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清楚“体育题材网络剧”真香不容易

尤达 体育与科学 2021-09-21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研究方向:

影视摄制与网络传播



非常有幸能在《体育与科学》上发表《场域理论视域下的体育题材网络剧》一文,“学术自述”其实便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再好不过的一个学术思考点。
 
我的研究方向是影视摄制和网络传播,换句话说其实就是研究网络媒体下的影视发展。鉴于当下微电影研究已经随着产业的势弱而暂时告一段落,网络大电影又刚刚起步,网络自制剧是我长期以来关注的研究对象。关于研究方向的定位问题完全需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沈义贞教授,我至今记得谈及此时,他深吸一口烟,悠然借用王国维先生的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时代不同,叙事文本必然有所区别,做点有意义的事。然,具体落到“体育题材网络剧”又与个人爱好密不可分。
 
生活中,我是一个体育迷,可以长时间锁定CCTV5,有啥就看啥。可惜,生活的爱好向来与工作无缘。很多年电视台记者的职业生涯似乎做遍了各种节目类型,唯独与心心念的体育节目失之交臂。与之相比,学术研究的自由度要广得多。我曾致力于研究钟爱的体育电影,《点石成金》《光荣之路》《奔腾年代》,并希望借助南京艺术学院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间121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从异国他乡寻找体育电影的精髓。

北亚的Paul Quinn Helford教授是好莱坞著名的编剧,他问我:“Yo,你的研究方向难道不该让你觉得互联网时代应该重新定义这一切了吗?”说完,介绍了一部美国电视剧《篮球兄弟》。回国的飞机上,我迅速看完下载的剧集,走出机场那刻我给Paul教授发信息:“这个中国也有,而且越来越多。”“体育题材网络剧”就这样进入了学术视野范围之内。


 《篮球兄弟》剧照

具体的调研和文献整理其实并不复杂,因为可供选择的文本真的很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出体育题材网络剧发展轨迹后,我发现这并不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怎么样”和“为什么”呢网络时代,“体育题材网络剧”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中的利与弊如何判断?为什么会在中国发展得如此蓬勃,大大超过了“体育电影”“体育电视剧”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世界上电视剧最发达的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是什么?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以回答,但这一切让我感到兴奋。因为,问题越多意味着越接近本质,这也许就是Paul教授所言的“重新定义一切”了吧。
 
现在,我迫切需要的是一种学术支撑,能清楚地解决上述所有问题。我想起了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刘荃教授向我提及的“布尔迪厄场域”理论。该理论的三个支撑点“行动者”“惯习”“资本”逻辑非常清楚。机缘巧合下,我又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一次研究生论坛,发现当下很多年轻学者都在致力于场域理论的实际运用。如此,我找到了论文最后一块拼图,或者应该说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抓手”

基于此,我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体育题材影视剧发展概况”,从网络时代影视剧整体概况谈到体育题材网络剧,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体育题材网络剧的场域架构”,从传统电视剧发展到网络剧期间经历了什么,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体育题材网络剧的场域特征”谈及为何会如此发展,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一切似乎变得有理有据。
 
文章初成,笔者角度自然欣喜。然而,真正让我觉得收获颇丰的是《体育与科学》要求我的两次改稿。专家提出了论证“互联网底层逻辑”,也就是将“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推至最深处。至今犹记修改时的字斟句酌,没有不以为然,有的全是深深叹服。因为仅凭社会学视阈下的场域理论解释网络时代的种种变化,的确需要从“底层逻辑”论证起,这是本质背后的本质问题。
 
收到期刊的那天,天气很好,心情更好。我给远在美国的Paul教授发了个信息:“Hi,Paul,我想我能回答如何定义这一切了。”

作者在美期间与教授研讨




文献引用格式:

尤达.场域理论视域下的体育题材网络剧[J].体育与科学,2020,41(04):71-79+94.




往期回顾 

张鹏:奥运规则之于主办国立法影响研究

武术到底能不能打?

校长领跳曳步舞:体育与舞蹈的分合

视频| 探秘广西南丹黑泥屯演武活动

《体育与科学》2020年第4期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