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丽迹丨一不小心,就被云冈的微笑治愈了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
从文成帝恢复佛法至孝文帝太和元年
仅二十余年间的北魏平城
南北朝佛教盛况空前
京城内寺新旧且百所
僧尼二千余人
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
僧尼七万七千二百五十八人
时至今日
除云冈等石窟寺仍遗存于世
大量的平城佛寺
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只能通过考古发现
窥见昔日的吉光片羽
泥塑菩萨头像
北魏(386-534)
高13.7厘米 宽9.6厘米 厚5.5厘米
2011年云冈石窟窟顶东区
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菩萨头戴莲花宝冠,缠束联珠纹带。两耳佩莲花形耳珰,耳后两侧为下垂的冠披。面部和冠饰略施红色,颈部有方形插孔。
泥塑菩萨头像
北魏(386-534)
高7.3厘米 宽4.4厘米 厚4.2厘米
2011年云冈石窟窟顶东区
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菩萨束高髻、黑发细密,两耳戴莲花耳珰。
泥塑菩萨头像
北魏(386-534)
高12.5厘米 宽11.5厘米 厚6.7厘米
2011年云冈石窟窟顶东区
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菩萨面相丰腴,耳戴圆饼形耳珰,颈部和头顶贯通一插孔,孔壁残留秸秆状印痕。
泥塑菩萨头像
北魏(386-534)
高8.3厘米 宽4.2厘米 厚4.4厘米
2011年云冈石窟窟顶东区
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出土
云冈研究院藏
菩萨头戴三面宝冠,笑容可掬,从正面的团莲中央凸出发丝相叠的发髻,两侧面为略小的莲花装饰,从花中央垂下一缕发丝。此菩萨头像具有典型中亚及西域佛教艺术风格,当属云冈石窟早期造像。
无论是慈悲的神佛
抑或忙于俗务的世人
北魏艺术的人物形象大多面带微笑
目前发现的这一时期世俗人物形象
从服装打扮和体貌特征来看
多属鲜卑人
但是表现手法颇具汉魏遗风
气度神韵已浸润佛道精神
女俑
北魏(386-534)
高9厘米 最宽处6.5厘米
2017年大同金港园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
北魏(386-534)
高14.5厘米 最宽8厘米
2017年大同金港园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在上妆之前,女子脸部敷白,再抹胭脂、画黛眉、染鹅黄或贴花钿、点面靥(酒窝处)、描斜红、涂唇脂。战国开始女子敷铅粉为“白妆”,北魏时期流行用米粉。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米粉的调和方法。鬓角处描斜红的妆容也是始于南北朝时期。
女俑面带微笑,头戴黑色风帽,中间下凹有十字缝缀,下有齐肩垂裙。眉心、脸颊、下巴处点红。脸部轮廓勾了红线,面部被塑造得更加立体,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女性妆容。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35厘米 宽12厘米
大同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头戴黑色风貌,身着交领窄袖襦裙的穿着,是典型的鲜卑人物打扮。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45厘米 宽13厘米
2019年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头戴垂裙皂帽(已残),身着黑色交领左衽窄袖曳地长裙,左手执瓶,右手托杯。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36厘米 宽13厘米
2019年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面部敷粉、带妆。头戴垂裙皂帽,身着黑色交领左衽窄袖曳地长裙,左手执巾。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45厘米 宽13厘米
2019年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面部敷粉、带妆。头戴垂裙皂帽,身着棕色交领左衽窄袖曳地长裙,右手托杯于胸前。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36厘米 宽15厘米
2019年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头戴垂裙皂帽,身着黑色交领左衽窄袖曳地长裙。左手执巾。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36厘米 宽15厘米
2019年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头戴垂裙皂帽,身着棕色交领左衽窄袖曳地长裙,手中所执之物分别类于耳杯、皮囊壶。
人物俑
北魏(386-534)
高28厘米 宽12厘米
大同悦城帝景北魏墓地出土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
女俑。髻梳于一侧,上方插梳。身穿交领窄袖襦裙,上有斑状装饰。
他们或自在、或雀跃的神态
极富感染力
不禁令人想象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平城时代
是怎样欣欣向荣、繁荣富足的光景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被这些
穿越千年的微笑感染?
要多笑一笑哦~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6日-2024年5月24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中厅及第二专题展厅
*本期封面
▇ 往期推荐 ▇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深圳博物馆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视频号
深圳博物馆微博
深圳博物馆小程序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