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村民”陈鸿波:中关村人才的“归去来”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这是海淀·故事第751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二十




这40年,中关村人进“村”来学习,


烙下深深的中关村印记;


这40年,中关村人也出过“村”,


在世界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最后,他们都为中关村这片创业乐土的


无限前景所激励,


为这片土地上识英雄、重英雄、


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


人才战略所吸引,回到村里来。


进与出,是中关村人的“涅槃”,


而出与进之间,陈鸿波这代中关村人


则助力中关村走向了世界。




清华科技园


“2001年,从澳大利亚回来之后,我几乎一直在这个园子里工作,17年没有挪窝。你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可以让我如此安定,把一生最长一段工作经历放在这里呢?”


回首往事,陈鸿波难掩激动,略略清了清嗓子。他的办公室坐落在清华科技园创新大厦,这间不大的办公室内,陈设简洁素雅,满足办公、会客基本需求之外,没有过多的陈设,显示出办公室主人的干练。





清华毕业的陈鸿波是地道的北京人,进过(山西)省政府、喝过“洋墨水”(泰国亚洲理工大学),最后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澳大利亚),毅然回国,参与到清华科技园的创建与发展中来,是一只回国较早的“老海归”。




今年是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而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鸿波与中关村的不解之缘则已经持续了39年。




初进中关村



1979年夏天,陈鸿波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初秋,坐着公交从东城一路向北来到清华园,那时的中关村极目所及,那就是李健歌中所唱:


远处蔚蓝天空下


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彼时的白颐路两侧,北航北门外、五道口附近都还是麦地农田,中关村西区、中科院各大研究所附近几乎都是平房,黄庄附近的居民区里,半条胡同的人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大冬天里每天大家排队打水,上凭嗅觉就可以找到的公共厕所。






陈鸿波记忆最深的,还是当年的公交车。每个周末,他都要乘坐111路和331路经平安里转车来回学校和家中,单程得坐一个半小时,有时还等不到车。


“当年,从现在的中科院声学所附近到长安街木樨地地铁站有一路320公交车,经常开行大站快车,为了痛快些,有时也会乘当时仅有的地铁一号线,到木樨地换320回学校。据说,这还是专门为科学家陈景润出行设计的公交线路呢。”


“夏天骑车还好点。冬天下雪,北风刮着,只能猫着腰顶风骑,手冻得生疼。”



Sweet Memories


1984年,和大学部分同班同学在一起




来到清华,陈鸿波还经受了不小的“心理落差”。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园子里,高中时的辉煌会黯然退却,在专业学习上,总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特别是当时的女生。


陈鸿波把本班的五位女同学称作“分奶奶”,“这五个女生一考试就90多,比不过呀!当年在北京72中,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上大红榜,到了清华就得屈居人后了”。


“我总是不服输,考不过就努力呗。屡试屡败,屡败屡试。这股劲头到现在还有呢。”


1984年,和清华大学物九五班的部分“分奶奶”在四川大学实习




“我觉得清华给了每个毕业生一把‘猎枪’,而不是一袋‘馒头’。馒头有吃光的一天,但是‘猎枪’却可以持续打猎维生。经过清华的熏陶,年轻人掌握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快地抓到问题的核心,找出解决的办法。虽然当年写满一黑板的力学公式已经忘记了,但是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受益至今。”



毕业证书

1984年,经过五年的学习之后,陈鸿波毕业了。当年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虽然不用发愁自己找工作,但是能够分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也不容易。


陈鸿波是幸运的,宣布毕业分配去向的那天,陈鸿波用当时同宿舍同学的“板砖”录音机,录下了班主任蔡鸿程老师宣读毕业分配方案的实况:“……陈鸿波,教育部清华大学……”,陈鸿波留在了清华,任工程物理系团委书记,在中关村走上了人生第一个工作岗位。

1984年7月1日


1988年清华大学共青团代表大会后合影


走出中关村:

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转眼间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猛然发现我们与世界脱节太久。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在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中,第一波“出国热”方兴未艾。


在这滚滚洪流中,陈鸿波也不免动心。当年出国需要托福,GRE成绩,虽然自己的英语是“硬伤”,但那几年陈鸿波一直没有放弃出国闯荡的梦想。他给自己下了个“任务”,“同学、校友无论是谁出国,自己只要有空,都要去机场送行”。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不要放弃走出去的决心。


机会终于来了。同是清华大学毕业,在泰国工作的弟弟介绍说,曼谷有一所亚洲理工学院,对清华的毕业生钟爱有加,不需要GRE成绩。这个机会就像是为自己度身定制的,陈鸿波立马寄出了自己的申请,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出了国门。


亚洲理工学院


留学



只身来到泰国后,陈鸿波才发现自己“寸步难行”——自己说英语泰国人听不懂,泰国人说泰语自己也听不懂!


“刚到泰国,连公交车都没法坐。不知道怎么买票,只好每次都买全程票。”


“语言不通,到商店里想买雨伞就在纸上画一把伞给售货员看。”




“在学校的时候,有时会出现上课了教室里就我一人的情况。然后教室管理员过来说,上次课下课时,老师已经通知这节课取消了。原来是自己完全没听懂。”





“由于英语不过关,头半个学期结束,有几门课得了C。老师说这样下去会被退学的”。那时他心理真急,想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退学这么尴尬的事发生在清华毕业生身上。


陈鸿波拿出了当年清华与“分奶奶”一较高下的韧劲——学!在这之后,他每节课都会用录音机把课程录下来,回住处之后一遍遍听,把录音里听不懂的词都记下来,把讲义中不懂的词都查清楚。


半年后,他终于攻克了英语世界的“难关”——而且还适应了“印度及东南亚英语”。


1992年在亚洲理工学院与弟弟一起拍的毕业照


通过了语言关之后,陈鸿波在国外的生活就没了障碍。在曼谷学习工作4年后,又移民澳大利亚,虽然与中关村远隔万里,但是“老清华”情结丝毫未减。


工作之余,陈鸿波组织成立了清华大学墨尔本校友会,自己办中文杂志,虽然从记者到编辑,从印刷到财务都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也乐在其中。据说,这一杂志当年风靡澳洲华人新移民圈,上千人自掏腰包订阅这本澳大利亚第一本简体中文杂志《大陆文汇》,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特别来函要求全套收藏。

再回中关村:

努力做贡献,伴它走世界



澳大利亚定居的五年里,每年只要有空,他都会回国,都会回到清华,走走看看。品尝着中国的美食,也感受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2000年,陈鸿波回京与自己的师兄、清华工作时的老上级,时任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的梅萌吃了一顿饭,没想到这顿饭改变了陈鸿波后半生的生活轨迹。


2002年和清华大学墨尔本校友会的校友们聚会



“梅总当时向我描绘了正在筹建中的清华科技园的宏伟远景,介绍的具体内容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梅总讲话时,对清华科技园建设的投入和热情溢于言表,那是只有对未来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人才会有的眼神、表情和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席间,梅总第一次表达了希望陈鸿波回国参加清华科技园建设的愿望,之后,时任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徐井宏也和陈鸿波进行了长谈,最终让陈鸿波下定了回国的决心。




回到北京,与梅总谈工作安排及具体待遇的时候,“梅总的一句话,让我这17年再没有和梅总谈过自己的待遇问题。梅总说:鸿波,科技园目前的条件没法跟你在澳大利亚的情况比,但我能做的就是把你的工资定的比我还高”。





就这样,陈鸿波成为当年比较早一批“上岸”的“老海归”,开始做起了清华科技园的“国际推销员”。


他充分利用每年接待近千名来访者的机会,向来宾介绍启迪控股和清华科技园的经验。由于没有语言障碍,再加上国外生活的经历,使他更能用外宾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介绍中国经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介绍中国经验

2005年在清华科技园接待美国纳斯达克公司CEO


左:2002年在清华科技园与参加首届华尔街论坛的来宾交谈


右:2007年在清华科技园展厅接待亚洲科技园协会代表团


经过清华科技园的管理者启迪控股几代领导团队的共同努力,现在启迪控股运行清华科技园及其创新基地网络的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高校趋之若鹜学习的榜样,不惜花下重金通过聘请启迪控股旗下的启迪创新研究院做咨询的方式分享中国经验。


世界知名科技园区如剑桥科技园、美国三角研究园、德国海德堡科技园等纷纷来“取经”,为了能弄清清华科技园迅速发展的“核心机密”,有国外知名科技园的CEO甚至特别提出安排自己的儿子来清华科技园实习三个月。

2004年在清华科技园接待美国三角研究园CEO(左一为时任启迪控股董事长梅萌)



17年来,陈鸿波去了几十个国家,出国百余次,70%以上都是由外方邀请并承担所有费用。


利用这些机会,他向成千上万的外国友人宣传中关村、启迪控股和清华科技园的品牌和经验,在业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004年率启迪控股代表团访问英国剑桥科技园


在国际上宣传中关村、启迪控股和清华科技园的品牌和经验


在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的推选和中关村管委会、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推荐下,陈鸿波先后两次担任IASP国际理事会理事和亚太分会主席,并协助中关村管委会获得了2015年IASP第三十二届世界大会的举办权。


2008年在清华科技园筹办并主持世界科技园协会亚洲分会




谈到启迪控股和清华科技园的成功,陈鸿波觉得除了通过搭建创新服务体系和团队,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用心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之外,地处中关村核心地带,有利于整合政府、产业、学校、金融等各方创业要素资源,享受中关村的硬件基础设施、政府先行先试政策等方面的很多有利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今的清华科技园已经从单一的科技园区成为以启迪科技园(TusPark)为品牌的,遍及全球的创新生态体系和创新创业网络集群。


2008年陈鸿波主持启迪控股Tuspark品牌发布会



中国经验



“39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的发展是中关村40年发展巨变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沧海桑田巨变的一个缩影,我们不仅应该为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还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中国经验走出国门,让中国模式影响世界”,陈鸿波平静的语气中透着清华人特有的自信与自豪。


书籍

2008年启迪控股新年联欢会


“把这些经验和秘诀倾囊相授,甚至写成书向全世界推广,您不怕世界上其他科技园和相关机构赶超吗?”我们问道。


“不怕!

首先,中国、中关村,

清华科技园和启迪控股的

独特经验和模式是

没有办法简单复制粘贴的;

其次,有竞争也不怕,

有竞争才会有压力,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才会有继续攀登新高峰的决心”

陈鸿波淡定一笑,信心满满。







朗读者:李欣媚


来自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喜欢交友,喜欢旅游,喜欢笑。有生之年,欣喜相逢,虽不曾谋面,但愿我的声音能给你带来温暖和幸福。



采访、文 / 郭之恩

编辑 / 冯焕丽

音频剪辑 / 高小米

部分摄影 / 郭之恩

图片提供 / 陈鸿波

审校 / 冯焕丽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故事】《一代天骄》:弘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悠扬长歌


【故事】陶光怀:我家住在中关村


【故事】海淀河长:雷声就是预警 雨情就是命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