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李小龙:武者人生探寻的心路自陈
李 洋
赤峰学院
研究方向为武术精英生命史
选题由来
选择写李小龙这个话题,可以说是机缘巧合,也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历经操笔困顿、搁置之后的产物。曾几何时,在小人书、海报、影视中识得李小龙,那犀利的眼神、矫健的身姿、划过天际的叫声,一下子便捕获了我的“芳心”。当导师建议我做武术精英个体生命史研究的那一刻起,李小龙便成为了我的不二人选。然而,“咏春、截拳道你懂多少?调研李小龙的田野在哪里?跨地域的调研经费怎么办?”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卡住了我的脚步,虽然,明明知道研究中国武术现代化,李小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然而只能作罢。
2018年博士毕业后,恰逢国家武术院在广州举办“武术博士技能提升班”,除了教授咏春拳之外,还安排学员参观叶问纪念馆,馆中大量的李小龙资料,让我莫名兴奋,也重燃起写李小龙的冲动。在确定主题的过程中,陈青教授的《习武人的身体创造》刊出,拜读之后深受启发,于是定题《李小龙的功夫身体养成》。
学术史勾连
谈起主题的学术史,其实是零零散散、不成体系的。读博的前几年曾误打误撞写了一篇《唐豪武术思想研究》,结合我的前期研究,导师建议我关注武人的“人生史”(也称生命史)。对于“学术小白”的我来说,听到“人生史”第一反应就是懵,导师讲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等武术人人生的命题我更是不知道在说什么,只是懵懵懂懂地理解了导师期待,他意在使我能够从底层视角出发,“以小见大”,透过武人的个体人生来温情地回答武术现代化传承。
“穷尽资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跳一跳”“在不可疑处质疑”,这是导师常对我们讲的一些话。翻阅了大量关于“人生史”的研究,渐进地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和体悟。王铭铭《人类学与人生史》以及刘琪《命以载史》给我的启发最大,为博士论文《王芗斋武术人生与拳术思想之研究》奠定了一系列理论基础,也为李小龙这一主题的建构与书写提供了一系列资料探查、思路与方法论上的积淀。
研究展开
在国内,李小龙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谈李小龙的学人亦是不可计数。如何能把这一老话题谈出新意来,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众所周知,古往今来的武人,无论是以“武”为主业,还是以“武”为副业,同饮一方水土,却也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样态。每一代武人都为拳术或拳种贡献了某些新东西,并就此为下一代武人改变拳术提供可能。李小龙的人生何以如此,他为何能把“中国功夫”推向全球,他的人生与常人有何不同,这些是起笔之初反复思考的问题。
可以说,在浩瀚的武术人物体系中,每个武人,无论是“创拳者”,还是“承拳人”都是一份鲜活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人生面相与贡献。但人生往往是不可预设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如何将个体的生命与技术发展、时代进行整合书写,“人生史”是一个不错的视角。于是我在文本中继续借用了“人生史”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并且,尝试着运用布迪厄的“场域”论,福柯、德勒的创造论来对接李小龙的人生,意在深描李小龙的身体生成,透析武术现代化在一个具有中西文化底蕴武人身上的发生。
“迷时师渡,悟了自渡。”诚如学者王铭铭所言,即使在芸芸众生之中,也从来不乏卡里斯玛式的人物,李小龙便是这样一类人物。作为武术中西合壁的发轫者,李小龙历经多拳种身体体验后“打褶”,而后在哲学精神、异拳种文化与自我技术的激发下呈现出身体技术的“解褶”,这一身体化的养成历程为当代武术发展以及武人个体的养成带来了诸多借鉴意义,这是文本书写的一个宏观旨向,也是文本深入推进的“灵魂”所在。
知识准备
于人类而言,知识准备是我们的精神胎记,每个人看世界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局限,而看世界的眼光和角度决定这一胎记。然而,我的知识准备是相对浅薄的,在师从戴国斌教授之前,尚不详“学术研究”为何物。本科就读体育教育专业,硕士攻读民族传统体育,所谓的“科班”出身可能算是我的优势,基础相对扎实,有一些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的储备。但劣势在于它所带来的学术视野窄化,给后续研究蒙上阴影。
结语
文献引用格式:
李洋.李小龙功夫身体养成现象之再探——基于福柯、德勒兹身体创造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20,41(01):64-70+83.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