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年之后,澎湃何往?

传媒头条 2022-04-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澎湃全媒体实验室 Author 鲍志恒

来源丨文化和旅游部来源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官网
来源丨澎湃全媒体实验室中国第一家整体转型的互联网主流媒体将满7岁了。2014年7月22日,上海东方早报头版以整版海报的形式,吹响了国内传统媒体全面进军互联网的号角。七年间,媒体融合如火如荼,内容和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一批批线上产品上线、停更、下架,一批批新闻客户端迭代更新、危中求存、成长壮大。由东早转型而来的澎湃,也在风口浪尖,完成了七年航程:客户端下载量近2亿,全网每日阅读量超过4.5亿次。7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创论坛”项目组,走进上海延安中路839号,与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副总编辑夏正玉及相关采编团队代表,就澎湃的原创新闻与评论、开放平台、澎湃美学、国际传播与未来战略等话题,展开了一场长达2小时的直播对话。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对谈。在社会媒介化浪潮之下,澎湃如何规划新航程?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如何迈向新内容、新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这场总台、澎湃新闻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三方联动的内部直播,也许可以提供部分答案。直播结束后,“澎湃全媒体实验室”,整理了部分对话实录,以飨读者。

对话嘉宾:
刘永钢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夏正玉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   芳  澎湃新闻特别报道部总监赵冠群  澎湃新闻交互体验部总监张   茹  澎湃新闻第六声社交媒体运营总监特邀专家: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主持人:邹   韵  总台新闻频道主持人总导演:惠楠楠  总台“云创论坛”澎湃专场负责人 


主持人:澎湃是如何将“内容为王”落实到每天的新闻工作中的?刘永钢:有几个指标。第一,我们把最核心的力量放到原创部门;第二,我们把最重要的展示位留给原创;第三,我们内部的考核评定体系,很大程度都是围绕原创来做的。所以澎湃也被称为第一个立足于原创的新闻客户端。我们始终坚信“内容为王”,其中原创是“王中之王”,是“王炸”。

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    刘永钢  

主持人:过去7年,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和阅读习惯,澎湃是如何调整的?夏正玉:澎湃首先是一个新闻客户端,是内容驱动的。澎湃要做好新闻,新闻的根本没有发生变化,不管它的传播介质如何变化。新闻其实就是采编评。7年来,我们立志做好每一篇报道、每个标题,包括我们每个导语怎么写,文章如何谋篇布局。当然在传播形式上,澎湃有一套非常丰富和完备的产品线。澎湃一直在向国内外同行学习。在澎湃内部,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我们要有“老编的专业、小编的网感”。

主持人:如何评价澎湃的采编评?
张涛甫:澎湃对原创的执念值得学习和探讨。原创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澎湃走在舆论界的前列,一方面靠新闻的延展和突破,另一方面就是它的评论。澎湃评论视野开阔、落点精准,专业化程度高。同时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拓宽了评论队伍,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的短评也不是散点式的集结,而是作为一个议题来策划,我印象深刻。

主持人:很多人说澎湃像一个“黑网吧”,24小时三班倒。整个排班和日常运营怎么保证海量优质内容的更新?
夏正玉:现在的发稿节奏,是对所有媒体从业人员一个巨大的考验。澎湃这7年探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一是应急体系,二是品控体系,三是安全体系,分别对应着我们日常报道中的“要快、要准、更要稳”。所有制度的设计,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更加扁平,只有扁平才能带来高效;第二,大量的流程要前置;另外就是要补防,就像一场足球赛,有进攻了,一定要回头看看后方有没有人,如果边路包抄上去了,那中场有没有人来回防。要做好高质量的报道,安全、质量、品控,是非常重要的。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夏正玉

主持人:算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夏正玉:算法带来的便利,我们要积极拥抱。澎湃要承担新型主流媒体的职责,资深编辑的人工干预也是非常需要的有很多用户说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打开澎湃看一看,看首屏给我推荐了哪5条。所以,我们一直是比较谨慎、比较理性的使用算法。

主持人:澎湃一直把平台化作为重要目标,做了哪些努力?
刘永钢:为什么要追求平台化,为什么要做开放体系?因为我们知道就凭自己,再怎么转型再怎么先走一步,再怎么做原创,要做到广覆盖也很难。对所有媒体来说,原创的量一定会有天花板。要学习商业平台的开放,但我们是“拿来主义”,商业平台什么人都可以建一个号,但澎湃的开放平台是邀请制,我们设计了三个方向:政务号、媒体号、湃客号(专业创作者),后面把它统一整合为澎湃号。现在有2万多个政务号,每天发布几万条内容。媒体号都是主流媒体,内容是严谨可信的。还有专业创作者,很多是机构创作者,也有各行业里最专业的人,很多内容比我们记者做的好,表达方式也有趣得多。记者也感到了压力。数据也可以看出来,它丰富、满足了用户对海量、专业信息的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澎湃平台的成长,促进了内部生态的活跃。

主持人:如何说服专业的内容创作者加入,并保证高质量、可持续的产出?他们与澎湃的原创内容如何共生?黄芳:外部内容会有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有负面清单。违法违规的,有一些不良创作记录的,信息含量比较低的,一些有恶趣味的,都不会允许。湃客平台现在每天大概300至400篇文章,它的绝对数值跟商业平台相比不算什么,但我们会保证它是一个优选的、安全的、有质量、有信息量的内容池,是“澎湃优选”的内容。跟外部创作者沟通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编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些机制去挖掘、培育创作者。2017年,我们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起了一个非虚构工作室,2019年也举办了非虚构写作大赛,去年专门针对校园创作者做了一个“小行星计划”,提供一些创作的指导和创作资金的扶持。从2017年开始,我们还把创作者的一些成果集结出版。这些内容和澎湃的原创应该是一个橱窗和自营店的关系。自营品牌,就是在丰富的内容中间应该有一个“自我”,正是因为这种“自我”主体性的存在,才能凸显你的特色。一方面我们希望去扩充、丰富平台的内容,另外也希望在这种平台化的趋势之下,坚持自我,发展自我。橱窗与自营店,应该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的关系。

澎湃新闻特别报道部总监   黄芳  

主持人:澎湃海报团队,是怎样一个群体?赵冠群:我们是一群比较年轻的同学,都有美术专业资历。但在澎湃做美术设计、视觉海报设计,首先要是一个新闻人、媒体人,其次才是设计师。审美其实是环境和时代造就的,全媒体时代下,首先要具备互联网的设计语言,做新闻海报,必须以时、度、效为核心考量。我们最快的一张海报从接到任务到发布出来只有13分钟。

主持人:如何在速度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怎么体现澎湃美学?赵冠群:很多新闻要抢独家,要最快的速度,当然也希望画面尽量能达到最美,还想把自己强调的视觉元素加进去,作为设计师,首先要对任务有判断,哪件事才最优先,要有预判。澎湃海报在疫情期间达到高峰。去年全年,我们一共做了1020张海报,其实是多部门协同,设计师发挥了设计前置、新闻前置的作用。澎湃海报工作室也是那时推出的,海报对内容联动是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辅助作用,有时甚至也起到了对齐观众视线的作用。我们的海报并不是以表象支撑的,从标题、摘要,乃至视觉表现、设计语言、版面语言,其实是每一个澎湃人在长时间协同的过程中,达成的一种默契。最后成了海报的一整套的视觉语言。

澎湃新闻交互体验部总监  赵冠群 

刘永钢:现在,海报成为我们日常性的产品了,但它只是澎湃美学的一个表象,我们对澎湃美学的理解,还包括UI、文字、交互等等,是内核化的。海报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澎湃各个部门都要做海报,全国所有媒体、机构都在做海报。我经常在想,我们下一步怎样去寻找一些新的美学表达方式,怎样在快速、批量以及智能上进行再突破,必须找到新的突破点。

主持人:现在对媒体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教学上是不是也要做一些调整?张涛甫:过去讲:媒体在前方,新闻教育在后方。实际上,现在我们就在前方。新闻教育是为明天准备的,不是为今天准备的。新闻教育圈现在有强烈的危机感,我们也在融合转型,我们所有的知识、能力、技巧都业态化了,整体的理念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一方面要求学生必须对当下有及时的反应,与澎湃多年的合作,让我们与媒体之间已经做到零时差了,还有非常重要的动手能力。我们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给学生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希望学生既要做刀锋也要做刀背,刀锋就是反应非常快,足够锐利,精准有力;刀背比较厚,更有持续性。如果只有刀锋没有刀背,就是一个刀片,很可能短期消费以后就过去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 、执行院长   张涛甫

主持人:第六声(Sixthtone)是怎么来的?定位是什么?
张茹:汉语有五声。我们取名第六声,就是希望能够传递一种新鲜的声音,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的定位是一个比较小的切口:讲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不仅是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我们的报道触角也延伸到了三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地区。主流英文媒体关注的重点,可能主要是在政治、经济这些比较硬的新闻领域,但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这些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尤其是在大城市以外的地区。我们觉得叙述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会更有代入感,会降低海外受众理解复杂中国的难度。

主持人:从目前海外读者的反馈,可以看到他们从第六声报道的故事中找到了情感认同吗?
张茹:我们创立之初,有一些种子用户。比如在华外籍人士、中国观察家、还有一些使领馆的外交人员、外媒记者等。目前,受众扩大到了一些海外人群,海外的华人、留学生,还有欧美青年人、智库和高校的研究者,还有一些行业领袖。我们除了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撰文解释中国以外,还邀请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来分享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观点不一定非常深刻,但朴实无华的语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能直击人心,这些故事经常在我们的社交媒体上引发共鸣。去年有一篇爆款评论文章,作者是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的一名医生,他分享了在武汉最困难的时候,医疗队怎么帮当地医院渡过难关,以及医生认识新冠病毒的过程,那篇文章在推特上发布后,在美国医疗界也引发了关注。

主持人:第六声哪些内容更受海外受众欢迎?如何在复杂的国际舆论中讲好中国故事?张茹:涉及到中国家庭教育方面的,还有一些性别的议题,可能其他媒体会较少触及,还有一些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我们以前说内外有别,有时候内外也不一定有那么大的差别,在国内受欢迎的内容放到海外的社交平台上,一样会获得好的反响。互联网公司经常会说要有用户思维,我觉得在对外报道中也应该有用户思维。我们不要高估也不要低估海外读者对中国的认知。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分发我们的内容,有时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读者,对中国一无所知,但也有很多读者是非常了解中国的知华派。我在运营社交平台的过程当中,经常看到读者之间也会相互答疑甚至吵架。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我们作为媒体运营者要与读者展开积极的互动,海外社交平台也可以给读者创造这样一个互动的机会,让了解中国的读者和我们一起解释中国。

 澎湃新闻第六声社交媒体运营总监    张 茹 

主持人:做国际传播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投入,澎湃做第六声的初衷是什么?期待是什么?
刘永钢:我们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全球媒体,所以自然而然需要去做。为什么会选择讲述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既是一种差异化竞争,可能也是一个空间。第六声推出了一个x计划,一个平台化的计划。我们会去聚合更多的普通中国人,一起来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我们也会马上做一个非虚构写作大赛,但它是英文的,让所有有英文讲述能力的人去讲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很多媒体都在积极扩大国际传播力,第六声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张涛甫:先要建立一种沟通和连接,然后达到理解,再达到认同。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这种连接。我们过去可能习惯于单方面的喊话,“隔空喊话”。现在一方面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可能,但最重要的,要有这样的意识,建立这样的连接。
第六声是在人性共有的一个基点上,在日常生活、日常中国里找到沟通的方法,这个战略定位非常好。日常生活在我们的宏大叙事之外,有巨大的富矿,非常丰富的一个底盘。日常中国的底盘呈现出来了,相应的那些意识形态差异和冲突就变得小了。第六声通过一个小而美的策略,在人性需求层面建立了一个更广泛的连接。通过民间和公共传播,让平时沉默的大多数,可以表达他们的声音,展示他们的风采,把日常中国的丰富多彩体现出来了。
总台新闻频道主持人     邹  韵

主持人:今年是澎湃第七年,七年是怎样的过程?难吗?如何避免七年之痒?
刘永钢:从东早转型到澎湃,这些年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支持。这是转型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们转型得比较早,下的决心也比较大,7年过来,大家给了我们认可,所以也比较欣慰。但其实每一步,我都觉得挺难。最难的来自于一种不可预知和不确定性。不知道技术会发展成什么样,不知道用户的喜好会发展到什么样,不知道政策、用户喜好、技术三方面结合,会对媒体内容生态产生什么样的聚合反应。一步没有走好,可能就要浪费几年,浪费几年可能就永远赶不上趟了。这是我们每天的焦虑。困难不少,但媒体融合的大方向不会变。媒体要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交互化,越来越轻量化、可视化。我们把媒体融合定位在一个更广大的场域里、更长的产业链里去理解,内部要鼓励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创意迸发出来,对外我们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不是把我们自己的长板裁掉一点,拼到短板上,是要跟我们整个内容产业链上的伙伴们一起,把短板拔掉,把大家的长板放在一起拼成一个更大的空间。我们也要破解对技术的恐慌。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并不是技术引领需求,而是需求引领技术。所以我们想要做什么样的东西,就努力去做,让技术提供解决方案。对于内容,就是“守正创新”。守住了正,就守住了根本,守住了未来。

主持人:每个媒体的发展都会有它所在城市的影响,澎湃是不是也打上了上海的烙印?刘永钢:上海有三种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如果这三种文化都能够烙印在澎湃身上,澎湃一定会非常好。就像刚才谈到的澎湃美学,我觉得也是受海派文化的影响,追求精致,追求美。

主持人:所以,澎湃下一个7年到底往哪个方向?
刘永钢:我们很早就提出来澎湃要“四化”,我认为到现在也没有过时。

一是主流化,就是我们一定是要做主流媒体,不做小报、小网。

二是平台化,不是要做一个非常小的原创媒体,我们希望做能够满足更多用户泛兴趣阅读需求的平台。

三是生态化,在整个生态链中,可以上下赋能,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我们的能力。

第四就是全球化,要做一个全球性媒体,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因为我们越来越感觉,互联网把地域性磨平了,尤其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展、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接下来的媒体转型角度说,我觉得澎湃要做引领型的媒体,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专业能力的引领者、媒体融合转型的引领者。其次是要做全球型媒体。再次是要做赋能型的媒体,去年我们提出,要从“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为“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也是由此而来的。

主持人:学界怎么看澎湃的未来?它给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思考?
张涛甫:澎湃能不能全面复制?我认为澎湃的一些经验可以有条件复制,但并不是可以无限复制的。媒体融合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为中国历史最长的新闻学院,也有一个转型的战略:主流化、数字化、国际化。所以我们与澎湃是有共识的。并不是他们在水里,我们在岸上,其实我们是在一起的。澎湃的7年,我是一个深度见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澎湃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始终在困难中迎难而上、走向成功的。生于忧患,居安思危,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这样一个新型主流媒体,它的未来怎么走,大家非常期待,也有弱弱的担心。我们很难预料未来世界的确定与不确定,受众喜好的确定与不确定,他们集结起来形成的集体偏好在哪里,都是很难预料的。另外,技术的发展和同行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也是变数。澎湃不是一叶小舟,不是在池塘和内江内河里打转,而是要在公海里航行。要出海要远航,就需要对整个国家战略、对技术发展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始终保有一种忧患意识,这是澎湃非常好的品质。我们把它作为中国媒体语境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样本来看,同时,也把它放到全球舆论场中去观察。

推荐优质行业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谁在拍“虚假广告”?
为什么《新闻联播》最后要放收稿子的画面?
反垄断,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禁止!虎牙斗鱼的合并真的凉了
冯琳爆红,或意味着中传更难上了,分数线或将提高
暴风影音,1376起法律诉讼,无财产可执行,80、90后的共同回忆终结了!
吹了三年的微短剧,风口还是虚火?
巨头收割老年人,谁更胜一筹?
重磅人事:中宣部副部长傅华升任新华社总编辑!
半年内频频出圈,是什么让“河南卫视杀疯了”?
IPTV开机广告关不掉,上海电信的回复令人无语 | 最新进展来了
海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美文被“双开”:违规拥有公司股份
王艳忠出任电广传媒董事长,曾让三大文旅资产扭亏为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薪酬分配向一线和高层次人才倾斜

原料来自日本福岛?农夫山泉否认,或涉嫌虚假宣传

回形针等科普大V“不让中国人吃海鲜”的背后…
年轻网红们正在崩溃

-END-
长按二维码 免费关注传媒头条微信公号
传媒业的参与者、观察者、发现者
微信号:cmtt6636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