.3厘米 宽18厘米 厚6厘米
云冈研究院藏
中心莲花向外伸出四枝植物,空隙处各有一组忍冬纹,舒展自如;主图案两侧各有一鸟衔缠枝葡萄。整体别具异域风情。
忍冬纹最早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后传至西亚、印度,继而辗转随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忍冬纹是北朝流行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除石窟外也被广泛运用在北魏建筑、墓葬和生活用品上。
圆栱龛龛楣
北魏(386-534)
残高约57厘米 宽约40厘米 厚13.7厘米
1992年云冈石窟第20窟窟前采集
云冈研究院藏
龛楣刻三化佛坐于莲台上,具头光和身光,着袒右式佛衣或通肩式佛衣。上方还残存二供养天人像。岩石表面残留土红色。
盝形龛像
北魏(386-534)
宽72厘米 高51厘米 厚39厘米
1992年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龛内主尊菩萨倚坐于高台,上身穿十字帔帛,下身着裙。梢间内二胁侍菩萨面向主尊站立。龛楣下缘饰帷幔,右上隅残存二供养人,合掌于胸。再右侧有邻龛帐形下的天人,面向右侧。
石刻板
北魏(386-534)
高45厘米 宽35.5厘米 厚3厘米
2010年云冈石窟窟顶一区(西区)
北魏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石板呈梯形,上部正中雕刻一孔和圆拱尖楣龛,龛楣饰忍冬纹。龛内上为鼠形动物,下为鸟,龛外左侧胡跪人物手持的长柄器具探向龛中央。龛外两上隅有一狗、一鼠形动物和一捧钵人物。龛外右侧站立一人和一犬;左侧为一胡跪人物与一狮。
塔刹相轮
北魏(386-534)
残高15厘米 轮径5厘米
2010年云冈石窟窟顶一区(西区)
北魏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塔轮存五层,顶部残留一方形榫卯构件,下为方形底座,四面雕山花蕉叶,中央出化生。
兽首门枕石
北魏(386-534)
高21厘米 长63厘米 宽30厘米
1993年云冈石窟窟顶东部北魏塔基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黄砂岩质地。此为北魏流行的门枕石形制,在云冈石窟出土多件,北魏平城的墓葬也大量使用相同造型的兽首门枕石,著名者如北魏冯太后墓永固陵兽首门枕石。
石刻斗拱
北魏(386-534)
高约36厘米 宽24.5-54厘米 厚约18厘米
2018年云冈石窟附近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仿木构石刻,形制为一斗二升栱。云冈石窟造像中也有大量汉式建筑图像,这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须弥座
北魏(386-534)
高11.8厘米 长27厘米 宽26.8厘米
2010年云冈石窟窟顶一区(西区)
北魏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砂岩质地,打磨光滑。束腰状,平面近方形,前面中部雕刻一博山炉形象。
莲花建筑构件
北魏(386-534)
直径13.5-15厘米 厚4.7-5厘米
云冈研究院藏
陶质建筑构件,双层复瓣宝装莲花装饰,瓣尖翘起。中央方孔剖面呈倒“凸”字形,个别方孔周绕联珠纹圈。
不拘泥于一种风格
北魏政权开放、包容地
将世界各地的佛教元素
与本土化风格杂糅
创造了独特的云冈艺术风格
#今日话题
除了忍冬纹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装饰花纹呢?
评论区等你哟~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6日-2024年5月24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中厅及第二专题展厅
*本期封面
▇ 往期推荐 ▇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深圳博物馆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视频号
深圳博物馆微博
深圳博物馆小程序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