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妈育儿分享7:当比赛成为一种习惯(击剑·下篇)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小酒训练回来的路上,我怀疑自己已经累成狗了,但是这时候,她忽然说——
妈妈,我觉得自己在慢慢爬出瓶颈期。
区区十几个字,云飞雪落平常至极,在我竟然是字字珠玑。我晃晃了脑袋,忍了忍像是快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一下子舒坦了。
是的,舒坦。一周前打北京市中小学生击剑赛,她获得个人第五,是去年8月俱乐部联赛成都站夺冠以来的最好成绩,我都没有这一刻舒坦。
只因为在这个漫长的低谷期,她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不止一次想到放弃,令我每思至此都有爱莫能助的揪心。而现在,她终于想通透了,开始艰难地调整回那种在拼搏中享受胜利与失败的状态。“加油孩子,你行的”“坚持住,别放弃”,此前我所给予的声声鼓励,虽说并非徒劳无益,总归有杯水车薪或隔靴搔痒之恨,远不如她的自我觉醒来得痛快淋漓。
惟一金不换的,其实只有陪伴。是妈妈,一直在她身边,作她自我鏖战中的一支援军。
想到这里,便觉得自己在这一天中最为疲累的时段,又摇身一变,成为一匹战马。满眼都是生之欢喜,足可以傲慢到视其余种种狼奔豕突为无物了。
然而惊喜还在后面。直到这一次从上海比赛归来,我们忽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赛竟然也成了一种习惯:上海,天津,成都,烟台,无锡,苏州,北京老山,北京亦庄,北京什刹海……但凡假期,短到一两天两三天,几乎都被比赛填满。
好几年了,陪娃比赛,尤其是外出比赛,吃喝拉撒住与行,种种琐事一地鸡毛,谈笑间也能轻松应对了;各地候场、观战条件参差不齐,楼道里蹲得,台阶上坐得,栏杆旁倚得,窗户外趴得,心跳腿软腰酸痛,也当家常便饭吃过了。这一场赛罢,嘴里说下一场,下一场歇歇,不去啦——可是事到临头,小酒一开口”妈妈我要去”,我都不带讨价还价的,一溜烟就飞身上网,琢磨车马未动粮草先行去了。
对于我这样本质上渴望懒散的中年妇女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难不成全部因为伟大的母爱?听起来好像有点可疑。
会不会因为将按部就班的寻常日子喀嚓一声,忽然强行停下,能产生一种不易觉察的快感?
会不会因为不必下厨房做饭、刷碗?会不会因为不用亲自整理房间?
会不会因为小酒的胜负,同时刺激着我大脑中的快感中枢区和痛苦中枢区,从而导致一种不同凡响的电击效果?
那么小酒,她这么习惯比赛,哪怕这一年来成绩乏善可陈,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在飞驰的高铁上写作业,显得比较高大上?是不是在飞机上和小伙伴整整玩一路数独之后,又多了些智力上的优越感?
是不是在餐厅自己点菜、自己付账,恍恍然有成年人的即视感?是不是在候机楼斗地主,纸牌落地的劈啪声,缓和了被冷兵器击打硬化了的神经?
是不是得胜者的微笑与失败者的懊恼,都可以让此后的每一分钟,因努力而变得不平凡?
她读《简·爱》,看到这样的话:
“真正的世界无限广阔,一个充满希望与烦忧、刺激与兴奋的天地,等待着那些有胆识的人,去冒各种风险,追求人生的真谛。”
她说妈妈你想到了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比赛啊。然后我们结合比赛,分析每一个字眼。这才意识到比赛之于我和她,真的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习惯。
就连汤面先生也被殃及,原本习惯了在假期苦修“龟息大法”的人,也自觉地去我们比赛的城市,当一名认真的支前模范:看摊儿,订餐,叫车……比皇帝在先农坛犁地态度还要端正。比赛结束后一家人再各奔东西:我们回家,他则继续出差。
这么寻思着,他年小酒长大了,回忆起这些,大概会发现,其实战斗的时光和奖牌一样熠熠生辉。即使想起那些名落孙山的遭遇,也一样无怨无悔——看看,这是多么热爱生活的一家人,多么善于把普通的日子过成缎子啊。
酒妈往期文章回顾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
还可以阅读更多优质文章哦
↙ 更多精彩,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