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官到人道工作者| 一线故事
一线故事之
武装部队合作代表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岗位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职位——武装部队合作代表。
正如其名称所示,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与武装部队保持对话,确保各级武装部队在其行动中了解并运用国际人道法和人权法,为针对冲突受害者的人道行动提供便利。
今天的一线故事就来自于一位武装部队合作代表,英国人彼得·埃文斯 。
48岁的英国人彼得·埃文斯的履历既令人羡慕又让人生畏。他曾是英国国防工业新武器系统研发人员,在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11年,多次被派往前线,包括前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科索沃和平行动。他有在28个国家的工作经历,还担任过联合国多国军事观察员。
彼得近1米9个头,身材壮实,豹头环眼,一副不怒自威的派头。如今,他的身份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武装部队合作代表。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说来简单,游走在战争冲突地区各武装派别之间,与各方对话,并遵照ICRC的规定,敦促交战各方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对平民造成伤害。
“没人能真正写出、拍出战争的恐怖”
1988年,彼得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物理学专业,之后成了英国国防工业新武器系统研发部门的一名系统分析员,“当时研发的武器都算是未来武器,但如今这些武器已经装备部队了。”彼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两年后,经过严格的筛选考核,他成了一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队员。这是英国历史最为久远的武装力量,甚至曾经是“日不落帝国”的开路先锋。“我应征入伍只是因为对军事有兴趣,觉得是一份有意思的工作,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长达近11年的服役期间,彼得成长为一名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负责战术部署和常规训练。
1993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波斯尼亚帮助民众撤离冲突地区。
这位日后英国海军陆战队作战专家很快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1991年,南斯拉夫战事爆发,斯洛文尼亚率先宣告独立,随即战事不断,内战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最终经北约和联合国介入,战争才逐渐平息。这是埃文斯经历的第一场战争,作为英国维和部队成员,他被派往波斯尼亚。
1992年,波斯尼亚为争取独立开始了长达三年半的战争,造成20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人试图与塞尔维亚人分离,昔日的好友、邻居、同事反目成仇,相互残杀。动荡之中,城市变为废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这些彼得都曾目睹。
这一切摧毁了彼得对战争的所有认识,他觉得书籍和影视中的战争场面都不值一提,“经历了战争才会明白,没人能真正写出、拍出战争的恐怖,这是文学和艺术手段都无法表达的。”彼得说。
1994年,莫斯塔尔市街头,一名联合国士兵与孩子们合影。
1994年,前南战争仍未结束,他已成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他的工作职责是:及时发现辖区内违反国际公约和协定的行为,并迅速上报;监督冲突双方包括停火、武器控制、战俘交换等事项。军事观察员属于维和行动中的非强制性行动,不能携带武器。“你可以想象,战火纷飞,你没有武器,还要去和各方交流谈判,”彼得撇了撇嘴,“时刻都有生命危险。”
他庆幸自己从未受伤,但仍心有余悸。多年的维和经历后,他渐渐希望远离战争。他想起了开赴阿富汗前,妻子那个紧紧的拥抱;一位多年好友,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乘坐直升机执行任务时丧生……他曾认为“感兴趣而有意义”的这份工作,对他的吸引力,已经渐渐消失了。
从军官到人道工作者
在前南斯拉夫的战场,彼得曾目睹过ICRC专业而有序的工作,印象深刻。2009年8月,ICRC招聘负责与各国军方合作的退役军官,“我觉得机会来了,以我曾经的经验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彼得那时已经退役,他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他成功获得了这个职位。ICRC武装部队合作代表的职责是:推广国际人道法,对武器携带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并传播人道理念,同时创造条件让ICRC进入冲突地区施行人道主义救援。
从武器研发者,到维和部队军官,最终成为战争中的“人道主义使者”,彼得觉得,他对战争的认知从未改变——战争是残酷而恐怖的。但当尽一切努力而无法避免战争时,也要尽力避免对平民造成伤害。
但彼得也有力所不逮之处。他曾在阿富汗战场与塔利班交过手。他的许多战友倒在塔利班的枪口下。当他成为一名ICRC武装部队合作代表,又如何平心静气与塔利班沟通呢?彼得说,他会理性地将这两项工作内容都视为职业要求:参战是军人的职责,战争伤亡是军人必须承担的风险;而促进协商和对话、在战争中开展人道工作,则是ICRC的职责。“我不介意与塔利班一起工作,但显然我曾经的身份是不合适的,ICRC也会考虑对方不会接受我的军事背景。”
但更多时候,海军陆战队的履历是他对话的资本。根据彼得的经验,在战争频发地区,军人有一种地位高于普通民众的优越感,而他还算丰富的军人履历正是最好的通行证。他能很快融入对方的话语体系,找到共同语言,尽快达成共识。
2011年,利比亚,一名记者正在从被围困的里克斯酒店撤离。
令他欣慰的是,ICRC上百年来积累的口碑,带来极大便利。在2008年底斯里兰卡的军事行动中,政府军将反政府武装紧逼至狭小区域。但这一地带除了反政府武装还有上万名平民。彼得多次游走于冲突双方之间,保持联系,实现了敌对行动中尸体交换,最终将一万四千名平民转移至安全地区;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在利比亚,ICRC与冲突各方达成共识,保护33名记者从被围困的酒店撤离。
“我们的工作人员在行动中没有携带武器,没有武装护卫,也不乘坐装甲车,但交战双方都知道我们是中立方,是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的。”彼得为此感到自豪,并不是哪个国际组织都能做到这一点。“就像在苏丹解救被绑架的中国公民,我们就可以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进入拘留场所探视。这是其他组织无法做到的,是非常伟大的事情。”
2012年,29名被反政府武装劫持的中水电集团公司工人搭乘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飞机离开苏丹抵达肯尼亚威尔逊机场。
根据自己以往制定作战计划的经验,加盟ICRC后,彼得主持撰写了融入国际人道法精神的《军事行动决策过程的指南》。这本52页的小册子是ICRC一线工作人员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已翻译成多国文字,与各国军方以及不同武装力量分享,希望将人道理念提升至军事决策层面,在军事部署前就有避免伤害平民的意识和准备。
在彼得看来,在ICRC等国际人道组织的影响下,战争中的人道专业化程度已有明显提升。与他在20年前的前南战场相比,如今的军事机构学会了如何与人道组织沟通,主动要求ICRC介入,给予人道主义指导。
2015年,彼得·埃文斯应邀为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受训的警官举办讲座,以期增强维和人员对海外执法行动和驻在国人道局势的了解。
很多武装力量都根据ICRC传播的原则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告诫士兵务必遵守。他感受最强烈的是阿富汗,武装力量渐渐学会主动保护平民免于战火,而平民遇到武装力量的不人道行为,会立刻用手机拍摄上传网络。“这对武装人员也是最好的监督。”彼得说。
战争不像电子游戏,说停就停
彼得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与交战双方的武装力量谈判,同意ICRC进入交战前线。“因为他们控制着交通要道,而ICRC作为人道救援机构,需要救助受伤民众,如果我们无法使用道路,就完不成这项工作。”
谈判的过程,就是博取双方的信任。不过,彼得已是这方面的老手,他会“看人下菜”、“对症下药”,根据不同地区的问题调整工作方式:面对相对成熟的军队,会讲更深层的哲学理念,而面对“丛林武装”,就开门见山地讲解最基本的做法。但他认为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尊重双方,耐心倾听双方的想法和困难,再从中协调,帮助双方履行应尽的人道义务。
由于与战争、冲突、灾难相伴的国际人道工作性质,以及ICRC力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工作准则,彼得的工作节奏常常紧张又没有规律。在ICRC工作的5年中,家人一直既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又希望他在战争冲突或人道救援中发挥作用。“当然,我妻子还是希望我能在银行工作,那样可以挣更多的钱,也不用再到处奔波了。”彼得说,“但我们每个人都充满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战争的存在也让他很难停下来。他曾仔细研究战争史。战争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几千年来,避免战争也并非易事。“在可预见的未来,我还没看到战争终结的迹象。庆幸的是我们已经禁止了使用类似生化等方面的武器,但是我仍然认为战争这个概念不会消失。”
彼得对年轻人也很担忧。他注意到,年轻人在网络上的言论显示出对战争充满热情,甚至渴望战争。“年轻人易冲动,完全不理解战争真正意味着什么,”彼得说,“这就是像英国年轻人觉得骑摩托车飙车很刺激,但这种刺激很容易让人丧命。”
在彼得曾工作过的波黑地区,时至今日,民众依然生活在地雷的阴影中。
彼得最深切的感受,来自他与团队在一些已结束战争的地区做调研。尽管战争已过去多年,很多人仍然生活在战争阴影里,甚至战争时遗落的炮弹、埋藏的地雷,仍然威胁着今天的生活。
“多少人因此失去家人、朋友,他们永远都不会再回来,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彼得说,“年轻人可能觉得战争跟电子游戏一样。但真实的战争不会像关掉电子游戏那样,说结束就能结束。”
本文原载于《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669期
记者/刘子倩
一线故事系列
○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