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律故事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22-07-18

ISBN:978-7-5174-0747-8

中国方正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再现党在解放战争时期严守纪律的故事。绝不搞特殊的陈云,迟浩田智取四行仓库,皮定均冒死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的卓越能力和军事指挥艺术,是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团结人民的将强核心为重要保证的。重读历史,这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纪律故事,值得今天的我们细细品读与学习。


精彩章节试读


中原突围中最危险的任务


全国解放战争中的中原解放区位于武汉、九江以北的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此积极发展根据地,缩小沦陷区,使中原解放区扩展至60余县,形成了对战略要地武汉的包围态势。因此,1946年,全国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先后纠集了14个整编师,约32万人,围攻中原解放区。为了彻底消灭中原解放军,蒋介石命令郑州绥靖公署:“决以有力一部扼守高城、枣阳地区,主力索(寻找)共军主力,包围于桐柏、大洪山地区予以歼灭。

中原军区当时的情况十分严峻。正如毛泽东所描述的那样:“我豫西、豫中、鄂南、鄂东、鄂中等处解放区都被国民党军队侵占,大肆烧杀,迫得我李先念、王树声部无处存身,不得不向豫鄂交界地区觅一驻地,以求生存,但又被国民党军队紧紧追击。”为应对敌人的军事围攻,中共中央军委立即部署中原军区部队突围。中原解放区接到命令后,遵照中共中央“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主力部队分南北两路突围。其中北路1.5万人,在李先念、郑位三率领下,向陕甘宁解放区突围;南路1万余人,在王树声率领下,向武当山区突围。

为了使南北两路部队顺利突围,中原解放军还准备以一个旅的部队,伪装成主力,迷惑吸引国民党军队。这是整个中原突围行动最为关键的一步。然而,对于承担迷惑敌人任务的部队而言,任务一方面是光荣艰巨的,另一方面却又意味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经过组织的慎重考虑,这一任务交给了皮定均任旅长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

一、“这是党中央和中原局给我们的指示”

1946年6月24日下午,在河南光山白雀园中学的操场上,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的一些战士,正在副旅长方升普的带领下进行军事训练。尽管天气酷热难当,但战士们训练得十分认真刻苦。形势不等人,蒋介石派出军队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战士们盼望着能早日与反动派进行决战。

旅长皮定均、政委徐子荣也站在一旁观看训练,了解战士们的思想状况和身体情况。忽然,一个机要员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操场,递给皮定均一纸电文。皮定均接过一看,马上对徐子荣等人说道:“特急电报,纵队让我们下午6点前赶到纵队司令部,不得有误。走,咱们这就出发!

很快,皮定均、徐子荣带领几个战士,骑着马向纵队司令部飞奔而去。他们一口气骑行了50里路,赶在司令部要求的时间前到达了目的地,向纵队王树声司令员和戴季英政委报到。王司令、戴政委见到了皮定均和徐子荣,高兴地说:“好!你们来了!快,跟我们进来。”接着,便把皮定均、徐子荣领进作战室。

“司令员,上级决定突围方案了吗?”皮定均一边走,一边急切地问王树声。

进了作战室,王司令员看着皮定均、徐子荣,从口袋里拿出一份电报递给他们,郑重地说:“定均同志,突围方案决定了。这是党中央和中原局给我们的指示。

二人接过电报,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电报的大意是:蒋介石已悍然不顾全国人民殷切的和平愿望,决心挑起全国内战,下令于6月26日向我中原部队发起总攻。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歼”阴谋,中原局根据党中央指示,决定主力突围到陕甘宁边区,留下一支精干坚强的部队作掩护,以保障主力突围的后侧安全。

皮定均、徐子荣看完电报后,王司令员补充道:“你们一旅在豫西单独活动了一年多,有独立作战的经验,由你们来执行这一掩护任务是比较恰当的。所以纵队党委讨论决定,并且经过军区党委批准,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来完成。

皮定均、徐子荣听到这里,眼中现出坚毅的光芒,不约而同地大声说道:“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这个任务!

“好!主力部队今晚就要开始行动了。你们也赶快回去布置工作,要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迷惑敌人,使敌人在三天内找不到主力部队的主要行动方向。待主力部队越过平汉铁路,就是突围行动的初步胜利,你们也就完成了掩护任务。之后,你们按当时情况选择突围方向,或就地分散打游击,或尾随主力向西,或回豫西、去太行,或南渡,或东出苏皖……”谈到完成任务后的突围方向,王司令员语气有些凝重,他和戴政委、皮定均、徐子荣心里都清楚,党中央和中原局的电报精神,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弃车保帅,为了全局利益,暂时牺牲局部利益。王司令员心中也不清楚皮定均部完成三天掩护任务后,还能剩多少人,还能向哪里突围。

戴政委见王司令员不再说话,便问皮定均、徐子荣道:“你们看,还有什么困难没有?”皮定均想了想,回答道:“困难肯定是有。但我们清楚,纵队比我们更困难。请司令员、政委放心,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为了掩护主力突围,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这时,王司令员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说道:“军区李先念司令员特别交代,要我们多给你们一些款子。我们都准备好了,你们走之前都拿上。

过了一会儿,王司令员、戴政委便送皮定均、徐子荣离开纵队司令部。走到院门口,王司令员见两个警卫员正牵着马肃立等候,便快步走过来,一手抓住一个警卫员的手,严肃而又热切地说:“小鬼,你们要保护好你们的首长啊!

分别时,王司令员、戴政委同皮定均、徐子荣一一握手。一想到可能要失去一旅这样一支好部队,失去皮定均、徐子荣等许多优秀同志,二人的心里仿佛刀绞般的疼痛。

“我们一定完成任务!请首长保重,我们胜利后再会!”皮定均、徐子荣跨上战马,在夜幕下离开了。

二、制定方案,落实任务

到达旅部后,皮定均、徐子荣迅速召集全体旅党委委员开会,到会的除了党委书记徐子荣、党委副书记皮定均,还有副旅长方升普、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参谋长张介民。

会上,皮定均首先传达了上级的任务。大家听完传达后,并没有感到十分突然。在主力部队突围的情况下,由一旅担任掩护角色,这并非纵队一时的决定,而是早就打过招呼的。现在正式宣布了决定,大家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接下来,大家一起讨论了执行任务的作战计划。皮定均首先分析了战场形势。他表示,如果主力部队按既定计划由西出发,向南、北突围,敌人一定会从东边向一旅的阵地疯狂进攻。然而,一旅防区的东面是水稻田、河流、丘陵,易守难攻,因此皮定均估计敌人一旦受阻,可能会沿着白雀园的南北两翼进攻。如此一来,便正中皮定均的埋伏,因为他早已秘密组织人员在白雀园南北两翼建立了十分坚固的工事,严阵以待。

随后,旅党委研究决定,把在东部阵地和白雀园南北两翼阻击敌人的任务交给一团和二团。具体任务是,利用工事和丘陵等有利地形,坚决抵抗敌人进犯。同时,还要诱导敌人,使敌人将进攻矛头指向错误方向,以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迟滞敌人追击我主力部队的速度。

下一个讨论的问题是,完成掩护任务后,一旅向哪个方向突围。大家各自发表意见后,皮定均进行了分析总结:尾随主力西进?这样不但不能分散敌人,反而会把敌人全部引到西边,对主力部队造成危险。向南突围?南面不远便是长江天堑,又靠近敌人的武汉行营,敌人工事坚固、部队众多,我们一个旅的部队无论如何也难以突破敌人的江防封锁而渡江南下。向西北突围呢?向东北突围呢?东北的黄淮平原河流纵横且正值汛期,敌人还在那里布置了四个整编师虎视眈眈。就地打游击呢?一个旅的部队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会被敌人一口口吃掉,凶多吉少。

最后,皮定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向东突围,穿过大别山区,才是上策。只有向东突围,和主力背道而行,才能钳制敌人,吸引敌人大量兵力来追我们,以减轻对主力的压力,完成好上级交给的任务。这是第一位的。尽管这么做,一路上山高路险,敌人也会阻截、追击。但是为了服从整体利益,掩护主力突围,即使付出再大的牺牲,我们也在所不惜。”他稍微顿了顿,接着说道:“同志们,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东进也有有利的一面。第一,大别山山高沟深,便于机动隐蔽;第二,我们的一团、二团是从太行山、嵩山、伏牛山、桐柏山锻炼出来的,三团是大别山的子弟兵,都擅于山地行军、作战;第三,我们大别山的群众基础好,群众会拥护我们;第四,我和升普同志,还有许多同志都是大别山人,在大别山打过游击,熟悉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这些,都是我们坚持东进的理由。

最终,党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选择困难众多、艰险难测的东进方案,向苏皖解放区进军。随后,皮定均又召集举行了各团负责人会议,宣布党委会的决定以及战斗部署。一团团长王诚汉、二团团长钟发生、三团团长曹玉清都表示不惜一切代价,完成纵队交给的任务。大家同时商定:等主力部队越过平汉铁路后,一旅先跟在主力部队后面向西行军,然后在中途找个地方隐蔽起来,避开追敌的锋芒,接着杀个回马枪,向东疾进。

确定好行军方案后,方升普兴奋地说:“由于主力向西急行军,敌人肯定不会注意隐蔽起来的我们。我们再一下子跳到他们的后方,杀他个措手不及,这个方案好!”张介民也笑着说道:“避实就虚,虚虚实实,敌人一定难以招架。

这时,皮定均说道:“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特别重要的是,一团、二团要以最大的努力,吸引最多的敌人,钳制敌人。同时,各团要迅速做好艰苦行军的准备,绝对地遵守纪律。同志们,我们要在敌人大部队的包围圈中收回拳头,隐蔽集结,没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办不到的!

会议结束时,已是次日凌晨。皮定均回到住处,毫无倦意。他怀着兴奋、紧张的心情,在日记本上匆匆写道:“定均自勉:现在的时局又开始紧张了。党给了任务,又是单独的。你过去单独执行任务时,思想意识上暴露了很多的毛病,而且有错误,所以就是要提醒你注意。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你个人不要表现悲观、没有主张和无能,要充分调动出自己的智谋和胆识。

三、狂风暴雨中突围

6月24日,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开始向西突围。24日、25日两天,敌人的十几万部队在皮定均防区的东面按兵不动,他们被皮定均的“疑阵”所迷惑,误以为解放军将向东突围。这样,皮定均不费一兵一卒,便给主力部队争取了两天的宝贵时间。只要再坚持一天,让主力部队过了平汉铁路,“阻击三天,掩护主力”的首要任务便完成了。

然而,到了第三天的6月26日,敌人突然对皮定均布置的防区发起猛烈攻击。敌人似乎明白了: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早已向西到达平汉线,要远走高飞了!于是,敌人发疯一般地向一旅的阵地展开攻势。如皮定均预料的一样,敌人企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从白雀园南北两翼突破我军余集——沙窝阵地和双轮河阵地,打通向西追击我军主力的通道。

然而,一旅在皮定均的指挥下,犹如铜墙铁壁一般,顽强地抗击着数十倍于我军的敌人的猛攻。战士们利用工事、山地、丘陵、稻田、河流等各种地形,借助连日阴雨、道路泥泞的有利条件,灵活机动,层层阻击,沉重打击了装备沉重、斗志松懈、纪律涣散的国民党军队。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此时,如何使一旅突围脱身,成为皮定均思考的头等大事。然而,敌人已紧紧咬住了一旅这支孤军。每次我军部队扑下山,迫使敌人撤退后,敌人又展开反击,黏住了我军部队。“全旅防守的阵地长达20里,如何将猛击敌人的铁拳收回来,又能保证不被敌人困住?”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稍有不慎,有组织的撤退便可能酿成毫无秩序的溃散。皮定均眉头紧锁,苦苦地思索着。

王诚汉正在此时,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疾风骤雨便弥漫了整个天空,伴随着电闪雷鸣,狂风任意肆虐,暴雨倾盆而下。几米之外难见人影,整个世界仿佛一片混沌。皮定均见状,紧缩的眉头突然一下子舒展开来,喊道:“这真是千载难逢的突围良机啊!把敌人赶得远一点,然后全体撤退,留一个营断后。就留一团三营!

作战科科长听了,立刻飞奔至前线,向一团传达命令。马上,一团团长王诚汉便向三营营长郑刚、教导员张静波简短地下达了任务:“你们三营留下,掩护主力撤退。一定要坚持10个小时!”王诚汉下达完命令,顿了顿,轻声说:“10小时后,你们自由行动,想办法脱身。”一团政委陈行庚也说:“万一没法脱身,就就地分散打游击,跑进山里去。地下党组织会想办法联系你们。

10个小时,这毫无疑问意味着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为了保存全旅,郑刚、张静波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坚定地说:“请首长放心!我们誓死坚守10个小时!

王诚汉看着郑刚、张静波,大声说道:“全旅的担子,就都落到你们身上了。保重!

四、隐蔽在刘家冲

在6月26日晚的暴风骤雨中,一旅的数千名战士用了不到一个小时集结完毕,从20里的阵地上突然收拢,消失在漫天的风雨当中。他们按照原定计划,假装向西追赶主力部队。

风雨交加之中,战士们睁不开眼睛,任由雨水顺着脸庞、脖子往下灌。大家在皮定均的带领下,进入了一片森林。黑暗的森林里伸手不见五指,队伍里不断发出有人摔倒的声响,许多人的衣服被荆棘撕扯,膝盖被石头磕破,脸也被树枝划伤。

穿过森林,部队走上了一条公路。公路行军20公里之后,皮定均突然带队向南拐了个大弯,走进了一大片稻田。一块一块的稻田里全灌满了雨水,战士们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田埂上。不断有人掉进水里,皮定均也“扑通”一声滑倒落水。警卫员赵元福想要把皮定均拉起来,却自己也掉了下去。两人相互搀扶着爬上田埂,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又一歪一扭地向前走去。皮定均风趣地说:“这让我想起当年红军过草地啊。

跌跌撞撞地走了六七里后,部队终于走出了稻田。大家回头一看,踩烂了的田埂,转眼间又被暴雨冲刷成原来的模样。这支7000人部队走过的痕迹,几乎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又走了近百里路,6月27日凌晨,部队终于来到了事先选择好的集结隐蔽地点——刘家冲。刘家冲是个很小的村庄,只有六户人家。它离白雀园其实只有几里路远,昨天还处于国民党军的控制之下。敌人认为刘家冲山势低矮,又靠近大公路,部队难以驻扎,便很快离开了刘家冲。皮定均及时掌握了敌人的情报,又大胆利用了敌人的松懈心理,出其不意,带着部队绕回了刘家冲躲避。再加上天公作美,部队的行军痕迹被雨水冲刷得一干二净。于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皮定均就像一个魔术师,一下子把7000人的部队变得无影无踪。不仅敌人不知道一旅就藏在刘家冲,就连一旅的普通战士也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部队驻下后,皮定均立即在周边山头部署警戒,设置瞭望哨,严密封锁消息;骡、马全部拴在群众家中,以免发出鸣叫;战士们则全部吃、睡在森林,不准抽烟,也不准起火做饭,连咳嗽也必须用手捂住嘴,以免制造过大的声响。

6月27日深夜,皮定均又得到了一个令人无比欣喜的消息—— 一团三营等在前线诱敌、阻击的部队,全部悄悄撤出了战场,躲过了敌人的追击。

6月28日清晨,皮定均带领着休整了一天的部队,按照原定计划,与追敌反向而行,向东疾驰,进入了大别山腹地的崇山峻岭。大别山的险峻地形虽然给一旅提供了隐蔽之便,但它实在难以逾越。群山莽莽苍苍如海,沟壑纵横交错,山间小道崎岖难行。皮定均率部翻山越岭,涉水渡涧,接连战胜大牛山、松子关、青风岭、淠河等天险,胜利穿过六合公路、淮南铁路和津浦铁路,躲过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终于于7月20日到达苏皖解放区,与华中军区的部队胜利会合。

中原突围,不仅对中国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皮定均革命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多年后,他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决定突围后,中央指示中原局:要准备牺牲一部分干部和兵力,救出大多数。任务交给我后,表示坚决执行。有几次很紧张,如磨子潭、津浦路。”毛泽东也曾对皮定均当面赞扬道:“如果怕死怕苦,革命是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的。就是要有像你们中原突围那样冲锋陷阵的拼命精神!

中原突围中,皮定均和他率领的一旅,不问个人得失,坚定地执行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无私地把一切献给了革命。他们的名字,将和中原突围的丰功伟绩一道,彪炳史册,永放光辉。





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大家都在看

中国方正出版社11月新书

书讯|党章党规党纪测试题库(第5版)

书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手册

书讯|纪检监察基础法规测试题库(第2版)

书讯|党内问责典型案例剖析


大家都在买《共产党宣言》导读 | 致我深爱的中国 | 传承 | 清廉锦囊 | 职务犯罪精解监委办案指引法法衔接 | 初心的力量 | 纪律审查程序问答 | 廉政故事会 |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党纪百科 | 红色通缉 | 公职人员廉政教育 |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