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为新冠肺炎“让路”的患者

马肃平 健言 2020-10-20
一些原本节假日还忙着开会“飞刀”的外科医生,最近基本没什么活儿干,闲得在微信群里聊起了天。北京、上海等地肿瘤相关科室的病房基本不收治外地病人,一些病房被清空,非急诊手术统统取消,“原先需要提前三个月排期,现在突然空了下来,有些大牌医生心理落差特别大。”

人群聚集有相互传播“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加之全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无症状的“隐形感染者”,医院无法仅通过测量体温排除是否感染。特殊时期,医院显著压缩收治人数,各种检查基本暂停,没有诊断结果,手术自然也没法做。

2020年1月28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疫情期间特殊病人的医疗保障工作,其中专门提到了要满足慢性肾衰病人、孕产妇、外科疾病等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南方周末记者 马肃平
责任编辑 曹海东
本文首发于2020年2月6日《南方周末》

2020年1月31日,发热门诊收费员穿着防护服工作。(新华社/图)
血小板显著异常第四天了,2020年2月1日,“二水”再次发出求救微博,说母亲情况有点不妙,有没有医院能够收治。
这天,母亲的鼻腔和喉咙开始出血,只能在床上躺着,随时都可能陷入大出血境地。“前两天还能看电视剧,说说话,昨晚舌头上的紫癜突然严重了。”
两年来,身患急性白血病的母亲病情平稳,但粒细胞长时间处于极低的状态,任何一点小小的感染都可能会致命。她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依靠每周输一次血小板、每两周输一次红细胞和服用抗癌药延长生命。
连续几天,“二水”想尽一切办法为母亲寻找血小板,其间还拨打了武汉市长热线,终于在1月30日等到了武汉市卫健委的电话。不过,事情最终还得由中南医院解决。当时医院也没辙,“血液科发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整个科室都封了,你们去其他医院吧。”
不惟武汉市和湖北省,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几乎所有医院科室都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让路,很多特殊的病患群体正被忽略。
影响也在慢慢浮现。比如,由于医院担心交叉感染,病房住不进,手术室不开,好不容易轮到排期的手术也被取消;肿瘤化疗无限期推迟,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药物临床试验也受到影响,受试者难以回到现场进行随访,数据收集不及时,违背方案的情况时有发生。
1月3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确诊人数占全球已报病例的99%,上百人因此失去生命,“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是人,不是数字。”
看到这段视频,“二水”有些难过,她不知道母亲能否扛住病情进展。“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就是每个‘我们’,最后甚至都不能成为报道中的一个阿拉伯数字。”

-1-
医院“不惜一切代价”防疫
1月28日,接到医院血液科不再收治病人通知的那一刻,“二水”慌了。输不上血小板,母亲随时会因出血而死亡。当天的门诊化验结果相当糟糕——母亲的血小板已经掉到只剩15个单位(正常值为125-350),还在不断往下跌,血制品输注成了刚需。
“二水”想尽办法在网络上寻找一切可能的希望,但当时正值疫情高峰,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武钢总院......几乎所有医院都因为担心交叉感染而拒收其他病人。
“医院没错,患者没错,错的是谁呢?“”二水”绝望了。
白血病患者并非孤例。疫情非常时期,血液透析、化疗、肿瘤复诊病人的医疗需求,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更令人头疼的是,这种影响看起来尚没有结束的日程表。
为缓解病床紧张的现状,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武汉市分5批征用了共51家定点医院,清出1.2万余张床位收治发热病人。一些医院在被列为定点医院后,某些原有的治疗项目被迫推迟或暂停。
1月26日,尿毒症患者陈诺就在透析病友群里接到通知,由于汉阳中医院被征用为第三批定点救治医院,需要清空病人、关闭透析室。
武汉全市有上万名透析患者,血液透析资源本就相对饱和。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尚有能力将病人分流到其他院区,而很多医院一旦被征收,血透室可能第二天就要关闭。时间仓促,加之交通“封城”导致的出行困难,患者很难找到“路子”。“你有办法帮忙联系到接收医院吗?”1月29日,刚接通电话,一位尿毒症患者就询问南方周末记者。
上述患者已经4天没透析了,体内的毒素和积液无法排出,全身水肿得厉害。时间久了,心率不齐,还可能因肺衰竭或心脏衰竭引起死亡。
患者互助平台“肾一样的人”的工作人员智安理解政府出台政策的初衷——透析病人免疫力差,在疫区属于易感染人群,医院被征用后会接收大量疑似感染或发热的病人,关停透析室并无不妥。不过,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治疗,透析病人即使不感染也会死。“(医院)怎样有计划地征用,把透析病人合理地安排出来。”
前两轮医院被征用后,有透析床位的医院几乎全被占满。陈诺被分流到了汉阳天泽透析中心,生怕有什么意外,她一次性交齐了六次透析的钱,2700多元——平常经过医保重症报销每次只要一百元左右。但规律透析,是她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2-
“等疫情控制了再说”
交通“封城”、集中力量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无形中抢占了其他患者的资源。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北京、成都、西安等大城市,无数肿瘤病人复查和化疗时间到了,服用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时间到了,等候多时的手术时间到了,但“暂缓”“另等通知”的情况比比皆是。
“看情况吧,等疫情控制了再说。”对于何时恢复手术和化疗,医生们也没有答案。
腊月二十六,“清音”70岁的母亲因肠癌住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准备年后手术。大年初七,医生递来一纸文件,让家属签字出院,“肿瘤病人抵抗力弱,医院担心交叉感染,疫情控制之前不再接待病人,也不做手术。”
“清音”是河北承德人,费了不少关系才让母亲住进这家全国知名的肿瘤医院,花了好几万元,还没等到手术竟然被“撵”回了家。
“在这个特殊时期,既要保护好病人和家属,还要考虑到在院其他病人的安全。”2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办回应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卫健委发文,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60%-70%为外地患者,肿瘤患者的抵抗力本来就非常弱,一旦感染,后果谁也承担不起。院办表示,将根据疫情情况决定何时恢复正常,届时将在各渠道通知。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内,多家医院全面实施预约就诊,并暂时关闭了官网和官方微信的预约服务,现场已无法挂号、加号。北京协和医院从2月3日至9日,每天只安排半天门诊,2月10日后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逐步恢复门诊。
上海长海医院发布通知,从2月4日起暂停下午门诊,胃肠外科、肛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放疗科等外科科室几乎全部停诊。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患者收到短信,原则上暂时不收治外地患者。所有的措施都出于同样的考虑——减少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
“患者的治疗肯定会耽误。”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人群聚集有相互传播“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更何况全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无症状的“隐形感染者”,医院无法仅通过测量体温排除是否感染。特殊时期,医院显著压缩收治人数,病人,一边保留透析室,血液透析各种检查基本暂停,没有诊断结果,手术自然也没法做。
医院规模越大,受到的影响似乎越大。有偏远农村的患者试图在当地治疗,但对于一些化疗药和抗癌药,县医院的使用经验实在有限。因为伴有癌性发热,载病人看病的车根本进不了昆明市区,但其实,肿瘤患者的这种发热和感染“新冠肺炎”并无关系。

-3-
常规诊疗亟待恢复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于2020年1月下旬升级,由于正值春节假期,其他常规型医疗工作全部搁置,医院专心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理。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早已注意到了节后的常规诊疗问题,“如果疫情不结束,难道其他疾病的病人就不看了?如果整个医疗系统全力对付新冠病毒,那有多少其他病人因为不能得到及时的诊疗而承受痛苦,是不是对这些病人不公平呢?”
南方周末记者掌握的一份文件显示,1月28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下发通知,要求做好疫情期间特殊病人的医疗保障工作,其中专门提到了要满足慢性肾衰病人、孕产妇、外科疾病等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武汉市卫健委,询问如何保障肿瘤等其他特殊患者群体的就医需求,武汉市卫健委婉拒了采访。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经下发了通知,要求全国所有医疗单位统筹做好肺炎疫情的救治和其他患者正常医疗需求之间的统筹工作,不能影响必需的急诊手术或急诊病人的就诊。
焦雅辉专门提到了原来就诊的医院被征用为定点医院的情况,“我们要求一定要把原来就诊的病人登记造册,每个病人都要给他办理好后续的治疗,特别是孕妇和血液透析病人等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治疗的。”
“二水”母亲的血小板危机似乎迎来了一线生机。2月1日下午,主管医生在微信上告诉他,医院可以给予母亲相应的治疗,前提是按照规定的流程就诊——先去急诊科排查是否属于“新冠肺炎”病人,如果不是,直接在急诊病房安排输血。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顾虑。中南医院同时接诊发热病人,在没有全套防护的前提下,母亲这样被感染风险极高的重症患者随时可能“中招”。任何人去了都将成为密切接触者,回家后怎么办呢?
在尿毒症患者的强烈要求下,一些被征用的医院一边接诊发热病人,一边保留透析室,血液透析的需求基本能够满足。由于机器有限,有些医院甚至开通了夜间透析。“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还在持续上升,在被征用的医院里的透析室透析风险很高,但这是尿毒症患者活下去的唯一选择。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王昆发现,一些原本节假日还忙着开会“飞刀”的外科医生,最近基本没什么活儿干,闲得在微信群里聊起了天。北京、上海等地肿瘤相关科室的病房基本不收治外地病人,一些病房被清空,非急诊手术统统取消,“原先需要提前三个月排期,现在突然空了下来,有些大牌医生心理落差特别大。”
就算手术没被取消,血源也成了大问题。春节本就是献血淡季,各地通常会遭遇季节性血荒。今年春节,大多数人“宅”在家不出门,献血者更少。“血源稀缺,如果没有备血,手术只能延后。”
“清音”理解医院的无奈。但眼下,规律治疗和常规用药的节奏确实已被打乱,“肿瘤进展不等人,人啊,其实说没就没。”
(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二水、陈诺、清音为化名)

健言往期精选链接:活禽禁卖,饲料紧缺,屠宰忧压价:养鸡户的“年关”
寻人启事:密切接触者是怎样排查出来的?
我只是去过武汉,回到家乡却住进了隔离病房
“我也建议轻症病人居家隔离”:对话传染病专家蒋荣猛
疫袭黄冈:从确诊到住院,短缺不止武汉
武汉“难忘今宵”:一个年味杂陈的除夕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