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一代绘画备忘录·访谈系列 VOL.4 | 钱佳华

赵小丹&钱佳华 蜂巢艺术 2023-10-15

编者按:

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与其文质相称的艺术家。

2020年7月18日,由8位“80后”艺术家作品参展的“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担纲策划,以“80后一代”艺术家作为考察对象,从中邀请龚辰宇、季鑫、冷广敏、钱佳华、夏禹、王一、王赫、于林汉等八位出色的绘画艺术家作为代表参展,以个案的形式展现他们在创作上与前辈艺术家本质上的差异,呈现这一代人在艺术美学上某方面的探索和拓展。

2011年,在同一个展厅,诗人朱朱策划了“飞越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群展,参与该次展览的贾蔼力、李青、秦琦、仇晓飞、屠宏涛、王光乐等六位年轻画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一代中国艺术家当时架上绘画的总体能力。

“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可以视为“飞越对流层”的后续项目。展览将展出至2020年8月19日。展览期间蜂巢艺术将推出系列艺术家访谈,访谈第4期为蜂巢策展人赵小丹对话艺术家钱佳华。


▲ 点击海报 了解展览详情




钱佳华,1987年生于上海,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钱佳华的创作发轫于对于包豪斯设计和建筑美学的关注,其创作的内核则充满了非常个人化的情景体验。艺术家常常将对于周身事物的关注和感受转化为平面的视觉语言,进行一种非常利落化的处理。作品的这一处理也与艺术家刻意与周身事物保持距离以其保持对于不同物质的敏感。钱佳华常常将这些感受以具体命名的方式提示给观者。钱佳华最早的创作颇有一种定格意味的戏剧感;而后那种自然的、带有乌托邦气息的浪漫叙事以一种画面线条与颜色之间的呼吸感进行呈现;近来的创作凸显了艺术家对于城市生活经验的关注。现代城市的建筑空间与生存空间的逼仄,使得以往那种带有自然气息的色调以一种建筑的质感与肌理所替代。钱佳华的创作填补了带有东方本土属性的抽象系统,也正是如此,钱佳华的创作并非立足于西方的抽象脉线,而是与其他当代绘画风格的艺术家一道,构筑起艺术创作者更为关注的,也即社会形态变异下,对于个人感受的内在强调。


——赵小丹




重构抽象通感与城市景观


赵小丹 × 钱佳华


▲ 艺术家钱佳华



赵小丹:尽管你的作品看似一直是在平面空间中进行建构,在我看来,其实经历了蛮多过程和节点的,包括最早期的那种带有强烈的,由点、线、面编织出的戏剧感;再到嵌入某个特点的视角,穿插其中的又有很多非常个人化的情景叙事,这些情绪与色彩相互搭配,使得你的创作非常的特别。最近的创作加入了对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一些感触。我所说的这些可能是非常浅显的归纳,请你具体谈谈在不同创作阶段的个人考量,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产生转向的具体原因。

钱佳华:从图像的角度而言,早先比较依赖于无意识叙事的方式,再从中截取片段进行推进,不管其中是否涉及到对绘画语言的探索,都被这种强烈的视觉指向所弱化。我一方面觉得应该对此保持警惕,以免感受力被惯性取代,因而形成闭环,无论表达的有多么准确。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图像思维的演变套路和创作标签化有所反思,出于对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完整呈现的需求,是否需要通过一个大写的“理性”来实现,而非进入一个图像狂欢模式。当然并不存在哪种方式更优化,它依然是一个推进的过程。而贯穿始终的是,比如刚才说到对语言的探索,除了形色,还涉及对材料厚薄、位置经营、节奏强弱、笔意满与破的平衡、与作画工具的较量,这些关系对应不同描绘对象时的表达,以及对这种素养的关心。



▲ 钱佳华作品静场 “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20.7.18-8.19



赵小丹:你之前也有提到过,包豪斯设计美学对于你创作的影响,这种美学根本上具有一种极简的,服从于特定功能的性质,我不知道你对于包豪斯设计美学结构有没有特殊的理解,也想听听你这种美学结构具体是如何影响了你的创作?

钱佳华:包豪斯的极简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当时战后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需要剔除一切外部装饰,以功能性为主导却产生出的原生张力,引发出形而上的感知,它的结果不是由目的导致的,这种做完减法后的充盈感比较吸引我,或者说是一种偶合。在观看设计博物馆的时候,会疑惑这些日常物品是何时被宣告成为历史却依然正在日常中被使用着的?其中的自洽性从何而来?因而我观察到所处城市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让百年老地砖亮起红绿灯,或者在夜里运用灯光改变建筑造型,又或者网购的速度感仍然建立在快递员的人力配送之上等等。这里边流露出矛盾的、误读的、留恋的、较劲的公共感知与象征阶级隔离的城市规划的利落感充满着冲突。它始终在激活所谓的极简主义美学。



▲ 钱佳华 《蒙蔽风景》 2019-2020 布面丙烯 200×160cm


《蒙蔽风景》呈现的艺术家之于自然与人造建筑的交界地带的感受。现代城市建构了无限相似的建筑景观,在沿江区域产生了某种冲突。人们一方面追求现代城市所带来的繁荣,一方面并不肯舍弃江河湖海。在作品中,她持续的将这些感受以一种浪漫化的姿态进行重新建构,以试图呈现一种梦幻的扭曲感。

—— 赵小丹



赵小丹:我有感受到在你最近的作品当中,透露出了这样一个气息,就是试图将城市空间中的矛盾关系,在作品中进行再造,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如何在作品中处理你刚刚提到的这种利落感与复杂的城市元素之间的关系?这可能是与你之前作品中,通过在一或两个色系来达成的那种大面积的色块不同,你如何汲取城市当中的元素,又如何将这些元素进行输出?

钱佳华:这个就比较具体了,近期作品最大的尝试是强调了色彩的质感,比如加强肌理,而肌理的表现来源于对路面、快递包装、胶带、天气、货车等等的城市元素的模仿,所以在观感上会与之前的色彩质感有所不同,但其实还是建立在大面积的颜色对比以及造型平面化的旁观视角之上展开的。而加强肌理感为的是保持敏感以寻找物质感知的共鸣,像冲击钻击通人类由于不同的、复杂的外部条件形成的隔离墙。再来就是通过颜色的渐变、线条的断裂或飘荡来体现危险的移动,运用阴影暗示幻想空间,或是用画面外部向与中心的呼应关系来表现平衡氛围。



▲ 钱佳华 《封箱》 2020 亚麻布综合材料 70×60cm


《封箱》这件作品作为钱佳华近来创作方向的一个提示,原本作品中平滑的表面呈现为一种色彩的质感。体现在作品表面对于肌理的加强,肌理表现来源于对快递包装、胶带等等城市元素的模仿。在佳华看来,加强肌理感为的是保持敏感以寻找物质感知的共鸣。佳华呈现了现代社会下人们对于消费的迷恋,以及对构成这一迷恋过程的行为秩序的关注。

—— 赵小丹



赵小丹:这个方向转变的原因,因为有比较恰好的时间节点,其实你自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之后,在杭州生活了蛮长的一段时间,搬回上海后,作品当中那种看似放松的、浪漫的,偏向乌托邦的感觉有些往回收,似乎是人本身被城市空间挤压之后的产物。所以,是日常生活影响的原因,还是自己也有意追求在作品当中加入内容?

钱佳华:居住环境的改变也是有一部分原因的。画有所指,内容的体现也许是流露的更明显了而不是外加的,而你提到的乌托邦的浪漫气质,我觉得我现在的作品也挺浪漫的。



赵小丹:这点确实,只是相对而言。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接续,可能涉及到关于抽象绘画,我觉得在中国本土生发出的抽象绘画,本质上与西方抽象带有的那种批判性的,带有极强脉络的有非常大的差异,尤其是在你的作品中,其实是带进了具体的叙事情境。那么关于自身创作的处境,或者个人作品的维度,这方面你是否有过考虑,就是是否会将自己放进某一个系统当中?

钱佳华:其实我现在的尝试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原始冲动而言,对话的对象确是一种喷洒式的带有炫技嫌疑的表现方式。但个人认为“抽象”或别的什么象是一个比较简单粗暴的归类,尤其对于本土艺术家而言。正如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我关心的是一种美学素养,可能来源于偏东方的审美趣味。具体而言,对于内容的取舍正是根据这方面的审美考量得来的,而非直观甚至是生硬的堆砌。但这并不与受到西方艺术片段的影响相冲突,都是个人经验。



钱佳华 《不稳定建筑》 2018 布面丙烯 160×120cm



赵小丹:谈到个人经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线上和线下联动,是介于实在与虚质的,具有朦胧或者模糊感的世界。我不知道你对于这方面有没有特别的感触,或者对于你有影响的,比如电影、游戏?

钱佳华:最近补看了「攻壳机动队」动画剧场版,惊叹早在1995年就涉及到后人类后网络赛博朋克的元素以及许多富含哲学意味的台词,“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朦”…这不正预言了当下网络滤镜覆盖一切的生活方式吗?让人怀疑世界的运行轨迹到底是连续前进的还是循环的,甚至是倒退的?我们所经历的“新”或许是一开始就被设置好的,而不管哪种“新”,是否都始终在我们所处的情感属性的零级文明中往复,所以我们依然迷恋于看着虚拟图片下单到得到实物的过程,充满想象、等待、印证的刺激。



赵小丹:我觉得你的这段叙述,与观看者对你作品的感受特别的契合。其实我有在想,包括其实在早之前,你就对作品四周的边界就有所探讨,比如在画布四周加上异形的木框,或者一组作品通过位置的摆放达成某种空间感,这可能是偏向物理性的。另外是物质的边界,就是包括前面也有,比如用铝板、海绵这样的介质,现在的作品你是将实在物质以一种符号或者某个城市进程的象征,以一种特殊的质感进行表达。在这些方面可能构成了你现在创作的两个维度。一是物理的,二是物质的。

钱佳华:没错。看似矛盾,实则依存。



▲ 钱佳华 《农夫与泉》 2020 亚麻布综合材料  70×60cm



赵小丹:在架上作品之外,你也做录像的作品,这个媒介的创作,是有想要做出一条与架上创作并行的线索,还是有其他的考虑?

钱佳华:做录像的尝试只是源于平时拿着手机东拍拍西拍拍的喜好,捕捉一些奇妙瞬间,不管是作为记录还是作为素材,同时也与架上作品形成互文,媒介宽广无边不设限。



▲ 钱佳华 《闪电》 2019 布面丙烯 70×60cm



赵小丹:关于创作的日常习惯,有没有一些音乐上的影响?

钱佳华:有一些,但很难讲清楚,大致而言对我来说它俩有点像一件事。



赵小丹:因为提到这一点,我们会联想到,比如勋伯格之于康定斯基,爵士乐之于蒙德里安,在音乐与抽象作品节奏之间的合作与共融,不过你的作品当中的声音可能会更为嘈杂,可能会有更多的,比如像是汽车的鸣笛,是与现代生活的痕迹比较贴合。

钱佳华:现代城市版的“高山流水”,“忐忑”的破音边缘……



▲ 钱佳华 《危险品》 2020 布面丙烯 100×80cm



赵小丹:对于你进入艺术这个领域,最早是不是有一些契机,比如说家里人的影响?

钱佳华:有记忆起就似乎天天在图画,墙上地上屋内屋外。爷爷是做首饰模具设计的,小时候老看他敲敲打打,对我影响很大。考美院像回家一样自然,现在的逐步职业化可能也是一种延续。



赵小丹:好奇,你小时候图画的内容,对你选择抽象这个路径有没有影响,还是其实更多是学院系统的缘故?

钱佳华:前面提到的,我这么画的原始冲动的对话对象是有炫技嫌疑的喷洒式的表现技法,还有对精确和肯定的执念,不知道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比如在拥挤的城市还要竭力保持人与人之间干净分明的关系有没有联系,当然这都是倾向表面层面的。可能这些都在后来的求学到创作过程中外显出来了。



▲ 钱佳华 《派送中》 2020 布面丙烯 100×80cm



赵小丹:最后就是,其实我们这个访谈是在一个历史的节点,作为一个80后的艺术家,从出生到生长出个人思维,其实是刚好过了大时代的那种概念,进入到一种日常里头,一种个人经验里头,似乎我们现在又要重新进入一种大时代。我不知道你对于当下或者未来可能长时间的这种社会压抑,有没有特别的感触?

钱佳华:长颈鹿的“迷惘”组织,也叫“奇惊网”,告诉我们在它们脖子变长之前,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件事的发生。人类的“奇惊网”会不会也在哪里等待着我们,通过艺术的路径找找看吧。



翕动:钱佳华个展 | 2017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关于艺术家 

钱佳华 

1987 出生于上海

2011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个展

2018 

对立,HdM Gallery,伦敦,英国

2017 

钱佳华:翕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深圳,中国

2014 

钱佳华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分秒不争:MACASA 艺术项目, 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2013 

无限可分:钱佳华个展,沪申画廊,上海,中国


群展

2020 

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19 

知微见著:东亚艺术家眼中的小世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出神的一瞥,永不落幕的夏天,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夏日外出,Simon Lee 画廊,香港,中国

新抽象:第二回展,HdM画廊,北京,中国

2018 

绘画界面,狮语画廊,上海,中国

闲散者的广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思想特征:魏兴业收藏展(第一辑),南山社,西安,中国

2017 

零度之纬:抽象艺术的理性表达,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力的能见度, J:Gallery,上海,中国

2016 

车马之行:蜂巢2016年终特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作为窄门的绘画:80后艺术家提名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白立方·梅森广场,伦敦,英国

谧,艺术门,新加坡

运行中的非形象,正观美术馆,北京,中国

WE/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chi k11美术馆,上海,中国

我们,K11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中国

2015 

编辑景观:媒介化之后的个体与工作方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十二张画,那特画廊,成都,中国

2014 

破·立:新绘画之转序,龙美术馆,上海,中国

中国当代艺术新景象,朵罗·朱音画廊,巴塞罗那,西班牙

在彩虹下:年轻艺术家三人展,AYE画廊,北京,中国

旋构塔:2014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圣乌尔班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

2013  

匪翼·行游:微图盛景.钱佳华、刘玉洁双个展.中国当代小幅作品收藏计划·2013年冬季,那特画廊,成都,中国

游弈:青年艺术家群展,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中国

2012  

下一站:冬季群展,清影现代艺术空间,杭州,中国

我不知道,我知道:青年艺术家群展,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中国



新一代绘画备忘录·访谈系列

往期文章:

VOL.1  冷广敏 | 物象之下内在秩序的提炼者

VOL.2  于林汉 | 断裂、冲突、融合、新生

VOL.3 王赫 | 传统之外,谈古论今



当前展览 | ON EXHIBITION

2020.7.18-8.19

点击图片 了解展览详情




点击图片 了解展览详情


蜂巢艺术家 | 卜镝受邀参加“2020-松美术馆邀请展”

点击图片 了解展览详情


购藏在线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总部位于北京市798艺术区内,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拥有五个标准展厅,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机构之一。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机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旨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实现跨文化、超视域的多元话语交互,希望以优质的展览及艺术顾问服务构建中国最专业、权威的当代艺术机构,促进艺术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was founded by XIA Jifeng and stated to operate as a gallery in 2013. Located in the renowned 798 Art Zone in Beijing, the gallery owns five exhibition spaces in a 4000m² building. By representing outstanding artists and providing high quality artconsultant service,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is committed to building itself as one of the most professional contemporary art galleries in China.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E06 798 Art Zone, 100015, Beijing, China


Tel.  +86 010 59789530 / 59789531

官方微信:蜂巢艺术 (ID: HIVEART2013)

官方微博:@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Instagram & Facebook:@hiveartcenter

info@hiveart.cn   www.hiveart.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