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诞生地藏在京西一百多公里的深山里 |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定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
文 | 纪晨
从北京市区沿108国道向西一百多公里,即可到达群山环抱中的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转过山弯距离堂上村还很远就能看到一根红柱高高矗立,行至近处方见柱身上有一竖排红色大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十一个字,是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题写的。
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就是在这里写下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定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如今,堂上村建成了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纪念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也让这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继续一代代地传唱下去。
曹火星的寻“根”记
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纪念馆内,常能看到一位老者为游客们讲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故事的身影。他是原堂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增军。今年71岁的李增军腿脚已有些不便,但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来纪念馆里做义务讲解员。
李增军
1958年,8岁的李增军在村里的小学读书,老师教给他们的第一支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音乐老师说:“这首歌就是在咱们这间教室里写出来的。”但那时的他并不懂这其中的意义。堂上村地处山区,极为偏僻,全村1971年才通电。村里通电后,大喇叭每月固定一个时段播放歌曲,其中就包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73年李增军退伍,回村任堂上村党支部副书记,1994年,任堂上村党支部书记。就在那年,他见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曹火星。
曹火星
曹火星是来寻“根”的。上世纪90年代,曹火星在天津音乐家协会工作,业余时间经常在河北各地探访,希望找到半个世纪前自己创作歌曲时所在的村庄。他记得那是河北的一个小村子,站在他住的小院里,能看到对面山上两个天然形成的洞穴。写完歌曲后,他还在院子里教一群孩子演唱。可是由于行政区域重新划分,房山被划归北京市地界,多年来在河北地区寻找的曹火星始终没能找到。
1994年,曹火星来到堂上村,在观察一番后觉得这里有些相似,但并不能确定。因为他记忆中的那些山洞是由喀斯特地貌天然形成的,这种山洞在周围有很多,因此当时不少村子都称自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诞生地。
与曹火星的不确定相比,堂上村的村民们都十分肯定,村头那间东厢房就是这首歌的诞生地。由于堂上村位置偏僻,几十年来极少人员流动。村里的老人们都清楚地记得,当年曹火星就是在这里写出的这首歌。老人们再讲给下一代,于是这些故事就一代代地在村子里流传。
歌曲诞生地
1994年8月15日,在房山区领导的陪同下,曹火星再次来到堂上村。得知这一天曹火星要来,全村一千二百多人把这间小房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甚至有的人爬到树上、站到房顶上去,就是为了能看到曹火星本人。
在大家的簇拥下,曹火星走进小院,走进这间东厢房。1943年之后,这里曾做过学校,也当过村里的活动室。但当年的炕仍然保留着。曹火星到炕边看了看,又走到院中远眺对面山上的两个山洞,始终没说话,只静静地用眼睛瞧,用心回忆。然后,他肯定地说:“就是这里呀。”这时,六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围了上来,拉着曹火星的手,指着院中一角说:“还记得吗?当年你就是在这儿教我们唱歌的。”曹火星很激动,确实如老人们所说,1943年他在院子里把刚刚写好的歌教给一群小朋友演唱,又教给村子里的儿童团和男女老少们演唱。在堂上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都很喜欢唱山梆子,曹火星也曾在村中教过大家唱戏。一条条线索逐渐对应上后,曹火星确定,他就是在堂上村写出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19岁写下歌曲传遍中国
1924年10月,曹火星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1938年参加革命后一直在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剧社工作。1941年,他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作曲和指挥。抗战歌曲的熏陶、民间音乐的滋养,让他慢慢地开始尝试自己作曲。
曹火星(右)与战友合奏
1943年,在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群众剧社分成若干个小分队投入到群众中,用文艺鼓舞人民斗志、宣扬减租运动。当时,曹火星与另外3人组成小分队,从晋察冀边区总部出发来到了房(山)涞(水)涿(县)新区。曹火星与小分队中的另一位成员张学明,为深受百姓们喜爱的艺术形式“霸王鞭”编写了一套歌曲,前四首是解放区与国统区光明与黑暗的对比,都是用当时流行的小曲小调再填词而成。只有最后一首歌是原创作品,即曹火星作词作曲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1943年3月10日,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批判了蒋介石这本书,并在结尾写道:“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因为想到这些,曹火星在纸上写下了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之后他边哼唱边写,经过反复修改,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就这样诞生了。这一年曹火星只有19岁。后来他回忆,自己写下这首歌只是为了演出,为了更好地宣传共产党、表达人民的心声,没有想到歌曲能够这样广泛地流传,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手稿
1943年冬天,晋察冀专区各县的干部,农、青、妇代表们,聚集在一起参加一年一度的冬训学习班。在学习班上,曹火星将歌词发给大家并教唱这首歌。学习班结束后学员们回到各地,也把这首歌带到了晋察冀各个地区。歌曲就这样在群众中传唱开来。后来,这首歌又传唱到了部队,随着部队解放的步伐,传到东北,传遍中国南方地区。
不约而同加上“新”字
在堂上村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前,竖立着毛主席、周总理和李讷的雕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曹火星所在的群众剧社接到去新解放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同时,他们也接到上级下发的一个通知,大意是说在宣传过程中,尽量不要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因为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才建党28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句话禁不起推敲。曹火星和剧社的同志们经过商量,最终决定加上一个“新”字,使之成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上世纪40年代,没有公共平台可以让大众得到最新消息,这首歌又是在战争年代口口相传、传遍全国的,虽然曹火星和剧社对它进行了修改,但没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告知群众。然而巧的是,在解放天津、北京后,大街小巷上都能听到群众们自发演唱这首歌,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这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唱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关于这个“新”字,还有另一个故事。《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中提到,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听到女儿李讷唱了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立刻告诉女儿,没有共产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中国,所以应该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此,歌词中增加了一个“新”字,歌名也改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目前这一说法得到了各界认可。曹火星也曾在报道中读到,“新”字是毛主席亲自加上去的。他相信这一定是真实的。全国可以在短时间内统一为这首歌加上一个“新”字,一定与毛主席或其他中央领导人过问过此事有关系。
建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1999年4月16日,曹火星在天津逝世。堂上村专门派人前往天津,参加了曹火星的告别仪式。堂上村最初在村子里建立起了陈列室,由于场地有限,只展出了一小部分资料。村民们始终希望可以在村子里建一座大型纪念馆,不仅可以集中展示与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相关的历史资料,也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2001年初,堂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增军与全村其他65名党员共同给江泽民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希望总书记可以给经典歌曲诞生地题字。至今,李增军还清楚记得信写好后,全村66名党员逐一签名。在3月5日这一天,他将这封信寄了出去。
6月初,喜讯传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6月27日,堂上村举行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创作地纪念雕塑揭幕仪式。村里的老党员李福会曾是1943年村中儿童团的一员,当年曹火星亲自教他学唱过这首歌,也是1994年曹火星来到堂上村寻“根”时,六位在场老人中的一位。2001年6月,李福会已经是六人中惟一还健在的老人。
在揭幕仪式上,李福会特别兴奋、激动地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说:“听到总书记给我们这里题词,我高兴得几夜都睡不着,人也好像年轻了几岁。”贾庆林听完也笑了,给大家讲起题字的过程:“总书记太忙,我等了好长时间,最后终于和他通了电话。总书记听后非常高兴,我就去了他的办公室。总书记欣然命笔,奋笔挥毫,写下了这几个字。”
这一次,不仅本村的村民们想要见证揭幕的瞬间,不少其他村子的村民也提前来到堂上村。四马台村一个身有残疾的男孩,为了能够来堂上村看一看,让妈妈推了两三个小时的轮椅,把他推来了现场。当天,平地、山坡、树上、屋顶上,甚至远远的公路上都挤满了围观群众。
2006年6月26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终于在堂上村落成开馆。除了每年“七一”、国庆节有很多单位、学校组织前来参观,不少到房山自驾游的游客也会专程来纪念馆看一看。2020年,即便受到疫情影响,纪念馆仍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纪念馆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纪念馆中的8名讲解员都是堂上村的村民。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纪念馆也开始扩建,融入更多党史内容,让堂上村不仅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红色教育基地,也能带动旅游经济,增加当地村民收入。现在纪念馆外的广场旁,专门建了一间农产品专营店,出售的都是山里的农产品。房山区也为村民改善了住房条件,留在本村生活的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搬到附近镇上生活的人也得到了一笔经济补偿。李增军感慨:“现在的日子可太好了。”
双排键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视频提供:北京姜杰钢琴琴城音乐舞蹈学校 演奏者:梁霄)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热门文章精选
“民歌”《沂蒙山小调》作者至死也没见到歌曲署上他们的名字 |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