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人大金融学科首届“武林大会” 各路高手尽显“高招”

2017-10-21 人大重阳

点击↑↑↑关注“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6800字,读完共需8分钟

人大重阳网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关于金融改革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话题再度升温,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10月21日,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学科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金融学科年会(2017)在京举办。在很多人看来,这无疑像是人大金融学科首届“武林大会”。在高科技和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时代背景下,为迎接日新月异世界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领头雁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际,探讨全球视野下金融学科发展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和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来自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师生、社会金融研究机构、企业代表及媒体界人士近500余人共襄盛举,为应对全国高校金融学科迅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提升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整体研究和教学质量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开幕致辞。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1988年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以金融学为重点学科的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类分别在2004年、2008年和2012年的三轮评估当中连续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9月,又入选了中央批准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值此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辞我校校庆的发表,和我校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之际,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这对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脱实向虚,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的问题,中国对金融学科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于金融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年会能够进一步扎根中国大地,助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把中国的金融学思想和理论贡献给世界,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刘伟校长代表人民大学对今天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的专家学者、广大师生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第一届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本届年会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慢慢建立起来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为核心来配置资源的机制已经形成,其中市场化的金融在这个资源配置中又发挥了核心的作用,所以金融结构在这些年或者近二十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化的进程在加速,中国金融的开放步伐也在加快,特别是科技对金融的影响力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也就是金融的结构、业态、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的教师紧密联系实际,关注中国的变化,迎来了一个多元繁荣的发展时期,这归因于中国的丰富的社会实践,这样的大的变革的时代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丰富的研究对象。"吴晓球进一步介绍,他认为中国金融发展趋势有三大特征:一是证券化。整个金融市场,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资,从两个方向来看,证券的资产,证券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在迅速的提升,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规模在迅速的扩大,这个实际上会改变整个金融结构,也会改变整个风险结构;二是科技化。科技对金融的渗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中国金融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典型就是科技金融,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以支付宝和财富通为代表;三是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只是时间问题,人民币成为完全可自主交易的货币,成为国际上具有储备功能的国际货币只是时间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一定要运用全球的资源来为我使用。金融学科的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要探索真理,要总结规律,要报效国家,解决中国改革开放金融遇到的问题,为决策提供咨询。相信人民大学一定在新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庄毓敏


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庄毓敏主持了开幕式。随后,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赵锡军主持了主题演讲环节。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首先发表了关于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理和防范举措的主题演讲,强调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最近一次的全球范围的系统性风险有三大特点:第一,金融市场交易脱实向虚埋下了风险的隐患。具体来说,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对刺激住房抵押贷款,接着再刺激住房市场发展,证券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二,这场危机不是由宏观因素引起,是由微观主体上,是由各种微观主体金融机构他们引发的,他们的行为造成的。第三,在过程中价值不断下降的那些证券类资产,所谓有毒资产范围的持续扩大。基于以上的特点,王国刚对这样的系统性风险总结:在高杠杆和脱实向虚的基础上,金融交易通过资产债务的联动机制和扩散传染机制,在金融市场价格持续下行条件下所引发的油酥资产多米诺骨牌效应和金融危机。对于中央再三强调的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他给出了以下六项建议:第一,做到心中有数,耳聪目明,中国要有整套的精准统计的金融数据和金融信息;第二,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管;第三,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态势的监控,防止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第四,强化去杠杆,去杠杆,补充中国企业的长期资金不足;第五,增强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对资金的吸引力;第六,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框架,做到金融监管全覆盖。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接着阐述了对普惠金融发展的观点。提到中国的经济实际上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大型央企,各级地方政府这些最大的机构实际上是极少数的,中型的企业很多,小型的企业百万级,微型的企业千万级,农村至少还有1.8亿到2亿户的农民,如果以一个市场经济的角度观察,每一户农户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它也是一个微型的企业,所以它是金字塔型的社会,这是我们的客观现实。同时,金融体系恰好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状态,也就是对最大的企业,对高端的人士给予充分的服务,而且是过剩的服务,越往经济的下层服务越缺乏或者没有,造成结构效应的完全不对等。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中国现在不是总量问题,而是这种潜伏在深层的结构性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金融结构当中是最最典型的。所以,普惠金融实际上就是要让金融结构往下走,让底下的中小微的企业,让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宗旨,为被传统金融机构的忽略的中小微弱团体服务;目标,充分的运用现有的机构,甚至设立新的机构打造一个普惠的、包容性的体系;原则,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解决金融市场市场出现的失灵;手段,现在的路径可能要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包括网络的借贷,也包括数字化的保险,也包括网络的理财,也包括数字化的大数据的征信产品。具体落实普惠金融,改变金融业的倒金字塔体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普惠金融能力建设是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需要努力的方面。


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杰


接着,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杰以金融资源跨时配置与大国崛起为主题做了发言。在比较了两宋以来我国不同朝代和同时期西方金融行业的环境和体系之后,他指出金融资源需要跨时配置才能助力国家从弱到强,因为经济崛起的机遇有一些特性:一是稀缺性,所谓百年不遇或者称为千年不遇;二是时间分布的非均匀性;三是机遇往往与困局并存。金融资源跨时配置与大国崛起之间存在的关系就在于把未来几代人的资源动员到现在来用,及时抓住机遇。任何一个大国的经济崛起都离不开金融资源的跨时配置,中国的金融资源跨时配置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我们现在总结才刚刚开始,国有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资源跨时配置的金融制度支柱。综上,要谨慎推进国有银行市场化体系的改革与国际接轨,对于国内经济学人,要探索总结中国崛起的中国道路,讲述经济崛起的中国故事,应该从关注欧美的故事转向关注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故事的挖掘,我们如果现在不抓紧,可能会丧失先机。


中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瞿强


接下来中国财政与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瞿强讨论了货币和信用的相互关系。货币和信用的关系,这是长期令业界困惑的基础问题,在简述了一些列前人对两者的观点和解释之后,他给出了几个可辨析的角度。货币到底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信用的内生性很强,只要持有一个好的概念和主意,会有很更多的债务跟上,然后贴现,变成货币。现在意义上的货币都是中国银行和商业银行的M2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可以调控,它是外生的。货币到底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如果静态谈货币就是中性,它是一一对应的,信用绝不是中性的,它的扩张与收缩对经济有巨大的影响。此外,他提到最近研究的方向"货币和信用的度在哪?"二战以后,普遍认为物价稳定,货币水平就是适合的,似乎物价的稳定意味着其它所有指标经济便可以保持稳定,但是信用和债务就被忽略了。因此提出利用过往金融危机来反映它的度,或者一个提前量。比如在短期当中大幅度地超过历史均值就认为出现风险,假设经济是匀速的发展,考虑改革所处的上升期与技术的进步,叠加起来所谓的"度"就会提高,这样的指标也就能作为市场监管的依据。


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赵锡军


午餐会期间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做了投资学主题的午餐演讲,指出"投资的研究和分析,往往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的机会,二是怎么样评判这个投资的机会。总体上来讲,它要解决的是你用你的决策标准衡量你的投资项,能够满足你决策标准的这关是你可以选择的,这是一个调节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间尽可能简单,尽可能低成本、高效,这样一个选择的过程。"午餐演讲由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李焰主持。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李焰


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叶康涛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研究院金融系教授陶然


下午的主题演讲会上,来自人民大学多个学院的金融学教授从金融学科前沿理论到金融市场焦点话题,各显风采,为与会专业听众呈现金融之美的饕餮盛宴。上半场和下半场的会议分别由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叶康涛和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研究院金融系教授陶然主持。


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成思


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成思围绕"货币金融研究前瞻:金融化的逻辑"展开主题演讲,提到了金融化逻辑从微观视角上定义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他指出有研究表示,企业的利润积累日益依靠金融渠道而不是传统的贸易和商品生产,这种基本论断仍然对金融化持有比较负面的结论;中观层次的金融化,就是商品金融化;宏观层次的金融化,就是泛金融业的金融化,所谓的FIRE行业,房地产市场也可以归纳在里面。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许荣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许荣对上述讲演内容进行点评指出,我们观察到这么多金融化现象,这个现象本身有复杂和简单的区分;此外,理解中国的金融化可参考两条线索,一条是银行信贷资产线索,一个是证券化的增长线索。


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


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围绕"当内部人遭遇野蛮人: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的分析框架"展开主题演讲。他指出,经过长期的问题积累,到2015年,中国的公司治理在制度上出现了各种的乱象和怪象,比如任人唯亲的文化,内部人控制,再比如以险资举牌为典型特征的野蛮人入侵。


经济学院经济系教授周业安


经济学院经济系教授周业安点评时指出:郑教授的演讲当中做出了一个判断,随着我们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野蛮人现象将成为金融市场的普遍现象;第二,分析中国梦治理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理论逻辑。第三,演讲中提出的一些关于中国治理研究的新现象,比如像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现象等值得重视。


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教授魏丽


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教授魏丽围绕"保险风险理论"展开主题演讲。她提到在保险风险理论的研究里面,现在比较前沿的趋势就是把保险风险和金融风险综合在一起考虑,而不单考虑保险风险;以及极致事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此外,新技术改变了业内很多的东西。


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戴稳胜


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教授戴稳胜点评指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保险姓保服务实体政策的导向之下,可能会给我国保险风险论的研究带来一个春天。此外,金融保险是多样的、复杂的,跟自然风险、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关,它不可能做到某一个模型包打天下,每一类的研究需要界定自己的研究边界,在一定的框架之内规范性的研究。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主任、教授许年行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主任、教授许年行围绕"公司财务理论"展开主题演讲,提到要了解公司的治理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的资本市场,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的切入点。文化的度量,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四个方面,文化距离、宗教信仰、社会资本、公司文化。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金融系教授赵万里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金融系教授赵万里点评主要讲了刚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学。诺贝尔奖的评委会说过,我们为什么给他这个奖呢?是因为他让这个学科从一个边缘和有争议的领域变成主流领域,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市场学这些理论,应用在我们的金融研究里面,非常重要,但金融研究需要把这些结合的东西简化,或者尽量的简化,才具有指导意义。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金融系教授李勇


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金融系教授李勇围绕"贝叶斯资产配置"展开主题演讲。他主要介绍了收益不可预测和可预测下的资产配置的不同种类和对资产配模型的研究。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上,他指出一是继续深入研究机器学习,二是大数据,三是继续量化投资、分散化资产配置。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助理教授尹澄溪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助理教授尹澄溪进行点评,指出资产配置问题应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观察历史数据,对每一支证券未来的收益率进行估计。第二是把参数放在数据公式里面做优化,算出每一种产品的权重。大部分人做都直接假设第一步参数,然后直接进行第二步的分析。意味着我们实证研究学者没有忽略贝叶斯。


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围绕"一带一路"展开主题演讲。他提到了三个感受:第一,"一带一路"在过去四年在国际上比预想的更受欢迎,建设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折射了中国崛起全球大国地位、国际号召力、话语软实力。与此同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挑战也不少,例如对沿线国家的知识挑战;对能否有跨时空运营能力的金融挑战。此外,国内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发展势头,直接决定"一带一路"的成功。


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


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点评指出,第一,对于中国与世界关系来说,中国成为了一个全球的经济、市场,乃至金融网络当中的"组网者";第二,对于中国的金融未来得发展来说,也应该从"一带一路"带来新的机遇去看待,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在不断的依靠资本和技术的变迁在推动。


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晋斌


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晋斌围绕"人民币汇率定价之谜"展开主题演讲提到,央行对一篮子货币提出三个篮子:CFETS,BIS、SDR,但是没有告诉你用哪个篮子,这个CFETS是我们自己编的篮子,因为只要有股票指数,全部用这个CFETS,它不像BIS和SDR有选择性的,这几个篮子央行如果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三个篮子计算到底做市商,或者重点参照了哪个货币篮子,我们提出了我们的假设和思考。


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教授钱宗鑫


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副教授钱宗鑫点评时进行了总结。首先,王教授的关键假定是,人民币维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性。第二,在操作的时候,在公式上来看,我们理解通过调节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维持汇率指数稳定。第三,中间价定价只考虑前一天收盘价和一揽子汇率的稳定性。


汉青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汪昌云


随后大会进入闭幕式环节,由汉青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汪昌云做总结发言,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况伟大主持。


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况伟大


汪昌云提出了他关于人民大学建设金融一流学科的一些思考:第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硬包括出色的科研成果和国际认可的人才培养;第二,人大金融学科在国内首屈一指,但在QS国际排名、泰晤士排名上与国际一流学科在各方面里面还存在距离。第三,扎根中国大地的学科建设,搞研究,搞人才培养要讲中国特色,并要把它讲足,讲透彻。



1950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最早成立的八大院系之一,财政信用借贷系正式成立。经过六十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已经开创出一条兼具国际视野、中国风格和人大学派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为新中国金融学科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奠定了在新中国金融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头雁地位。


推荐阅读:


【校庆80系列之一】金融学“人大学派”: 从中国到世界


【看好中国研讨系列之一】吴晓球:我为什么看好中国?


【专访】赵锡军:建设金融中心有五大条件


(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集团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款2亿元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旨在把脉金融,钻研学术,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大众。人大重阳聘请了来自 10 多个国家的 96 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与 30 多个国家的智库开展实质合作。

 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被中国官方认定为 G20智库峰会(T20)共同牵头智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中国-伊朗官学共建“一带一路”中方牵头智库。2014年来,人大重阳连续三年被选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全球顶级智库150强”(仅七家中国智库连续入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