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领跳曳步舞:体育与舞蹈的分合

江山 体育与科学 2021-09-21



江 山

南京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

体操教学训练




大家好,拙作《舞蹈的越轨与另类成长历程——从小胖式体操到校长领跳的曳步舞》有幸刊登在《体育与科学》2019年第6期上。承蒙编辑之邀,在此还原写作的演化路径:言道从体悟与反思开始。



“未经审的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审视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路径和方式。它要求人们对自己提问,找到那些我们自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探讨其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所知的部分。日常生活中充斥着需要审视的命题,在看似普通、庸常的世界里,到处都有值得推敲的东西。



课间做广播体操是中国学生的集体记忆。曾经最持久、参与人数众多的运动,如今变得声音越来越小。全民同做一套操的盛景不再呈现,即便做,也有“小胖”“操帝”等青春期小伙伴把本应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广播体操做得夸张怪异。与此同时,课间操时空开始充斥各种各样的舞蹈,拉丁舞、民族民间舞、傩舞等等,只是学生们表现得依旧松软疲沓、应付差事。


但当山西临猗县西关小学校长张鹏飞带领700多名学生集体跳曳步舞的时候,学生变得神采飞扬、活力四射。这个现象触发了笔者思考的机关,体育与舞蹈、古典与现代、规训与自由......把这极小的问题引向丛林的深处,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许能别开洞天。


视频来源于鬼步舞校长~张鹏飞抖音


当你准备叩开问题之门的时候,又有许多问题恣意而生,“原本受喜爱的广播操怎么就成了不合时宜?”“曳步舞还是曳步操?”“舞蹈为什么能占领体育活动的时空?”“体育与舞蹈,谁融合谁?”“课间活动的操舞变了什么?什么没变?”舞蹈和体育,这两个看似熟知的文化场景,在这个急剧变迁的时代,我们不得不“变熟为生”,来一场多维的学术对话,形成三角互证。


 



与研究对象对话,产生共情完成体悟




“身体并非认识的对象, 而是认识的主体。”研究舞蹈要以舞蹈本体为视角,不能以单纯的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去解决,要身体力行,从具体的观察中获得对舞者的理解。以“体认”的方式了解舞者的世界,切身感尤为重要。


在方法论层面,首先采用民族志的方法,参与式观察,深入舞蹈生活。奔跑、交叉、滑步……要写曳步舞,先要会跳曳步舞。记得有个步伐叫“平移八字步”,就是两脚分别以脚尖、脚跟为轴带动脚跟、脚尖转动,依次成内八字和外八字。看别人做起来动作很简单,行云流水,欢快轻盈;轮到自己做时,极端不协调,两脚不听使唤,一会儿两脚就顺边跑了。学会这个动作可费了一番功夫,学会以后情不自禁地到处显摆、炫耀。可以说曳步舞文本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主要源于舞蹈生活,学习舞蹈动作语汇,在习练过程中感悟舞蹈的精妙,体会舞蹈的情绪,深描式的体验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情感的认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舞蹈的“材料”是人体,看似舞蹈的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是跟人相关联的社会与文化问题。从山间地头的原生态舞者,到戴着面具的男性舞蹈家;从公园、街角的广场舞大妈,到学校跳舞的校长、学生。原生态的舞蹈演变为张扬个性的健身曳步舞,展现舞蹈魅力中隐含着社会多层内涵,反映舞蹈的层层渐进演变与转换生成,既突破了广播操的程式化界限,对现有广播体操进行文化补偿,又反映人们身体活动的矛盾、危机和重塑需要,揭示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


舞蹈的现代性成长,体育与舞蹈的交融和谐共生,透射出身体作为自我超越的存在,既是人的全部也是认知的主体。张之沧先生称之为身体场、知觉场、认知场和实践场的整体作用,合力构成的“身体树”


走进田野,与舞者共情,宣泄情绪,享受舞动过程引起的本能冲动。这样的“书写”摆脱了纯粹书面写作的思维方式,进入情景交融、知行合一的学术境界,将思维、观察体验和行为过程以及写作过程,均纳入一个整体过程之中,一如弗洛伊德笔下的“力必多(libido)”,激情四溢。


写作涉及作者自身的学术定位及研究立场,在自我编织的知识体系和人生经验中形成一张独特的网,而问题置于其中。这张知识经验网是问题发生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会成为研究向纵深发展的羁绊与局限,需要不断整合与突破,寻求新的增长点乃至重构。





与自我对话,在“有我”与“无我”中互动




有自小练习体操的功底和舞蹈的切身感,加上二十多年体操教学和科研积淀,使我对于动作语汇的理解与把控驾轻就熟,但在转化为系统性学术语言时还需要学习与借鉴。目光所及资华筠、吕艺生、于平、刘青弋、刘健等专家学者丰硕的舞蹈形态语汇著述:《舞蹈生态学》《舞思》《舞蹈形态学学科研究之我见》《返回原点: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文集》《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舞蹈身体语言学》,以及《舞动记忆的述说》《舞者述说:中国舞蹈人物传记口述史》《且忆且述:中化舞人口述志实录》等口述史研究文献,赋予舞蹈这种特殊身体活动活化的形态特征,使得“有我之境”的反思路径愈加清晰,也愈加鲜活顺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难在对自我的批判,进入“有我”与“无我”的抗争。研究经历了“不接受-质疑-找寻证据-重构观点”的过程。从审美角度讲,曳步舞既没有“六点钟”舞姿,又没有传统芭蕾的“开、绷、直、立”。体操出身的人好像都带有专项的优越感,一方面“心痛”广播体操的边缘化;另一方面,说老实话起初无法对各种弯曲的、变形的、颠覆传统的动作产生审美感受。但在舞蹈体验和舞蹈带来强烈活力的撞击下,思维的痛点出现,自己的判断被动摇了。也许是痛定思痛,原有认知的壁垒被突破,在“无我”的立场上慢慢深入,开始进入审思、批判与重构。

 

写作“痛并快乐着”。如果说前两种对话是批判与质疑,是痛苦的过程,那么与学者对话,分享智者的思想无疑最快乐、有趣与要紧的事。





与学者对话,完成成长与蝶变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体育和舞蹈几度“分合”。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它们的对立本身,而是二者的重叠之处。


伽达默尔指出“在差异中寻找出共同的东西,这就是哲学的任务”。程志理的“立足于运动文化的事实平台,回到运动世界,回到事物本身”,用现象学还原的基本精神,“把障眼的外衣剥去”探讨内核。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观点,体育与舞蹈在一定程度无疑极为相似并相通。路云亭在“舞武巫同源现象的人类学原理——以史前文化为核心”的讲座里说到“巫、武、舞同源、同体、同质,是一根三苗生命形态”。因此撇开体育与舞蹈的外形不谈,二者归结到人的运动行为上去,从人本体的生命性、游戏、场域、规训进行梳理,并沿着这条路去找寻线索。


身体之存在为运动行为提供了感性基础。乔治·维加埃罗《身体的历史》、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张之沧、张卨《身体认知论》、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以及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哲学领域的身体转向研究从社会活动、人的认知等不同角度强调了身体的在场,身体从遮蔽中开启,从缺席中走出。似乎高高在上的哲学其实一直在指导我们:回归身体,通过身体的镜头来看待体育与舞蹈。


“翻身”后的身体,不再难以捉摸,通过对运动中身体的延伸阅读,基本勾勒出本研究要采用的框架。接下来就是补学文献。从何道宽译本的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乔治·维加雷洛《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一个神话的诞生》,到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汉斯·乌尔里希·古姆布莱希特《体育之美》;从丹纳的《艺术哲学》、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梅洛·庞蒂《眼与心》,到罗兰·巴尔特文集《符号学历验》,以及胡小明、理查德·舒斯特曼、程相占、潘天舒等学者的著述。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查阅资料的便捷,通过阅读与学者隔空对话,聆听思想。


三种对话建立起相互关联的证据关系。以学生在做不同课间操时表现出来巨大差异这种反常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对校长领跳曳步舞的个案分析,在对曳步舞身体动作、形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扩展研究身体活动的生命性、运动性与超越性及其蕴含社会文化意义,逐步形成一个递进的关系,使得研究落到证据链区间,不仅看到舞蹈“越轨”、体育舞蹈的互通互融,更通过体育行为来看社会行动,看到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呈现文化的多样性,并借此反思社会与行为。




文献引用格式:

江山.舞蹈的越轨与另类成长历程——从小胖式体操到校长领跳的曳步舞[J].体育与科学,2019,40(06):71-76.



往期回顾 

视频| 探秘广西南丹黑泥屯演武活动

《体育与科学》2020年第4期

苏炳添对话程志理:运动行为志——短跑技术实践叙事

今天,你用运动健身APP了吗?

用身体现象学将不可言说的“道”说出来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