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博会期间,成都周边博物馆参观指南
2016第七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将于9月16—19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将有3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管理机构、240多家博物馆、220多家企业参展,更有万名业内人士参会。
届时,尝天府美食,逛当地博物馆,应该是不少人的选择。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5万余件。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新馆占地88余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四川博物院共分三层,一层以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为主,展示品多为粗旷古朴的汉代石刻艺术和陶塑艺术,这里是了解四川历史的好地方。
▲大风堂
二层主要由巴蜀青铜馆、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中国书画精品馆和瓷器馆组成。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是国内藏有张大千作品最多的地方,收藏分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写意画和大千用印三部分,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仿佛带你回到了真正的敦煌。
同在二层的中国书画精品馆,展示有所藏的历代书画珍品100多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和唐寅的《虚阁晚凉图》,不过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可能会被馆方收藏起来,不一定可以看到。
三层以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馆、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大山回响和百年回眸构成,大多反映出四川的民风民俗。
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
9月18日起《茶马古道——西部八省区联展》开始至11月30日。此次展览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由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八家省级博物馆联合主办,集合八省区17家博物馆共计380余件文物,向观众展示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交通“生命线”,让观众领略茶马古道沿线的风土人情。
tips:四川博物院出来,可以去附近的杜甫草堂、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青羊宫)、武侯祠,距离非常近,可一并参观。
成都博物馆
今年6月11日成都博物馆新馆试运行,每天观众络绎不绝。新馆不但文物有得看而且交通及为便利。成都博物馆长王毅介绍说,“市中心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带,成都不用它来搞开发,而是把这块地方留给了博物馆,足见这座城市对文化的重视。”王毅感叹说,文化是一座城市活的灵魂,而博物馆就是文化的承载平台。
这座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拥有20余万件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道场画和木雕等各类文物,它们无声地讲述着鲜活的史上成都。
展品时间跨度设定在远古到民国时期这个范围内,空间则主要涉及如今成都9区6县4市的行政区划。5个专题讲述成都的前世今生。
第一专题是“九天开出一成都———远古家园篇”,铺叙成都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有序展之意;第二专题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古代历史篇”,通过成都地区出土文物的精美陈列,勾勒从远古至清代城市文明进程的大线索;第三专题是“玉垒浮云变古今———近世风云篇”,以历史档案为主,重笔渲染成都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历史;第四专题为“锦城楼下二江流———城市变迁篇”,借助多媒体展示从古到今成都城市格局的变迁;第五专题为“锦城丝馆日纷纷--民俗生活篇”,从市民耳熟能详的成都民俗入手,展现老成都的生活。
“博博会”期间,成都博物馆将联合故宫博物院,举办《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届时免费对市民开放。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
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能看到大量古蜀时期的祭祀遗迹及金沙遗址中出土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4D电影《梦回金沙》,借助最新视听技术,让您穿越3000年时空,充分领略金沙王国的神秘与辉煌。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园林绿化覆盖率高达80%,现有苗木、乔木5万余株,灌木7万多株,竹林占地20余亩,形成了以银杏、水杉、桢楠等为主的植物林地。园林区花乔品种繁多,春有樱花、桃花、梨花、李花、海棠争奇斗艳,夏来栀子、白兰花清香四溢,秋有芙蓉花满枝,丹桂香满园,冬来腊梅芬芳馥郁,红梅独绽枝头,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园林区,一年四季随处可见繁花似锦的景象。
▲大金面具
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
这是目前中国商周时期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一件。其造型与小金面具有所不同,面部呈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长方形耳,耳垂穿孔,显得十分威严。
▲小金面具
高3.74厘米、宽4.92厘米、厚0.01~0.04厘米。2001年2月25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
“博博会”期间,去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还可以看到该馆联合湖北省博物馆举办的《九连墩的故事——湖北九连墩楚墓精品文物特展》。
九连墩1、2号墓是2002年的重要考古发现,其车马坑是全国迄今为止楚墓中发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且最壮观的车马坑,两墓共计出土了包括青铜礼器、兵器、漆器与玉器等文物5000余件/套。本次展览精选了142件文物进行展览,其中更是不乏青铜编钟、青铜升鼎、龙耳漆方壶、漆木匜形杯与三人踏豕玉坠饰等珍品文物。而今天,记者就将提前走进展厅,抢先替大家初体验一把上下八百年、浪漫、诡谲的楚文化。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是我国一座大型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
▲金面罩 残宽21.5 高11.3厘米 重10.62克
▲铜纵目面具
▲金箔四叉形器
▲人首鸟身像
三星堆古遗址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博物馆正在展出“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点击展览名了解详情)”,展览截止10月18日,该展览可以说是中国首次这么大格局的青铜文明展——借展文物最多,邀请专家最多,所选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青铜文物规格也最高。
成都永陵博物馆又称“王建墓”,是五代十国时期(907─967年)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寝。
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寝,全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成都永陵墓冢保存完整,墓冢封土为半球形,高约15米、直径80余米,内部分前、中、后三室,每室由木门间隔。墓室由十四道红砂岩平地起券为肋,在石质墓室的外部又用了五万块大型青砖,构筑了墓室两侧的直墙和叠压在上面的双层券拱。这种纵列式护拱结构的建筑样式承受了墓室的主要压力,使整个陵墓显出恢弘、壮观的气势。
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园林风光的秀美,成都永陵博物馆园林区内四季游人如织。阳春三月,园内百花初放,垂柳依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炎炎夏日,则芳草如茵,苍松翠竹绿荫合抱,俨然一个清凉世界;金秋十月,门外的银杏叶飘洒纷落,虽慨然知秋,却又显的绚丽缤纷;隆冬时节,寒梅怒放,满园暗香清幽弥漫,为冬日的城市增添了雅致和倩丽。正是“前蜀展芳声,神州文脉盛世常开;西川饶富庶,蜀都胜迹名苑再显。”
绵阳博物馆新馆
今年8月10日,在富乐山景区富乐堂北侧、芙蓉溪东岸,外形如“北斗卧龙”的绵阳博物馆新馆试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该馆占地面积共43527.94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绵阳博物馆收藏文物2.8万余件,文物上至一二万年前,下至明清,全面展现了绵阳灿烂的历史与文化。
开馆之初,为突出绵阳文化与科技融合特色,博物馆管理方对文物进行了专业陈展,主要包括2个基本陈列和4个专题陈列,展出了绵阳摇钱树、汉马等1400余件精品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开亮相。
绵阳是崖墓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以全国四大崖墓群之一的三台郪江崖墓为典型。在崖墓展厅正厅展出的是一个凿岩为宅的崖墓模拟沙盘,沙盘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室内有立柱斗拱,壁面有装饰,和现实生活中的木结构建筑相差无几。在绵阳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大部分都是从崖墓中出土的。
成都隋唐窑址博物馆
成都隋唐窑址因制瓷兴盛于隋唐而得名;又因古窑遗址地处古道观青羊宫以北,故名青羊宫窑址。该窑址从1955年试掘到1983年发掘,其分布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是四川省迄今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综合性窑场。
现窑址内有保护较好的战国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馒头窑七座,其中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窑址出土器物六千余件,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品与文房用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颇具浓厚四川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该古窑场烧制陶、瓷器物持续时间长达1200年之久,且窑炉烧造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装饰工艺创新(彩绘),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
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是西晋末年为纪念诸葛亮而建;初与蜀国先主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庙,故大门横额书“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1961年,博物馆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它是中国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近年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历)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草堂正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博物馆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标志性建筑-少陵草堂碑亭
▲清少陵草堂图刻石
▲大雅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
四川省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是刘氏庄园所在地,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博物馆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4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5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
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329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博物馆聚落匠心独具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博物馆”的概念,不仅超乎想象地在国内第一次将多达20余个博物馆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进一步将各种业态的配套如酒店、客栈、茶馆、文物商店等各种商业等汇集在一起,让这些配套设施呈现亚博物馆状态,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 新概念博物馆和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同时,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
素材来自:各博物馆官网|其他网络
往期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