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乃林、李玉刚对话戏歌中的“腔”与“调”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4-10-10


7月18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音乐周报》策划并主办的“中华戏歌创演计划”在吉祥大戏院举行“腔·调”艺术家对话活动。当天,吉祥大戏院董事长、京剧表演艺术家富博洋担任主持,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杨乃林,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青年艺术家李玉刚对“戏歌”的创作、演唱进行了一次具有指导性的深度对话。《音乐周报》联合北京时间、北京晚报、吉祥大戏院视频平台线上播出。



活动中,杨乃林从作曲家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戏歌。“我认为,戏是戏,歌是歌,必须得分清楚。”而戏歌既不是戏,也不是歌,是具有戏曲味道的歌。所谓戏曲味道,指的是歌曲的腔调、演唱方法或演唱风格具有戏曲的特点。此外,戏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像戏曲那样带有地方语言属性。对于戏歌怎样演绎才能唱出戏的韵味、歌的委婉,李玉刚的建议是平时要多听戏曲,听得多了,对于节奏、韵味的把握逐渐会有自己的理解。他还现场示范演唱了杨乃林作曲的《梨花颂》,得到了杨乃林的高度评价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李玉刚说,“今天的年轻人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国外音乐风格,民谣、嘻哈有很多年轻人喜爱。但像《梨花颂》等作品,唱词简短、唱腔美,有东方意境,很多人听之前都没想到我们的戏曲也能那么美和有魅力。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从业者更加努力地贴近大众,推出更多好作品,让年轻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前辈艺术家为普及、传承戏歌作出的努力,吸引、感染了更多人参与到戏歌的学习、创作、推广中来。这也是举办此次“腔·调”艺术家对话活动的目的之一。7月18日的活动现场,有不少观众都是各大艺术院校的学子,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他们也对创作、演唱戏歌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田睿阳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当年我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时,在才艺展示环节我演唱的就是《梨花颂》。”评委老师告诉她,这首歌的作曲杨乃林正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进入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田睿阳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学习京剧,现在她自己也在尝试写戏歌,“今天老师们的对话内容令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参加之后的戏歌征集活动,希望自己能参与到戏歌的传承、发展中来。”



“中华戏歌创演计划”旨在推动戏歌创作,推出时代精品,提升华语流行歌曲品位,促进戏曲在当代的进一步流行化和普及。活动由“谈戏歌”“学戏歌”“征戏歌”“唱戏歌”四大板块组成。其中“谈戏歌”在2022年底以云论坛的形式开展,来自创作、演出、学术、传播等领域的八位专家阐述了各自的实践探索和学术观点。此次在吉祥大戏院举办的“腔·调”艺术家对话是“中华戏歌创演计划”的第二板块“学戏歌”。第三板块活动“征戏歌”也同步启动,《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为广大创作者开辟作品报送渠道,以媒体平台助力优秀作品的推出和推广。



活动现场,杨乃林、李玉刚、富博洋高度认可了“中华戏歌创演计划”活动。富博洋表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华戏歌创演计划’就是一次播种,通过不断耕耘,辛勤付出,必将收获丰硕的“果实”。



- THE END - 


长按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

订阅 音乐周报








 热门文章精选 

《音乐周报》2023.7.12目录

民族管弦乐团告别自由生长

中国选手首次用中国小提琴折桂国际比赛

再次无缘A类国际声乐赛事奖项,中国差在哪里

韩国良:为中国长笛争一口气 | 人物

音乐表演专业博士学位新设置,如何培养?

视唱练耳,规范学音乐的一把钥匙

新课标来了,音乐还是听觉艺术吗?| 争鸣

张国勇:谈谈职业病

歌剧导演陈蔚:歌唱的审美误区、提高方法与三种境界

Q:想订阅《音乐周报》?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乐周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