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消费股上赚不到钱,你可能真的不适合做股票
消费股是个好东西——商业模式系列2
1/4
控制亏损比高收益更重要
在很多股民眼里,15%的年收益和15%的年亏损,应该都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如果当年大盘涨跌幅在10%以内)。
假设有两个投资者,A连续三年,每年15%的年收益,而B的第一年就亏损15%。那么请问,B想要追平A,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他每年要做到多少呢?
答案是连续两年每年34%的收益率,这应该是比较难做到的,除非这两年大盘大涨。
所以控制亏损是比高收益更重要的事情。
账面亏损往往因为重仓股股价回撤,而股价回撤的第一大元凶是业绩波动,操作能力一般的投资者想要避免这种回撤,一个好思路是买消费股。
大部分白马消费者的估值波动范围都小于科技股,业绩的稳定性又高于科技股,只要不追高,就很难深套。
更重要的原因,白马消费股的商业模式都很简单,投资者只要抓住两个最核心的业绩驱动因素,就容易研究跟踪。
今天,我就以格力电器和一些食品饮料股为例,讲一讲这两个因素。
2/4
格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渠道
说到格力,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掌握核心科技”,但这是广告词啊,格力的空调和美的、海尔的技术的差别能大到什么地步呢?这种区别能否被消费者感受呢?这是要打问号的事情。
很多在格力上赚到钱的投资者,其实并不理解格力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独特的商业模式——理解不到位,就很容易拿不住。
消费品公司的商业模式,最核心的就是两类:产品驱动和渠道驱动,而格力是一个标准的渠道驱动而非产品驱动的企业。
你在苏宁易购门店看不出格力卖得有多好,因为它在全国有3万家专卖店,平均每个县(区)10多家,只卖一个格力,而且主要是空调。而美的卖的东西除了冰箱洗衣机空调还有各种小家电,完全离不开家电卖场、商超这些KA渠道。
美的和渠道是松散的合作关系,格力与专卖店的关系,就像老板与员工。美的是请渠道帮助把产品卖给几亿消费者,而格力是把空调卖给几万专卖店,这就是它们商业模式上的不同。
老板控制员工的方法是低薪高提成和更高的年终奖,而格力控制经销商的方法就是“返利”——18年的销售返点,到19年才会陆续给经销商,还怕你不卖力卖空调?
开格力专卖店规模都不大,经营者都是小老板,用这么多来辛辛苦苦节省下来的钱开了一家小店,格力就成了他们的衣食父母。
如果你还是想象不出这种模式的优势,你可以用传销帮助理解——业务员们要自己把货全部吃进,自然骗天骗地也要发展下线,把货再卖给他。
空调是受房地产周期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但格力通过各地销售公司,可以把几万专卖店作为库存的“蓄水池”,平抑了周期波动,所以格力在空调销售上的周期性小于其他对手。
管理这3万家专卖店的格力区域销售公司同时又是格力的二股东,利益完全捆绑。
空调是大家电中价格战打得最少的子类目,因为“友商们”都知道格力有几万家专卖店一起扛着亏损,打几年都不怕,格力不主动打“价格战”,大家已经“阿弥陀佛”了。
营销渠道是消费品行业和制造业最本质的不同,制造业一般只面对几个大客户,议价能力是很弱的。Apple去年销售不好,导致15/16年A股风光无限的苹果产业链的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而消费品公司因为下游是几百万上千万消费者,对价格的控制力很强,而消费品行业最容易创新的地方也在于如何控制经销商。
格力的商业模式胜在“简单”,难的是对经销商的“高度控制”,想一想,如果一家公司有几万名员工,又分散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市县区,这种管理难度可能只有董明珠才能做到。
格力和OPPO、Vivo本质上是同一类商业模式,核心是“极佳的产品体验”和“高毛利控制海量终端”,所以董明珠想做手机是有道理的,如果早几年介入,也一定是有机会的。
理解了渠道,你才能理解格力,买格力本质就是赌董阿姨对渠道的控制力,所以格力混改的消息一传出,立刻两个涨停。
在我看来,五年以内,18倍预测市盈率以内的格力,可以闭着眼睛买。不是因为它能涨多高,而是跌不深,就算跌下去很快又能爬起来——这是最能提现消费股投资优势的地方。
当然,我敢这么说,是因为空调在所有的家电中,是一个特别的类目,导致它在中国还有很大的渗透空间。
一个家庭,从小两口到三代同堂,冰箱一个就够了,空调却从一个、两个增加到三个、四个;而且,冰箱质量不好,再混个一两年也没问题,但空调要是制冷效果不好,噪音大,这可以“要了亲命”,是一分钟都不能忍受的事。
这就是消费品商业模式的第二个特点:消费偏好。
(渠道管理是普遍散户非常陌生的领域,这部分其实写一下子写了四千字,太长了,大部分放到下一篇,专门讲几个A股渠道管理最牛的公司)
3/4
死不了的消费品行业
食品行业有很多老品牌都是老国企,比如发展不错的伊利、恒顺醋业、广州酒家、涪陵榨菜,以及遇到困难的光明、梅林、三元,等等,还有大部分的白酒企业,真正实现改制的不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就是一部轻工业国企退出的历史,但为什么偏偏在食品行业留下了那么多的国企呢?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问法:国企有很多体制的问题,在技术门槛不高、竞争又激励的行业,但为什么它们偏偏在食品行业很容易混下去呢?
我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酒鬼酒。
老一辈的人都有印象,这是一个曾经卖得比茅台更贵的品牌。结果上市后,发生一系列股权争夺事件,最后,4.4亿资金被大股东偷偷转移,董事长失踪,而当年的营收才2亿。
后来资产重组,中粮入驻,结果又曝出塑化剂事件。
A股凡是曾被大股东掏空过一次的,如果是制造业公司,而且主业没有资产重组的话,没有任何一家可以活下来。
可酒鬼酒上市的二十年,就没有一天安安心心地搞经营。讽刺的是,酒鬼酒还活得好好的,投资者虽没有赚什么钱,但也不会像乐视一样血本无归,说不定中粮还能让它重拾历史辉煌。
这就是“如果所有的工厂一把火烧光了,第二天再建一个可口可乐” 的现实版,只要酒鬼酒的酒窖还在,再多的腐败份子也亏不光。
就因为它是品牌白酒,它有一群最基本最忠实的消费者,每次到了谷底,都会被这些“基本盘”扶起来。而制造业的客户,才不会在你落难时向你伸出援手呢。
这就是品牌消费品,特别是食品行业的特点,因为味觉是从小植根于在你大脑记忆中的东西,不管伊利蒙牛市占率有多高,上海人就是喜欢光明、广东人就是喝燕塘,北京人就要喝三元。东北人喝不惯洋河,江苏人也不喜欢五粮液。
消费粘性好的产品,渠道做得烂一点,问题也不大,典型的如高端品牌白酒,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等,因为国企和地方政府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公司对渠道的控制力一直很弱。
而消费偏好不如白酒的其他消费品行业,则很容易出现“困境反转”的公司,并不是这些公司管理者水平高,而是因为这群最基础的消费群体,跌到这个基本盘之后,再烂的公司最多也就是不增长而已。一旦出了个小爆款,由于之前的基数小了,股价就很容易上去。
4/4
投资,贵在简单
最后总结一下这两个逻辑:
渠道管理驱动的公司,往往呈现典型的白马特征,其业绩可以持续多年的稳定增长。
这一类公司有可能常年被市场低估,因为“渠道驱动模式”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不属于巴菲特理论的“护城河”,而且“渠道驱动”更适合布局三四五线城市,产品很容易被普通散户看不起。
而产品驱动的公司,因为有巴菲特的“护城河”护体,如果掌握在不思进取的管理层或贪婪的大股东手中,业绩往往常年如死水一潭。很多迷信“护城河”理论的投资者,也喜欢买入这一类知名消费品牌,满怀虔诚地持有几年,结果颗粒无收。
在消费品这种不太需要研发的行业,管理能力对股价长远的影响,是要超过产品力的。
当然,如果一家公司,能够拥有极强的渠道控制力和产品的消费偏好的话,如白酒中的洋河、调味品中的海天(格力在消费偏好上还差点味道),管理体系一旦形成,基本上可以放心持有十年。
很多人把炒股当成体操比赛,追求科技股的难度系数加分,但实际投资中,难度系数加分的情况是很少的,一个失误摔个大马趴,直接不及格才是常有的事,
几乎所有的投资大师都是把一些简单有效的机会,持之以恒地重复重复再重复,以达到低风险下的持续收益。
消费品的逻辑其实是最好理解,只要你能捅破商业模式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投资理念系列
投资心理系列
行业研究系列
公司研究系列
商业逻辑系列
估值方法系列
交易方法系列
思想
钢印
投资需要信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