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中关村的“保管员”尹世昌:一轮明月照中关,村里村外不一般

海萱萱 海淀故事 2020-09-17

这是海淀·故事第759篇文章


新形态新动力系列

人物之二十二




王选、柳传志、李彦宏、冯骥才、梁晓声、田华……一张张倾注热情的明信片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关村的一栋居民楼,飞到“老海淀”尹世昌的手中。


这位在中关村居住了四十多年的老人,用他的各种收藏来追忆中关村的山山水水、街街巷巷,中关村的科技文化、创新人才。



尹老作为在海淀工作了几十年,又在中关村一街生活了几十年的“地道中关村人”, 这块热土如何开新篇、换新颜,他感同身受,亲眼得见。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新世纪要看中关村”,在尹老看来,中关村的精神写不尽,中关村的故事也讲不完,所以他发挥自己的收藏优势,把和中关村有关或沾边儿的书刊、简报、图片、信件、请柬、门券等广泛收集。


“不怕别人叫我‘尹破烂儿’,我一点也不嫌寒碜和难看”,因为在他眼里,那些零七八碎的小物件就是美丽芬芳的花瓣儿,组成不同主题的源泉。



中关村收藏



中关村的“五好家庭”



尹世昌1931年出生于宣武门琉璃厂,是地道的北京人。1949年北平解放,当时作为高中二年级学生的他还去举旗欢迎。之后的二月份,王府井新华书店开业,尹世昌从一千多名报考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被选中的66人中的一员,成为新华书店的店员,由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书店工作。



当年18岁的尹世昌(中)与同事在王府井新华书店新门市部橱窗前




由于业余时间喜欢“吹拉弹唱”各种文艺活动,1959年,尹世昌调到海淀区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的工作。


当时的文化馆在老区政府泄水湖旁边,是用教堂改建的,“那时候还没有中关村的概念,整个那块当时就是一片待开发的菜地”。因为老伴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尹世昌一家也搬到了中关村一街定居,从此与中关村有了不解之缘。




尹世昌居住的中关村一街,距离海淀区文化馆很近,骑着自行车10分钟就到了。“那个时候还没有私人汽车,全文化局就一辆汽车,是吉普车,大家的代步工具全是自行车。”为此,他还曾专门写过一个相声节目,叫《我的好伙伴——自行车》。


自行车跟了尹世昌大半辈子,在当了海淀区文化局副局长后,除去文化局的公务配车,尹世昌其余时间还是喜欢骑自行车,他说:“我们下乡的时候,我就觉得呢,我要是骑着自行车去,很亲民,这样跟群众的情谊是不同的,你要是坐着车去,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



当时的中关村一街,旁边就是中关村三小,这里住着的大部分都是中科院的科技人员及家属,文化气息非常浓,经常举办一些像武术协会、音乐会等活动,一般也都是当地中科院的家属或者是科技人才参加。让尹世昌印象深刻的是,在当地举办的一次“五好家庭”比赛中,他们一家因为相处融洽,还被评为“五好家庭”呢。




虽然尹世昌一家在几年前搬离了中关村,但偶尔回来看看,“中关村这个地方还保持着一种科学文化的良好氛围”,这一点儿让尹世昌觉得非常可贵。在他的记忆里,这条街上发生邻里间的纠纷或者打架斗殴的事情,绝对很少,至少他没见过。邻里之间相处的都很融洽,楼上楼下都是点头问好。有点好吃的,我给你送点儿,你有好吃的,给我送点。


而现在,虽说房子大了,居住条件好了,但与邻里间的来往大不如以前,在他看来,这是多了个人的私密性,丢失的却是邻里互相之间的来往性。过去几十年在中关村生活的记忆依旧充满魅力,让他难以忘怀。


现在的尹老住在紫竹院,但有时候他还会到中关村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去走一走,看到以往的老邻居、老街坊,话里话外间还有昔日那份情谊在里面。

1999年的中关村大操场



生活的浪花滚滚向前,变得海淀人不认识海淀了,那条多年的老白颐路,开拓成一条纵贯南北长达6.8公里的新“中关村大街”。北四环路的开建,给中关村全面开发提供了极大方便。


20世纪60年代的白颐路


尹老回忆说,当时为了顺应中关村西区的扩建,千家万户老海淀,义无反顾地支持拆迁,包括带头的海淀区委区政府机关。唯有两个“钉子户”至今仍在原地,不动不搬。那是两棵百年大槐树,它俩是绿色的屏障,守护着、注视着海淀的不断蜕变。


为支持中关村建设,海淀区政府机关搬迁




我是中关村的“保管员”



走进尹老的家,一墙壁的书橱大半都是他几十年的收藏品,谈起收藏,尹老说,这是他从年轻的时候就有的爱好,平常他就喜欢“攒点儿东西”。从糖纸开始攒起,画报、明信片……慢慢地,才变成了收藏。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收藏着玩儿”,是一种兴趣。


“我四十多岁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在海淀待了这么多年,接触海淀的东西这么多,既然喜欢收藏,我为什么不把有关海淀的东西慢慢收集收集?”自此,有关海淀的山山水水、街街巷巷,海淀的文物,海淀的道路交通,海淀的人文科学……尹世昌慢慢开始搞起来,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可爱的海淀”收藏集。





在这之后,尹世昌想到了收集和中关村相关的东西,为什么?他说,“一是我住在中关村,二是我了解中关村,第三,中关村一条街影响这么大,我为什么不弄个有关中关村收藏呢。”



怎么做呢?首先从带中关村字样的东西开始收集,比如说带中关村字样的信封,带中关村标志的东西等等。


为了丰富藏品的内容,尹世昌向驻区的部分中科院院士、学者、教育家、艺术家等名流以及荣获两届“中关村优秀创业者”称号的企业家发去邀请明信片,期望他们能在百忙中为“中关村”题签、留言。在尹世昌看来,这些人住在中关村,生活在中关村,享受着中关村的日光和土壤,那么中关村对于他们来说,一定很有影响。





想不到,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反馈率竟达93%。这些人用诗、文、书、画,激情满怀地倾注在张张明信片上,让尹世昌激动又感叹!



山重水复漫漫路

桃碧花红是此村


——王绶琯 2004年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者)



中关村


把中关村建设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


——王选2003.12.29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新世界看中关村


——柳传志 2004.3.9 

(联想创始人)



既然百度选择了中关村,就一定要为中关村争光,为北京争光,为中国争光!


——李彦宏 11/25/2003

(百度创始人)




这些回信里,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作家、中关村早期创业者、表演艺术家……王选、柳传志、李彦宏、梁晓声、冯骥才、田华、谢芳、王晓棠、马季、杨澜……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


大名鼎鼎的文学理论家冯友兰的女儿冯宗璞的回信更是让尹世昌感受良多。这封回信是一年之后寄回来的,上面说,“我为什么迟到了一年,因为我出国多日,耽误了您用,现在我给您,不知道还能不能用,但是我给您发回。”尹老说,他看了之后,非常感动,更加觉得这些明信片异常珍贵。尹老还曾邀请书法家来书写“中关村”三个字。有楷书、隶属、篆书、行书……各种字体。



“说起来,咱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离退休人员,与他们非亲非故,为何竞相支援,只因为大家冲的是,那不同凡响、威震中外的三个字‘中关村’!”


来自王晓棠、田华的明信片


来自梁晓声等的明信片




尹老的这部“中关村文化藏品选”(约三百余张展片),先后于2003年在中科院图书馆,2004年在海淀图书馆,2016年在海淀区新档案馆开馆展出,引起极大轰动。尹老觉得,是所有人的不平凡充实了这部“中关村文化藏品选”,“它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和无私奉献。是这些人拨动了中关村的琴弦,是他们舞动了中关村的花环。而我只是名副其实的一个‘保管员’。”


对尹老的“中关村文化藏品选”(五册),海淀区档案馆早已与他有约在先,有一天,他的家人会完完整整地交给档案馆保管,因为在他看来,“那里才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家园’。”





虽然生活在中关村,守着高科技发达的地方,尹老却并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使用起电脑、打字机等高科技产品。尹老开玩笑说自己是互联网的“漏网之鱼”。一没电脑,二不会敲键盘,三不用手机。他的所有收藏品,都是一物一纸慢慢攒起来的。直到现在,他依然喜欢用手收集东西,用手写字,用手修改,因为有一种温度在里面,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中关村原来就是个小村。虽然叫村,但却又不是村,因为它并不种粮食,也不打粮食,它种的是科技人才和科技产品。其实产品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把人才‘请进来’,也把人才‘输出去’,中关村就像一颗种子,到处发芽生根。这才是中关村的作用,这样才能叫做真正的中关村。”


朗读者:刘梓宸


来自北京,毕业于纽约电影学院,热爱电影、配音、表演等。

采访、文 / 岳小雪

朗读者 / 刘梓宸

音频剪辑 / 赵迪

图片 / 中关村街道

编辑、部分摄影、审校 / 冯焕丽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故事】“村民”陈鸿波:中关村人才的“归去来”


【故事】《一代天骄》:弘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悠扬长歌


【故事】陶光怀:我家住在中关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