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要说起合唱,他的声音里永远透着坚定与热情 | 人物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2-04-23



文 | 陈茴茴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国合唱指挥大会执行总监、青年指挥家、上海市奉贤区政协委员、2019年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一连串长长的头衔、称号之中,王超认为“指挥”二字与自己最为贴合。岁末年初,他忙碌的工作更增添几分紧张的节奏:不能停下的各团排练、一场接一场的新年音乐会、合唱帮扶教材的编写、政协提案的琢磨与提交、新作品的创作与打磨,采访只能见缝插针进行。认识王超好几年,记者最大的感受是:无论什么时候与他通话,无论他手边的事情如何琐碎繁多,只要说起合唱相关的事情,他的声音里永远透着一种坚定与热情。

 


带团超哥的合唱经



今年迈入第8个年头的上海师范大学泊乐合唱团,由王超一手创办。这个合唱团就像是他心爱女儿之外的另一个“孩子”。更多时候,他是团员们的“超哥”,而不是“王老师”。一是因为他对学生很亲切,没有老师的架子和距离感,二是他的排练风格和语言幽默风趣,互动性强,在大家心里就像哥哥一般。“估计我说话太逗了,他们对着我叫老师叫不出来。”王超笑了。每年二月到三月、九月到十月是合唱团两度的招新季,每次听到有团员叫自己“王老师”,王超就知道:“这肯定是个新团员。”


排练,是王超和泊乐团员相处最多的模式。“泊乐”刚成立时,因为条件所限没有钢琴,只能用无伴奏的方式来排练。熟悉合唱的人都知道这是合唱的最高形式,也是最有难度的,对音准的要求特别高。对于全部由非音乐专业学生组成的泊乐合唱团来说,却是迫于客观条件的缺失,而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这无论对指挥还是团员来说都非常辛苦,但也为合唱团打下好音准的基础。为了减少团员们的压迫感和紧张感,王超每次排练都认真备课,找到排练的难点和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保证效率的同时团员们也可以在宽松环境下完成指挥的指令。在轻松氛围里,王超会告诉团员很多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和大家一起寻找到作品的音乐美和情感美,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合唱带给人的互动、和谐和温暖。“很多人认为,合唱的美是站在舞台上演绎作品的那一刻,在我看来,排练本身也是美感产生的过程。”王超说,舞台上的“高光”时刻短则几分钟,长也只是一场音乐会,合唱的美感并不只局限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如果在排练过程中也感受到美和快乐,才能真正体会到合唱带给我们的长久愉悦。”


王超指挥泊乐合唱团演唱《你我》


王超对泊乐的付出让他收获了团员的喜爱和尊重。在泊乐合唱团,“超哥”一直是大家的“团宠”。因为工作太忙、压力过大,他睡眠一直不好,人也很瘦弱,团员们在他一次生病时送了他一个价格不菲的游戏机。大家希望“超哥”每天能有短短几分钟,插上游戏机在电脑前或电视前,玩玩游戏放松自己,或是跳跳舞锻炼一下,强身健体。收到这个礼物,王超感受到像家人一样的贴心。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成为了大家真正的“超哥”。


“去功利化”,是王超的带团理念。“在我带过的团里,有轻松驾驭高难度作品的,也有连简谱唱着都有些费劲儿的,我对他们有一个共同要求:为自己而唱,而不是为奖而唱。”合唱团不要有功利,这个理念来自王超曾经的教训。他说,自己很多年前带过的一个合唱团,当时由于经验不足,自己和团员都希望用成绩来证明实力,结果整个过程每个人既挣扎又痛苦,有人甚至以泪洗面。他开始反思,合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也不应该成为获取某种东西的工具。从泊乐开始,他告诉每一支他带的合唱团:为自己歌唱,让自己感动、愉快,在合唱团里学会分享。在这个前提下,参加演出比赛都只是“顺手而为”。当合唱团享受到合唱带来的快乐,唱出的歌声把自己打动时,势必也会打动台下的听众或评委。

 


干实事儿的年轻人



“干实事儿的年轻人”是国内合唱圈里很多前辈指挥家、合唱工作者对王超的评价。2003年,王超以优异成绩考入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习指挥专业,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攻读硕士,毕业后又考入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进修。国内外指挥家的教诲让王超指挥技艺增长的同时,也让他开始了更多对合唱艺术的思考。进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担任教师后,王超组建泊乐合唱团,还萌发了发挥高校平台优势,组织和策划合唱学术活动的想法。2015年开始,他把想法付诸行动,发起和推动多项全国和国际合唱活动、研讨会、音乐会的实施。其中,有首届上海高校合唱高峰论坛、俄罗斯中国文化节-中俄合唱研讨会、中国合唱指挥大会等。从他策划、组织或参与的活动主题以及他在讲座或研讨会上的发言题目,可一窥他的所思所想:《关于完善中国合唱生态圈的建议及中国中青年合唱指挥合作方案的探讨》《确立“合唱与指挥课程”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核心地位》,以及作为上海市奉贤区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全面开展合唱艺术活动的建议”……


“想多干一些事情”,是王超“折腾”各种合唱活动的初心。俄罗斯留学归来,他发现随着国家实力和个人经济条件的提升,出国学习合唱的人才越来越多,这些人才回到国内后却没有把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很大原因是没有聚集他们力量的平台。目前,国内合唱学术交流不多,学术水平上升还比较缓慢。王超认为,合唱学术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一个国家合唱高度的核心条件。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微弱,但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营造让国内合唱人多一些“聚起来”的机会,互通有无、相互学习,推动我国合唱“跑”得再快一点。因为“太年轻”或被质疑“资历不够”,王超在这个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和阻力,甚至还有别人不信任的冷言冷语。他笑着说可能因为自己心大,质疑声音听了就过了。“希望我们的合唱更快、更健康、更团结地发展,我觉得有这个目标后自己好像就有了一股劲儿,愿意干,愿意苦,只是想把事情做成。”

 


创作因有心声


王超指挥淄博市教师合唱团演唱《母亲》


泊乐合唱团的微信公众号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首由王超创作的合唱作品,这些作品日渐成为泊乐合唱团特有的曲目库。不少作品一经亮相,很多合唱团都来要谱子。听过他作品的人都说,他的作品最鲜明特点就是充满真情实感。2017年王超创作的公益合唱《母亲》,全国有500支合唱团登记演唱;2018年5月创作的公益合唱MV《一声老爸》一周内的浏览量即超过30万;2018年11月为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创作的公益合唱《与正义同行》发布当天即有245万人在线观看,并获得2019中央政法委主办的全国政法系统原创音乐大赛“政法题材十佳原创音乐作品”奖;2019年9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创作并发布的公益合唱MV《您花开的样子》被全国合唱同仁广泛传播。他的作品涉及题材广、传唱度高,受到很多合唱团和听众的欢迎。


泊乐合唱团演唱《您花开的样子》


然而,王超一直把自己定位为“指挥”而不是“作曲者”,虽然很多时候外界对他的介绍会加上“青年作曲家”的头衔,但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创作,只是因为自己有写的想法。“作曲家创作经常会受时间、题材限制,我的拘束少一些,写作品是因为有触动,没有触动时不会硬写。”“好想藏在您怀里,听故事的寓言;好想勾着您的手,星光下许心愿……”这首创作于2016年的混声合唱《妈妈》,是王超为当时病重的母亲所作,他指挥泊乐合唱团首次演唱便打动了现场所有听众的心。母亲去世后,这成为他内心最珍爱的作品,歌里包含着他对母亲的爱和怀念、他对母亲一生付出的报答。“无论我再写多少作品,都不会比得上这一首了。”语气里弥漫着忧伤的王超没有再继续往下说。每一个听过这首作品的人,都会感受到他的心意。

 


合唱走出公益路



1986年,王超出生于临沂市沂水县的韩旺铁矿。从小受父母影响,他对音乐有浓厚兴趣,并在父母竭尽全力的支持下走上专业音乐学习的道路。在老家时,他看到农村的孩子因为没有鞋穿光脚在满是石头的地上飞快奔跑,看到同窗同学靠一箱煎饼和20块钱咬牙挺过一个月。这些场景在王超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曾暗下决心,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为改变贫穷做些什么。这几年随着国家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王超首次提出了高校合唱帮扶项目。在王超带领下,泊乐合唱团2017年暑期赴江西赣州贫困地区三下乡“合唱帮扶”项目,2018年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及乡镇开展合唱帮扶共建项目,2019年赴浙江省江山市及乡镇展开了第二期合唱帮扶共建项目;2020年6月计划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泸定县展开合唱帮扶。


第一次到帮扶的地区,王超发现当地最缺乏的是师资,农村学校大部分没有专门配备的音乐教师,孩子们的音乐课都是由语文或数学老师兼任,有时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忍痛把音乐课停掉。这促使王超坚定要把合唱帮扶做下去、把教师培养起来、把合唱教材编出来。在他的带动下,泊乐合唱团参与帮扶的团员,也从三年前的几个人,发展到2019年的60多人。除了上课和编写教材,他们还发放近400份问卷,整理和总结出制约当地合唱教育及发展的原因,与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最终完成近两册近600页的报告,为高校合唱帮扶提供了重要资料。


“合唱对孩子的审美培育和行为习惯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王超说,2020年,完成合唱扶贫相关教材编写工作后,他将接着投入到用合唱帮助自闭症儿童、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的项目中去。“我只是手中有一根蜡烛,我想把它点燃。”在他看来,合唱帮扶是文化帮扶的首选。作为一名青年指挥,他把合唱帮扶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使命,并愿意在这条路上一路前行。 



- THE END -


 热门文章精选 


我们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新年音乐会?


张国勇:欣赏音乐要有一个良好心态


一年演400场歌剧!上海大歌剧院的计划靠谱吗?


亚健康!中国歌剧之现状


不要错过!半部当代中国音乐编年史就在你的眼前……


他是70周年国庆大典联合军乐团总指挥,背后的故事令人感动 | 人物


中国的钢琴艺术指导在哪里?


揭秘 | 国庆70年联欢活动中国交响乐首次“千人绽放”


好的合唱团,好在哪里?


声乐老师,你的声乐理论从哪里来?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