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黑特·史德耶尔:破窗之城

昊美术馆(上海) HOW昊美术馆 2022-10-12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展期:
2022年01月15日 - 2022年09月04日

艺术家:雷维托·科恩与图尔·范·巴伦(Revital Cohen and Tuur Van Balen)、 西蒙·丹尼(Simon Denny)、 fabric | ch、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尼古拉斯·拉马斯(Nicolás Lamas)、琳恩·赫什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陆扬、林博彦、大卫·奥赖利(David OReilly)、帕奎硬件(Pakui Hardware)、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施政、郑金亨(Geumhyung Jeong)

策展人:付了了

策展助理:孙明东、李心仪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
主办:昊美术馆

首席赞助:APENFT基金会



昊美术馆(上海)当前展览“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在技术于今天高度中心化、同质化、更加精密化、深度进入每个人的皮肤之下,却并不真正可知、可感、可思这一语境下,对“我们如何触摸机器?机器何以思考我们?在与机器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将自身实践放置在何种位置?”等问题展开探索。


本期内容将介绍参展艺术家黑特·史特耶尔(Hito Steyerl),她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作品《破窗之城》(2018)



参展艺术家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Leon Kahane


黑特·史特耶尔(Hito Steyerl)


黑特·史德耶尔1966年出生于慕尼黑,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创作。史德耶尔曾就读于东京视觉艺术学院和慕尼黑电视电影大学,并获得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哲学博士学位。


2021年,史德耶尔获得了 B3 BEN 艺术类荣誉奖。2019年,史德耶尔获得柏林艺术学院 Käthe Kollwitz 奖。2015年,她获得荷兰 EYE 电影学院和 Paddy & Joan Leigh Fermor 艺术基金会颁发的 EYE 奖。2010年,她获得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节的New:Vision奖。


艺术家曾在全世界范围举办多个个展和群展,并参与多个双年展,其作品亦获得全世界许多公共机构的收藏,包括:法国国家艺术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当代艺术协会,伦敦;达拉斯艺术博物馆,达拉斯;现代艺术馆,格拉斯哥;哈默美术馆,洛杉矶;CCS Bard Marieluise Hessel 收藏,Annandale-on-Hudson;赫希洪博物馆,华盛顿特区;波士顿当代艺术博物馆;Kloster unser lieben frauen美术馆,马格德堡;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Mildred Lane Kemper 美术馆,圣路易斯;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蒙特利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圣何塞艺术博物馆,圣何塞;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阿姆斯特丹市立美术馆;泰特美术馆,伦敦;马德里索非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凡艾伯美术馆,埃因霍芬;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以及蒙特利尔美术馆。




参展作品


■ 《破窗之城》在“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现场,2022,©昊美术馆


黑特·史德耶尔专注于媒体、技术和图像流通在数字本土主义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在本次“皮肤之下,机器之间”展览的参展作品《破窗之城》The City of Broken Windows,2018)中,艺术家以装置的形式将影像制作与建筑环境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破窗之城》由双频录像(彩色、有声)和特定场域环境共同构成,作品指向当代监控技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应对所谓的“破窗理论”。该犯罪学理论表明,明显的衰败和城市失修迹象会助长进一步犯罪,引发社会骚乱。“破窗理论”对美国及其他国家城市社区的治安管理和激进式行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特·史特耶尔,《破窗之城》,2018

双频录像(⾼清、彩⾊、有声),破玻璃窗、涂漆胶合板、⿊胶刻字、⽊质画架(环境)

时⻓:6分40秒(《破窗之城》)、10分钟(《不破窗之城》)

致谢艺术家与Andrew Kreps画廊,纽约、Esther Schipper,柏林

Hito Steyerl, The City of Broken Windows, 2018

Two-channel video (HD, colour, sound), broken glass window, painted plywood panels, vinyl lettering, wood easels (environment)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variable

Duration: 6:40 min (Broken Windows) and 10:00 min (Unbroken Window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rew Kreps Gallery, New York and Esther Schipper, Berlin


两件录像中的第一件名为《破窗之城》(Broken Windows),围绕一家研发人工智能设备的私人企业展开,公司产品能够识别、记录并再现窗户破裂声这一社会动荡的象征。这些声音实验利用类神经网络开展——经过配置的计算机系统以类似生物神经网络的方式运行,能够处理并再现音频和视觉信息。



左滑查看更多《破窗之城》视频截帧 ©Hito Steyerl>>  



第二个录像《不破窗之城》(Unbroken Windows)讲述了美国前军官 Chris Toepfer 的故事。他现在是一名艺术家, 在新泽西州肯顿市创作。与当地社区居民一起, Toepfer 用彩绘木板覆盖附近空置建筑物上缺失的门窗。在一段当地城市史学家的简短采访中,观众得知肯顿的公共场所安装了 100 多个用于侦测枪声的 CCTV 摄像头和监控麦克风。



左滑查看更多《不破窗之城》视频截帧©Hito Steyerl>>  





更多作品


■ 黑特·史德耶尔,《塔》,2015,©安大略美术馆,加拿大


■ “发电站”展览现场,2019,©蛇形画廊,伦敦


■ 黑特·史德耶尔,《社交模拟》,2020,©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


■ “我会生存”展览现场,2021,©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


■ “我会活下去”展览现场,2022,©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有着导演、电影制片人、影像视觉艺术家、作家等多重身份,同时也是维也纳美术学院哲学博士。她的影像创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在“德国新电影”运动的余波之中,青少年时期的她开始在德国拍非专业电影,而后她进入到川崎视觉艺术学院(现日本映画大学)求学;90年代初回到慕尼黑,在慕尼黑电视电影学院师从赫尔穆特·法伯(Helmut Färber)。在国际上,史德耶尔被认为是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且最关注政治议题的艺术家之一。她以艺术家的视角来揭示控制的模式。除了对资本主义、民族主义、种族特征、数字控制、权力结构、媒体和政治在全球化时代的特征进行批评之外,她同时也对艺术生产、博物馆和双年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史德耶尔不断追问: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谁被这种权力所摧残?她的作品大胆,往往发人深省,并促使我们思考自己在她讲述的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


黑特·史德耶尔,《十一月》,2004


史德耶尔的标志性电影作品《十一月》November,2004)围绕艺术家挚友安德烈 · 沃尔夫(Andrea Wolf)来讨论恐怖主义。沃尔夫加入库尔德工人党后,于1998年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东部被当作恐怖分子杀害。“该影像混合纪录片、虚构小说以及截取自一部女性主义武打片——史德耶尔青少年时期参与制作——的场景,聚焦于具图像本身的流通与剥削所代表的机制。这件作品成为那些致力于利用档案和私人资料重组历史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参考材料,更为旧日女性主义者‘个人即政治’的座右铭增添了新维度。”[Ocula 对谈|黑特 · 史德耶尔:如何搭建一个可持续的艺术界]


黑特·史德耶尔,《自由落体》,2010,图源艺术家与Andrew Kreps画廊,纽约


影像作品《自由落体》In Free Fall,2010)则关注了美国加州的一个机场。每次金融危机,航空业都会遭遇打击,这个机场就会堆满废弃的飞机。因为地处加州,很多飞机被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买走,用在电影的爆炸场景中。于是,飞机的身体被炸得支离破碎,最终熊熊燃烧的残躯贡献给了图像的生产。随后被炸毁飞机的残躯再次被收集,留下铝合金成份;这些铝合金材料又被运送到中国的DVD制造工厂并被制造成DVD。而随之而来的,是这些DVD又再次被卖回到好莱坞,制作成电影光盘,这些好莱坞大片最终销往全球......从整个过程来看,最初飞机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加州机场;最终飞机身体制成的DVD刻录着飞机死亡的图像,再次飞往全世界。艺术家以图像的角度,去讨论图像的生产、制作、流通、回收的过程,进而讨论了全球资本主义的生产、消费和跨国分工。


黑特·史德耶尔,《如何不被看见:一个该死的说教.mov文件》,2013,图源艺术家与Andrew Kreps画廊,纽约


史德耶尔的影像装置作品亦常采用“授课”的形式,运用例如ppt演示文稿、教育图表和说明等元素,影片中的蒙太奇幽默而讽刺地记录和分析了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力量。由“五节课”组成的影片《如何不被看见:一个该死的说教.mov文件》How Not To Be Seen:A Fucking Didactic Educational,2013)是艺术家在该艺术方向上的代表作。作品从加利福尼亚沙漠中的一个校准目标开始,主要讲述了在镜头和卫星监控下高分辨率图像快速产生的过程。电脑生成的男性旁白解释道:“分辨率决定能见度,任何未被分辨率捕捉的都是看不见的。”史德耶尔在作品中展示了“隐形”的几种途径:融入到虚拟图像世界中,成为虚拟建筑展示中人形的一员;或是给自己涂上绿漆,以便融入摄影棚里背后的绿屏。然而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视频里所强调的,便是做到比图像像素更小,从而消失在任何探测仪器之中。


黑特 · 史德耶尔,《流动性 Inc.》,2014,Esther Schipper画廊


在另一件代表作《流动性 Inc.》Liquidity Inc.,2014)营造的庞杂的视觉语言结构里,诸多事物的联系和演进似乎都可以以流动性(liquidity)作为隐喻。全片的引子来自于李小龙早期采访中的一句话:“Be Water, my friend”(如水而行),故事围绕主角Jacob Wood发生:一位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丢掉了饭碗的金融顾问,在变故之后却成为了擂台拳击手。Jacob Wood身上的另一条线索则是其身份:作为越战末期婴儿空运行动中抵达美国的越南婴儿。在这种整体的流动中,最糟糕的状态正如主角自己所言及的“You don’t want to be frozen(你不想被冻结)”。身体、资本、信息的冻结,都成为落后于流动社会的消极状态。《流动性 Inc.》这一长达30分15秒的视频装置作品,在艺术家构想的特定建筑环境中进行展示,现场邀请观众坐在带内衬的柔道垫子上,艺术家将其比作是汹涌的暴风雨摧毁的木筏。


黑特·史德耶尔,《太阳工厂》,2015,图源Andrew Kreps画廊,纽约


2015年,史德耶尔为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创作了影像装置作品《太阳工厂》Factory of The Sun,2015)。这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终极幻想的纪录片,混合了视频游戏、纪录片、广告、新闻和监控视频、网络舞蹈视频等元素,在模糊虚构与真实的多层叙事中讨论了企业文化、监视、世界经济、全球化、现代战争和反资本主义运动等主题。作品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工人们在动作捕捉工作室(Motion Capture Studio)中,不断地运动以产生人工阳光。作品中的太阳象征着权力和能量;而大众则像工人一般,在数字化的现实中,以一种匿名化的、原子化的方式存在着。史德耶尔通过邀请观众躺在太阳椅上,身处于自相矛盾的情境,将电影内容延伸到现实空间,作为观众被动地躺着晒屏幕阳光,被迫卷入资本的权力游戏之中。


2017年,在《艺术评论》Art Review评选的“Power100艺术权力百人榜”中,史德耶尔问鼎榜首,成为Power100首位夺魁的女艺术家。


■ “钻头”(Drill)展览现场,2019,©公园大道军械库,纽约


2019年的展览“钻头”(Drill)位于纽约上东区的公园大道军械库(Park Avenue Armory),该艺术中心前身是一座军事堡垒。同名作品《Drill》探索并记录了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延续了史德耶尔对广泛的战争类型的研究。21分钟的影片分为五个部分,围绕不同的谈话人展开,包括枪支暴力幸存者、学生和积极分子等。进入展厅,观看作品和作品背后的建筑和制度体系,邀请观众思考这个时代最复杂、最紧迫的问题。



■ 黑特·史德耶尔,《莱昂纳多的潜水艇》,2019,“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2022)展览现场,©德基美术馆


这件名为《莱昂纳多的潜水艇》Leonardo’s Submarine,2019)的三频道视频作品将莱昂纳多·达·芬奇于16世纪初绘制的原始潜水艇与意大利环球高科技公司莱昂纳多·芬梅卡尼卡之间进行了比较。芬梅卡尼卡公司一部分归意大利政府经济和财政部所有,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安保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515年,莱昂纳多设计了一种武器,可供威尼斯防御奥斯曼帝国的袭击:这种初代潜水艇可以出其不意地击沉敌舰。尽管共和国总督会给予了莱昂纳多丰厚的奖赏,但莱昂纳多还是决定用晦涩的描述和加密的图表来掩盖自己的发明。在威尼斯,富人是高尚的,道德亦服从于这一信条。莱昂纳多最终得出结论,人类太过邪恶,无法善用这种破坏性的技术。史德耶尔带领观众在莱昂纳多的船上开启具有隐喻意义的旅程。由人工智能视频处理生成的威尼斯泻湖、宫殿和天空都梦幻般地流淌着异国情调,同时,画外音谈论着技术、力量、腐败、艺术和战争,这些都是艺术家在过去几年中深度探索的话题。[“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讯,德基美术馆]






参考资料:

Hito Steyerl-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to_Steyerl

Andrew Kreps画廊官网

http://www.andrewkreps.com/artists/the-work-of-hito-steyerl

Artforum 2008 夏季刊, VOL. 46, No.10,《游移的图像:黑特·史德耶尔的艺术》,作者: T.J. 德莫斯 (T.J. Demos),翻译: shun

https://www.artforum.com/print/200806/traveling-images-the-art-of-hito-steyerl-20392

Ocula对谈,《黑特 · 史德耶尔:如何搭建一个可持续的艺术界》

https://ocula.com/magazine/conversations/hito-steyerl/

绝对艺术杂志第8期,《登上艺术权力榜首的女性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

https://mp.weixin.qq.com/s/kv6_ELSMTRkm9RNW-4Xw6g

德基美术馆,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展讯

https://mp.weixin.qq.com/s/c-aUQvkokpgw9Qak95WZ8w



展览补充阅读链接:

HOW 新展预告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新展 | 在“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HOW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新展终极剧透已来!

HOW 新展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今日正式开幕

HOW 在线展览 | 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参展艺术家推荐: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帕奎硬件:育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乔恩·拉夫曼:ᖴᗩᑕIᗩᒪᔕ I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尼古拉斯·拉马斯:非线性历史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雷维托·科恩&图尔·范·巴伦:不朽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郑金亨:维护中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陆扬:独生独死,Hello World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琳恩·赫什曼·李森:无限引擎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西蒙·丹尼:去中心化生命游戏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施政:雾晨(日常)

HOW皮肤之下,机器之间 | fabric | ch:未来过去式平台





关于策展人

 付了了丨Fu Liaoliao 


付了了是一位策展人、写作者。她的策展研究围绕历史、经济、技术语境下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批判而展开,涉及技术发展与人类处境、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边界、参与式艺术实践等。她近期策划的展览包括“暗光”(2020/2021)、“被打断的饭局”(2020)、“严肃游戏”(2019)、“流动者会议”(2017)等。她亦为Thomas Hirschhorn、何子彦、厉槟源等艺术家策划个展。她目前担任昊美术馆展览总监。





-

图片致谢艺术家与

Andrew Kreps画廊,纽约、Esther Schipper,柏林

非特别注明图片源于网络

文字整理 & 编辑 / Ch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